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

印度洋安達曼海,兩艘身形修長的驅逐艦自北向南航行,船上迎風招展的五色旗,毫無疑問這是屬於中國海軍的軍艦,修長的身體,高大的塔形船樓以及那幾乎是標誌性的六門五寸四十倍口徑身管的高平兩用炮,稍微熟知中國海軍軍艦的人都能夠一眼看得出來,這是中國海軍近幾年來大批量建造的驅逐艦之一:自梅級驅逐艦。

自梅級驅逐艦乃是自安級驅逐艦的後續大改型號,簡單來說就是增加了噸位,降低了航速,加大了防空火力。

在中國海軍的諸多艦艇發展過程中是不斷改變的,數年前海軍還極爲重視雷擊能力,海軍的發展計劃中有着衆多的雷擊輕型巡洋艦的建造計劃,但是雖然防空的壓力逐漸加大,海軍再一次加大了防空型輕巡洋艦的建造工作,並把新式驅逐艦的建造也再一次增加了防空火力,而以往極爲重視的雷擊能力則是進一步遭到了削弱。

自梅級就是這種情況下的產物,和以往的自安級比起來,自梅級噸位更大達到了兩千七百噸的排水量,火力也從一開始的四寸炮被改爲五寸炮,但是爲了降低成本並沒有增加動力機組,所以航速對比自安級有所下降,只有三十五節而已。

自梅級作爲中國海軍建造數量最大的驅逐艦,成本自然是最爲重要的原因了,性能嘛海軍倒是沒有太多的祈求,只希望防空火力足夠就行了。

當然了中國海軍也不可能只有自梅級這麼一款驅逐艦,實際上還有其他幾款驅逐艦也被被大量建造,有的側重反潛,有的側重雷擊作戰以及炮戰,不過這些驅逐艦的建造數量都不多,少的幾艘,多的十幾艘,和自梅級高達上百艘的建造數量來說完全不值得一提。

作爲中國大擴軍標誌的自梅級驅逐艦自從1940年正式服役後,短短的兩年內就是有超過七八十搜逐漸服役,而且服役的速度還越來越快,中國海軍對自梅級以及自梅級改型的總訂單已經達到了兩百艘之多。

什麼叫海軍競賽,這才叫海軍競賽,建造的驅逐艦以百艘來計算,建造的航空母艦也是數十艘數十艘的。而全球範圍裡頭能夠玩得起如此規模海軍競賽的也就只有中國和美國的,實際上相對於中國來說,美國人那邊的造艦規模還更大一些。

至於以前的世界頭號強國英國已經是早就跟不上中美兩國海軍的發展步伐了,而另外一個海軍強國日`本還在依靠着以往數十年積累的實力支撐着,至於新造的艦艇幾乎可以忽略補給。

自梅級驅逐艦雖然從單艦性能上來說在全球範圍內估計前五都進不去,但是它的性價比絕對是首屈一指的。自梅級驅逐艦幾乎可以成爲中國海軍在大戰中的代表,只要有中國海軍存在的地方,就一定有自梅級驅逐艦,不管是太平洋還是印度洋又或者是大西洋甚至地中海和波羅的海,都能夠看見中國自梅級驅逐艦的身影。

眼前這兩艘安達曼海里航行的兩艘驅逐艦嫡屬於中國海軍第六海防艦隊,按照中國海軍的防區劃分,除了國內海域的四大海防艦隊外,東南亞海域,即越南、泰國沿海海域的近海海防區歸屬於新成立的第五海防艦隊,主要轄金蘭灣海軍基地、泰國灣的一個海軍基地。而在印度洋那邊,以緬甸的仰光海軍基地、緬甸北部的阿恰布海軍基地爲主,同時還有處於尚在開發建設中的泰國攀牙港海軍基地,這數個海軍基地附近的海域防務工作將會由第六海防艦隊所負責。

中國海軍的海防艦隊和傳統的第一艦隊、第二艦隊是兩回事,互不統屬。海防艦隊主要是負責海軍基地守衛、近海巡邏、防禦等工作。而主力艦隊的唯一任務就是和敵海軍進行決戰,爭奪制海權,所以中國海軍的兩大艦隊並不是固定不變,所轄的艦隊和駐地也是隨時變化。

雖然某種程度上來說中國的海防艦隊是不需要負責遠洋戰鬥任務,但是隨着中國需要控制的海域逐漸增加,而兩大主力艦隊乃是屬於鎮國支柱的存在,那裡敢輕易調動啊,所以平日裡的一些任務都是由海防艦隊來負責。

比如印度洋這一塊,自從中國海軍先後從獨立後的緬甸手中取得了阿恰布以及仰光這兩個海軍基地後,就是成立了第六海防艦隊,而這支海防艦隊由於遠離國內海軍,中間隔了個馬六甲,戰時很容易被孤立,所以第六海防艦隊雖然名爲海防艦隊,但實際上是一支具備遠洋作戰能力的分艦隊。在中國國內的一些非正式場合上,很多人都是把第六海防艦隊稱之爲印度洋艦隊的。

中國海軍一直都沒有所謂的太平洋艦隊或者南海艦隊、東海艦隊、印度洋艦隊之類的稱呼,一直以來就是以數字艦隊作爲稱呼,國內很多好事者就是根據這些艦隊的駐地來稱呼,比如第一艦隊就被稱之爲東太平洋艦隊,而第二艦隊則是被稱之爲南太平艦隊,現在第六艦隊駐紮印度洋,被稱之爲印度洋艦隊也是情理之中。

這種事情也不奇怪,人家英國的z艦隊不也被稱之爲遠東艦隊嘛,不過這種稱呼沒有存在多久就是徹底消失了,因爲這支遠東艦隊在去年低的時候就是被日`本人滅掉了,新加坡一戰中,日`本人非但攻克了新加坡,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機動艦隊更是一舉消滅了z艦隊,而且是全殲的輝煌戰績,讓英國人的遠東艦隊一點作用都沒能發揮出來就沉入了茫茫大海中。

日`本人佔領了新加坡後,也就是說獲得了馬六甲的通行權,日`本的機動艦隊通過馬六甲海峽後,進入了印度洋準備把英國人的印度洋艦隊也給滅了。

於此同時,作爲太平洋以及印度洋上的重要海軍力量,作爲在太平洋以及印度洋上擁有不可否認特殊利益的中國海軍,也是密切關注着日本和英國兩國海軍的交戰情況。

當日`本的機動艦隊進入印度洋之後,中國海軍就是派出了大量的偵查艦艇跟在日`本的機動艦隊後頭,當然爲了避免讓日`本人誤會,中國海軍所派出的艦艇都是會主動向日`本海軍通報,日`本海軍將領對中國海軍這種死活都要跟在後頭的做法也是無奈的很,不過現在中國和日`本的關係依舊處於密切的合作關係,也只能是默認了身後的那兩艘中國的驅逐艦了。

自源號驅逐艦上,潘安羣中校用着望遠鏡看着遠方日`本艦隊,半晌後放了下來望遠鏡:“這些日本人的隊形還不錯嘛!反潛的隊形佈置的非常不錯!”

旁邊的一個上尉道:“這些日本人能夠連續取得了珍珠港海戰和新加坡海戰的勝利,自然也不可能是中看不中用的貨色,上午我看他們進行的艦載機部隊訓練,經驗水平應該是不下與我國海軍的艦載機部隊!”

“這一次,我看英國人又要倒黴了!”潘安羣中校轉身走下艦橋,一邊走着一邊道:“把我們觀察到的日軍情況整理好,然後彙報給仰光基地,我想上頭那些人也是急迫的需要知道日`本海軍的訓練情況如何!”

中國海軍高層的確是急迫的需要知道,日`本海軍的戰鬥力到底上漲到什麼地步了,連續擊潰美國海軍和英國海軍的日`本海軍是否已經有了中國海軍無法控制的跡象?日`本海軍中,尤其是艦載機部隊經過了海戰的消耗後,是否還能夠保持着戰前的高素質,這些都是中國海軍的高層所需要知道的。

畢竟中國海軍對個日本海軍的實力判斷,之前只能通過他們的硬件裝備來判斷,而後又是通過日`本海軍的數場實戰來判斷,然而前面的幾場海戰裡中國海軍所能夠獲得的資料極爲有效,對於判斷日`本海軍的訓練以及備戰情況嚴重不足,由於缺乏對日`本海軍的全面瞭解,這也是促使中國海軍派出了小型部隊跟在了日`本海軍後頭,試圖用最直觀的方式來獲得日`本海軍以及英國海軍交戰時的情報。

從1942年2月份日`本海軍第一機動艦隊,即由南雲忠一中將率領的航空母艦機動艦隊通過馬六甲海峽後,就是直奔錫蘭島(里斯蘭卡)而去,這個錫蘭島乃是英國海軍在印度洋的重要基地,部署其中的印度洋艦隊乃是英國海軍在印度洋中最龐大存在。而南雲機動艦隊的任務就是消滅這支英國海軍艦隊,以徹底解決日`本海軍在印度洋以及南太平洋上所面臨的威脅,保障日`本登陸部隊佔領南太平洋各島嶼,併爲日`本即將發起的登陸澳大利亞作戰提供海上安全的保障。

隨後,南雲機動艦隊和英國印度洋艦隊進行了大規模交戰,和潘安羣所預料的一樣,英國印度洋艦隊再一次遭到了慘敗,包括競技神號航空母艦沉沒,另外還有兩艘重型巡洋艦以及多艘驅逐艦、輕型巡洋艦被擊沉,如果加上新加坡海戰的z艦隊中沉沒的無敵號航空母艦和其他戰列艦等,兩次海戰過後導致英國海軍在亞洲海域的海上力量遭到了重創,英國甚至是主動從印度洋東部撤退,甚至都放棄了安達曼羣島,全面退守錫蘭島以及印度一線。

而這個時候,向來都喜歡趁亂插一腳的中國派出了一支小型艦隊以及部分登陸部隊,然後登陸了安達曼羣島,當然用的詞彙絕對不是什麼佔領或者其他入侵等詞彙,而是說“鑑於英國目前無能力保障安達曼羣島上的民衆安全,爲了避免安達曼島上的民衆生命財產安全受到侵犯,中國決定接受羣島內和平主義者的邀請派遣維和部隊進入其中。”

並一再聲稱,中國對安達曼羣島的主權變更沒有任何的興趣,這個地方依舊是屬於大英帝國的領土,中國只是派遣以和平爲目的的維和部隊而已。

第66章 福寧公司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133章 籌餉處第563章 東海大海戰第250章 第二次轟炸(一)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255章 和談倡議第203章 沈綱計劃(四)第239章 軍事會議(一)第71章 各省局勢第461章 方大山第557章 石油儲備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998章 陰謀(二)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730章 通用機槍MG34第801章 十月下旬攻勢!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738章 芬蘭絞肉機(一)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499章 孫文回國第4章 花巷所聞第256章 軍級機構第580章 平壤激戰(一)第1048章 坦克對決(三)第68章 山本純一郎(一)第383章 於世峰的小心思第317章 湖南生變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135章 海軍處(二)第764章 嚴傲雲(一)第230章 問與答第408章 煉油廠第707章 陳氏聚會(二)第257章 設軍任免(一)第191章 伍世鍾第499章 孫文回國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9章 密議(一)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135章 海軍處(二)第928章 落日計劃(一)第369章 陳家兄弟(二)第478章 97號陣地第332章 雙方計劃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956章 繼承人(二)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693章 朝鮮共和國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424章 第一大軍閥第1020章 爲了德國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405章 商務代表團第212章 大戰(二)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341章 轟炸機和飛艇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399章 陸軍大學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350章 蔡凝(一)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195章 鎮江之戰(四)第659章 裝甲洪流(三)第960章 低估(一)第362章 空軍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