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1942年編制

1942年初,隨着中國結束在俄羅斯的戰役,並徹底吞併俄羅斯共和國後,前期從那與俄羅斯戰役的大量精銳部隊就已經陸續進入了休整期,儘管在1942年的上半年裡陳敬雲把很大一部分注意力都放在了中東,並且爲了進軍伊朗而和英國進行了激烈的外交爭奪,然而中東戰略儘管重要,但是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只是一個外交上的戰略,並不會說牽扯到中國太多的軍事力量,也就沒有必要動用太多的精銳部隊來應對。

目前中國在中亞地區部署的兵力並不算多,除了少數幾個一線部隊外,很多都是守備師性質的二線部隊,哪怕是西伯利亞那邊也沒有繼續部署大量的一線戰鬥部隊。

相反,在俄羅斯戰役結束後,中國陸軍就是進行了大範圍的軍事調動,把前期作戰的一線戰鬥部隊撤回來,然後進行休整,並從國內抽調大量的二線部隊進入中亞以及西伯利亞地區。

而這些參與了俄羅斯戰役的精銳部隊目前一部分是返回了本土,另外一部分則是在中亞以及西伯利亞地區進行休整,休整的過程中,這些精銳部隊也開始根據參謀部制定的最新編制條例進行整改。

中國陸軍的編制這麼多年來一直都是持續改變的,而且大多都是發生在某一場戰爭之後,比如國內統一戰爭後,第一次中日戰爭後,第二次中日戰爭後中國都是進行了編制上的調整,之前陸軍規劃使用的是三十年代中期制定的編制了,然而隨着時間的過去,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各種新式裝備的涌現以及陸軍大幅度提高裝備的機械化後,就使得中國廣泛存在的步兵師的編制已經很難使用現代戰爭了。

甚至去年開始陸軍就已經籌備着對現有的步兵師編制進行改動,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縮小規模,把以前的高達一萬八千人的規模縮小下來,因爲隨着摩托化程度的提高,火力密度的提高,一個師的兵力密度實際上已經用不了那麼多人。

在俄羅斯戰役期間,陸軍已經先後改編了數個步兵師作爲實驗部隊,後來發現效果很不錯,所以等俄羅斯戰役一結束後,陸軍就是迫不及待的開始實施新式編制了。

1942年的新編制和以往的編制相比,其中最大的改變就是全面採用半自動步槍代替以往的栓動步槍,也就是說用1937年式半自動步槍全面取代1916年式步槍,此外的改變還有加大火箭筒的裝備數量,加大槍榴彈發射器的裝備數量,以上這三項可以說是爲了加強步兵基層火力的措施。

除了基礎步兵火力的加強外,還極大加強了火炮支援力度,比如團屬火炮中以往是75毫米輕型榴彈炮,但是在對俄羅斯作戰中發現,團屬火炮的75毫米榴彈炮還是太過弱小了。因爲這年頭德軍的團屬火炮雖然也是三英寸的步兵炮,但是人家還有一個155毫米的重型步兵炮呢,而美國人那邊的團屬火炮雖然目前也是75毫米的榴彈炮,不過美國人目前也已經打算全面換裝105毫米榴彈炮了。

作爲一支以對抗世界列強軍隊爲己任的陸軍,中國陸軍向來都是放眼全球的,所以陸軍已經決定,把團屬的支援火炮改爲105毫米輕型榴彈炮,加強團屬炮兵火力。

加大口徑的還有反坦克炮,原本中國陸軍的團、營級別的戰防炮是37毫米,然而不管是中國自身打的俄羅斯戰役,還是從蘇德戰場上得來的情報,都已經顯示37毫米戰防炮已經是完全不能滿足現代戰爭的需求,根本無法有效的完成反坦克作戰任務。所以陸軍也已經決定把一線戰鬥部隊中的37毫米戰防炮全面撤裝,然後換裝57毫米戰防炮,而在更高級別的師屬反坦克炮營中,甚至還裝備了七十五毫米的戰防炮。

如果說以上這些都是部隊火力的加強,那麼運輸車輛的大幅度增加以及改進纔是這一次編制改進的重點,以往的一個步兵師中裝備車輛並沒有太多,只有六七百輛而已,然而這一次新式編制中,陸軍大筆一揮就是把新編制的師屬各型車輛增加到了一千五百輛之多,幾乎翻了一倍。

並且把原先大量裝備的1.5噸型卡車更換爲2.5噸卡車以提供部隊的運輸能力。

大幅度增加的卡車就已經讓這個新編制的步兵師成爲了名副其實的摩托化步兵師,而不再是和以前那樣只是半吊子的摩托化步兵師了。

當蔣方震和陳儀聯手和新編制表拿到陳敬雲面前的時候,陳敬雲雖然看着上面的各項數據都很優越,但是也同時讓他有些擔心,因爲這一次新編制的各項武器裝備水平已經遠遠超過了以往的水準,甚至是超過了同時期英軍、美軍和德軍的水平,蘇軍就更不用說了。

人家美國佬那麼牛逼的工業產能也才武裝出幾十個這樣的師來,難不成中國還要比美國牛逼,能夠武裝出上百個這樣的師來?

這種事連陳敬雲自個都是很懷疑的!

“按照這新式編制,其他的先不論,單單是這一個卡車數量恐怕就很難得到滿足吧?一旦要實施這個新式編制表,至少也要是十多萬輛卡車來填補缺額吧!”陳敬雲皺着眉頭繼續道:“還有這個團屬火炮,從75毫米提高到105毫米的口徑,雖然威力提高了,但是重量的加大所帶來的機動性下降是否會影響到部隊在亞洲複雜地形上的作戰呢?再者,105毫米輕型榴彈炮要重新生產?要多久才能夠完全裝備各部隊?還有那些替換下來的大量75毫米榴彈炮如此處理?”

陳敬雲看着手中的編制表,一邊看一邊繼續挑問題:“還有在師當中直接配合一個坦克營,而且還是和裝甲師一樣規模的坦克營,一個師就要七十多輛,這一百個師就要七千多輛,這麼多坦克你們陸軍準備上那找去?莫非陸軍是打算把現有的各個獨立坦克團或者幾個裝甲師都拆了,然後抽調坦克補充到步兵師裡頭?”

陳敬雲看到這份編制表的第一眼就覺得,這份編制表雖然看起來很優秀,但是真的要做起來難度是非常大的,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新編制的實施提高了部隊的裝備水平,但是也要求着國內工業能夠提供這些裝備啊。

面對陳敬雲的這些問題,陳儀和蔣方震兩人卻是早有準備的,當即陳儀就道:“對於新編制所帶來的各項裝備要求,參謀部的意思是分期實施,第一期計劃以陸軍五十三個常備步兵師爲主,力爭把這五十三個師打造爲我軍最精銳之部隊。而番號在六十七以後的部隊則是先進行人員上的整編,所需裝備則可以緩一緩,可以先用舊式裝備,等國內工業產能緩過來後再全面換裝。另外常備師換裝後淘汰下來的大量七十五毫米步兵炮和37毫米反坦克炮等舊式裝備可以用於二線部隊的擴張,目前我軍的擴張速度比較快,現在師級部隊已經有一百二十個,此外還有大量的獨立守備部隊,衆多的二線部隊也都需要大量的武器裝備。”

中國陸軍的體制中是有野戰部隊和守備部隊之分,然而到了戰爭時期後,很多守備部隊也大量進入戰區,比如中亞和西伯利亞地區駐防的守備部隊也是頻繁和當地游擊隊之類的發生小規模戰鬥,這些守備部隊同樣需要大量裝備的。

偌大一箇中國陸軍裡頭,實際真正的精銳野戰部隊還是戰前組建的那些常備師,包括十三個機械化步兵師、十三個裝甲師、五十三個步兵師以及若干獨立團、營部隊。後續動員期間新建的部隊,不管是在軍官素質上還是士兵素質上都差一些,同樣的裝備上也遜色很多,後面擴軍期間的部隊建軍期間由於軍工生產一時間也難以跟的上來,所以被迫大量採用庫存以及退役裝備。

如果說這一次的新編制改革分成多期,而第一期只限於戰前常備部隊的話,陳敬雲想着咬咬牙應該能夠撐過去。

所以也就是點點頭:“這方面涉及到過工業部門,我問問工業部門那邊的意見,如果國內生產能夠跟得上來那麼就實施,不過也得留個預備,你們再計劃弄一份備用編制計劃!”

陳敬雲讓他們退下了後,很快就是找到了政府方面的人,政務院院長馬寅初、財政部總長吳巖清、經濟發展司的劉大均都是被他叫了過來,張口第一句就是:“陸軍那邊近期要進行編制上的改革,需要大量的新式裝備。而這就需要國內工業的大力配合了。”

眼前這幾個人就是目前中國戰時經濟的主要負責人了,他們負責調控國內的各項生產,然後滿足軍方以及民間的各種需求。

馬寅初道:“要新式裝備的話,不知道要多少?”

陳敬雲把手中的編制表遞了過去:“需要的數量還是比較多的,國內的工業部門還得配合陸軍方面做好工作!”

第761章 b19超遠程戰略轟炸機第893章 新加坡戰役(二)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876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一)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91章 福州冬日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917章 F5對P51(一)第709章 瘋狂時代的開始第164章 陸榮廷的野望第479章 左玉剛的勇猛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41章 南下北上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610章 下一代戰機第659章 裝甲洪流(三)第917章 F5對P51(一)第761章 b19超遠程戰略轟炸機第982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一)第467章 六月南京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1048章 坦克對決(三)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425章 日本人的意外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577章 總動員(一)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772章 高歌一曲第988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二)第379章 休閒日第568章 渡江南下!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1055章 分析(一)第26章 焦達峰擴軍第738章 芬蘭絞肉機(一)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33章 羅漓心思第974章 南京談判(二)第233章 喜與憂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第723章 海軍貪污案(二)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883章 天亮出擊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712章 各國新政第941章 終戰令第260章 聖誕夜(二)第380章 衡陽戰役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332章 雙方計劃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534章 炎帝級戰列艦第33章 羅漓心思第37章 擁袁通電第92章 定都之爭第72章 牽手賞梅第330章 商業和財團第454章 狐狸精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138章 授銜授勳第63章 所謂漂亮第815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198章 上海之行(一)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723章 海軍貪污案(二)第805章 主動出擊(二)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351章 蔡凝(二)第993章 大勝大敗(三)第817章 北方定(一)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737章 1939年的夏天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1044章 浴血衝鋒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558章 空襲旅順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