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中日大戰,起!!!

隨着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中國正在對進攻日本做着最後的準備時,在歐洲德國的日子也越來越不好過。

雖然蘇俄已經比歷史上削弱太多,不過這沒能夠改變德軍在東線所面臨的諸多困難,在1943年的冬季反攻中,德國被迫轉入了戰略防禦狀態。

而在北非,儘管有着德國的大力支持,但是意大利還是節節敗退,到現在已經是徹底退出了非洲,意大利只能是轉入了固守本土。

可以說,歐洲的德國和意大利聯盟已經失敗在即了,而事實上他們已經比歷史上表現好了很多,所面臨的壓力也比較小。一方面是因爲蘇俄比歷史上弱小很多,而另外一方面就是日`本進攻澳大利亞的行爲讓美國感受到了龐大的威脅,爲此不惜不斷在澳大利亞投入龐大的資源,而這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美國看用於歐洲的力量。

當然這裡頭也有着美國自身的用心,那就是美國人現在也不希望太早的登陸歐洲,而是希望讓蘇俄繼續消耗德國的實力。

這場戰爭,哪怕是同爲盟友都是有着各自的小心思的。

而這些小心思,或多或少都是考慮到了戰後局勢,因爲到了1944年的今天,誰都可以看的出來,不管是德國還是日`本,他們的失敗都已經不可避免,現在他們包括中國在內所考慮的是,如何在日`本和德國戰敗的時候撈取更多的利益。

歐洲那邊的局勢對於陳敬雲來說已經是屬於次要的,陳敬雲現在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即將發動的對日作戰上,儘管海軍已經再三的拍着胸脯保證,開戰之後海軍絕對能夠毫無懸念的消滅日`本的殘餘海軍,從而徹底掌控日`本週圍海域的制空權,從而爲登陸部隊提供充足的安全保障。

然而陳敬雲還是有些不放心,畢竟日`本人的戰鬥意志也不是可以用尋常國家來比較,一個搞不好日本人就會來個玉碎,而這個時候,陳敬雲就會毫不猶豫的使出中國在這場世界大戰當中最大的殺手鐗:核彈!

縱然中國目前還無法做到核彈的量產化,但是通過這幾年的積累,已經是囤積了不少的核彈原料,製造出來了十多枚的核彈,作爲核威懾是非常有效的。

隨着時間慢慢過去,中國的龐大陸軍部隊已經彙集本土東部地區,朝鮮半島、上海等衆多的沿海港口裡已經彙集了大量準備登陸日`本的部隊,而空軍的轟炸機部隊也已經是彙集沿海各個空軍基地,海軍的也已經從第三艦隊、第二艦隊抽調了部分力量加強第一艦隊,畢竟第一艦隊纔是對日`本作戰的主力艦隊。

1944年6月,南京總統府裡頭,陳敬雲和十幾個海陸空將軍們彙集一堂!

“諸君,此戰關係到國家和民族能夠真正完成華夏復興偉業,關係到我華夏百年氣運,其中的重要性已經無法我多言,想必你們也都知道!”陳敬雲口中緩緩說着,並把目光環視着周圍的衆人。

說罷後的陳敬雲翻開了手中的文件,文件名爲‘復興計劃’乃是對日作戰的最終代號,在文件的下方,陳敬雲遲疑了一會,最後還是簽下了自己的大名,龍飛鳳舞的‘陳敬雲’三個字就如同死神一樣,最後會給中日兩國帶去無數的生命死亡。

正式簽署了這份作戰計劃後,陳敬雲道:“下面的詳細計劃由趙總長你來說!”

說罷,下方的趙之科站了起來,趙之科陸軍上將在在這一羣的軍政大佬面前,也是屬於比較後進的的將領了,不過他的資歷也夠深,能力也不錯,歷任參謀部作戰次長、第三集團軍司令,最後被陳敬雲調入參謀部擔任參謀部總長,並第一次成爲國家軍事委員會常務委員,由此邁入了真正的核心決策階層。

趙之科面色冷峻,站起來後道:“根據主席之指示,根據國家軍事委員會常務會議討論,決定成立‘北太平洋戰區司令部’下轄陸軍第三集團軍、陸軍第七集團軍、陸軍第八集團軍、陸軍第三裝甲集羣、陸軍第三炮兵軍、陸軍第六炮兵軍。全面負責對日`本本土包括琉球的登陸作戰!

空軍之第一航空軍、第六戰略航空軍、第七戰略航空軍負責配合制空權的爭奪以及對日戰略轟炸!”

趙之科說罷停頓了會然後繼續道:“成立南太平洋戰區司令部,下轄陸軍第一集團軍、陸軍第九集團軍、陸軍第四裝甲集羣、陸軍第二炮兵軍、陸軍第四炮兵軍。全面負責對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支那半島地區的地面作戰事宜的。

空軍之第三航空軍負責空中掩護任務!”

趙之科雖然只是參謀部總長,外人看來只是陸軍參謀部總長而已,但實際上並不是如此,中國的參謀部這些年來已經發展成爲了海陸空三軍聯合參謀部,趙之科雖然只是個上將總長,但是現在的他就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海陸空三軍最高指揮官,雖然下面的海陸空三軍是單獨作戰,但是相互之間的配合卻是由參謀部來協調的,哪怕是關時傑這個海軍大佬和伍世鍾這個空軍大佬都得聽從參謀部制定的戰略計劃。

“海軍方面,第一艦隊負責參與日`本本土周圍海域的制海權爭奪,力爭短時間內消滅日`本海軍殘餘力量,掩護北太平洋戰區司令部的登陸部隊順利登陸並提供登陸初期的空中支援!

第二艦隊負責南太平洋的作戰事宜,不過要注意的是第二艦隊請勿插足爪哇海一帶,南太平洋戰區司令部的作戰範圍也不包括印度尼西亞地區以及澳大利亞,避免和英美髮生直接衝突!”

到目前爲止,中國還是沒有和英美達成了一個正式的軍事同盟關係,而實際上中國也不打算達成這種關係,因爲一旦成爲了正式同盟的話,那麼中國到時候攻佔了菲律賓後,是還還是不還給美國呢?所以陳敬雲是打算造成既成事實,攻佔了菲律賓後就扶持當地人獨立並建立政府,試圖這樣來避免和美國的直接衝突。

實際上以上的安排都是復興計劃裡頭的既定內容,在座諸位都已經瞭解的,今天之所以開這個戰略會議,第一是把復興計劃正式確定下來,第二嘛,陳敬雲是準備在今天宣佈晉升中國建國以來的第一批元帥。

中國的海陸空三軍軍銜制度中,早就有了元帥這一軍銜,但是除了陳敬雲本人外,從來就沒有授予過,而在三十年代後陳敬雲再一次設立國家元帥這個軍銜,並作爲國家軍事委員會主席的特有軍銜,也就是說這個軍銜只限於頒發給陳敬雲。陳敬雲設立國家元帥的軍銜,主要目的就是爲了把元帥軍銜給騰出來,用來授予給下屬的海陸空三軍將領。

自從1940年後,中國曆盡數次戰爭爲了表彰有功將士,陸續晉升了好幾批的上將,到目前爲止,陸軍已經擁有了三十六位陸軍上將,十八位海軍上將,九個空軍上將,這些都還是現役上將,那些預備役上將可不算在內。

有着如此多的上將,也就有了必要晉升更高一級別的元帥來負責更高級別的戰役。比如這一次設立的北太平洋戰區司令部和南南太平洋戰區司令部,這兩個職位就是屬於元帥職位。

在座的諸位都是得到了這個消息的,而且也都是隱約猜到了這一次的晉升會是誰。

對於高級將領的軍銜晉升,向來都是陳敬雲的專利,趙之科身爲參謀部總長也是沒有機會插手的,當即就是道:“下面請主席宣佈這一次的晉升命令!”

陳敬雲略微點了點頭,然後才道:“我軍設立軍種元帥已經數十年,但是卻從來都沒有授予過,這元帥的份量想必你們都知道輕重。希望晉升元帥的諸君能夠不負國家與民族的重託,爲此次國戰奉獻出全部心力!”

這一次的晉升元帥行爲目的除了晉升一批元帥用來擔負更高層次的指揮外,同時也是用來激勵高級將領的士氣!而後者的目的更重要一些。

陳敬雲停頓了會後道:“今授沈綱、徐離善、陳儀、左玉剛、李連陽爲陸軍元帥。授關時傑、溫庭和爲海軍元帥、授伍世鍾爲空軍元帥”

當陳敬雲的話音落下後,被喊道名字的這幾個人都是面上掛滿了笑容,儘管他們在幾個月之前自己會被晉升爲元帥,但是真正此時被決定並宣佈之後,他們心中依舊止不住的狂喜。

緊接着,陳敬雲親自給這八位中國的第一批元帥授銜。

除了給這八位現役將領授予元帥外,次日國家軍事委員會又是給數位預備役上將授予元帥軍銜,包括陸軍上將袁方、陸軍上將馬成,海軍上將程璧光、海軍上將薩鎮冰。同時追授了數位已經逝去的上將爲元帥。

現役以及預備役和追授的加起來,中國的首批元帥軍銜授出了十五位。

既然爲了激勵士氣晉升了一大批元帥,同樣也不可避免的晉升了一大批少將和中將以及上將,裡頭最爲引人注目的就是,陳敬雲晉升他的長子陳華天爲陸軍上將,並任命其爲北太平洋戰區司令部參謀長一職。

於此同時,原本被軍方諸多將領看好的二子陳華俊卻是被陳敬雲從第十八軍軍長的職位上調離,改任西伯利亞守備區司令。

這個消息對於部分來說,比中國即將對日`本宣戰的消息更加震驚,因爲陳敬雲此舉幾乎已經是確定了自己繼承人的人選,那就是一直非常中庸,並不被軍方看好的長子陳華天。而既然確定了繼承人的人選,爲了避免日後陳華天和陳華俊出現內鬥,避免陳華俊利用自己在軍方的優勢進行武裝叛變之類的,陳敬雲毫不猶豫的對自己的這個二子進行了打壓。

雖然都是說自己的兒子,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是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陳敬雲也是不得不狠下心來把這個在國內威望能夠和陳華天比較的二子進行了打壓。

陳敬雲繼承人的確定,雖然在某部分人的心中引起了極大的波瀾,對於對於中國即將發起的對日作戰而言,這不過是其中的一個小小的波瀾。

1944年的六月二十三號,朝鮮平壤,中國空軍基地內第五戰略航空軍下屬第七十八聯隊的無數b11、b16轟炸機擠滿了這個大型機場,無數的地勤人員正在給這些巨型轟炸機加油裝彈。

基地內的巨型會議室內,空軍中將韓言天看着手中剛接到的絕密電報,按耐住心中的激動,用着略微顫抖的聲音道:“諸君,復興計劃啓動了!”

臺灣基隆港,衆多巨型戰艦擁擠在這個港口裡,航空母艦、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隨處可見,這裡是中國海軍第一艦隊的主要基地之一。第一艦隊司令部內,海軍上將陳紹寬平復着心中的激動,喃喃着:“多年的籌劃和等待,這一天終於是到了!”

放下手中的絕密電報,陳紹寬站起來:“傳我命令,艦隊出港!”

釜山港,海軍第一陸戰師內,海軍少將欒邊雲從面色冷靜的對着副官道:“傳令,本部即可登船!”

無數地方里,中國衆多接到了絕密命令的海陸空高級將領陸續下令所屬部隊做好準備,就等着最後的作戰命令了!

中日大戰,起!!!

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784章 擴張再擴張第296章 時代歸屬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38章 英國領事第142章 炮艦討論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164章 陸榮廷的野望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673章 戰鬥到最後第744章 f5戰鬥機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197章 湖北動亂第347章 巢湖激戰(四)第511章 F1戰鬥機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320章 大元帥府第209章 衝鋒(一)第835章 h1直升機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第659章 裝甲洪流(三)第961章 低估(二)第902章 東京空戰(二)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1019章 德國亂局(一)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847章 中日大戰,起!!!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450章 進軍北京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525章 局勢急變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1024章 忍讓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456章 北巡(一)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519章 府院之爭(一)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832章 1942年編制第85章 暗殺風雲(一)第552章 海軍假日時代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67章 關餘貸款第629章 挽救危局(一)第982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一)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867章 第二輪大戰起第1053章 戰損(一)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295章 二代子弟第29章 購軍械(二)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320章 大元帥府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339章 渡江第一天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618章 討厭和喜歡第23章 收攏軍心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140章 酷熱難擋第846章 超級航空母艦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461章 方大山第235章 岑春煊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744章 f5戰鬥機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481章 戰後狂歡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972章 菲律賓問題(二)第39章 關餘貸款第340章 八月轟炸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429章 ‘抗菌素’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378章 國會和政府第835章 h1直升機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975章 中美聯合公約(一)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