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小聚義上瓦崗

秦瓊將賈潤甫的計劃想了一遍沒做出任何的改變,點了點頭道:“大掌櫃的思慮極好,便這般做來,只是此番上瓦崗隨性的還有家母,到時候還請大掌櫃多安排一個使喚的婦人方好。”

秦瓊不是矯情,也不是秦母人貴要享受什麼,而是這一路上瓦崗拖家帶口的人數不少,路上也得需要好些時日,秦母畢竟是女人,有些不方便,有個婦人照應才更好些不是。

“秦兄長勿憂。”賈潤甫還沒來得及說話,樊虎已寬慰秦瓊道:“我會囑託我家婦人路上照顧兄母,絕對不讓兄長有甚擔心。”

秦瓊見說也是才放心下來,對於樊虎老婆秦瓊自是認得,也知曉那婦人心性頗善,也素有賢名,衝着樊虎道了聲謝。

原來,在張須陀攻打瓦崗之前羅士信奉秦瓊之命悄然離開軍營回了歷城將秦瓊所託之事原原本本說了,也將秦瓊早已是瓦崗人的事告知了秦母,秦母雖說一時間有些許的無法接受,但是在這之前秦母卻也是從自己兒子身上看出了些端倪來的,也可說的是早已有了些底,也沒過多的糾結這個問題。

秦母也知曉從這一刻起自己和兒子的路是已沒有了選擇,倒也對上瓦崗沒什麼排斥,只是卻也不願就此先一步上瓦崗,非得等到秦瓊回來然後一起去瓦崗不可,這倒與宇文霸的推測幾乎完全一樣。

羅士信自是不敢忤逆秦母之意,於是就在城外找了戶百姓家裡藏身起來,因爲秦瓊歷任歷城捕頭,有着一定的賢名,而那戶人家曾受過秦瓊的大恩,所以秦母羅士信藏身的這段時日裡也是盡心盡意的照料,直到秦瓊隨着張須陀兵馬攻打瓦崗失敗,秦瓊救出張銘脫離戰陣後放任張銘自去,然後自己又回身趕往歷城。

秦瓊知曉,既然家母沒有隨着羅士信先自己上瓦崗,那麼肯定就一定還在歷城等着自己,於是秦瓊返身回到歷城,作爲曾做捕頭的秦瓊來說,歷城簡直就是自己的地盤,很快也就打聽到家母跟羅士信的所在。

在秦瓊親自跟母親說了自己與瓦崗之主宇文霸的種種交往之後,秦母也不禁爲宇文霸的仁義之舉而感動,之前秦母還真的認爲宇文霸拉攏自己兒子上山有着什麼不光彩的手段,卻沒想宇文霸是從來都沒主動的提過上山二字的甚至秦母又想起第一次見宇文霸時的情節來,還有那一包的銀子,說是官府問清案件事由後給兒子退還回來的補償。

秦母不再阻止秦瓊上瓦崗,也算是搬開了秦瓊一直壓在心頭的一件大事,當下便給樊虎去了書信,等了三日沒見樊虎回信,又想到賈柳樓,因爲宇文霸曾暗中告訴過秦瓊柳周臣已經是瓦崗的人,還說以後要是有什麼事可與柳周臣商議,也纔有了今夜往賈柳樓的事。

卻沒想正好撞見賈潤甫柳周臣聚攏衆人議事。

大屋裡燭火換了兩根,當天色漸明又問雄雞唱曉時分,衆人終於是商議好了各種細節,然後吹滅燭火,秦瓊羅士信趁着黎明前的黑暗離開了賈柳樓,剩下的衆人則各自找房間直接睡了,都是歷城中捕人身份自不會有甚顧忌。

????????????

東萊。

在徵遼大軍的大營裡,一處小營帳內,武賁朗將楊玄縱看着手裡的信眉頭深鎖。

兄長玄感終是走出這最後一步了麼?

作爲楊玄感兄弟的楊玄縱自是清楚兄長一直都有意要扯反旗的想法,往日裡也曾跟自己以及幾個兄弟都有隱晦的提及,如今皇上命兄長在黎陽督運糧草,看來兄長定是認爲這乃是最佳的機會了,所以兄長是再也沉不住氣了。

可是難道當今大隋的氣運真的就到結束的時候了麼?

楊玄縱不這樣認爲,首先皇帝近前還有來護兒宇文述以及等一干大將忠臣,雖說相比於文帝時期朝中正直之臣是少了很多,但是卻也還沒到傷到根基的地步,雖說宇文家族在朝中擅權蠱惑皇帝,但是卻也還僅僅限於諂媚而並未作亂。

其實,當知曉兄長有意扯反旗之後,楊玄縱曾自己有過思慮,那就是如果真要造反的話,決不可只在外而忽視其內,也就是說,除了在外扯起人馬來還應該在皇帝身邊的人中拉下些重臣來一起謀事,這纔是最佳的方式。只是如今雖說朝中佞臣不少,但是卻還沒有誰願意背叛皇帝。

所以,真要說,此時真不是扯旗的時機。

只是兄長此番看樣子是已鐵定要起事的了,楊玄縱心頭愁緒不少的又仔細將信件從頭到尾看了一遍,然後迅速燒掉,走到帳門前撩開帳簾對守在外面的親兵道:“速去將鷹朗將楊萬碩營帳,便說本將有事相商。”

親兵立即轉身而去,不多一會,楊萬碩走進營帳之中,楊玄縱隨即將收到楊玄感書信的事一說,楊萬碩眉峰也是一挑,對於兄長走出的這一步,兩兄弟都早有心理準備。

“二哥,此事幾近已成定局,既然兄長執意這般,我們便也只得一搏了也。”楊萬碩因爲經常與楊玄縱來往,所以對於楊玄縱心裡的擔心是多少知曉一點的,此時見楊玄縱面有遲疑之色,只得再次勸道:

“事不宜遲,二哥可要當機立斷纔好!”

“也罷!也罷!”楊玄縱不由長嘆一聲,隨即禁又苦笑一聲,似是在對楊萬碩言說又似是在自言自語:“督運糧草難不成就此掌握了徵遼大軍的咽喉了麼,兄長也思慮的太過草率了也,大隋糧倉這般多,沒了黎陽又如何,也僅是遲滯些時日便又可從他處獲取大軍需要的糧草,直要說來兄長屆時也就如一平常反王之勢也,卻無更大伸展,甚至所要面對皇帝的怒火還將數倍於各家反王。”

楊玄縱的話楊萬碩也都聽進了耳朵裡,甚至對於二哥的擔心楊萬碩也持完全同意的態度,但是此時的楊萬碩對於兄長的造反更多的是一種逐漸萌生的亢奮,而那些擔心也就被選擇性的慢慢淡化掉了。

第四百二十六章:故友重逢第五百零二章:羅家的後路第七百七十二章:王婉兒有心思第六百一十七章:神將宇文成都第五百六十七章:樁弩第一百八十七章:未敢冒失第二百八十二章:除惡務盡第二百五十七章:惠及天下百姓的事第六百一十一章:境遇第五百九十二章:背後插刀之人第八百五十章:最後一戰第六百五十四章:難得一致第六百二十七章:裴寂見二妃第六百六十一章:組團扛李元霸第四百五十二章:裴劉聯軍第七百四十三章:出營相迎第三百六十八章:天下亂象第二百零三章:夜會昌平王第五十一章:歷史忘卻的人第二百四十章:配合行動第一百八十七章:未敢冒失第一百一十三章:伍雲召出手!第六百五十一章:代盟軍招將第六十四章:只需一封書信足以第七百四十五章:蘇定方消息第十四章:這個寨主瘋了第十五章:一碗薑湯第四百五十五章:機械連臂弩第四百六十章:張氏毒計第五百八十四章:掏心窩的話第八百五十九章:大布局第三百六十八章:天下亂象第六百一十七章:神將宇文成都第二百二十章:此計甚妙第一百二十一章:時勢造英雄第一百一十三章:伍雲召出手!第五百一十八章:李元霸進殿第四百零六章:伍雲召大戰左天成第八百五十一章:進退之間第七百九十七章:惡戰第四百四十七章:放權第八百六十章:會州城外第六百六十四章:都有想法第九百九十三章:掏心窩的話第九百三十六章:議第九百二十八章:副帥李靖第五百九十九章:副都盟主第七百七十三章:汗帳外對話第一百五十六章:不打不相識第八百六十九章:舅侄倆上瓦崗第九百七十九章:截殺第三百九十二章:相約黃昏第四百一十三章:北平府兵馬第三百九十六章:有人擺擂第二百九十七章:李密首訪瓦崗第五百四十六章:大勝第三百三十二章:大捷第四百五十六章:火海第九百三十五章:凌敬求見第九百七十八章:天降及時雨第九百八十章:大唐滅第四百零九章:全民皆兵第五百四十八章:皆是智者第八百六十二章:終有一戰第三百七十八章:禮鎮第八百一十九章:直爽性子第九百九十四章:靠山王的抉擇第二百九十五章:兄長可是要做皇帝老兒第六百三十八章:外圍的爭奪第九百九十二章:會面第六百三十二章:謀洛口倉第六百七十九章:伍雲召勝第六百九十章:相持第一百六十七章:夜話盛彥師第五百五十六章:言無不盡第一百九十一章:不打不相識第六百三十五章:長孫無忌還少年第二百三十章:神秘雪豹營第九百零二章:心思第六百二十一章:開始忽悠第三百九十三章:颯爽花木蘭第七百三十三章:後路第五百八十九章:都來鄞州了第一百五十七章:一路都是剪徑人第七十三章:契機出現第三百六十章:李密要上瓦崗第一百三十九章:是那二賢莊買馬閒客第九百零九章:早有大計第七百六十八章:信任第六百五十二章:突聞盛彥師第五百七十六章:宴請第六百八十九章:三將聯手第三十八章:回龍坳第五百零八章:大方針第四百五十六章:火海第一百八十五章:暴脾氣書生第六百七十四章:九省花刀將之威第六百一十八章:秦元帥的顧念第八百七十四章:失落的皇帝第九百九十三章:掏心窩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