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章:對弈言對

“哦?”柴紹本來不想看那封密信,但聽宇文霸這一句話出口頓時被勾起了興趣來,關鍵是宇文霸說完這句話後又不開口了。

柴紹終於是小心的打開信封抽出密信來看了,先是一驚,然後是一臉的疑惑,最後不由擡起頭看着宇文霸,似乎都忘了該自己落子了。

“之前李淵攻打長安不下,足足兩月之久時間,愣是沒有其他諸路兵馬去夾擊唐兵,也沒有聽聞皇帝下召調那一路兵馬馳援長安的意思,郡馬可知這是爲何,難不成真是皇帝昏聵否?”

“非是皇帝昏聵。”柴紹雖然也覺得皇帝是個橫徵暴斂之君,但是這個皇帝確是一個常年於戰陣徵殺的主,別的地方上或許不懂但用兵上這個皇帝確是有着自己一些想法的。

不過柴紹卻也無法猜出這其中之奧妙,只得猜測道:“莫非是言路堵塞皇帝根本就還不知長安城之變?”

柴紹說完後自己都搖了搖頭,畢竟天幕府可是親自掌握在皇帝手中的,天幕府眼線遍及天下每個角落,就算當前因爲各種原因受到極大破壞,但是太原兵變攻襲長安這樣的大事件還是不可能會不知道的。

“皇帝是害怕了。”宇文霸的話出口,柴紹眉頭一皺,只聽宇文霸又接着道:“太遠李淵一反,皇帝直如那驚弓之鳥一般,就算知曉李淵在攻打長安城也不敢再調動哪一路的兵馬了,生怕本來沒事這一動就動出了事來。”

“宇文兄的意思是說皇帝擔心其他兵馬會藉着調動的機會趁機叛亂?”柴紹一語被點醒,隨即也自顧的點了點頭:“是也,若是駐守原處,有官員相互節制相互鉗制着,就算要反也要費很大周章,可是兵馬一動則兵權歸於領兵之人,屆時,那領兵之人要是有異心誰還能攔得住也,難怪皇帝只宣召了靠山王帶兵往江都。”

柴紹言及此深深的吸了口氣,不禁又搖了搖頭,似是在對當前皇帝的處境而感到憋屈一樣,這樣的皇帝坐着也太沒意思了。

“宇文兄的意思是說那王世充也會藉此機會造反?”柴紹猛然想起密信中言及的事,又道:“難不成王世充敢不懼靠山王否?”

“郡馬不妨先猜猜那皇帝密旨是什麼吧。”宇文霸嘴角含着笑意望着柴紹,柴紹苦苦一咧嘴示意你有什麼就直說吧,猜個毛啊。

宇文霸放下抓起的白子,拍拍衣袖,才慢慢的道:“靠山王到江都隨即撤換了城防,皇帝已經處於安全之中,下一步自然是要出兵救長安城了,而離着長安城最近的自然是洛陽城,洛陽城除了糧草充足外兵馬也足夠,距離又不遠,密旨定是這事無疑了。”

“皇帝以爲有靠山王在後壓陣,王世充不敢亂來,可要是王世充甘願領旨的話,又爲何要暗中連夜去請段達到府來商議?這顯然是王世充另有打算也,而這種時候除了奉旨出兵救援長安城之外也就只有造反一途了。”

柴紹聽得仔細,眉頭緊皺,也分析起來:“洛陽城王世充手握兵馬,可是卻是那元文都和盧楚二人擁有調兵權,也就是說,王世充要想帶動兵馬需得二人放權與他,否則兵馬不一定會聽從他的調令,而沒有兵馬調動王世充想要反也不太容易。”

宇文霸聞言點了點頭,這個柴紹之前便是幹這些事的,所以,無論是大隋朝官員還是天下衆家反王只要上的檯面的,恐柴紹幾乎都瞭解了個透徹,洛陽城作爲緊鄰長安城的東都,洛陽城中各勢力之間的關係柴紹自然是不會放過的了。

“郡馬說的不錯。”宇文霸道:

“那元文都盧楚素來便厭惡王世充,王世充先輩乃是西域胡人,姓支,之所以會改姓王,乃是其父所娶的王氏當時是霸城的貴族,而王世充也因此青雲直上,做到汴州長史,雖然後來王世充廣泛的涉獵經史,鑽研律法甚至推演天文地理從根本上改變自己,但其爲人的本性仍舊粗狂,尤其同爲胡人的元文都更是對其改姓之事很是不恥,且兩人之間本就有宿怨,是以,可說是水火不容,王世充相反,必須先除掉元文都盧楚等人,而其早在暗中經營下的實力將成爲其起事的關鍵!”

“暗中經營的勢力?”柴紹略微一愣,只見宇文霸點點頭,道:“王世充在洛陽城外早已培植起不少兵馬來,想來元文都盧楚等人將折損在這秘密人馬之上也。”

“有心算無心。”柴紹也點點頭,又道:“天使秘密進城且還在夜間,王世充若是有心要反,相信其他諸人恐在天明時分得知消息時也來不及了也。”

“嗯。”宇文霸點點頭,繼續道:“本來長安城當前雙方勢均力敵,而王世充這再一反,定然會重重打擊到城中兵馬以及百姓的信心,再就是,王世充一反,除了據守洛陽城外,說不定還會出兵相助唐兵,當然,王世充肯定會獅子大開口向李淵所要大利,否則,王世充要真背後出兵與來護兒夾擊李淵的話,就算李世民在太原府可以隨時馳援,李淵也將難受至極!”

“是也,是也。”柴紹此時也再無心思對弈,低頭看了眼棋盤當擡起目光時見宇文霸正盯着自己,當下苦苦一笑,攤開手掌中握着的兩顆棋子示意,宇文霸也笑意盈盈的點了點頭,柴紹將棋子丟進黑子盒裡,起身走到窗戶邊望着喧鬧的街區,不由深深的吐出一口長長的濁氣來。

“宇文兄似是一點不在意唐公大軍進長安城?”柴紹忽然轉頭回來望着宇文霸道:“那可是大隋的都城,長安城破錶示大隋朝亡,雖然當前皇帝依舊在江都可是”

“可是李淵不是向天下言是要另立新君匡扶大隋朝嗎。”宇文霸淡然一笑,道:“難道他李淵還敢公然出爾反爾?”

宇文霸其實在李淵扯旗攻打長安城時就琢磨過這個問題,以前李淵出兵打長安城是因爲皇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搞死。

第一章:爲徐二當家賀!第十七章:好漢酒第五百三十一章:混亂的淮南第七百章:尉遲恭投軍第二百五十五章:凌軍師的慎重第一百七十九章:羅士信第一章:爲徐二當家賀!第五百六十六章:正式進攻第四百八十二章:千鈞一髮第七百三十一章:陳棱的心思第一百三十七章:衝陣第五百零一章:羅成請令被責第三百八十九章:佳人有約第一百三十四章:蛻變第七百三十八章:羅成落馬第三百一十四章:虯髯客的大禮第八百六十五章:陣前第九百零二章:心思第七百一十六章:忽悠司馬然第七百三十五章:程咬金使計第五百四十七章:故人第八百三十三章:刀口舔血第六十五章:大利!大利!第四百三十五章:邱瑞請令第九百九十一章:伏擊楊林第五百零五章:各有陰謀第七百八十八章:水路進擊第一百三十二章:生死之地第三百五十一章:三人結義第一百零七章:摸羊公!第四十二章:八卦村第七百二十八章:可聽我令否第六百五十四章:難得一致第九百九十一章:伏擊楊林第六百四十六章:笑對劫糧第八百六十章:會州城外第三百一十九章:緊要時刻第五百零九章:兵分兩路第九百九十一章:伏擊楊林第五百三十三章:水仙娘第八百七十六章:各家心事第七百零二章:出手相助第八百九十六章:定心丸第九百九十章:東方伯亡第九百一十六章:成親之夜第四百六十四章:賀訖之憂第五百四十九章:微妙第二百四十六章:王墜瓦崗第三百一十六章:單雄信大戰左奔第四百三十七章:誰爲君王,木在子上第三百七十五章:割耳第九百零一章:敘舊情第七百七十章:動力第七百五十一章:我有辦法第六百七十二章:老對手第五十七章:心中自有數第五百七十章:死守城門第五百零三章:最後的安排第四百八十八章:鞭長莫及第一百六十七章:夜話盛彥師第六百八十六章:雷霆之擊第四百五十八章:李密的失落第二百七十四章:太行山金頂寨第八十五章:惡太歲第二百九十五章:兄長可是要做皇帝老兒第四百二十七章:赴會長樂軍第七百二十四章:劫燒糧草第六百零八章:小樑王蕭銑第二百六十一章:今非昔比第一百四十章:秦瓊歸心第四百一十八章:弄巧成拙第七百零二章:出手相助第五百五十一章:厚賜第八百章:大將之風第七百七十一章:單盈盈第一百八十一章:徵遼失敗第九百六十五章:準備徵吐谷渾第七百五十七章:誰是誰的恩人第三百六十九章:燕帥歸附第六百九十八章:糧草主將蘇定方第六百八十二章:該你了第六百二十六章:劉文靜獻計第三百二十三章:假亦真時真亦假第六百六十九章:靠山王的賭約第八百四十三章:直接開打第一百零八章:峰迴路轉第二百六十五章:李淵來了第九百零四章:神射第四百六十八章:看似一切順利第六百九十一章:未明的夜間第九百一十一章:李淵退兵第五百一十五章:戰艦第六百八十章:擂鼓甕金錘之威第八百八十三章:兵發西北第三百零二章:苦逼兄弟第八百二十八章:進退維谷柴紹第三百三十七章:擴營第一百四十一章:女將第六百二十七章:裴寂見二妃第八百八十一章:寧夏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