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二狗一包炸藥不但炸死了彭修女和他自己,也炸破了孫蘭修做了十多年的修女迷夢。
月亮帶着春夜的倦容,昏朦朦地爬上東窗。孫蘭修在自己寢室裡,對着紫檀木十字架上的耶蘇銅像懺悔:“ 你們該小心假先知,他們外披羊皮,內藏狼心。”我學《聖經》熟讀成誦,爲什麼沒能悟徹其中真帝?王金是個教外人,爲何乍讀就能得其三昧?莫不是我興奮地闖入伊甸園被迷住了?”李濯泉老師留在坤雅學堂的那首詩跳躍在她的眼前:
華夏沉侖腦後丟,幸福誤向尹甸求。
笑煞千金迷途羊,爭及革命永風流!
“ 革命”是什麼?孫蘭修以前覺着這個詞象洪水猛獸一樣嚇人,現在聽來,雖不嚇人,卻仍感到十分陌生。伍連長曾嗤笑濟寧女子師範說:“ 上學有什麼意思?整天關在鳥籠子裡,唧唧喳喳地鸚鵡學舌般的叫喚,四年牢籠生活過完,人的個性棱角被磨光了。”孫蘭修回想起十幾年的教徒生涯,也是關在鳥籠子裡鸚鵡學舌:上帝、我主、賜福、阿門...原先,她看彭修女是同她一樣自願鑽進鳥籠裡修煉真心的;其實,時至今日,她才知道彭修女是操縱這個鳥籠子的獵捕手。她想掙出這個鳥籠子並不難,只要宣佈出教就行,只要回到故鄉,趁年華未逝,嫁給個上流人物也行。況且李老師的求愛信一封接一封,象鳥投林一樣向她手中飛來。但她不退教,也不想回故鄉,她要利用醫生這個濟世濟民的職業,爲老百姓做些善事,爲教會爭些榮譽。教義象太陽一樣光輝燦爛,只不過被個別不潔宗徒抹上了一些黑灰。她要用自己的言行,湔雪宗教身上的污染。主耶蘇告訴宗徒:“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子。”孫蘭修兩歲受洗,除天主教,別無至高無尚的信仰了
她正頡頏着暢想的翅膀,有人敲門。王金進來了,站在孫蘭修面前,象根棗木樁子。兩人面面相覷。許久,王金才拘謹地說,“孫姑娘,我該走了。我賣身來梅瑟醫院當挑水工,一來是爲了給爹報仇,二來是向你報恩,暗地裡保護你,別讓彭修女把你害了。現在洋妖被孫二狗剷除了,我該走了。”
孫蘭修雖頭一次聽到王金對她的報恩之說,可由於彭修女害死盼盼事件的揭曉,她深信王金對她的暗中護衛不是多餘的。她對別人的感激,不願說在嘴上,道在脣上,而是埋在心裡,讓它產生一股底熱勁。她注視着王金: 你母親不在了,房子燒了,往哪裡存身?不如就在這醫院,不挑水也行,我的薪水足夠三個人花的。”
“天這麼大,地這麼廣,我有地方去,說句綠林行話,叫四海爲家。我的弟兄們在東山里拉起杆子來了,幾次捎信傳碼叫我去當頭目,我只因爲對你放心不下...王金有些詞不達意,應該說“只因爲對你的安全放心不下”。孫蘭修領會成他把她當成心上人了,心頭熱,兩朵桃紅飛上雙頰:“王金壯士, 感謝你對我的好心好意。我是立志守貞的,請不要對我說含情施愛的話。”"這話,我沒說正當,我對你在彭修女身邊轉來轉去不放心。這回,我的心放在肚子裡了。我特意來向你告別。我要上東山。””拉桿子就是當土匪吧?”孫蘭修雖然把“土匪”二字說得很輕,但卻流露出她的憂慮。王金點頭承認。孫蘭修說:“ 你以前幹這行當,腚上捱了一槍;再幹,說不定頭——你怎麼不幹點正事?”
“這年頭兒,什麼是正事?”王金向孫蘭修投過求教的目光。
“ 彭修女乾的是正事?伍營長乾的是正事?我知道,你、我、宋小香乾的都是正事,可這樣的正事很難幹下去。我只好乾我自己的正事去。”
門被輕輕地推開,探進一個鑲金着翠的油頭:“喲!月 上柳梢頭,人約在門後呀!孫大妹有約會,我該不該進屋去?”
孫蘭修不理劉慧卿這貓叫春的酸調兒。
“喲,我吃頓閉門羹不要緊,還有伍營長呢”
孫蘭修大開房門,請伍營長進屋。伍營長在斗室之內轉個身,見沒處坐,自我安慰道:“不坐 了。我夫妻倆是向孫姑娘道別來了。我本打算在這安樂窩裡多消閒些時日,可醫院說我治軍不嚴,縱容孫二狗調戲彭修女,造成如此慘痛的情殺事件。醫院疏通教會和陽谷縣太爺,勒令我披星離開醫院。奶奶孃,一個爲國爲民打天下的軍人,居然得不到安身之地,成何體統!孫姑娘,失陪了。”伍營長咔地一下向孫蘭修行個軍禮。孫蘭修在沉夢中尚未反應過來,劉慧卿握住她的手:“孫大妹, 兩座山碰頭難,兩個人見面容易。再見”說着,挎起丈夫的胳膊,風度翩翩地走了。孫蘭修因爲有王金在,沒遠送。
wωω ⊙Tтkā n ⊙¢○
她和王金被打斷了的話頭還沒接續起來,宋小香披頭散髮,渾身上下一絲不掛,在朦脆的月色裡,唱着《十句唱五更》小調走了過來。
孫蘭修見宋小香赤身裸體在門外顛躓着,忘了屋裡還有個異性的王金,忙把宋小香拉進屋裡。王金一見如此這般的宋小香,嚇得躲到門後邊,臉貼着牆。
宋小香手裡攥着一截戴金耳環的手指頭,託給孫蘭修看:“姑娘,這是二狗的。二狗拉到濟南去了。二狗說我這裡沒有毛,是‘白虎’,尅丈夫。姑娘,你給我長上毛,別尅死他……”
孫蘭修把早以準備好進修院當修女穿的修服找出來,給宋小香暫時掩體蔽羞;至於聖潔的修服怕不怕瘋癲女人的褻瀆,她已無所顧忌了。
王金從門後走出來,把從孫二狗的斷手上取下的那枚金耳環,交給孫蘭修:“孫二狗 曾把宋小香託付給我,讓我帶上她走吧!把她留在你身邊,是你的麻煩。”
孫蘭修萬萬沒想到王金說出這話:“你帶她走?”
“嗯。我給她治好病,要是她願意,我就娶她……”
“要是她不願意呢?”
“我當姐姐妹妹奉養她一輩子。”
“是我把她弄得半死不活、半癲不癡的。我在這當兒把她託付給你,是我嫁禍於人了。”孫蘭修嘴這麼說,實則心裡不肯把一個弱女送給一個糾糾武夫似的漢子,怕她在他手裡再遭不幸;縱然孫二狗對王金有託妻的話,可孫蘭修沒聽見,誰知是真是假。她從箱子裡取出李亞敏那印章盒大小的骨灰盒,給王金看:“我身上已經附着了一個死魂靈,身邊就不多宋小香這半死不活的人了。我在濟寧時曾對我哥哥說:如果每一個有飯吃的人,都去哀矜一個無飯吃的人,世上就沒有饑民、餓殍了。我要哥哥收下宋小香,哥哥不肯。從那,我就一直把她收養在身邊。如今你想娶她?等她病好了再商量吧。”
王金掏出一封大洋,對孫蘭修說:“ 這是我零碎積攢的工錢,給宋小香治病用吧。”他將大洋拍在桌上:“既然你不讓我帶走宋小香,就把那金耳環送給我當個紀念吧,算我跟孫二狗相交一回。”孫蘭修把那枚金耳環又還給王金。王金擡步就走。宋小香渾渾噩噩地掙扎着追出門:“二狗,你別把火線拉到濟南,咱回家種地去。”
第二天早晨,梅瑟醫院象往常一樣,人們各司其職,只是人羣裡不見了那個修服冶容的彭修女。
彭修女的溘然逝去,使孫蘭修失去了一個良師益友,使他心裡空落無依。這種落漠感,抵不過盼盼死因證實後壓向她心頭的重量。她覺得盼盼彷彿是昨天才死的。她竭力支撐着心頭的壓力去接待病人。她走進值班室,院長交給她一封信,看封面,知道是唐天華神甫寄來的。院長告訴她,她接待病人不辭辛勞,高尚的醫德贏得一方百姓的擁護,醫院、教會、縣公署決定爲她舉行酬勞慶功表彰會。她聽了大爲愕然,很是受寵若驚:“別舉行,我有什麼功德,敢勞政府、教會大肆張羅?”
“事情已經決定,盛情難卻,你就別推辭了。”
她哪裡知道,院長偷看了唐神甫給她的信,又原樣封好。院長怕她被唐神甫拉走,才趕忙攛掇縣公署、教會,施行這個表功挽留的手段。
孫蘭修懷着爲慶功激動得蹦蹦跳的心,拆開唐神甫的來信:
天主寵徒孫蘭修神佑:
餘聞汝在陽谷聖蹟顯著,甚爲欣慰。汝由沂州而濟寧,由濟寧而陽谷,此皆上帝旨意所行。如同天主對亞巴郎說:“你該離開家鄉和親友,我要指給你一個地方,你該搬到那裡去住。”天主指示汝光明大道。然,天主降諭給流落到巴比隆的右達國人說:“誰是天主的百姓, 可以回耶路撒冷,重修聖堂。”天主聖命不可違。汝而今可以返回故鄉,餘在沂州教區虛九席以待光臨。汝欲爲神甫則佈教,欲當醫生則濟民。阿門。願主賜福!
唐天華
唐神甫的信對孫蘭修固然有一種神聖的吸引力,但遠不如故鄉對她的召喚力強。她回首往事,劉慧卿墮落到聲色貨利的泥坑裡不能自拔:李亞敏不知進了天堂還是進了煉獄?她孑然一身投奔彭修女,癡心做着修女的迷夢。彭修女的死,顯露了她一個修女的靈魂。孫蘭修頓覺陽谷幾年原是噩夢一場。異鄉的冷遇,勾起她對故鄉溫馨的思念。她心裡萌生着遊子歸鄉的念頭。
沒等她向醫院提出辭呈,醫院爲她張羅的表彭會率先舉行了。顯然,醫院對這個表彰會做了精心籌劃,周密安排。到會祝賀的有新任陽谷縣長吳稼軒,教堂鍾神甫和陽谷城四街街長,還有受過孫蘭修醫澤恩惠的百姓代表。老百姓帶來糕點充賀儀,縣長、神甫等頭面人物,除了贈送一份可觀的賀儀外,還敬獻一份歌功頌德的幛子。幛子多是質地優美的綾羅綢緞做幛身,幛身上貼着賀詞。孫蘭修先拜謝了東道主梅瑟醫院院長,接着就一 面拜賀主,一面拜懸掛在廳房裡的賀幛。她由院長陪同,先拜謝了新任縣長吳稼軒的賀幛。幛上的賀詞是:
雲起春山靜,花開曙光移。
入簾風細細,夾道柳垂垂。
妒日黃鸝囀,穿雲紫燕嬉。
漸知春意好,不負采蘩詞。
孫蘭修看罷,轉向陪在一旁的吳縣長道謝:“感謝吳縣長恢宏慷慨,將陽谷縣八景之一的谷山春曉垂贈與我。”吳縣長接口說:“ 前幾句是湊熱鬧的。卑職旨在取末二句美意:‘漸知春意好’,是稱頌孫姑娘爲敝縣醫務界開了個好局面: 不負採繁詞’,含意深一層,恐怕……”
孫蘭修接口說:“《詩經,豳風.七月》有‘春日遲遲,采蘩祁祁’的詩句。我當醫生的,只知道蘩即是白蒿,可供藥用,還可用來孵化春蠶。蠶未出時,熬白蒿水噴灑,蠶出得快,長得旺。”
“哈哈哈,孫姑娘所講,正是卑職引用此句的蘊意:孫姑娘爲敝縣百姓接生了許多嬰兒。這豈不正象徵着那些幼小的生命得到蘩露的滋澤,破殼而出嗎?”
“多謝吳縣長用意高深!”
孫蘭修又拜瞻鍾神甫贈的賀詞:
珠林今落漠,白塔尚凌層。
壯麗思前代,虛無問野僧。
放宮歸返照,遺響憶傳燈。
寶雨天花地,何人得上乘?
鍾神甫率先表白自己的賀意:“中國,唐宗時期佛教盛行,明清兩朝佛事落漠了。儘管後輩‘壯麗思前代’,總難免‘虛無問野僧’的每況愈下的趨勢。在中國這塊‘寶雨天花地,何人得上乘"?看來唯有基督教方興未艾的仁慈博愛,能取代佛教的慈航普渡。我唯望孫姑娘再接再勵,得我教之真諦,達我教之上乘。阿門!"“多謝神甫賜教。宗徒我奉教多年,至今未登堂入室——說外門話了——未 能領聖體於已心之內,未能領會教義之真諦。還不如教外人王金,初讀《聖經》即悟到聖意。”孫蘭修記起王金引用《山中聖訓》裡耶蘇說的話:你們該小心假先知,他們外披羊皮,內藏狼心。孫蘭修在此情此景下說王金深得《聖經》三昧,對鍾神甫的祝賀是個只有她本人知道的絕妙的諷刺。
孫蘭修接着拜瞻醫院院長的賀詞:
一派寒流開碧張,九霄方物達蓬菜。
尋源疑出蛟龍窟,淵氣原從天地胎。
九土所鍾唯止品,十年制貢豈凡才?
煉砂煮石終何事,丹井藥爐亦可哀!
孫蘭修看罷,忍俊不住笑了:“院長 先生把我當成阿井膠泉來謳歌了。”
“是的。天上有神農藥仙,地上有阿井膠泉。願您象古阿井一樣,紮根在陽谷土地上,成爲攆不動的聖人,搬不走的天師。”
孫蘭修頻頻點頭,不是佩服院長的祝賀,是從院長的語言裡捕捉到了他爲她舉行表彰會的用意,使她成爲古阿井一樣,誰也搬不走她,留在陽谷,任教會汲取她的精神、體力、名譽。這老謀深算的院長一定偷看了唐天華神甫給她的信,才使出這挽留的招數,企圖留住她,充當彭修女第二。孫蘭修揣測着,猜想着,去觀看四街長和百姓代表贈賀的禮物。四街長的賀詞都是庸俗套套,什麼“杏林妙手”啦,什麼“桔井恩澤”啦,等等。孫蘭修吩咐工友,把所有禮品全部送去嬰孩院,給那些無爹無媽的孩子享受。有個漢子捧着兩個紙封來到孫蘭修跟前:‘孫姑娘,這二斤棗是俺家的棗樹上結的,打譜來醫院看你,正巧院長叫我來當代表,我就帶這二斤棗子來。”
“噢! 你是西湖村的。”
“是。你給我的兒子取名叫財生,家裡受恩不過,又添兩個字,叫天賜財生,叫起來嫌拖拉,就叫天生。”
孫蘭修唯獨收下這兩斤大紅棗。她喜歡棗子的顏色鮮血一般的紅,也喜歡一顆顆棗子代表着鮮紅火熱的心。是這些拳拳赤心,挽留住她一顆遊子的歸心。
兩個月後,孫蘭修又接到父親孫樹德由故鄉寄來的信:
蘭修吾兒知悉:
父母在,兒不可遠遊。汝知汝兄早已由濟寧轉回沂州府,就近仰事父母,以盡孝道。望汝效兄長模範,速歸故里,與父母成繞膝之歡。況兒立志守貞,不營家室,寄外鄉無倚,唯故園父母是託,命速歸桑梓,得天主估護,受父母庇廕,奉聖事於教堂,享天倫於陋室。
父字樹德
孫蘭修知道父親只會描摹桌椅箱櫃上的“福祿壽禧”等字,寫不成這樣文之乎也的信文。是別人假託父親的名義讓她回鄉嗎?這人是誰?是一直對她懷舊不忘的李濯泉老師?是熱心培養她的唐神甫?她對着信文仔細審視,和唐神甫、李濯泉的筆跡相對比,二者都近似,又不象二者的。是父親求那位不肯給她家寫春聯的秀才二老爺代寫的?秀才二老爺自命是儒家正宗,一向反對異教,尤恨洋教。他筆下不會出現“奉聖事於教堂”的佳句。那麼究竟是誰寫的呢?孫蘭修越想越多:這信院長一定偷看過。上回他偷看了唐神甫給她的信,生怕她被拉走,煞費苦心爲她搞了次表彰挽留活動。這回,他又生什麼計策挽留她呢?
孫蘭修歸心似箭,怕別人勸留,馬上向院方遞了一份辭呈,回到屋裡,叫痊癒不久的宋小香偷着打點行李。爲了避免繁文縟禮的餞行,她決定攜帶宋小香今晚薄暮登程。防被土匪斷路,行一小站路即打店投宿,翌日便可穩穩妥妥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