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女夢 第四章夢覺(一)

bookmark

一九三八年一月一日,共產 dang 領導的徂徠山起義一舉成功。起義軍稱爲八路軍山東抗日縱隊第四支隊。這是山東境內共產dang 領導的第一支高舉抗日旗幟的隊伍:由於旗幟鮮明,吸引了不少地方武裝、雜牌軍、“杆子隊伍”雲集於纛下。王金的靈光軍也投奔到四支隊,整編爲東進抗日先遣隊。隊伍在王金的率領下,經萊蕪,過新泰,沿泰(安)石(臼所)路向東開進。王金想盡快把武裝發展到蒙山東麓,可以和孫蘭修見面。他從孫蘭修給宋小香的信裡,知道孫蘭修在故鄉闖開了一個行醫濟世的好局面。當然,這局面對發展抗日武裝大有益處。

同年一月,日本侵華軍阪垣師團在青島登陸,沿膠濟鐵路西犯至濰縣,轉侵略矛頭南指,經高密、諸城、莒縣,直趨沂州府,企圖與沿津浦鐵路南犯的磯谷廉介師團相呼應。兩師團預謀在徐州會師,達到佔領山東的奢望,再實現揮師南下,囊括中原的野心。

這時期,沂州府專員張裡元的地方武裝欲棄陣逃跑,魯南地面上的正規軍、雜牌軍,或成羣結隊,或三五成夥,比一九三一年的蝗蟲還多。老百姓爲丘八們帶路、送給養、當挑夫,幹不完的公差,出不盡的徭役。孫蘭修的診所裡天天有傷兵——逃 命磨起腳泡的也叫傷兵——光顧。唐神甫以關心宗徒的慈悲心腸對孫蘭修說:“ 看兵來將往的局勢,這裡不久將要鏖戰一場,你到教堂避避風雨吧。”孫蘭修說:“若是打起仗來, 兩軍定有傷亡,這裡才更需要我哩!”唐神甫見這隻難馴服的銅鱗玉晴鴿子愛在天空裡搏擊,不願躲進安樂窩避難,就將上次在李老師假墳前沒有授下的那襲神服聖衣交給孫蘭修,說:“這, 不是黃狼皮,是避災難的聖衣。有這個,日本軍也不敢奈何咱們。”

孫蘭修想起這聖衣的妙用,曾使李老師脫過險,不妨先收下,以備不時之需。

二月上旬,沂州府告急。沂州府在魯南地區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國民軍第五戰區長官李宗仁,調第三軍團長龐炳勳由海州轉防固守沂州府。至二月下旬,龐炳勳部與日本在沂州府展開多次拉鋸戰後,消耗甚重,力不能支。李宗仁調駐防豫東的張自忠的五十九軍增援龐炳勳的第三軍團。三月十二日,張自忠率部奔沂州府。

張自忠兵分兩路,一路直取沂州府,一路由沂州府東南向北迂迴包抄,斷日軍後路。包抄軍迂迴到益(都)新(沂)公路中段河陽鎮,與敵軍遭遇,鏖戰激烈。戰場以河陽鎮爲中心,南至東安樂、西安樂,北至北左泉,西至沂河畔。沂河西岸不幾裡就是孫蘭修住村南黃埠。張自忠河陽一戰,出敵不意,攻敵不備,旗開得勝,打得日軍首尾難顧,被困在沂州府的龐炳勳部解圍了.由於戰爭激烈,張自忠部有不少人傷亡。軍隊長驅奔襲,醫療機關跟不上,當地老百姓早已有送傷兵的習慣,見了爲國爲民受傷的戰士,更加關懷備至,自動綁擔架擡到沂河西,送進孫蘭修的診所。有的輕傷員跟着擔架朝診所走,有的傷雖重,但一時無人拾,就拼命跟在擔架後面爬,朝救命菩薩那裡爬。

孫蘭修的診所仍設在死去的秀才二老爺的東學裡。作爲鄉村診所,夠寬敞的了,作爲戰地醫院,就顯得太窄巴了。先是屋子裡擠滿了,接着院子裡擠滿了,而後街巷裡也擱着傷兵的擔架。孫蘭修的爹孫樹德,整天忙着爲傷兵燒開水。

孫蘭修已經四十一歲了,雖說生得壯實,長得幹練,沒結婚顯得還很年輕,但畢竟是過了四十的人了。俗語說,人過四十天過午。四十往後,就是午後的太陽,走下坡路了。尤其婦女。到了這個年齡,生理機能有的死亡,有的衰退,容顏也呈現蒼老之色,人們說這個年齡的婦女爲半老徐娘。徐娘雖老,但風韻猶存。而孫蘭修從來沒有過什麼風流豔史,四十年的歲月裡就一味地忙,忙。一個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她站在手術檯前,兩個晝夜沒吃沒喝。到第三個拂曉,她終於暈倒了,和受傷的戰士一同躺在一個擔架上。她的侄女攙起她,要她休息。她說:”“拿 涼水來激頭!”她記着農協會員把她吊樑頭暈死過去時,是用涼水醍醐灌頂讓她清醒過來的。

侄女沒忍心再讓她享受醍醐灌頂的洗禮,把一塊溼漉漉的涼毛巾包在她寬廣的前額上,雙手攙着她。她咂幾滴順着頭髮淌到嘴角的涼水,傴僂着腰,用一隻好手(另一隻已被農協會員砸斷了)繼續爲傷兵做手術,包傷口,換藥。

她還不應該到花眼的年紀,今天,她突然視力不佳了。給一個傷員察看額上的傷,幾乎是用鼻子去聞。聞得那個傷員不好意思了:“孫姑娘,請不要吻我。你是貞雅純潔的修女,我是聲色貨利的丘八……”

“啊!你——”

“我是劉慧卿的丈夫……”

“伍營長!”

“嗐,莒縣一仗,用半個命換來個團長。長是長了,可有什麼用?”

“噢,伍團長!”孫蘭修見到故友,一下子精神起來,彷彿伍團長給她注了一針興奮劑。她沒有時間與伍團長互道自陽谷醫院分手後的離別情,趕着去給別的傷兵治療。

第三天太陽又要落山了,孫蘭修直起腰,看着似乎有一羣烏鴉在眼前盤旋,伸手揮趕,一隻也趕不走。她明白,這就是眼花繚亂的跡象。她用那隻好手捏捏鼻樑,奓開拇指和中指捏捏兩個太陽穴:"別把眼睛累瞎了。 瞎了眼就折了給人看病的老本。”李濯泉帶領鄉分隊的人和一些擡擔架的農夫來轉移傷兵。李濯泉那回被暗殺沒死,孫蘭修給他治好傷,要他去投奔王金,他不去,留在家鄉繼續搞農民運動。這時正趕上第二次國共合作,沂水縣長孫同鋒見李濯泉在家鄉地面上頗有威望,就任命他當了河陽鄉鄉長,至於假死、假殯、誰是暗殺他的兇手,雙方都既往不咎了。這個事件當個傳奇故事在這一帶傳說開來。故事自然涉及到孫蘭修。鄉親們說李濯泉和孫蘭修是梁山伯與祝英臺,陽世不成雙,陰間也得配成對;唐神甫則把他倆比作羅密歐與朱麗葉,是表面藕斷、內心絲連的鐘情愛侶。不管誰,都猜測得不準,比喻得不恰當。李濯泉對孫蘭修誠然是情深意篤,但那只是一一相情願。他曾經讚美過她:“孫姑娘.你終於覺醒了!”可她只覺醒了一半,對宗教的迷夢覺醒了,當修女的噩夢覺醒了,終生守貞不嫁的宏志,尚在似夢非夢之中。她熱心大膽不避嫌疑地救護李濯泉,是出於真正的人道主義,出於一個醫生的起碼的醫德行爲,其中依稀蘊含着的愛戀成分,連她自己也不敢肯定。因爲她若叛教返俗,她爹就用死來威脅她。她不願落個不孝之女的惡名。所以,她見到李老師仍然極守分寸地、落落大方地說:“李老師,請先不要把伍團長轉移走。我們是老朋友。我要和他敘談敘談。”

孫蘭修剛打發完傷兵,要抽空兒和伍團長敘敘別後十年的心情,可這時有的難民帶着傷回來了。

河陽鎮附近的老百姓,在大戰前一兩天,看到天上盤旋的飛機,地上集結着隊伍,猜出要在此地打一場血流成河的惡戰,就紛紛棄家逃難,扶老攜幼,牽着牛羊,挎着雞鴨,逃到沂河西躲難。孫蘭修在難民隊伍裡找不到一個教友,覺得奇怪:難道教友真的得了上天遁地的本領?不怕日本鬼子的騷擾、殺害?經過詢問,難民們對她說:早知這樣,俺也早入教了。入了教,鬼子不殺不搶。鬼子來了,教友們都躲進北左泉的教堂裡,唐神甫在教堂的樹梢上掛一面藍色的卐字旗,飛機看見這旗不扔炸彈,不掃機關槍,鬼子看見這旗也不敢近前。俺看這旗有神通,才知道入教好。可俺要入教,唐神甫說,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晚了。他還說,人世有兩次大災難,第一次是洪水滅世,上帝:用方舟救了諾亞全家;做爲後世人根。現今的人心——尤其是 中國人的心——壞了, 上天要用火光滅世,只有奉我天主教的宗徒才能倖免這場災難。上帝 把這面避災靖難旗高懸天空,蔽障了魔鬼的眼睛,使魔鬼看不見教友們乘坐在這避災避難的諾亞方舟上。等災難過後,人口減去十之七八,教友們可以廣耕田園,穿綾羅綢緞,吃jing米細面,飲香茶,比在伊甸園裡還福氣……

聽說孫姑娘你早就是神甫了,可以收宗徒、辦領洗,你快讓俺們入教吧!孫蘭修說,我不做修女的迷夢了,希望鄉親們也別做教徒的幻夢。日本鬼子不殺教徒,是因爲這裡的教會和日本鬼子一個鼻孔眼兒出氣。你們與其爲了活命入教,還不如當漢奸保全身家性命更穩妥。

想入教的難民被孫蘭修數落得臉上直冒火星,他們不把她當救世主,遠遠地離開她。她又去接待傷兵。

傷兵一批一批撤下,撤完最後一批,難民們知道仗打完了,聽不見颳風般的機關槍、爆豆似的步槍聲了,就紛紛回家,看窩窠還在不在?有的回家一看,房屋燒得寸草不剩,天井被炮彈炸成坑,家的吸引力再大,也無法讓人存生了。難民們哭着喊着,叫着罵着,禱告着,詛咒着,又回到沂河西岸的南黃埠村。難民中有母女倆,母親張王氏,三十七八歲,女兒叫大倫,年僅十歲,張王氏逃出時,腹部被炸彈皮傷了一下,差點兒傷着內臟,孫蘭修給治得差不多了。張王氏聽說仗打完了,回家一看,家已不成家了,兩間草屋被炮彈震塌了。她正欲哭無淚欲喊無聲的時候,見蓬亂的屋草裡鑽出一個鬼來,將她嚇個半死。這鬼是張王氏的鄰居,用黑布包了頭,兩個窟窿露着眼。張王氏認不得他是誰,只看他象鬼。這鬼也奉了天主教,鬼子來了躲進教堂,沒受禍殃,只是房屋和鄰人的一樣,也被炸坍了。鬼子一敗,國民軍一撤,這些在教堂避難的教徒,比逃到河西的難民早還家一步,便及早地搜索戰場,自家的東西遭受兵燹破壞,顧不得整理,先鑽進鄰家去發國難財,趁鄰人逃往河西沒回來,先刨埋在地下的錢財,後扒地上的糧食,再後“撿”衣物。張王氏家沒多少錢財可埋,只有一缸穀子藏在門后角落裡。這鬼把穀子裝滿布袋,扛起就走,不料讓逃難歸來的母女迎面撞個滿懷。捉姦拿雙,捉賊帶贓。鬼的贓物扛在肩上,若被驚慌已定的張王氏捉住,可就沒詞了。

張王氏火氣不打一處來:“你個喪盡天良的東西, 日本鬼子搶夠了,你又來偷!”她看不見鬼的臉,但見鬼胸前掛着十字架,怒火燒得更旺:"你還信教哩,是你的教頭叫你來偷的?那鬼朝張王氏腹部猛踹一腳,把她踢倒在地,扛着布袋奪路逃跑。張王氏甦醒過來,發現剛癒合的傷口被踢破,便扶着女兒大倫的肩,蹚過春寒料峭的沂河水,又來求孫蘭修治療。

孫蘭修見張王氏傷處二次復發,過沂河時又被河水污染,染成破傷風,牙關咬得咯咯響,身發高燒,嘴裡不停地罵那信了教還搶劫東西的蒙面強盜。張王氏罵了一陣,沒等破傷風菌把她咬死,驚嚇、悲憤、氣惱、悽慘就將她折磨得咬破舌頭,口吐血沫,死去了。

孫蘭修醫治傷兵的疲勞還沒來得及休息,撇着擱在一邊的伍團長沒空兒晤談,徵得爹的同意,忙着把張王氏埋在自家的地頭上。

孤女大倫舉目無親,趴在媽的墳上哭了一陣,轉身抱住孫蘭修的腿,仰着淚臉哀求:“ 你就是我的媽。我當你的親閨……”孫蘭修拉起大倫,揩淨她臉上的淚泥,說:“孩子,人死是哭不活了。往後,我就是你的媽,你就是我的女兒……”爹剛爲新墳培完最後一杴土,拄着鐵杴斥責孫蘭修:“ 你說夢話?你忘了你是守貞……”

“爹,我清醒了,不再做夢,說的不是夢話。我是個人,是個女人,是個四十歲的女人。女人就是女性,就有母愛。我不能在大倫孤苦無依的時候,連這點人生起碼的要求也不能滿足她。”

“哎呀, 我說蘭修呀, 兵荒馬亂的,你哥哥不在家,光你幾個侄女就夠贅腳的了——家有千口不嫌多, 添上一人鬧翻鍋。咱家照應不了哇。”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倫若叫鬼子漢奸擄了去——” 孫蘭修知道爹的心多半已被《聖經》薰透了,就轉換話頭說:“ 爹聽經大概聽過先聖梅瑟誕生的聖蹟吧?要是忘了,我再說給爹聽。”孫蘭修開始說經勸父了:……厄日多國王見異族依撒爾百姓在國內傳生得很旺,就下令:依撒爾人若生了男孩,就扔到河裡。有個依撒爾婦人,生了個極俊的男孩,把他放在蘆葦筐裡,用樹膠塗了筐縫,把筐扔在河邊的淺水裡。厄日多國的公主到河邊遊玩,發現小男孩,叫婢女撈上來。公主可憐地說:“這準 是依撒爾的孩子。”一直守候在筐子旁邊監護男孩的姐姐說:“是的,公主。你願意找個依撒爾婦人來奶養他嗎?”公主答應了,收男孩爲義子。男孩長大就是梅瑟……

“爹,《聖經》講的總不會錯吧?”

“別多說了,回家。”爹下腰背起飢餓悲傷走不動的大倫,鐵杴橫在臀上,托住大倫的腚。孫蘭修在後面看着爹踽踽顛步的身影,煞似一副搖搖欲倒的十字架。她爲爹的半生坎坷流下了辛酸的淚。爹的生活負荷夠沉重了,她似乎不該收留大倫,不該給爹的擔子上再添重載。可上天既然把大倫送到她面前,她就有義不容辭的收養任務。她要拼命地幹活,替爹多分擔一份家庭生活的重擔。

伍團長見孫蘭修三個侄女的行列後頭又添了一個大倫,詼諧地說:“孫姑娘一 向 慈悲爲懷,善行爲本,等打走鬼子我死不了,給你寫部《五女興華傳》!”古典小說中有《五女興唐傳》,伍團長給其改了一個字。

“伍團長天生樂觀,國難當頭,重傷在身,還這麼樂哈哈”的。

“醉裡且談歡笑,要愁哪得工夫?活一刻樂一刻“到頭落個和合仙,免得哭喪着臉子去見上帝。”

孫蘭修第一次與伍連長在濟寧見面,言不投契,不歡而散;第二次與伍營長在陽谷醫院見面,因爲孫二狗爲兒子盼盼報仇炸死彭修女,伍營長以“治軍不嚴”被逐出醫院,弄得兩人匆匆尷尬分手;這回,孫蘭修在故鄉與伍團長相會,孫蘭修要盡到地主之誼,對伍團長以東道主的禮節相待。

孫蘭修記着劉慧卿在陽谷同她握別的情景,說:“劉 慧卿說得極是,‘兩座山碰頭難,兩個人見面容易’。真想不到與伍團長在魯西分手,十年後竟在魯南見面了。伍團長戎馬倥傯,不知我那老同學劉慧卿近況如何?”

一向不知憂愁什麼滋味的伍團長,一聽問及夫人劉慧卿,突然神色悽愴,潸然流下了不輕彈的男兒淚:“唉! 還是孫姑娘在濟寧時說得對:‘大炮一響,爹孃淚滿眶,隊伍要開跋,佳人淚如麻,去的是親骨肉,捎來灰一把……’我這個做‘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紙醉金迷夢的丘八沒成了炮灰,可你的老同學、我的愛卿她卻死在黃金萬兩的光夢裡。”

“啊!劉慧卿她怎麼啦?”

“她——死——了——”伍團長從走坐不離其身的圖囊中取出一隻棗木色的“手套”,遞與孫蘭修。孫蘭修接過“手套”一看,啊呀!是一隻乾癟了的死人手;儘管那手指頭上密密排排地箍滿了金戒指,孫蘭修還是嚇得把它扔在地上:“嚇死我了!”

“孫姑娘大手術做過萬千,還怕這隻手?”伍團長撿起地上的死人手。“況且,這是你曾多次握過的你的老同學的手。”

孫蘭修聽說這是同學劉慧卿的手,不禁打了個冷戰,向前走一步,審視着那隻死手,“劉慧卿到底是怎麼死的?你快告訴我!”

伍團長說,他和劉慧卿從陽谷醫院出走之後,他投到山東省主xi韓復榘的部下當了營長。一九三七年十月二十七日,韓復渠放棄濟南時,他幫劉慧卿發了一宗國難財。他倆攜帶金銀財寶要鑽進泰山狼虎谷隱遁起來,想做山中寓公,靠這筆錢財,一輩子兩輩子,不,就是十輩子八輩子也揮霍不完。哪想到,剛由濟南愴惶逃到泰安,十二月三十日,日本鬼子攻陷泰安城。劉慧卿帶在身邊才四天四夜還不熱乎的金銀財寶,就成了她的殉喪品。一顆炮彈落下來,劉慧卿是升了天堂,還是下了地獄,只有上帝知道。伍營長抱頭鼠竄中,一隻明晃晃血淋淋的手劈空砸在他頭上。他以爲是被炮彈擊中,趕忙臥倒,見跟前滾下的是一隻多麼熟悉的手。啊!正是夫人劉慧卿的右手!伍營長熟記着這手上的每一枚金戒指。他只顧自己逃命,顧不來哭劉慧卿的命,撿起她的手,往南逃竄。

一九三八年一月十一日,韓復渠因棄城而逃的罪行在河南省歸德府被蔣介石逮捕,隨後被槍決於武昌。伍營長便投到張自忠部下,還是原官原職原班人馬。伍營長之所以九死一生還念念不忘當兵,是做着“吃齋行善念彌陀,不如鋼槍壓着脖,金銀財寶腳下踩,拉過姑娘當小婆”的黃梁夢。及至投到張自忠麾下,張自忠治軍嚴肅,不許官兵趁火打劫老百姓,軍令曉喻官兵:如有趁戰亂之際敲詐、搶劫、侮辱老百姓者,軍紀不容,就地正法!日本強盜對我百姓姦淫擄掠,我部隊若再行敵人之殘暴,非敵何也?不殺待何!伍營長看了軍令,心想,說得有理。中國老百姓遭日寇鐵蹄蹂躪就受不了,中國軍隊再魚肉中國百姓,還配做中國人嗎?他那“拉過姑娘當小婆”的念頭打消了,也曾想把劉慧卿發的那點戰爭財捐獻了,充做戰時軍需,又一想,夫人既歿,就存這點東西在身邊作個紀念吧。他把妻子的手炮製成木乃伊,將所有的戒指都套在手指上,帶在身邊當佩物。

伍營長佩戴妻子劉慧卿的僵手上陣衝殺,猶若韓世忠聽到愛妾梁紅玉擂擊助陣鼓的聲音,殺敵格外英勇;彷彿看見對面的敵人正捺住劉慧卿蹂躪凌辱,捉住中國姐妹姦淫。他復仇、雪恥的怒火越燒越旺,衝殺奮不顧身。莒縣一戰,他手託一挺輕機槍,身先士卒,衝破敵軍防線,爲戰士們衝鋒打開通衢,身負三處槍傷,立了戰功,擢升爲團長。這次西安樂截擊戰鬥中,他用他一個團——實則一個營的代價,換取了“ 東安樂,西安樂,日本鬼子死成垛”的輝煌戰果,爲困守沂州府的龐炳勳解了圍。

伍團長將那死手上的金戒指一枚一枚地取下來,又從圖囊中取出幾枚,用一枚鑲嵌着祖母綠鑽石的當環,一環上穿起九枚金戒指,共十枚,湊成一串,總共穿成十串,正好是一百枚,其中十枚帶寶石的。看來劉慧卿生前已精心地做過積蓄編組的配搭。

伍團長把這宗財產捧向孫蘭修:“我九死餘生,方始領悟到‘功名身外物,利祿骯髒錢’。慧卿拼生命積蓄(他不忍說搶劫)的這點東西,我把它交給你,通過你的手,變成慈善物,再轉還給老百姓。”

“我?怎麼還法?”孫蘭修一時不解伍團長的意思。“你把它買成藥,再舍施給百姓,不就得了嗎?”

“你應該帶一些做隨身用度。”

“無需。我兩個肩膀扛着這張嘴,走遍天涯,吃遍天下,穿這套老虎皮,躺下一鋪,起來一身,何愁生活用度?”伍團長停了停說,“國民軍雖然在河陽鎮打了勝仗,然國民政府統帥部決定南撤,放棄山東。我是山東軍人,總不能看着家鄉父老姐妹淪爲亡國奴。八路軍山東抗日縱隊第四支隊東進抗日先遣隊,已開到新泰、蒙陰一帶。我去投奔他們,帶着這些玩藝” 伍團長指指金戒指,“去投八路軍, 他們會把我當成壞人。再說,路上也不安全。”

孫蘭修收下這一百枚金鎦子,把劉慧卿的死手骨殖用火處理了。伍團長掏出一顆啞巴子彈, 卸了彈頭,磕去火藥,將劉慧卿的骨灰裝進彈殼,再用彈頭堵住口,交付於孫蘭修:“ 就讓你的老同學在這裡安息吧!”

“這種葬儀未免太殘忍了。”孫蘭修說。“慧卿雖然死在侵略戰爭的炮火中,可不能把她的靈魂再裝殮成一顆子彈。”她讓爹用棗木紅心雕了個骨灰盒,有印章盒那麼大,同李亞敏的那個一模一樣。孫蘭修將劉慧卿的骨灰裝殮好,在骨灰盒外箍上一枚鑲祖母綠寶石的金戒指。骨灰盒閃耀着一圈金燦燦的靈光,不枉劉慧卿拜金一生。孫蘭修知道劉慧卿平生嗜財如命,這樣,她死後總算得到滿足了吧?孫蘭修把李亞敏的和劉慧卿的骨灰盒並排放進壁龕裡,習慣地在胸前劃個十字:“亞敏, 慧卿,咱們三人又同住在一個房間裡了。這使我想起在坤雅學堂和在濟寧女師的宿舍裡,彷彿嗅到亞敏嘴邊的藥草味兒,嗅到劉慧卿身上的脂粉味兒。可是,你們兩個已經昇天堂……”孫蘭修流下了哀悼同學的悲傷淚水。

伍團長在孫蘭修家剛養好身體,便欲隻身西行投奔八路軍去。孫蘭修要他打聽着投奔王金最好。伍團長要孫蘭修寫封信他帶在身上,萬一見到王金,好充當介紹信。孫蘭修這纔想起,伍團和王金雖然同在陽谷梅瑟醫院呆過一段時間,但只有伍營長向她告別的那天晚上見過王金一面,況且沒有語言交往,更沒共過事,而且那時王金對丘八沒有好看法,倘若今後見了面,沒有中介人,怕是談不攏。孫蘭修想到這些關節,就寫了一封給王金的信,讓伍團長帶上:“這等於大海里撈針。”

“兩座山碰頭難,兩個人見面易。就讓我千里有緣來相會吧。”伍團長這位能伸能縮的大丈夫,福也能享,罪也敢受,當團長騎馬驅車,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如今竟以步代車,揣上孫蘭修給他疊好的煎餅卷兒,出發找王金,投奔八路軍去了。

修女夢 第三章驚夢(二)修女夢 第一章迷夢(五)修女夢 第三章驚夢(五)修女夢 第三章驚夢(五)修女夢 第一章迷夢(二)修女夢 第四章夢覺(五)修女夢 第二章噩夢(三)修女夢 第一章迷夢(二)修女夢 第三章驚夢(四)修女夢 第三章驚夢(六)修女夢 第一章迷夢(一)修女夢 第四章夢覺(三)修女夢 第四章夢覺(一)修女夢 第二章噩夢(三)修女夢 第四章夢覺(三)修女夢 第四章夢覺(五)修女夢 第三章驚夢(四)修女夢 第四章夢覺(二)修女夢 第一章迷夢(三)修女夢 第四章夢覺(四)修女夢 第二章噩夢(五)修女夢 第二章噩夢(五)修女夢 第二章噩夢(一)修女夢 第一章迷夢(二)修女夢 第三章驚夢(六)修女夢 第二章噩夢(五)修女夢 第四章夢覺(二)修女夢 第一章迷夢(五)修女夢 第四章夢覺(五)修女夢 第一章迷夢(一)修女夢 第四章夢覺(五)修女夢 第二章噩夢(四)修女夢 第四章夢覺(三)修女夢 第四章夢覺(五)修女夢 第三章驚夢(一)修女夢 第四章夢覺(三)修女夢 第二章噩夢(五)修女夢 第三章驚夢(一)修女夢 第四章夢覺(二)修女夢 第三章驚夢(六)修女夢 第四章夢覺(一)修女夢 第一章迷夢(二)修女夢 第二章噩夢(五)修女夢 第二章噩夢(一)修女夢 第二章噩夢(二)修女夢 第二章噩夢(一)修女夢 第四章夢覺(三)修女夢 第二章噩夢(五)修女夢 第二章噩夢(三)修女夢 第三章驚夢(二)修女夢 第三章驚夢(三)修女夢 第二章噩夢(五)修女夢 第一章迷夢(二)修女夢 第二章噩夢(五)修女夢 第二章噩夢(五)修女夢 第二章噩夢(二)修女夢 第二章噩夢(二)修女夢 第三章驚夢(五)修女夢 第一章迷夢(三)修女夢 第一章迷夢(三)修女夢 第一章迷夢(四)修女夢 第二章噩夢(一)修女夢 第四章夢覺(四)修女夢 第四章夢覺(四)修女夢 第三章驚夢(三)修女夢 第四章夢覺(四)修女夢 第二章噩夢(五)修女夢 第三章驚夢(六)修女夢 第四章夢覺(四)修女夢 第四章夢覺(三)修女夢 第三章驚夢(三)修女夢 第三章驚夢(二)修女夢 第四章夢覺(二)修女夢 第三章驚夢(四)修女夢 第二章噩夢(一)修女夢 第二章噩夢(四)修女夢 第一章迷夢(三)修女夢 第三章驚夢(三)修女夢 第三章驚夢(三)修女夢 第二章噩夢(三)修女夢 第四章夢覺(二)修女夢 第二章噩夢(三)修女夢 第四章夢覺(二)修女夢 第三章驚夢(一)修女夢 第四章夢覺(二)修女夢 第三章驚夢(四)修女夢 第一章迷夢(一)修女夢 第四章夢覺(五)修女夢 第一章迷夢(一)修女夢 第三章驚夢(三)修女夢 第二章噩夢(二)修女夢 第二章噩夢(二)修女夢 第三章驚夢(一)修女夢 第三章驚夢(五)修女夢 第一章迷夢(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