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第100章 齊天大聖亂天,姜真人候牛王(4k)

第100章 齊天大聖亂天,姜真人候牛王(4k)

姜真人辭別二郎廟,一心往‘翠雲山’去,此行正是請護法神歸位,真人不急不躁,任是白鹿慢行,修行亦修心,此事暫是不提。

話表天庭,猴王亂心,打下界去,驚動玉皇大帝,遂封托塔天王李靖爲降魔大元帥,三太子哪吒爲三壇海會大神,興師下界降伏妖猴。

少頃間,天王敗陣而歸,復至靈霄寶殿,堪嘆妖猴神通大,取勝不得,奏請玉帝添兵剿除。

玉帝聞說,驚訝道:“諒一心猿不定猴兒,有多少本事,還需添兵?”

三太子哪吒說道:“望陛下恕罪,那妖猴果是神通廣大,使一條鐵棒,先後戰敗巨靈神與臣。洞門外立一竿旗,上書‘齊天大聖’,其言若不封他做此官,還要打上靈霄寶殿也。”

玉帝聞言,道:“果是心猿張狂一妖猴,着將查清來路,何處成道,懼之何等。再着路神元,歸其本位誅之。”

有將班中閃出,領命而去。

不消多時,一將歸來,查清來路,拜道:“陛下,今已清楚,此妖猴乃西牛賀洲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處成道,天產石猴,不明懼之何等。”

玉帝道:“朕記下界有一真人‘廣心’,亦是此處成道,與此妖猴,師出同門耶?”

那將道:“正是,正是!”

玉帝道:“廣心真人深居簡出,功行圓滿,一心修行,朕曾敕封‘真君’,待其歸位。此妖猴既與真人師出同門,怎奈心猿難定,意馬無繮,今嫌官小反下界去,不識真數,那路神元下界誅妖?”

言畢,班中太白長庚星閃出,啓奏道:“陛下,那妖猴不識真數,教諸般遮心矇眼,既今一時不能收伏,恐勞師動衆,此妖猴與廣心真人師出同門,不若陛下大舍恩慈,再降招安旨意,教妖猴做個‘齊天大聖’,有官無祿就罷。”

玉帝問道:“怎作‘有官無祿’?”

太白金星說道:“名作個齊天大聖,不與他事管,不與他俸祿。”

玉帝道:“養其與天壤間,教收邪心,養其正主,再不生狂妄,使其一用。便依卿所奏。”

太白金星領旨而退,復往花果山,冊封孫悟空爲‘齊天大聖’。

下界猴王聞言,氣焰囂張,只覺神通廣大,上天降不得他,欣然受了‘齊天大聖’的封號,官品極矣,又開府設司,喜地歡天,只覺勝大師兄多矣。

……

真個光陰迅速,不覺三載去。

姜緣騎白鹿入西牛賀洲,往翠雲山去,他行三載間,途徑多國,未有聞道者,只當他是個雲遊的道士。若好些的,教不見他,趕他走罷。若差些的,取笑他無錢無銀,無子無福,真人視之不理。

有道是‘世多爭名奪利者,肉眼愚迷怎識仙’。

三載後,真人終至翠雲山下,他騎鹿背,但見此山正是‘嵯峨勢聳欺蓬島,幽靜花香若海瀛。幾樹喬松棲野鶴,數株衰柳語山鶯’,真是個好去處。

姜真人望之,心中暗道:“西牛賀洲多蠻夷之地,這等仙家好去處,甚少。多是有仙人菩薩所居,再者有本事廣大之妖魔所居。祖師有言,此山有個芭蕉洞,洞中居個精怪,乃是我那護法神妻。”

真人細細想之,心中有數,正是夢中‘西遊記’中,有記載翠雲山芭蕉洞住一羅剎女,乃大力牛魔王之妻。祖師言說,護法神乃是牛,多是應在牛魔王身中。

他輕拍白鹿,使之上山。

姜緣上山不久,忽聞丁丁之聲,他運氣雙目,仔細一看,此乃山中樵夫伐木,他使白鹿近前。

樵夫見真人騎白鹿,有感神仙降臨,撇斧下拜,道:“山野小子,拜見上仙!”

姜緣下鹿背,將之扶起,笑道:“無需多禮,老兄,我今初登山,不識山勢,故來一問。”

樵夫道:“上仙且問,定答之。”

姜緣問道:“老兄,我聞山中有座芭蕉洞,不知那芭蕉洞在何處?”

樵夫指定山中方位,說道:“上仙,山中果有芭蕉洞,那裡居個鐵扇公主,又名羅剎女,其使一柄芭蕉扇,十分了得。若教山裡山外,無風無雨時,常以三牲香花香茶時果拜求,那羅剎女愉悅時,便取芭蕉扇起風水救濟。此路向東,五六裡即至。”

姜緣點頭道:“勞累老兄解惑。”

說罷,他正待往芭蕉洞去。

樵夫攔住,說道:“上仙若去芭蕉洞,要小心一人才是。”

姜緣問道:“何人?”

樵夫道:“那芭蕉洞中,非有羅剎女一人,尚有一人,乃是個牛王,其乃羅剎女夫也。其力大無窮,是個不好處的哩,上仙若去,惹其不耐,恐受傷害。”

姜緣笑道:“老兄無需擔心,我此來,正是要教收那牛王,我去也。”

真人騎上白鹿,往山道東去。

樵夫拜禮相送真人。

……

不消多時,姜緣騎白鹿行至芭蕉洞前,他見芭蕉洞府緊閉牢關。

他遂下了白鹿,手拈拂塵,上前叩門。

少頃間,有個女童出門,問道:“你是那來的?”

姜緣道:“靈臺方寸山而來,爲見牛王。”

女童答道:“牛王不在。你且將姓名與我說道,我與奶奶分說,若奶奶見你,自將府門大開,迎你入裡。”

姜緣道:“我法號作廣心。”

女童應聲,復入府內,將府門關上,入裡通報,待行至府內,與羅剎女分說,道:“奶奶,府外有個叫廣心的,要見牛王。大王今不在,不知怎好。”

羅剎女聽得‘廣心’,心下大驚,遂問道:“果是廣心?”

女童答道:“正是。”

羅剎女再聞道:“那廣心的,可似有道仙真?”

女童道:“那府外之人,穿着紫袍,手拈拂塵,相貌豐俊,身邊跟着一白鹿,正如‘有道仙真’。”

羅剎女聞說,大驚失色,說道:“丫鬟,快快點齊人馬,與我相迎真人,此真人乃是昔年在西牛賀洲成道的,那時祥雲九萬里,我曾出府參拜,賀其成道,今真人來訪,不敢不拜,速速與我整衣,迎見真人。”

女童遂與羅剎女整衣,將府中人馬點齊,洞府大開,迎出府外。

姜緣站於鹿旁,見這等陣仗,復見羅剎女,只見此女身穿納錦雲袍,腰掛雙口青劍,鳳嘴弓鞋三寸,龍鬚膝褲金銷,兇比月婆容貌,真是個人間凶煞神。

羅剎女走出拜得大禮,說道:“芭蕉洞洞主拜見真人,失迎之處,但請真人恕罪。”

姜緣將之扶起,問道:“你識得我耶?”

羅剎女道:“昔年真人成道,祥雲九萬里,我曾出府參拜,自識真人。今真人降至,未能遠迎,失了禮數。”

姜緣笑道:“竟是這般。”

羅剎女道:“但請真人入府。”

姜緣欣然應允,羅剎女遂請真人入府,待入府後,奉上諸般時果,獻上香茶,三牲類,禮數週全,待畢,羅剎女方問真人此行何來。

姜緣說道:“乃爲牛王來。”

羅剎女拜道:“真人卻不知,家中大王去了那花果山,與一衆人結拜兄弟,不在家中,我亦正惱,有道是‘男兒無婦財無主,女子無夫身無主’,家中大王常常不在,我恐遭害。”

姜緣道:“我此爲牛王來,既牛王不在,我教府中等他,如何?”

6◇9◇書◇吧

羅剎女答道:“真人臨府,怎有不從?卻不知真人何故尋我家大王,可是我家大王何處惡了真人。若教這等,我定賠罪賠禮。”

姜緣道:“非是惡我,乃我與牛王有些緣法,特來拜請牛王爲我護法神,隨我修行。”

羅剎女聞說,心中知得,若是跟了真人修行,定無自在,故驚問道:“真人,我家大王何德何能。”

姜緣道:“緣法罷。”

羅剎女無言,此間卻不欲教牛王歸來。

姜緣請得一間靜室,安心修行,等候牛魔王歸來。

……

卻說天庭之中,自孫悟空得拜‘齊天大聖’後,日間無事,自由自在,交朋結義,見三清稱個‘老’,逢四帝道個‘陛下’,與那九曜星,五方將,二十八宿,四大天王,十二元辰等俱以‘兄弟’相稱,結交漫天神仙。

玉帝得知此事,道猴兒不修心,復使其與蟠桃園看管。

猴王得了差事,行至蟠桃園,但見那蟠桃園‘夭夭灼灼花盈樹,棵棵株株果壓枝。先熟的,酡顏醉臉。還生的,帶蒂青皮’,猴王心猿意馬,耐不住本性。

猴王將土地遣來,問道:“此間桃樹幾何?”

土地拜道:“大聖,此間有樹三千六百,全周天數,前中後各有不同。”

猴王喜不勝收,問道:“此桃兒,可能與我一二嚐嚐?”

土地慌了道:“不可,不可!大聖,天條天規,萬萬不可如此!”

猴王聞說作罷,心中思量道:“這般天規那般天條,束縛得緊。這天庭奈我怎地,封我作齊天大聖,我尋個由頭,吃上一二纔是。”

猴兒離園去。

一日後,猴王再來,只與看守蟠桃園衆等言說園中歇歇,衆等不覺有異,遂應承下。

猴王使了個法,鑽進蟠桃園裡,在那後林裡,自摘自食,吃了一飽,打盹就睡,好不自在,如此反覆二三日,有七仙女因蟠桃盛會來摘桃,驚動猴王。

猴王知大事不妙,卻是個膽大的,現出身形來,與七仙女問道:“你等何來?”

七仙女道:“大聖,我等奉王母懿旨來此摘桃,開那蟠桃盛會。”

猴王聞說,問道:“此蟠桃盛會,有請老孫否?”

七仙女道:“不曾聽說。”

猴王惱道:“老孫是個齊天大聖,法有天高,當請老孫坐席尊方是,怎個不請?”

七仙女答道:“此乃舊規,卻是這等,我等不知其餘。”

猴王道:“待老孫去看個究竟,再說摘桃,你等立着罷。”

說罷。

猴王口中念訣,指定七仙女,道聲‘定’,使個定身術的本事,將七仙女定住。

好大聖,本事了得,再是縱朵祥雲,往瑤池去,此行正是‘木母欲神齊手來,教將心猿爲惡用,正主悲啼無人聞,只管行使妖魔跡’。

猴王復入天庭瑤池,知得不請他,假傳玉旨騙得赤腳大仙,再將那瓊漿玉液,八珍百味偷吃,又酒醉行至兜率宮,趁太上老君與燃燈古佛講道,衆等俱侍奉,兜率宮無人時,入內偷了金丹,不知怎個數,一股腦的吃進,就如吃炒豆似的。

那金丹有生有熟,盡吞進去,御酒無數,珍味不計,蟠桃在肚,教猴王運火候,盡數煅燒一塊,全了自身造化,根源穩固,真個法力高深。

不知是造化至,亦作酒醒,悟空清醒,暗道:“大事不妙!我怎地行這等事,將蟠桃會散了,將金丹吃了。果如師父言說,生不良哩,這場禍,比天還大,此如何是好。”

悟空生了恐懼,遂將下界去,不敢再留,知得驚動玉帝,定無活路,性命難存。

……

少頃間,大聖使個隱身法,自西天門出了去,返花果山去,待回花果山,那七十二洞妖王,猴子猴孫,六兄弟俱來詢問怎地下界。

大聖說道:“你等卻不知,我本教玉帝拜作齊天大聖,起府設司,那玉帝仰我神通廣大,將蟠桃園交與我看管,又近蟠桃會將至,那王母未曾請我,故我吃了蟠桃,又把仙品,仙酒偷吃,踉踉誤入老君宮闕,吃了老君五個葫蘆的丹藥,恐玉帝見罪,出天門來也。”

衆怪聞說大喜,讚歎大聖神威,遂安排酒果接風,大聖吃了只說不好吃,復又使個隱身法上天,再入瑤池,將竊些酒水來,要與衆等一同分食,品嚐仙酒何等滋味。

衆等吃酒俱是喜地歡天,未有憂慮,不知這是惹了何等禍事。

獨是六兄弟生了憂慮。

牛魔王見衆怪這等,暗道:“該去,該去!這等禍事,惹不得。山妻在翠雲山,且往翠雲山避一避,那兒清淨自在,待這猴頭事去,再出就是,那時自在仍在,若與猴頭一道,必生害矣。”

牛王心生退意,正是要回西牛賀洲,尋個好去處。

第268章 玄冥老母之惡,孫悟空入地府第71章 九轉成丹之法第234章 萬法不侵,青牛終敗第82章 知禮(求月票)第十二章 道常在第81章 孫悟空第163章 心不正則邪侵,左良跟隨第225章 水官大帝,當往青州第327章 左良下山,牛精入夢第三十四章 正道難第300章 沉香拜師,老君弟子第333章 嚴氏多驚恐,劫數不自知第301章 沉香心頑劣,真人見妙樂第251章 產個明珠似月圓,左良修旁門第三十九章 木母難‘說’第232章 悟空盜神兵96.第95章 師兄弟地府相見(4k)第164章 書生驕縱,終至淮河第254章 寶蓮燈,黑龍骨爲牛王用第289章 新皇即位,找尋真人第230章 鐵柺李見真人第四十六章 請黃婆之法第150章 一體二心難分辨,尋求真人辯真假(求月票)第235章 九鼎之事第212章 笑人如笑己,再見劉賀第十六章 護他元神準無恙,逞兇鬥狠識欲神第69章 修行第78章 金丹成(求首訂)第139章 行者遭戰敗,聖嬰顯神威第89章 三緘其口(求月票)第118章 菩薩借人,八十一難第218章 金丹贈左良第138章 心猿正直行中道,木母癡頑貪口舌第169章 祖師暗藏玄機救悟空(求月票)第三十七章 猴頭出世第十七章 心猿定性,姜緣入道第306章 三災之氣,李隆基第247章 不敢爲天下先,與九鼎緣法深厚第324章 真人講道,可報吾名第194章 取經人終至靈山第253章 靈獸擒青牛,顯聖修律法第317章 撈月而亡第254章 寶蓮燈,黑龍骨爲牛王用第264章 全無威氣,豬八戒上天宮第五章 心猿,意馬,金公,木母,黃婆第285章 再會唐僧,武后求長生第173章 一念才生動百魔,修持最苦奈他何第111章 安爐設鼎,青牛易走脫第二十二章 姜緣鬥妖第312章 哪吒降蛟,去往東海第202章 鬥戰勝佛見真人,悟空相助92.第91章 醒時之狀,悟空心猿變(二合一章節)第121章 孫行者,堵不如疏第147章 牛王聚兵馬,欲難孫大聖(求月票)第329章 牛王心憂,劫數將至第219章 恐我死後,祖宗不諒第68章 大仙相助第325章 衆仙參見,天帝寬廣第109章 李興實即沙悟淨,隨老君上天第308章 呂煜更名呂岩,跟隨修行第254章 寶蓮燈,黑龍骨爲牛王用第119章 金角銀角下界,唐僧西行第二章 因果了第207章 蛟魔王終降,汾水之物第184章 西聖故事,觀主不易第244章 禳星之法,沉香一夢第104章 八卦爐煉大聖,牛嚼牡丹第119章 金角銀角下界,唐僧西行第324章 真人講道,可報吾名第294章 左良八戒相助,真人祖師對弈第315章 太白出竅,仙緣若夢99.第98章 說甚心猿,談甚意馬(4k)第278章 真君護短,重陽轉世第68章 大仙相助第152章 猴兒見祖師(求月票)第312章 哪吒降蛟,去往東海第120章 大聖出山,六耳獼猴之說第330章 左良天師,心中慈悲(求月票)第158章 悟空請真人(求月票)第四十章 請木母法第196章 唐僧抉擇第一章 我師父竟是菩提祖師第145章 滿天神佛拿不得,兜率宮中見真人(求月票)第233章 蟠龍柺杖顯神威第60章 烹煉第263章 雷公助我,豬八戒請跟隨(求月票)第112章 青牛借鼎,烏精不沉兔髓不飛第256章 三聖母犯法,知易行難第211章 婚宴,讀書怎爲取功名【求月票】第262章 悟空請八戒,左良降妖【求月票】第三十六章 待丹成日,妖邪喪膽,鬼神驚懼第200章 取經五人終分別,鬥戰勝佛歸方寸山第七章 元神指路第209章 真君鬥悟空,誰勝誰敗第149章 行者二心生,真人教徒重陽(求月票)第189章 兵器被盜,行者請真人第105章 真見功成,大鬧天宮第136章 菩薩請悟空,心猿歸來解災殃(加更,求月票)第165章 水神納妾,相鬥水猿第151章 真人妙法識六耳,一體再無二心生(加更,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