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取經人終過獅駝山,行者得陰陽二氣瓶

卻說大聖欲舉棒了青獅與白象性命。

青獅與白象動彈不得,倒在地上,喘息不定,哀鳴求饒:“大聖饒命,大聖饒命!我等再不敢造次。”

大聖罵道:“你等吃人,捉人來耍子時,怎不知求饒?今時教我兄弟一衆捉住,便知求饒?斷不能饒你等,若教饒了你等,不知多少生靈教你等所害。”

說罷,他舉棒就要了賬。

忽有土地現身,攔下大聖,說道:“大聖,棒下留情!”

大聖見土地來攔,睜圓火眼金睛,問道:“你是那來的土地?”

土地答道:“大聖,我乃八百里獅駝山土地是也。”

大聖再問:“此獅駝山有八百里,就你一個土地?今來攔我,莫不是你與這二妖魔有舊,故而來攔?若是那般,且吃我一棒。”

土地戰戰兢兢的,慌了道:“大聖饒命,大聖饒命!我不曾與妖魔有舊。”

大聖道:“既不曾有舊,你何故攔我,山中爲何就你一土地。”

土地拜伏,說道:“大聖,山中原本不止我一土地,乃是教那大鵬與青獅,白象三魔捉走吃了,我有些路數,方纔逃脫。”

大聖不解其意,說道:“此妖魔連土地山神亦吃得,你怎個現身來攔?”

土地慌道:“非是有意來攔,乃是那青獅白象有些來頭,故前來與大聖相說。”

大聖問道:“是甚來頭?”

土地說道:“這青獅怪,乃是文殊菩薩之獸,這黃牙白象,乃是普賢菩薩之獸,俱是有來頭的,若是教大聖打殺了,恐菩薩有些惱怒。”

大聖說道:“莫說他二人是菩薩之獸,便是二魔乃如來之親,那也打殺了,你可見八百里獅駝山之模樣?”

土地道:“但與大聖言說,不敢有違大聖。”

說罷,土地退至一旁,不敢言語。

牛魔王上前說道:“賢弟。”

大聖轉頭問道:“兄長,可有何事?”

牛魔王說道:“賢弟,你終是要皈依佛門,若是這般打殺菩薩之獸,卻有不妙處。然此二獸作惡多端,不可饒恕,不若我來爲你代勞,我乃真人門下,菩薩之獸,打殺便打殺了,老爺不會怪我,說不得還會稱讚我。”

大聖搖頭道:“無須兄長,此事本便是兄長來助我,怎能教兄長做這般事?”

牛魔王道:“你我乃本家,更修兄弟情義,這些事兒,我擔之無妨。”

大聖卻不肯應答。

牛魔王以不肯退讓。

在商議之後,大聖與牛王一人打殺一獸。

大聖一棒了結青獅性命。

牛王則一棍了結白象性命。

二人在了結二獸性命後,牛王帶人搜山降魔,待是獅駝山再無妖怪,牛王不再多留,只說真人還在等他,故不能久留,便要辭別。

大聖聞聽,執意送牛王離去,牛王只得讓紅孩兒率兵馬先去,他則是留下同大聖道別。

牛魔王攔住大聖,指着東歸的路,說道:“賢弟,此東歸路,你今不易行走,待你來日功成,再走不遲,今便送到此處便好。”

大聖拜道:“勞兄長萬里迢迢前來助陣,若無兄長前來助陣,我果真不知該如何是好。”

牛魔王指定大聖,笑道:“你這猴子,你可是個地裡鬼,怎會被難住?”

大聖笑道:“若有本家人來相助,我怎會低三下四去請外家人?”

牛魔王拍着大聖肩膀,說道:“賢弟,你果是成長許多,以往老爺曾與我說,你是個好面的,不肯求援,今你這般說,教我心安。”

大聖搖頭,望向西方靈山處,說道:“兄長,此處離靈山不遠了,若不曾有功進,那時走到靈山,豈非一無所獲。”

牛魔王道:“賢弟,你與從前不同了。我便離去,待你功成時,你我再飲酒作樂,那時方是自在。”

大聖說道:“兄長慢行,待我功成,定去尋你,同享自在。”

牛魔王不再多說,只留一句,若有難處,去翠雲山找他,那時他定全力以助。

大聖辭別牛王,目送牛王遠離。

大聖正是要駕雲往獅駝國而去,忽教土地再攔。

大聖見那土地攔路,說道:“你這土地,怎個整日攔老孫,今番又爲甚事?”

土地說道:“大聖,那獅駝洞中有些寶貝,大聖若是離去,我不知如何處置那些寶貝。”

大聖擺手道:“那些寶貝,送你就是,合該是你的造化。”

土地道:“大聖,若是等閒寶貝也就是罷了,但有一件寶貝,我受不得,受不得。”

大聖問道:“是甚寶貝你受不得?”

土地說道:“乃是一瓶子,是那獅駝山中雲程萬里鵬的寶貝,名爲‘陰陽二氣瓶’,瓶中內含七寶八卦,二十四氣,自成門道,故那瓶子甚重,乃是一件天仙方可得之的寶貝,小神乃是個鬼仙,萬萬擡不得那寶貝,無緣得之。”

大聖說道:“竟是那瓶子,我倒是知得,我曾被其關入。”

土地聞之,心下大驚,說道:“大聖莫要胡說,那等陰陽二氣瓶,非比尋常,若是被此瓶關入,便是天仙一時三刻,亦化作血膿。”

大聖微微笑道:“我自我的神通。”

土地拜道:“既是大聖有此神通,但請大聖將瓶子帶走,若是流落山中,但恐會有變數。”

大聖道:“你且安心,我這便將那陰陽二氣瓶帶走。”

土地親爲大聖引路,將大聖帶入府中。

大聖見了陰陽二氣瓶,伸手將之抓住,沉甸甸的,但對於他來說,並不算多重。

土地望見大聖擡起陰陽二氣瓶,驚爲天人,再三膜拜。

大聖不曾多言,將陰陽二氣瓶隨手握着,往獅駝城而去。

少頃間,大聖行至獅駝城,他按落雲頭,便見唐僧正在誦經,豬八戒與沙悟淨護衛在身側,保護唐僧。

大聖不敢聲張,站在身旁,靜等唐僧誦完經文。

二三時辰後,唐僧誦經功畢,見了行者,上前用手攙住行者,說道:“賢徒,可曾功畢?”

行者點頭笑道:“師傅莫要憂心,已功畢,獅駝山中,再無妖魔作亂。”

唐僧合掌道:“勞是賢徒降妖伏魔,亦勞累賢徒之親,待是我等取得真經,再走迴路返東土時,定要去拜謝牛王,拜謝真人。”

行者道:“當是如此。”

豬八戒上前,見了行者手上的瓶子,說道:“哥啊,你從何處尋個瓶子來?若是裝水給師父喝,當是用葫蘆好些。”

行者把瓶子一揚,說道:“此乃陰陽二氣瓶,乃是那獅駝山妖魔的寶貝。”

說罷。

行者又將陰陽二氣瓶的效用與豬八戒說了說,唬得豬八戒連連後退。

豬八戒道:“那獅駝山妖魔,是個甚來頭?”

行者道:“那大鵬我不知得,但聽土地言說,那老魔是文殊菩薩之獸,二魔乃是普賢菩薩之獸。”

豬八戒嚷嚷道:“那菩薩怎個這般無狀,使妖魔來害我等,誤了我等多時哩。”

行者上前扯住豬八戒的蒲扇耳,說道:“你這呆子,怎個行到此處,仍未有所變。”

豬八戒痛呼數聲,說道:“哥啊,你教我怎變?那三十六般變化,你說個來,我變給你看。”

行者道:“呆子,莫教他人欺心,正主若遭欺,則非正主真面目。”

豬八戒聞言沉吟了半響,不曾言語。

行者上前,低聲說道:“八戒,且聽我一言,愛慾苦海,何必沾染,你心有掛念,時時欺心,怎得明道?靈山近在腳下,若再不思變,悔之晚矣,我等得此修行之機,本爲難得,若待晚時,你再後悔,便再無機會。”

豬八戒仍是不語。

行者不再多說,走到唐僧身前,說道:“師傅,且收整一方,我等再是西行去。”

唐僧合掌道:“賢徒,依你所言,我等上路西行去,勞你再費精神,保我西去。”

行者笑道:“師傅,談何保不保的,相互扶持罷。”

一衆不再多言,收整行李,再是西行而去,行至獅駝山處,距離靈山已是不遠。

……

話表淮河水府處,真人再臨此處,與水猿大聖相見。

水猿大聖將真人迎入水府中堂,復見真人風塵僕僕,問道:“真人,你可是與人動手了?”

姜緣落座,問道:“你怎個知我與他人動手了?”

水猿大聖笑道:“真人,我亦是個百戰之輩,自是看得出。”

姜緣道:“你倒是有眼力,我確與一位菩薩論法一番。”

水猿大聖不解其意,問道:“真人,論法須動手不成?”

姜緣笑道:“論法有文論,武論,若是文論,自是坐於席間,談經說法,但若是武論,自是要比鬥神通。”

水猿大聖問道:“真人與一菩薩論法,是與那位?”

姜緣道:“普賢菩薩。”

水猿大聖說道:“可是那位在峨眉山修行的普賢菩薩?”

姜緣點頭道:“正是,你可識得?”

水猿大聖湊近說道:“不曾識得,但曾聽聞其威名,既真人與這等菩薩武論,不知結果如何?”

姜緣笑着搖頭,說道:“你有閒時,去峨眉山問一問普賢菩薩不就知道了,我且去靜修,莫要喧譁。”

說罷。

姜緣往中堂外而去。

水猿大聖嚷嚷道:“真人這是說甚笑話,我怎敢去尋普賢菩薩,我乃是個妖,那普賢菩薩見了,不得將我降伏了,有道是‘賊不見官’。”

那在席尾,變化成人身的白鹿說道:“大聖怎會爲這等事情煩擾,普賢菩薩怎個勝得老爺。”

水猿大聖說道:“你知結果?”

白鹿搖頭道:“大聖,我不曾跟隨,怎會知得結果。”

水猿大聖問道:“既你不知,怎個言說普賢菩薩不如真人?”

白鹿說道:“大聖,我雖不知這次結果,但我曾跟隨老爺上千年,豈會不知老爺本事如何?”

水猿大聖再問:“既如此,你且說說,真人神通曾勝過誰。”

白鹿四下張望,方是說道:“大聖,還有左老兒,我與你等言說,你等可切莫說出去。老爺修行以來,曾鬥者,數不勝數,便選取一二與你等說說,你等可知灌州二郎顯聖真君?”

水猿大聖說道:“自是識得。”

白鹿道:“二郎顯聖真君便曾敗於老爺之手,乃是比拼神通,大敗於老爺。”

水猿大聖聞聽,說道:“大敗?那二郎顯聖真君,我亦曾聽聞,有些門道,但不曾與之交手,如你這般所說,二郎顯聖真君豈非遠遠不如真人?”

白鹿道:“老爺本事,自是遠勝真君。”

水猿大聖沉吟良久,說道:“二郎顯聖真君了得,但那位真君與我比較,勝負難說,真人勝得真君,乃常理之中。”

白鹿說道:“既如此,那老爺曾勝了西方釋迦牟尼尊者,當是如何說?”

水猿大聖聞聽,唬得一跌,說道:“你說的可是實話?真人曾勝西方如來?你可知那西方如來乃何等人物?”

白鹿笑道:“我騙你作甚?老爺曾與釋迦摩尼尊者論法,不曾敗得,互立賭賽。”

水猿大聖聽了,朝靜室那邊再三膜拜,禮讚真人。

一衆在中堂之中交談許久,方纔散去,

白鹿正是有所得意,要往住處去,他乃是真人坐騎,得了水猿大聖禮待。

白鹿尚未回到住處,便聽得耳邊有真人呼喊,白鹿只得繞道往真人住處去。

待是行至一間房舍之中,白鹿見了姜緣,拜禮參見。

姜緣笑着將白鹿扶起,問及白鹿修行,白鹿一一回答,不敢有誤。

姜緣問完,聽得白鹿修行不曾有錯,笑着稱讚一二,再是講說一些經文與白鹿傾聽。

白鹿喜不自勝,再三拜謝於真人。

姜緣將經文說完,又與之一一解讀其精義,方是讓白鹿離去,好生修行。

在白鹿即將走出房舍時,真人忽道:“鹿兒,日後少說些賣弄之詞,任是贏得何人,輸得何人,不必言說,慎言慎行,此理我曾教你,任是何事皆適用,你可明白?”

白鹿轉身再拜,說道:“老爺,我明白了,日後再不多提,只消一心修行。”

姜緣笑着擺手,讓白鹿離去。

第268章 玄冥老母之惡,孫悟空入地府第303章 沉香修兵道,外丹道功成第220章 悟空言大鬧天宮,山外大蟲第105章 真見功成,大鬧天宮第286章 聖母神皇,長生難求第189章 兵器被盜,行者請真人第64章 昔年寶樑國第277章 苦海難渡,顯聖外甥第137章 祖師歸府,八戒禍從口出第164章 書生驕縱,終至淮河第三十七章 猴頭出世第163章 心不正則邪侵,左良跟隨第298章 顯聖所請,沉香知禮第143章 木母作祟欺元神,心猿不得金公助第三十七章 猴頭出世第286章 聖母神皇,長生難求第十三章 西路金光大顯明第307章 一心爲官,金星難渡第308章 呂煜更名呂岩,跟隨修行第五十五章 採藥功成第一章 我師父竟是菩提祖師第三十三章 伏妖歸山第290章 太白星下凡第310章 牛王修行,誕辰大會第七章 元神指路第207章 蛟魔王終降,汾水之物第310章 牛王修行,誕辰大會第76章 仙香奇異第172章 三魔敗逃,唐僧有悟(求月票)第四十八章 五人齊全第163章 心不正則邪侵,左良跟隨第188章 禪定智慧佛,至天竺國第220章 悟空言大鬧天宮,山外大蟲第237章 此身非我身,此我非真我。92.第91章 醒時之狀,悟空心猿變(二合一章節)第四十一章 木母行周天第四十五章 護其一程第298章 顯聖所請,沉香知禮第143章 木母作祟欺元神,心猿不得金公助第163章 心不正則邪侵,左良跟隨第三十九章 木母難‘說’第280章 太和宮見玄帝第131章 鬧觀有理,姜緣首徒將現第314章 重陽二世,再渡金星第126章 大聖歸方寸山,結識顯聖第227章 二大聖相爭,勝負難定第257章 捉拿三聖母,重陽當轉生第四十八章 五人齊全第199章 五人受封,鬥戰勝佛第69章 修行第319章 紫微帝君歸位,沉香懈怠第310章 牛王修行,誕辰大會第二十二章 姜緣鬥妖第186章 真見上靈山第107章 恐失真面目,五行山探猴王第272章 玄虛無影衣,真人仙相第106章 五行山降大聖,真修行方始初第257章 捉拿三聖母,重陽當轉生第276章 拜會二郎神,真人蕩魔揚名第156章 牛王斗大聖(求月票)第121章 孫行者,堵不如疏第261章 往北懼蘆洲,天蓬舊事第三十九章 木母難‘說’第四章 來時凡骨凡胎重,入道身輕體亦輕第156章 牛王斗大聖(求月票)第59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252章 當傳五雷法,青牛胡鬧第272章 玄虛無影衣,真人仙相第149章 行者二心生,真人教徒重陽(求月票)第170章 牛王,聖嬰齊助陣第二十九章 金公將成第二十一章 隱見金公現第123章 顯聖來訪,白鹿攔路法林第176章 見得冀鼎,遇聖則興第174章 如來再問真人,獅駝山三魔大敗第三十四章 正道難第123章 顯聖來訪,白鹿攔路法林第86章 不學,不學96.第95章 師兄弟地府相見(4k)第242章 何時開府,長養青牛於下界第293章 沉香長成,靜心之道第二十四章 窯頭土坯第104章 八卦爐煉大聖,牛嚼牡丹第311章 惡蛟跟腳,呂岩鬥妖第十三章 西路金光大顯明第117章 大聖悔悟,牛聖嬰第58章 淺談火候第214章 對弈,老君言煉丹第177章 廣心請玄天上帝一見第四章 來時凡骨凡胎重,入道身輕體亦輕第229章 鉛鼎初開伏虎龍第146章 悟空請師兄,真人降青牛(求月票)第124章 法林辯佛,啞口無言第265章 八戒上天,受杖百下第261章 往北懼蘆洲,天蓬舊事第301章 沉香心頑劣,真人見妙樂第311章 惡蛟跟腳,呂岩鬥妖第234章 萬法不侵,青牛終敗第276章 拜會二郎神,真人蕩魔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