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聞道者,同作一人

姜緣走進亭臺深處裡,見有一鐵籠,鐵籠裡關個三四人,有男有女。

男女見姜緣,驚懼萬分,跌在地上,怕得姜緣是妖,要來吃人,害其性命。

姜緣說道:“你等莫怕,我乃個修行的,今奉師命,蕩玉竹山妖衆,特來解救你們。”

男女聞說,顫顫巍巍,有個膽大男子問道:“你說可真,是來救我們?”

姜緣不語,將鐵籠打開。

男女見了,頓知姜緣真是個救人的,他們從籠裡走出,跪伏在地,誠心叩首:“拜謝神仙搭救,拜謝神仙搭救!”

姜緣搖頭,一一扶起,說道:“我非是神仙,是個修行的,你們是南瞻部洲來的?”

男女拜不得,只道:“正是,正是!南瞻部洲有個三災,列侯亂國,亂哩。”

姜緣暗歎,打量三四人,問道:“可有一心求個修行的?實不相瞞,我有師命,來搭救個修行的。”

有個衣衫襤褸青年說道:“不瞞上師,我真個修行的,南瞻部洲裡求不得,隨人漂過一重大海,來個此處,被妖魔所捉。”

姜緣聞說大喜,說道:“你隨我走,我師法名作菩提,住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乃神仙也。”

青年自是高興應答,本就是要修行的,得聞神仙所在,怎能不喜。

姜緣再問男女,是否有意修行,他已見餘者,心猿難定,知其非修行人,然他亦是問說。

果不其然,男女婉拒,只願求個活路,他日回南瞻部洲。

正如祖師說‘只愁衣食耽勞碌,何怕閻君就取勾’。

姜緣送男女出亭臺,他帶青年往靈臺方寸山回,乃腳力行走。

青年正是凡骨凡胎重,姜緣飛躍本難,怎託得起青年,只得雙足朝來時路走。

……

三十里走,姜童兒諒青年是個凡夫,走走停停,兩日裡方纔行至靈臺方寸山。

行路間姜緣知青年凡名,喚作‘風留’,性子不錯,是個膽大的,然姜緣見風留心猿亦張狂,較他多矣,心中有惑,祖師怎說此是個修行的,心猿難定,修之難矣。

斜月三星洞。

姜緣帶風留行至瑤臺,見祖師登壇高坐,知祖師在等他。

姜緣快步朝前,拜禮道:“師父,弟子已蕩妖救子前來,特向師父覆命。”

祖師讚賞道:“童兒聰慧,且先落座。”

姜緣聞說坐於蒲團上。

青年風留見祖師,倒身下拜,道:“師父,師父!弟子志心朝道,自南瞻部洲行走無果,今得見道緣,望請師父教我!”

祖師道:“你鄉貫姓名說個明白再拜。”

青年說道:“弟子乃是南瞻部洲周王朝齊地人氏,志心朝道,走在南瞻部洲,見無道求,漂洋過海,方至西牛賀洲。”

祖師聞說,笑望姜緣,說道:“童兒,與你有兩分相似。”

姜緣搖頭說道:“師父,聞道者,同作一人也,無外先後。”

祖師道:“有理。”

話罷,再望向青年說道:“你可真心求個修行?”

青年倒身再拜,磕頭不計其數,說道:“弟子志心修行也!望請師父收留,教我個修行!”

祖師說道:“你果真要個修行?”

青年答禮道:“果真,果真!弟子誠心不悔!”

祖師說道:“如此,除你入我門下,做個小修行,你凡姓凡名叫個什麼?”

青年欣喜道:“師父,弟子風留。”

祖師頷首:“既入我洞府,隨我修行,該有法名,我門下有十二個字,作‘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到你乃第二輩也,你心猿不定,智慧難降,做個‘慧’,法名喚作大慧。”

青年大慧叩首謝恩,欣喜若狂:“弟子大慧拜謝師父賜法名也。”

祖師說道:“且慢修行,洞外有一戶人家,乃左氏也,家長年四十餘,日裡喜斫柴薪,你助其斫柴薪,何時家長說夠,你就停,到時我傳你門道。”

大慧領命去了。

瑤臺上留祖師與姜緣。

祖師望向童兒,說道:“童兒,你料大慧如何?”

姜緣聞說,沉吟說道:“心猿張狂,教之斫柴薪,長不得,必功敗棄也。”

祖師頷首說道:“不錯,大慧心猿張狂,因果未斷,然修個小門道無礙,我料大慧於洞府居些光陰,當去也。”

姜緣自知,斜月三星洞裡靜室,本就作‘宿舍’之用,祖師知修行人待不得久。

姜童兒說道:“師父安心,弟子長住洞府。”

祖師指定姜緣,笑罵道:“你個童兒,請五人尚要多載,不住洞府住哪兒?討打!”

姜童兒笑了笑,說道:“師父,弟子此乃表孝心!”

祖師說道:“去,去,去!早些燒個金公來,莫作姿態。”

姜緣只得離去。

……

真個光陰迅速,山間修行,自是‘無年無紀自清幽’。

五載而過。

姜緣文武火煅燒,肺府二珠漸是成型,二珠如個火輪飛上下,文武火越燒越成型,真個是‘真金不怕火煉’。

此日間。

姜緣於斜月三星洞裡,聽祖師登壇高坐講道理,大慧亦在其中。

祖師尚未開講。

大慧走出班中,倒身下拜,說道:“師父!弟子斫柴薪久矣,今求師父教個門道。”

祖師望向姜緣,問道:“童兒,大慧斫柴薪多久?”

姜緣答道:“師父,弟子日日煅燒金公,冬至煉陰火,夏至煉陽火,循環往復有五,該是五載。”

祖師頷首,再看大慧說道:“斫柴薪五年,左氏家長可說夠?”

大慧說道:“夠了,夠了!”

祖師再問:“可真?”

大慧再道:“真!”

姜緣見此不語,他得元神相助,可窺大慧心猿張狂未定,祖師言斫柴薪,自有理也,許是斷因果,鎮心猿之道,此時大慧這般言說,無異於棄正道。

祖師心善定教小門道,然大慧學之他年禍來,必是遭殃。

果不其然,祖師沉吟,說道:“如此,我傳你個門道,教你‘靜’字門中之道,是爲休糧守谷,清靜無爲,參禪打坐,戒語持齋,睡功立功等之道也。”

大慧欣喜若狂,道:“弟子願學!”

正是個心猿未定,因果未斷,怎知旁門正道之別……

第223章 念動便可遣山調將,再修律法第171章 唐僧護徒,獅駝城外大戰90.求月票第291章 轉生梁州,八戒心憂第132章 真人收徒重陽,屍魔戲唐僧第60章 烹煉第148章 真人師相,六耳獼猴將現(求月票)第201章 鬥戰勝佛之意,非戰鬥也第138章 心猿正直行中道,木母癡頑貪口舌第286章 聖母神皇,長生難求第196章 唐僧抉擇第237章 此身非我身,此我非真我。第216章 當尋九鼎,與老君有緣者第四十六章 請黃婆之法第190章 牛魔王敗黃獅,九靈元聖知真人第222章 二神懼死,而非於你第十二章 道常在第176章 見得冀鼎,遇聖則興第122章 心猿降木母,真見化禪師(求月票)第187章 龍王修行之難,真見當爲佛99.第98章 說甚心猿,談甚意馬(4k)第314章 重陽二世,再渡金星第227章 二大聖相爭,勝負難定第五十五章 採藥功成第294章 左良八戒相助,真人祖師對弈第144章 姜真人上天,兜率宮走牛(加更,求月票)第62章 守山第十九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168章 行者闖山,牛魔王調兵遣將第236章 猴兒知禮,真見至青州第297章 禮不爲重,王母誕辰第233章 蟠龍柺杖顯神威第154章 悟空二戴金箍(求月票)第69章 修行第89章 三緘其口(求月票)第164章 書生驕縱,終至淮河第324章 真人講道,可報吾名第279章 王玄昭,心正邪退第164章 書生驕縱,終至淮河第五十一章 金鼎玉爐,鎮元子第137章 祖師歸府,八戒禍從口出第89章 三緘其口(求月票)第307章 一心爲官,金星難渡第247章 不敢爲天下先,與九鼎緣法深厚第129章 鎮元子相托,八戒色膽包天第132章 真人收徒重陽,屍魔戲唐僧第125章 法林受阻,取經受挫(求月票)第86章 不學,不學第226章 再見水猿大聖第166章 六敗水猿大聖,百丈本相第194章 取經人終至靈山第264章 全無威氣,豬八戒上天宮第113章 外丹道難,西遊將始(求月票)第175章 取經人終過獅駝山,行者得陰陽二氣瓶第四十三章 木母歸正,祖師回府第153章 唐僧往方寸山(雙倍求月票)第81章 孫悟空第五十二章 採藥99.第98章 說甚心猿,談甚意馬(4k)第177章 廣心請玄天上帝一見第155章 行者借扇第四十八章 五人齊全90.求月票第171章 唐僧護徒,獅駝城外大戰第247章 不敢爲天下先,與九鼎緣法深厚第165章 水神納妾,相鬥水猿第120章 大聖出山,六耳獼猴之說第239章 再修律法,真人不露相第64章 昔年寶樑國第二十章 全不似個學禮的第148章 真人師相,六耳獼猴將現(求月票)第328章 牛王勸誡,妖邪盡退第176章 見得冀鼎,遇聖則興第327章 左良下山,牛精入夢第138章 心猿正直行中道,木母癡頑貪口舌第158章 悟空請真人(求月票)第329章 牛王心憂,劫數將至第230章 鐵柺李見真人第163章 心不正則邪侵,左良跟隨第256章 三聖母犯法,知易行難第三十六章 待丹成日,妖邪喪膽,鬼神驚懼第312章 哪吒降蛟,去往東海第195章 取真經,真經有二份第303章 沉香修兵道,外丹道功成第128章 八石五金,四聖試心第204章 牛王鬥蛟魔【除夕快樂】第194章 取經人終至靈山第118章 菩薩借人,八十一難第326章 王母莊嚴,牛魔劫數第313章 不提舊事,徹查龍屬第215章 煉丹神通即爲開天闢地第279章 王玄昭,心正邪退第四十六章 請黃婆之法第180章 行者勸八戒,國丈爲白鹿第299章 百里者半於九十,拜神亦或拜貪慾?第166章 六敗水猿大聖,百丈本相第112章 青牛借鼎,烏精不沉兔髓不飛第193章 明心見性方爲禪,冀州西部第303章 沉香修兵道,外丹道功成第191章 九靈元聖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