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真人論金丹,呂梁轉世

卻說太和宮中,真人聞聽玄帝談及‘苦海’,他沉吟良久,說道:“我卻不及玄帝慈悲。”

玄帝搖頭說道:“真人此話怎說?若論法力,你我難分勝負,若論神通,你多半勝我一等,若論武藝,我多半勝你些許,再說神兵那等,以此而論,你我伯仲之間罷,談何不及我慈悲。”

姜緣笑道:“不敢相瞞玄帝,我慈悲果真不如於你,如玄帝思慮間,乃如何渡一地生靈而離苦海,而我思慮,卻並非渡一地生靈而離苦海。”

玄帝說道:“真人之心,我自是知得,真人所看重者,乃教其自渡,正是個求人不如求己,真人准許其聞道,但要教其聞道後,自渡苦海,此乃是個實在門道,我雖心有不忍,有意渡一地生人出苦海,但我更是知得,此乃是虛無縹緲之行,難以功成,真人教其自渡,卻是頃刻可行。”

姜緣說道:“但玄帝若是功成,卻勝我多矣。”

玄帝笑道:“真人此言怎個言說,此功成豈是等閒可爲。若是等閒可爲,西方釋迦牟尼尊者等,早就功成。”

姜緣將黑書遞還玄帝,說道:“且不說這等,玄帝,此修繕律法,可還須我相助之?”

玄帝笑道:“真人能相助,乃我之榮幸。但真人可有空閒,有空閒方可爲之,不可因此事,而誤真人修行授徒。”

姜緣搖頭說道:“玄帝可安心,此間事兒,不會教我分心,修行授徒之餘而修繕律法,足矣。”

玄帝說道:“若是如此,我當謝於真人。”

姜緣說道:“無須如此。”

玄帝說道:“今真人行走人間,除去修繕律法之事,可還有其他事兒?”

姜緣點頭說道:“自有他事,一者爲我修行,再有一者,乃爲老君渡一人。”

玄帝說道:“既如此,可須我相助?但真人有需,我可調遣兵馬部將隨真人前往。”

姜緣笑道:“於南瞻部洲行走,斷然無須玄帝兵馬,玄帝且安心。”

玄帝說道:“既如此,我便不強求,然則真人遠道而至,我不可失禮,但請真人在太和宮中歇息些時日,教我好生招待。”

姜緣笑着應答,說道:“如此,便叨嘮玄帝。”

玄帝聞聽真人答應,心中喜說,道:“若這般,真人可要多留些時日。”

姜緣說道:“但請玄帝賜教一二。”

玄帝急使仙童來,奉上茶飯靈果等與真人。

真人享用茶飯靈果,二人即是談說法術神通那等。

偏殿之中,牛魔王等衆亦教靈官等安排,住入偏殿,一應需求,盡數允之。

牛魔王等衆並未曾鋪張,而是取些簡陋茶飯爲用,同行入一座偏殿之中修行。

豬八戒將一碗茶飯三兩下吃盡,有些不忿,說道:“今行至玄帝居所,不缺吃喝住所,怎個教其多分些偏殿出來,縱是不分些偏殿,再取多幾碗茶飯來與老豬享用亦是當得,如今這一碗茶飯,一間偏殿,怎有不足。”

青牛忽是取了顆橘果砸來,罵道:“你這豬八戒,要住便住,不住便去山林間,回你那福陵山去,莫要在此嚷嚷。”

豬八戒教橘果一砸,不敢吭聲,低下頭來。

左良說道:“護鼎道人,須知我等乃是在修行,非是享福,既是修行,便須克己明心,若教縱情享福,則修行必生差錯來。如你今日多貪一碗飯,來日則當生一劫難,如你今日多貪一份香華,來日則當生一災殃。”

豬八戒聞聽,方纔止住氣焰,說道:“正淵所言,有些理兒,但我不知,若我今時止住貪念,來日修行可能輕鬆一二分?”

左良搖頭說道:“須知,修行無易事,若抱這等心以修行,則必定功敗。”

豬八戒朝左良拜禮,說道:“受教了。”

青牛掰着橘果吃着,說道:“豬八戒,正淵若論修行,乃是你後輩,你修行時,他尚不知在何處,但今日卻教後輩指點於你,你果真不曾羞愧?但你有一二分心思,就當杜絕木母作亂,早日修個門道,教後輩高看你一眼。”

左良笑了笑,不曾言說。

豬八戒說道:“我定好生修行,不再貪戀這等。”

青牛說道:“望你說到做到,莫要胡言。豬八戒,你再怎地,亦是大羅門下,昔日亦爲天蓬元帥,餓一頓,苦一頓,不損你分毫,你不可因這等而輕於修行。”

豬八戒朝青牛拜禮,遂盤坐下來,不再言語。

牛魔王望着豬八戒,不知當如何言說,木母作祟竟這般可怕,幸他不曾教木母所害,不然亦如豬八戒這般,身不由己,那他真不知該怎辦是好。

……

光陰迅速,不覺三載餘去。

真人與玄帝在太和宮中談說神通法術,光陰於他等不足爲道,二人僅是談說一道神通奧秘,便是三載餘。

二人說至奧妙處,玄帝大笑不止,真人亦心生歡喜。

玄帝忽是說道:“真人,今我等談說歡喜,不若我等談說一番金丹之道,真人你覺如何?”

真人說道:“金丹之道?此當如何談說?”

玄帝笑道:“你我二人所習之金丹,有些不同,但歸其根源,卻是相似,談說此門道,或對你我皆有些幫助之處。”

姜緣說道:“玄帝乃是大羅門下,我卻是太乙門下,但若玄帝不棄,自可與玄帝談說一陣此中門道。”

玄帝說道:“怎會言棄,大羅太乙之分,於我等而言,區分不大。”

姜緣起身拜禮,遂道:“既如此,我當言說,但我將我之理解金丹正道言說而出,如此可足否?”

玄帝說道:“足矣,足矣!”

姜緣沉吟良久,即是說道:“夫金丹之道,肇自鴻蒙。混元初判,陰陽始分。心猿意馬,鎖之以玄牝,鉛汞二者,煉之以璇璣,黃婆鎮中,媒合于丹田,溯流而上,則可窮究其奧妙。”

“金丹之道,豈止長生?實爲心法也。外煉形骸,內養神明。金公木母,不過陰陽之代稱,黃婆脾中,無非造化之機樞。若能降伏心猿,駕馭意馬,天地爲爐,造化爲工,則金丹將成也。”

姜緣將自身於金丹正道的見解悉數說出。

玄帝聞聽真人言說,沉思良久,起身拜道:“真人言說,道盡金丹之理,我雖已修習功成,但總結不足於真人,今聞真人言說,教我收穫頗豐,有勞真人。”

姜緣回禮道:“我等論道罷,不可言謝。”

玄帝笑道:“真人所說有理,我等乃是在論道,請真人落座,我方言說金丹之道。”

姜緣即落座蒲團,靜聽玄帝言說。

玄帝方是開口將他所修習的金丹正道,總結許多,講說於真人所知。

真人聽得玄帝所說,心中亦有所得,他大致是知得玄帝大羅門下金丹正道和他有甚區別了,其區別不過是名稱罷。

於心猿意馬,金公木母等的稱呼,有些不同。

然大羅門下金丹道本質與太乙門下無甚區分。

但玄帝所說金丹正道,仍是教他有些收穫。

二人在太和宮中談說許久。

姜緣忽是心有所感,朝外張望。

玄帝不解其意,問道:“真人何意?”

姜緣笑道:“但老君所請,教我渡一人,今此人卻行入武當山中,朝拜玄帝,果真是玄帝神威,教我免去尋找苦惱。”

玄帝搖頭道:“真人此說的是些甚話,怎個言說我威氣使其朝拜,我料多半是真人與之有緣法故其前來,此乃追隨緣法而至,而非追隨於我。”

姜緣不置與否,起身說道:“既其前來,我曾得老君吩咐,當渡他,故我當去往。玄帝可在此少待於我。”

玄帝說道:“既其行至武當山,又與老君有緣法,我亦有空閒,自當與真人共往,見於此人,但請真人應允。”

姜緣說道:“今在武當山,玄帝要前往,自無不可。但請玄帝隨我來。”

說罷。

真人起身朝外而去,少頃間,他則行出太和宮外,早有仙童上前來侍奉,詢問真人可有所須。

真人笑着婉拒,在太和宮外等候些許。

不消多時,玄帝換身一件常服,與真人匯合。

真人問道:“玄帝怎個換上這身布衣。”

玄帝說道:“既與真人去見於那人,不可身着先前那身衣裳。”

姜緣笑道:“如此,請玄帝隨我來。”

真人不曾多說甚,駕雲往武當山山道而去。

玄帝緊隨其後。

二人駕雲,不消多時,即行至山道之中。

武當山有宮三十六,百萬香客多是入此三十六宮進香,通入武當山三十六宮者,有上百條山道,有些山道寬敞,爲大衆所行,有些山道隱蔽,鮮爲人知。

真人與玄帝駕雲行至一條隱蔽山道,此山道處老樹林立,盤根錯節,常人難以知得此山道所在。

玄帝朝下觀望,說道:“此山道我鮮少而來,亦鮮少有人行走此道。”

姜緣笑着點頭,說道:“那人此間正在此山道之中,但請玄帝隨我來。”

姜緣按落雲頭,往下邊而去。

玄帝同行,跟在真人身後。

二人方纔行駛在山道之間,便見着下邊有人正在往上行走。

真人細細一看,見是一衆人,約有十數人,爲首乃是個衣裳華麗的富態男子,懷裡抱着個七八歲的孩童,身後跟着許多下人。

姜緣心有所感,昔年呂梁轉世,便爲那七八歲孩童。

玄帝笑道:“真人,你當如何渡他等?”

姜緣說道:“不消前往,只在此處等候,看他可能過來。”

玄帝問道:“若其不過來,真人可會前往?”

姜緣搖頭說道:“若其不曾前往,只當緣法不足,我即上天與老君賠罪便是,下一世再渡於他。”

玄帝笑道:“此果真是真人性子。”

姜緣笑而不語。

他二人山道旁等候。

一衆人上前來,往山道之上而行,但行過真人與玄帝所在之處,那富態男子有些驚詫,此清淨山道竟有人在,但其不曾多理,要往上前行,

反觀那孩童,見着真人與玄帝后,心中不禁生出喜意,教他要上前,然他顧慮身旁父親,又顧忌身後下人,唯恐不合衆的表現,引來異樣目光。

孩童只得任由他人牽着,往山道上而去,其與真人玄帝擦肩而過,頻頻回頭,但見二人站在原處,不爲所動。

正當一衆正要遠離時,孩童忽是心有所想,撥開手掌,朝真人與玄帝處跑去。

富態男子驚呼道:“煜兒,你這是去往何處?”

一衆下人驚慌不已,要攔住孩童,但孩童速度極快,竟攔不住孩童。

姜緣見孩童跑來,笑意盈盈。

玄帝說道:“到底有緣法在身,其能前來,足以見這一點。”

姜緣說道:“其能前來,亦省去我不少功夫。”

二人在原處等候一二。

那孩童即上前來,學着大人模樣拜禮,說道:“呂煜拜見二位先生。”

姜緣上前將孩童扶起,說道:“你爲何拜我?”

шωш ●ⓣⓣⓚⓐⓝ ●c o

呂煜搖頭說道:“不知道,但我覺得,見二位先生,應當拜禮。”

姜緣尚不曾說話。

富態男子走來,急匆匆抓住呂煜,說道:“二位,莫要見怪,莫要見怪。我這孩兒一向乖巧,今日不知怎地,如此無禮,驚擾到二位,但二位有何損失,去山下城中,尋得呂家,言說呂讓使你等前來,尋個賠償便是。”

姜緣搖頭說道:“不曾有損失,但你孩兒十分乖巧,卻不必這般言說。”

呂讓說道:“如此,多謝二位。但不知二位可是來拜玄帝的?”

姜緣聞聽,笑着說道:“正是來尋玄帝的。”

呂讓感到古怪,此人怎個言說來尋玄帝,他等都是來拜禮上香的,此人卻是言說來尋的。

但他不曾多說,拉着呂煜便要離去。

呂煜不肯離去,說道:“父親,我不想走。”

呂讓不解其意,說道:“我等還須去山上拜玄帝,你今在此處要作甚?我等走快些,等回家了,再任你胡鬧,今莫要在此胡鬧。”

呂煜搖頭道:“父親,我不想走,但請父親容我在此處少待。”

第139章 行者遭戰敗,聖嬰顯神威第216章 當尋九鼎,與老君有緣者第二章 因果了第182章 冀州有王氣,恩將仇報第162章 多有不法,水猿大聖(求月票)第十一章 離山,西行第五十六章 上品火候第259章 左良再隨行,顯聖相求第133章 唐僧逐大聖,大聖歸方寸第313章 不提舊事,徹查龍屬第279章 王玄昭,心正邪退第148章 真人師相,六耳獼猴將現(求月票)第81章 孫悟空第80章 猴王登山第二十七章 道破源流氣泄敗第293章 沉香長成,靜心之道第187章 龍王修行之難,真見當爲佛99.第98章 說甚心猿,談甚意馬(4k)第145章 滿天神佛拿不得,兜率宮中見真人(求月票)第108章 關老家事,緣法不至第140章 聖嬰二敗悟空,行者求助觀音第307章 一心爲官,金星難渡第116章 真人論法如來,賭賽真經第161章 真人入閻浮世界第321章 沉香離去,鷹犬本事第六章 老子賜‘寶’第177章 廣心請玄天上帝一見第212章 笑人如笑己,再見劉賀第154章 悟空二戴金箍(求月票)第162章 多有不法,水猿大聖(求月票)第235章 九鼎之事第326章 王母莊嚴,牛魔劫數第三十章 金公歸位第175章 取經人終過獅駝山,行者得陰陽二氣瓶第143章 木母作祟欺元神,心猿不得金公助第290章 太白星下凡第231章 鐵柺李往事第十三章 西路金光大顯明第305章 老君可爲老師,帝君終功敗第143章 木母作祟欺元神,心猿不得金公助第239章 再修律法,真人不露相第87章 悟空得長生道第223章 念動便可遣山調將,再修律法第十一章 離山,西行第115章 金蟬貶多時,小仙正是南瞻部洲生人(求月票)第206章 冀鼎收水第293章 沉香長成,靜心之道第189章 兵器被盜,行者請真人第221章 封使君,人變作妖第182章 冀州有王氣,恩將仇報第十七章 心猿定性,姜緣入道103.第102章 大聖神通欺天,真人領旨降猴(4k)第127章 真人來助,三過法林第143章 木母作祟欺元神,心猿不得金公助第258章 重陽入地府,寶蓮燈【求月票】第133章 唐僧逐大聖,大聖歸方寸第213章 劉賀明主客,山中見老君第69章 修行第276章 拜會二郎神,真人蕩魔揚名第235章 九鼎之事第139章 行者遭戰敗,聖嬰顯神威第六章 老子賜‘寶’第134章 唐僧遇難,八戒登方寸山第196章 唐僧抉擇99.第98章 說甚心猿,談甚意馬(4k)第281章 真人論金丹,呂梁轉世第275章 豬八戒心願第276章 拜會二郎神,真人蕩魔揚名第64章 昔年寶樑國第二十三章 聞道者,同作一人第144章 姜真人上天,兜率宮走牛(加更,求月票)92.第91章 醒時之狀,悟空心猿變(二合一章節)第324章 真人講道,可報吾名第103章 今時怎見真猴王,真人神通降大聖(4k)第174章 如來再問真人,獅駝山三魔大敗第270章 神鼎有變,兕大王赴宴第314章 重陽二世,再渡金星第277章 苦海難渡,顯聖外甥第260章 真君相請,北懼蘆洲第316章 李白入長安,此月非彼月第156章 牛王斗大聖(求月票)第201章 鬥戰勝佛之意,非戰鬥也第320章 沉香心亂,八戒勸誡第315章 太白出竅,仙緣若夢第127章 真人來助,三過法林第144章 姜真人上天,兜率宮走牛(加更,求月票)第123章 顯聖來訪,白鹿攔路法林第152章 猴兒見祖師(求月票)第227章 二大聖相爭,勝負難定第258章 重陽入地府,寶蓮燈【求月票】第122章 心猿降木母,真見化禪師(求月票)第304章 玄牝還元丹,迴歸三星府第163章 心不正則邪侵,左良跟隨第214章 對弈,老君言煉丹第三十七章 猴頭出世第二十九章 金公將成第二十六章 函谷關關令尹喜第253章 靈獸擒青牛,顯聖修律法第278章 真君護短,重陽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