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李白入長安,此月非彼月

揚州山道草廬之中,一日,李太白正在廬裡,會見他的一位老友,此老友姓‘吳’,名‘筠’,表字‘貞節’,乃他亦師亦友之人,亦是一位修行中人。

吳修士喝着茶湯,問道:“太白,那夢中仙緣之事,可有虛假,此事不可胡言,卻要真切。”

李太白笑道:“吳貞節,此事怎能有假?”

吳修士說道:“你且細細再與我說道一二,不可弄虛作假,與我說些真切的。”

李太白遂備陳前事,將夢中與姜緣一衆所見之事,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

吳修士聞聽,皺緊眉頭,說道:“元神出竅,我自曾聽說,許多書中都曾記載,真靈者即爲元神,此元神居泥丸之宮,潛藏腦後,非有真修行者,不可見得。”

李太白說道:“此與陰神,陽神之說,有何不同之處?”

吳修士說道:“那神仙曾與你言說,乃異名之別,其言道盡真理,所言者,相同也,不須在意,但元神藏泥丸宮之說,多見於古書,先秦,漢時常見。”

李太白聞聽,心中恍然,說道:“但多人聞聽我之仙緣,言說乃大夢一場也,貞節你以爲如何?”

吳修士沉吟少許,說道:“你此等,乃真仙緣也。”

李太白大喜過望,說道:“貞節何以見得?”

吳筠答道:“若非仙緣,你如何知得元神出竅,更知元神出竅乃何等之感?此定是神仙相告你方纔知得。”

李太白笑道:“世人多言我李白鬍言亂語,但貞節你卻知我,其果真爲仙緣。”

吳筠說道:“你有仙緣,我引你爲友,自當喜說,但你千不該萬不該回絕於神仙,當立即隨其修行纔是,若能隨神仙修行,再不濟你也是個仙真,怎能因兒女情長而棄了仙緣。”

李太白搖頭說道:“貞節,但若我果真拋妻而去,我可還是李太白,可還能教你高看一眼?”

吳筠說道:“若你太白拋妻,自當嫌惡於你,但你能得仙緣,較之這等,我的嫌惡又有何用?左右我不過一凡夫,百載後也就一捧黃土,但你若爲仙真,當長生不死。”

李太白笑道:“無須着急,我仙緣不曾丟得,神仙留言於我,待安置妥當,自當修行而去。”

吳筠嘆息說道:“但那神仙與你言說,待你安置妥當,摘得月亮,方纔渡你修行,可這月亮,如何摘得?我等乃是凡夫,有甚法力去摘月?”

李太白笑道:“神仙定不會刁難我,故其言摘月,定然有竅門在其中,待時機到達,我定是知得。”

吳筠說道:“太白所言甚是有理,但若太白成仙,那時我若尚未修行有成,大限將至,太白可能渡我一二?”

李太白笑着說道:“若真有那日,我定是相渡於你,保你不死。”

吳筠笑着點頭。

二人在草廬之中笑着談說。

待是談說許久,忽是外邊喧囂不已,二人起身去外邊查看,便是見着有天使攜皇帝旨意而來。

李太白急是現身相迎,以拜天使。

但天使不曾多言,只頒佈旨意,使李太白往長安城皇宮而去,陛下請其爲官。

李太白聞言,心下驚駭,問道:“天使,但陛下果真使我爲官?”

天使笑着點頭,說道:“李先生,不曾有假,陛下果真請先生入宮做官,常聞時來運轉之說,今先生便是時來運轉,陛下親請爲官,此乃莫大恩榮。”

李太白不解問道:“陛下怎個忽是請我爲官?”

天使說道:“陛下見你果真有才華,故而請你,且莫要多言,收拾收拾,隨我入朝爲官。”

李太白心中一發困惑,再是問道:“陛下請我做何官?”

天使說道:“但不低於三品,李先生可安心隨我前往,若是能討得陛下歡喜,說不得李先生可做一品官亦說不準。”

李太白實在不明白,爲何皇帝會請他做官,須知他從前便是教皇帝趕出長安來的,依照那皇帝的性子,不應該請他做官纔是。

但他朝吳筠張望而去。

吳筠朝他一笑。

李太白疑惑了片刻,便是明白,皇帝非是要請他做官,而是想要他的仙緣,是聞聽了他有仙緣,故而請他入朝爲官,想要謀劃一二仙緣。

李太白在得知後,仍是有些心動,若他此間以仙緣之名入朝爲官,他敢肯定,以那皇帝的性子,知他有仙緣,定會與他大權,那時他就能實現心中抱負。

可他曾應答神仙,不再爲官,若是如今選擇爲官,豈非失信。

李太白沉吟少許,還是決定不再爲官,他拜禮說道:“煩請天使回稟陛下,言說李白無意爲官,一心歸隱,多謝陛下聖意。”

天使聞聽,有些着急,說道:“李先生,我不過一傳旨之人,但先生若是要拒絕,請先生親去長安城中,與陛下親言,我果真做不得主。”

李太白笑道:“我一心歸隱,不欲遠行。”

天使跪倒在地,懇求李白親往長安城,與皇帝親言,不然他請不到李白,教皇帝知得,定會責罰他。

李太白見天使這般懇求,於心不忍,沉吟許久,只得應答下來,答應與天使同行,去往長安之中,親見皇帝,言說拒絕之意。

天使聞聽,叩首不計其數,感念李白恩情。

李太白笑道:“無須多禮,你且在附近等候,待我收整齊全,便與你一道去長安拜見陛下。”

天使應答,而後離去。

吳筠有些着急,說道:“太白,你卻不該去長安。”

李太白笑道:“貞節,我自是知得,不該去長安,但若我不去,那天使性命不保,爲其性命,我亦該去一趟長安。再者言說,縱我不去,依照陛下的性子,恐下次來的,便是兵馬。”

吳筠嘆道:“你過於慈悲,只消你隱姓埋名,往深山一躲,誰也奈何不了你。”

李太白說道:“若我躲得,便不是我李太白。”

吳筠說道:“你性子太傲,此非善事,但你去長安城,有何打算?”

李白搖頭說道:“走一步看一步,但我不再爲官,我曾應答神仙,便不會失信,待我婉拒陛下,便帶我妻宗氏雲遊天下。”

吳筠說道:“但恐那位陛下不會這般輕易饒你而去。”

李白說道:“長安城困不住我李太白。”

吳筠未對此有何表示,沉吟少許,嘆道:“卻不知那位陛下,爲何如此,其年少繼位時,何等英明神武?撥亂反正,一場政變,將武周廢棄,重立李唐,開闢盛世,百姓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其功德遠超秦漢,便是太宗亦難以與之媲美,天下隱有大同之相,然年邁以來,陛下越發昏聵,那楊貴妃之事,暫且不提,但追求長生,不顧朝堂,不顧百姓,乃十足十的昏君之相。”李白沉吟少許,說道:“貞節,可憶昔年漢孝武帝徹?其年少亦是胸懷大志,年邁一如我等這位陛下。”

吳筠搖頭說道:“若陛下再是這般,恐大唐氣數將盡。”

李白不言。

二人入得草廬之中,又是談說一陣,遂是分別。

李白在收整一番後,便與天使,連同妻子宗氏,一同前往長安城。

……

不覺光陰迅速,一二月餘而去。

李白一行不緊不慢,終是趕至長安城中。

他方纔抵達長安城,尚未曾歇息,李隆基聞聽李白到達,急忙請其入宮。

李白得聞,不敢有違,隨宮人入了皇宮之中,在一殿之中,面見李隆基。

李白拜得大禮,參見李隆基。

李隆基急不可耐,俯身而下,將李白扶起,說道:“愛卿,但有何求,可與朕明言,只消你將仙緣與朕,這官位,任你挑選。”

李白拜禮說道:“陛下,草民此來,非爲官位而來,乃爲與陛下明言,無意爲官,請陛下另擇高明。再者,仙緣不可讓。”

李隆基急聲道:“你怎會不願爲官?”

李白說道:“陛下,草民自知性子不適入官場,故無心爲官,只願隱居一方。”

李隆基說道:“罷,罷,罷。朕不強迫你爲官,但你那仙緣,必須交由朕,此乃旨意。”

李白聞聽,拜禮說道:“陛下,我做不得主,此仙緣在身中,我如何能交與陛下?”

李隆基說道:“你且與朕細細說道仙緣,朕便不信,這仙緣給予不得朕,朕乃真命天子,仙緣如何不可得?”

李白無奈,只得與李隆基言說仙緣之事。

但聽李白說得因妻宗氏而棄仙緣時,李隆基不由破口大罵,言說李白愚蠢,但又聞聽李白說道,待他要修行時,可摘月而入修行,李隆基沉吟少許,心中認爲,李白定是大夢一場罷。

凡夫怎能摘月?摘月修行乃是何故?

無稽之談!

定是虛幻,乃是大夢一場。

李隆基在確定此乃大夢一場後,嘆息一聲,擺手使李白離去,若非李白極具聲望,他有將之斃命以解心中煩悶之意。

李白在得了皇帝授意後,便是起身離去,在長安城歇息一二日後,與妻宗氏離去,遊歷天下。

……

話表揚州南處,真人一衆遊歷至一城中,在驛館之中歇息。

但其一衆在驛館裡聞聽李白得仙緣之傳聞,不由得感到好笑,不曾想此事傳得這般迅速。

孫悟空說道:“此事這般快傳遍天下,定是太白金星那老兒親自傳出,不然定不能這般快傳出。”

豬八戒拍着肚皮,笑道:“那金星竟有這般一面,待來日他歸位時,老豬定要扯住他,好生說道一二此事,看他會是這般神態。”

孫悟空笑道:“將那太白金星惹急眼了,有你這呆子好受的。”

豬八戒說道:“但太白金星怎有本事,能與老豬相鬥?”

青牛冷不丁開口,說道:“太白金星,昔年列星宿之位時,其位西,屬金,主殺伐,你道其有無本事?太白金星十分和善,但這豬八戒若是與其相鬥,不消三合,你這豬頭定然落地。”

豬八戒有些不忿,說道:“你這青牛怪兒,莫要唬我老豬,縱然太白金星有萬般本事,不能三合將我打殺。”

青牛笑道:“但其歸位時,你與之比鬥一番,便是知得。”

豬八戒正要應答。

孫悟空偷笑道:“你這呆子,卻莫要胡言,若太白金星非有本事,其怎能爲玉皇大天尊麾下能臣?”

豬八戒見着孫悟空尚且這般言說,一時不敢再胡言,唯恐誇下海口,覆水難收。

姜緣笑道:“莫要多言,太白即有此言,我等管束不得,聽之任之罷。”

豬八戒說道:“老爺,如這般所說,我等卻無須理睬?”

姜緣笑道:“不然要怎地來算?”

豬八戒點頭說道:“老爺所言有理,無須去算,道在腳下,若是太白不得其要領,便只得任其在苦海中沉淪,此無有辦法。”

孫悟空笑道:“不知那金星能否知得大師兄所言摘月之說。”

一衆談說之間。

呂岩有些不解,問道:“老師,但我愚笨,不知老師所言摘月乃是何等之意?”

姜緣笑道:“悟空,呂岩有些不解,你且與他言說,解他困惑。”

孫悟空問道:“呂岩,你有何不解,但與老孫言說。”

呂岩搖頭說道:“但我不解,凡人如何摘月?”

孫悟空微微一笑,答道:“呂岩,此月非彼月也。”

呂岩起身一拜,說道:“我果真不知,但請大聖告知,以解我之困惑。”

孫悟空笑道:“你着相矣,大師兄所言摘月,並非真要其摘月,此乃出世之意,但其何時明得大師兄之意,何時出世,便是自渡,可得修行之機。出世之法,有許多,全看其心罷。”

呂岩沉吟少許,拜道:“不曾想是這等,果真是我着相,將目光放於摘月二字,而忘乎其本意,本末倒置,十分糊塗。”

孫悟空說道:“但你修行不久,能教得一言而心明,此悟性十分了得,無須妄自菲薄,你好生修行,以你天資,來日定能功成。”

呂岩朝孫悟空再拜,感念其解惑之恩。

第330章 左良天師,心中慈悲(求月票)第116章 真人論法如來,賭賽真經第181章 真經有兩份,山中棋局(求月票)第230章 鐵柺李見真人第213章 劉賀明主客,山中見老君第142章 糊塗鬼,取經人行至金兜山第300章 沉香拜師,老君弟子第243章 兕大王下界,唐王終遲暮第五十六章 上品火候第216章 當尋九鼎,與老君有緣者第156章 牛王斗大聖(求月票)第229章 鉛鼎初開伏虎龍第四十二章 真見求救94.第93章 地府因果當結,落伽山(4k)第271章 真人識鼎第四十六章 請黃婆之法第324章 真人講道,可報吾名第279章 王玄昭,心正邪退第266章 赦罪,賞鼎宴第240章 擎天虯木大聖第二十二章 姜緣鬥妖第四十章 請木母法第110章 外丹道,天地數第69章 修行第二章 因果了第215章 煉丹神通即爲開天闢地第五章 心猿,意馬,金公,木母,黃婆第315章 太白出竅,仙緣若夢第283章 再臨長安城第87章 悟空得長生道第212章 笑人如笑己,再見劉賀第248章 重陽終難成,紫微大帝第161章 真人入閻浮世界95.第94章 猴王得神兵,真人走地府(4k)第281章 真人論金丹,呂梁轉世第319章 紫微帝君歸位,沉香懈怠第89章 三緘其口(求月票)第213章 劉賀明主客,山中見老君第127章 真人來助,三過法林99.第98章 說甚心猿,談甚意馬(4k)第二十九章 金公將成第181章 真經有兩份,山中棋局(求月票)第236章 猴兒知禮,真見至青州第107章 恐失真面目,五行山探猴王第228章 重陽修行有惑第215章 煉丹神通即爲開天闢地第328章 牛王勸誡,妖邪盡退第68章 大仙相助第68章 大仙相助第173章 一念才生動百魔,修持最苦奈他何第141章 行者終敗聖嬰,紅孩兒歸方寸第245章 再臨福陵山,終歸方寸山第74章 三關第113章 外丹道難,西遊將始(求月票)第84章 袖裡乾坤(求月票)第309章 惡蛟作祟,沉香下山第59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282章 呂煜之惑,紫微下凡第178章 玄帝親至,書中廣心第136章 菩薩請悟空,心猿歸來解災殃(加更,求月票)第298章 顯聖所請,沉香知禮第五十七章 習火候第327章 左良下山,牛精入夢第250章 紫微大帝意下凡,永興正道第242章 何時開府,長養青牛於下界第252章 當傳五雷法,青牛胡鬧第141章 行者終敗聖嬰,紅孩兒歸方寸第249章 天蓬真君,紫微大帝所爲何事第二十一章 隱見金公現第229章 鉛鼎初開伏虎龍第268章 玄冥老母之惡,孫悟空入地府第265章 八戒上天,受杖百下第228章 重陽修行有惑第200章 取經五人終分別,鬥戰勝佛歸方寸山第201章 鬥戰勝佛之意,非戰鬥也第136章 菩薩請悟空,心猿歸來解災殃(加更,求月票)第三十六章 待丹成日,妖邪喪膽,鬼神驚懼第三十六章 待丹成日,妖邪喪膽,鬼神驚懼第三十七章 猴頭出世第76章 仙香奇異第228章 重陽修行有惑第182章 冀州有王氣,恩將仇報第130章 孫悟空大鬧五莊觀(加更,求月票)101.第100章 齊天大聖亂天,姜真人候牛王(4k)第108章 關老家事,緣法不至第299章 百里者半於九十,拜神亦或拜貪慾?第243章 兕大王下界,唐王終遲暮第249章 天蓬真君,紫微大帝所爲何事第174章 如來再問真人,獅駝山三魔大敗第165章 水神納妾,相鬥水猿第220章 悟空言大鬧天宮,山外大蟲第76章 仙香奇異第105章 真見功成,大鬧天宮第283章 再臨長安城第126章 大聖歸方寸山,結識顯聖第124章 法林辯佛,啞口無言第三十二章 鬥虎第140章 聖嬰二敗悟空,行者求助觀音第248章 重陽終難成,紫微大帝第131章 鬧觀有理,姜緣首徒將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