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牽牛童兒,功完隨作佛和仙

姜緣入靜室,拜禮於祖師身前。

祖師將童兒扶起,遂道:“穎藏,我與你分說好歹,你且去,速速下山。”

穎藏滿眼墮淚道:“師父,你教我往哪去。”

祖師說道:“我記你入門時說得鄉貫,乃是西牛賀洲西玉國王子,你從那裡來的,便回那裡去就是。”

穎藏只得告退離去,不敢再說。

待穎藏離去,祖師望向姜緣,說道:“童兒,此間之事,你悉否?”

姜緣答道:“師父,此間會講,我亦參與。”

祖師說道:“此間事,你作是何想,我記童兒早年常以‘火’字門中之道含糊他人。”

姜緣道:“師父,有道是‘珍奇玩好之物,不可使見貪婪奸僞之人’,此間事正作此理。我早年畏禍,卻知財不外露,故我以弱示人,消人貪心,後得師父護持,再不遮掩。”

祖師點頭道:“此間之理,童兒你省得,待你功成時,卻須記不可肆意賣弄神通,丹成亦該修心,斷不能生了驕縱。”

姜緣拜禮道:“師父,弟子明矣。”

祖師此方與他言說,乃借穎藏之事,教他功成時須記不忘修心,若生驕縱,禍定至矣。蓋金丹成之,性命之變,長生久視,法力無邊,祖師憂他忘心。

祖師問道:“童兒,何時功備行三關?”

姜緣道:“師父,我意五六載間,行三關,九轉成丹,必是功成。”

祖師道:“童兒,此乃真難關也。”

姜緣笑道:“師父,弟子修行有些年數,遇難關多矣,怎會臨門一腳,懼難關不前?”

祖師聞言,讚歎不已,說道:“童兒道心不移,定教功成。”

說罷,祖師不再言‘難關’事,與姜童兒閒談洞府諸事。

姜童兒自祖師口中,知得府中諸弟子未有修持正道者,皆修旁門。非祖師不傳正道,昔年府中諸弟子亦有入祖師眼者,蓋祖師講正道之難時,無有持修者,盡是棄之如履,持修旁門左道。

姜緣暗歎無有緣法者。

師徒二人談話良久,取棋盤下了一局,卻是祖師勝了。

……

光陰迅速,不覺二載過去。

姜緣作是三星仙洞中,養性存神,不急不躁,待功備完全,他方行‘九轉成丹’此步,丹道餘步難關,得祖師言說,他不敢疏忽。

此二載間,他或聽祖師講道,或與諸師弟會講,又或照拂左氏一家一二,教導那白鹿一二。

此日間,姜緣盤坐三星洞外不遠青苔石上。

他觀望不遠那左氏樵夫舉斧砍柴,嘴中念着昔年他教導的真言,此觀左氏樵夫,他不知過幾代也,然左氏一家,始終如舊,好些時家中興旺,五六口人,差些時家中餘老母幼子二口。

姜童兒心中暗說:“此亦作衆生相也,一代又一代,終不得自在。”

那樵夫擔柴一束,往家中回,途徑姜緣在處,說道:“上師,您怎還坐於此,已半日餘哩。”

姜緣道:“我常靜修於此,你卻歸家去,莫教你母心憂。”

樵夫道:“上師,我今方歸去,不使母憂,但見上師孤身坐此,形單影隻,上師不若去我家中一坐?”

姜緣聞說樵夫慮他‘形單影隻’,哭笑不得,說道:“小子無禮,且去,且去!莫擾我清修!”

樵夫作罷,往家中去。

姜緣閉目養神,正待靜修存神,忽心有所感,運氣遠觀,但見那天遠處,瑞氣千條噴紫霧,祥兆也,貴氣也。

童兒自青苔石上起,他知此作貴人將至之相,此相他從前在老子身上見過。

wωω◆ttКan◆c o “童兒。”

祖師聲起。

姜緣回首張望,祖師正在身後不遠,他上前拜禮道:“師父,貴人將至。”

祖師點頭道:“老君將至,童兒隨我相迎。”

姜緣領命,站於祖師身後,靜候老君到來,昔年老君入世,以‘老子’行走,今歸天界,乃高居三十三天之上兜率宮的太上老君。

不消多時,但見天遠處,有祥雲墜下,落三星仙洞前,散了祥雲,果是太上老君,身伴青牛,有個童子牽牛。

祖師迎上前說道:“老君,失迎!”

太上老君笑道:“菩提,我此途經,本欲返天,但見離你洞天不遠,來看你哩。”

老君復望姜緣,驚怪道:“好個廣心,二三年不見,丹道將成,得傳正法,果是了得。”

姜緣聞言遂恍然,知有‘天上一日,地上一年’之說,他拜禮於前,稱是‘家師功勞’。

祖師笑道:“老君既來看我,且隨我入府中一觀。”

老君笑着應下,與祖師一同走入府中。

姜緣走近牽牛童兒,說道:“且將此牛拴府外,你入府中。”

牽牛童兒聽言,只將牽牛繩一放,喜不勝收,只管追老君去。

姜緣趕上把抓,將牽牛繩握住,心中暗道:“怎地老君此牽牛童兒,心性疏忽,怎作牽牛之功。”

他牽青牛行至洞府門前,將牽牛繩拴起。

姜緣輕拍青牛首,說道:“安分待着,你我相熟,莫生事端。”

青牛擡首張望,發出叫聲,似作應聲。

童兒方是安心,入得府中,他追上祖師與老君,牽牛童兒,同至樓臺,設席而坐。

待落座後,祖師問道:“老君不居兜率宮,下界作甚?”

老君指定尾席牽牛童兒,說道:“蓋宮中童兒各有值守,缺個看牛的,此童身有緣法,下界來收上天罷。”

祖師笑道:“原是緣法,該謝老君來望我纔是。”

老君道:“今來看你,不虧哩,非是如此,不知廣心修行到此步了。”

祖師道:“此將行九轉成丹步,尚未竟全。”

老君張望姜緣,說道:“廣心行至此步,定教功成,竟全只差些許光陰,怎地,菩提,廣心丹成,你教道途往何去?”

祖師道:“功成時童兒自知,有道是‘功完隨作佛和仙’,是個何般路數,童兒自省得。”

姜緣聞說,心靜如水,正應祖師言說,功完隨作佛和仙,他功未竟全,此等言說,卻是不提,只道一心教丹成。

103.第102章 大聖神通欺天,真人領旨降猴(4k)第四十八章 五人齊全第205章 二斗蛟魔王,萬物相生克第157章 牛王變化賺行李(求月票)第331章 左良顯威,佛老修行第67章 藥氣休漏泄,溫養周天竅第三十八章 意馬歸位第201章 鬥戰勝佛之意,非戰鬥也第126章 大聖歸方寸山,結識顯聖第三十章 金公歸位第295章 豬八戒修行,老君到來第二十章 全不似個學禮的第160章 真武借劍,取經人行至寶樑國(求月票)第316章 李白入長安,此月非彼月第四十七章 請黃婆第三十四章 正道難第323章 真人回山,請天蓬照拂第172章 三魔敗逃,唐僧有悟(求月票)第三十三章 伏妖歸山第235章 九鼎之事第298章 顯聖所請,沉香知禮第190章 牛魔王敗黃獅,九靈元聖知真人第278章 真君護短,重陽轉世第十三章 西路金光大顯明第60章 烹煉第十七章 心猿定性,姜緣入道第二十六章 函谷關關令尹喜第65章 萬壽山五莊觀第254章 寶蓮燈,黑龍骨爲牛王用第207章 蛟魔王終降,汾水之物第290章 太白星下凡第269章 玄冥老母來頭,悟空請天兵第170章 牛王,聖嬰齊助陣第304章 玄牝還元丹,迴歸三星府第129章 鎮元子相托,八戒色膽包天第258章 重陽入地府,寶蓮燈【求月票】第81章 孫悟空第139章 行者遭戰敗,聖嬰顯神威第十章 口開神氣散,舌動是非生第180章 行者勸八戒,國丈爲白鹿第275章 豬八戒心願第82章 知禮(求月票)第253章 靈獸擒青牛,顯聖修律法第274章 降伏玄冥老母,雍州鼎第160章 真武借劍,取經人行至寶樑國(求月票)94.第93章 地府因果當結,落伽山(4k)第169章 祖師暗藏玄機救悟空(求月票)第275章 豬八戒心願第255章 傳五雷法,牛王得神兵第五十章 立鼎第82章 知禮(求月票)第115章 金蟬貶多時,小仙正是南瞻部洲生人(求月票)第219章 恐我死後,祖宗不諒第195章 取真經,真經有二份第296章 左良請幽冥,真人上天界第85章 十二輩後,姜緣開洞府(求月票)第166章 六敗水猿大聖,百丈本相第155章 行者借扇第121章 孫行者,堵不如疏第四章 來時凡骨凡胎重,入道身輕體亦輕第135章 真人擒八戒,白龍請菩薩第328章 牛王勸誡,妖邪盡退第四章 來時凡骨凡胎重,入道身輕體亦輕第296章 左良請幽冥,真人上天界第258章 重陽入地府,寶蓮燈【求月票】第230章 鐵柺李見真人第197章 唐僧換經,無字真經第三十九章 木母難‘說’第五十六章 上品火候第194章 取經人終至靈山第291章 轉生梁州,八戒心憂第310章 牛王修行,誕辰大會100.第99章 魔障助心欺正主,心猿意馬再無縛(4k)第十二章 道常在第178章 玄帝親至,書中廣心第249章 天蓬真君,紫微大帝所爲何事第251章 產個明珠似月圓,左良修旁門第179章 壽星走鹿,比丘國事第二十八章 大音無聲,大象無形第四十七章 請黃婆第三十五章 二神阻道第129章 鎮元子相托,八戒色膽包天第336章 正淵尋道,真人尋寶第305章 老君可爲老師,帝君終功敗第216章 當尋九鼎,與老君有緣者第108章 關老家事,緣法不至第二十一章 隱見金公現第309章 惡蛟作祟,沉香下山第三十九章 木母難‘說’第175章 取經人終過獅駝山,行者得陰陽二氣瓶第226章 再見水猿大聖第59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198章 再見李老者,終入長安城第67章 藥氣休漏泄,溫養周天竅第三十章 金公歸位第243章 兕大王下界,唐王終遲暮第211章 婚宴,讀書怎爲取功名【求月票】第210章 真君說聖母,狐嫁女第332章 牛王劫數,坦誠相見第325章 衆仙參見,天帝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