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一旦行動無效,便是給予了根鬚生長的時間!那麼就還沒等六耳獼猴再採取下一步的行動,六耳獼猴的身體裡便會長滿了根鬚!
在此命懸一線之際,六耳獼猴靈光閃動,想起了“真假美猴王”的一幕——當年自己能夠變作孫悟空頂替其西天取經,那麼爲何今日不能找一個替身來頂替自己?六耳獼猴心念一動,一根猴毛瞬間化做了自己,頂替了自己的位置,而自己則瞬間變成了一根細小的鋼針,從根鬚的縫隙中急速穿過,直接狠狠地刺在了綠葉上。
但綠葉的堅韌卻讓六耳獼猴更爲吃驚,如此鋒利的針尖,閃電般的急衝的衝力,竟然只勉強刺穿了一兩層!
但可想而知,已生得鋪天蓋地般寬大的綠葉,層層卷繞六耳獼猴,會卷多少層!六耳獼猴刺穿一兩層根本就無濟於事呀!而且層與層之間毫無間隙,根本就容不得六耳獼猴採取別的辦法!
六耳獼猴不知自己的猴毛所化作的替身能堅持多久?或者綠葉能否辨認出那是不是真正的自己?此時最可行的,就是儘快穿透這層層的綠葉!
六耳獼猴咬緊牙關,奮起神威,又穿透了五六層,但前面還有多少層?而且綠葉也有了變化,彷彿它已覺察到了什麼!在這樣的情況下,硬衝,就不可取了,看來還得智取!
六耳獼猴看着這一層層的葉子,靈機再動,又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就不信綠葉在急劇變化大小之時,層與層之間還會這樣天衣無縫——他的神識操縱替身猛地一縮!
果不出所料,緊貼替身的最內層綠葉也即刻隨之收縮,但它的外一層則反應稍微慢了一點兒,收縮稍稍滯後。這樣層與層之間便出現了一個短暫的空隙。當然這個空隙非常小,時間非常短暫,還不能讓六耳獼猴足以從縫隙中逃出。但這樣層層傳遞,當傳到七八層之外的時候,這空隙就相當可觀,對六耳獼猴來說,就已經夠用了!
六耳獼猴抓住了這個寶貴時機,終於從這個短暫的空隙中竄了出來!接着他立即撲向了那個蒙面人,只要殺了那個蒙面人,綠葉馬上就會變成無主之物!
但綠葉的反應之快,又出乎了六耳獼猴的意料:還沒等六耳獼猴行動呢,已捲成了一團的葉片立即反向外翻,向六耳獼猴鋪天蓋地般地捲了過來。六耳獼猴真是有些後悔,心說:我忘了出來時先給葉子一棒了!
六耳獼猴哪兒還顧得上擊打蒙面人,趕緊一個斜翻,向右上方逃去。
綠葉則緊隨其後,緊追不放。令六耳獼猴再次吃驚的是,綠葉的速度竟然不差於自己!這也就是六耳獼猴,擁有可以比肩鬥戰勝佛的速度,不然早就又被綠葉收入了!
此時六耳獼猴對綠葉是真的忌憚了!他即使面對悟空的雷庭重擊,也沒有這樣的感覺!
六耳獼猴不敢輕易地再被它捲入,因爲如果再被捲進去,不知會是什麼情形?在此陌生的地方,孤身一人的六耳獼猴可不敢冒這個險!
但六耳獼猴也不想避太遠,雖然他一個筋斗就能翻出十萬八千里之外——這還只是他提升前的速度,獲得層次提升之後,他的速度更有了提升。
六耳獼猴只在一萬里之內閃避,因爲他的聽力提升到了一萬里,能聽到一萬里之內的聲音。他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設法聽到蒙面人的“收寶訣”。
綠葉上下翻飛、鋪天蓋地,令六耳獼猴險象環生,卻久久等不來蒙面人的“收寶訣”!六耳獼猴有些着急了,拋開危險不說,他也沒有那麼好的性子。於是六耳獼猴不得不再次使用替身。
替身雖妙,但六耳獼猴並不常用,因爲這讓六耳獼猴有一種“勝之不武”的感覺。現在六耳獼猴連續兩次使用此術,便說明了綠葉的難纏及六耳獼猴的無奈!
六耳獼猴心念一動,便有一根猴毛化做了他的樣子。而他自己卻隨即化做了一粒塵埃,消失無影。
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這次綠葉卻沒有理會這個猴毛化做的替身,而是繼續向他的本體席捲而至!
這下出乎了六耳獼猴的意料,他防備不足,現在眼看着綠葉從左側後倒卷着壓了過來,六耳獼猴便只能使出他的極限速度,向斜前上躍竄。但當他就要勉強地逃過這一卷之時,葉面卻突然生出一股強大的吸力,將剛要逃出“魔掌”的六耳獼猴一下吸了進去!
六耳獼猴大呼不好,因爲他知道綠葉的厲害——被綠葉深捲進去,會是怎樣的兇險!所以六耳獼猴絕不允許再像上次那樣如卷“菜卷”一般被層層捲入,就在自己剛被捲入,也就是綠葉剛剛旋卷一兩層的時候,六耳獼猴果斷地化做了一根銳利的鋼針,狠狠地刺穿綠葉,洞穿而出!
而這時六耳獼猴卻感覺到自己有了機會——因爲他此時距綠葉之近,可以讓他揮起紫金棒,重擊綠葉。但綠葉這等的至寶,六耳獼猴的確已經打心裡喜歡,他還真捨不得傷它,最好還是等到“收寶訣”,將其收爲已有。
這樣一想,卻讓六耳獼猴失去了一次重擊綠葉的寶貴機會!而且反受其累!
他的這個念頭,比一瞬間的時間都要短得多,也可以說是他的本能的閃念,甚至連他自己都還沒來得及轉化爲理念。就在這一閃間,綠葉卻又狂風般地倒卷而來,嚇得六耳獼猴慌忙一個急躍,遠遠地跳開。
雖然躲過了這一劫,但六耳獼猴心裡的疑惑更重——這替身怎麼就這樣失效了呢?難道綠葉會有如此強的長進能力?它只被替身矇蔽了一次,就能辨別出替身了?
不過六耳獼猴馬上就想到了原因所在——以六耳獼猴對綠葉的估計,應該不會具有一眼就能看穿替身的本源的功能。替身的本源乃是一根猴毛,若綠葉能看透這一點,那麼它的“眼睛”便能趕上悟空的火眼金睛及二郎真神的第三隻眼了!
(多謝各位書友對本書的好評、關注及收藏,謝謝您們對《西遊後》的大力支持與厚愛。您們的熱情鼓勵,是我前進的巨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