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劍舞絕頂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

列位看官,唐代著名詩人杜甫的《望嶽》詩,熱情地讚美了泰山雄偉磅礴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美景。

抒發了詩人不畏困難,敢於攀登絕頂,傲視一切的雄心壯志,同時流露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一千多年以後,它激起了在泰山頂上舞劍的一位老道士的強烈共鳴,由此引出一段傳奇的熱血故事。

話說光緒十一年秋,拂曉時分,泰山頂上煙霧朦朧,雲海翻滾。

一朵一朵的白雲從山峰上輕柔地飄過,青黃色的松枝和灰白色的岩石時隱時現。

山峰頂上的方形大石臺上,一位頭髮花白,身着青色道衣,束腰裹足的老道士在雲霧中揮劍狂舞。

但見他:“心如磐,目微瞑,白雲悠悠風淡淡;身似影,龍遊海,劍氣紛紛山凜凜。”

老道步行八卦,劍走龍蛇,身在雲中遊,龍在海里翻。“金蛇狂舞”“天師降魔”,劍法神技變幻莫測。

半個時辰過去,東方漸漸現出一縷曙光,天空由灰暗變成淡黃色,又由淡黃變成橙紅色。

縹緲的霧幕在晨曦斜照下,天空中呈現出一個內藍外紅的彩色光環。

突然間道士的身影飛入彩色的光環中,手中利劍時而翻江倒海,時而蛟龍騰空。

其勢如“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的俠客,氣吞齊魯,唯我獨尊。

一會兒,天空的雲朵紅紫交輝,一輪火球從地平線上噴薄而出,發出萬道霞光。

東嶽羣峰盡染,彩霞與雲海融爲一體,如夢似幻。

顯然,道士被眼前的壯美景色迷住了,只見他把劍輕輕一收,作了幾個吐納深呼吸,定神凝視天空。

不禁默唸起老杜的《望嶽》詩,發出江山多嬌的感嘆。

他把“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重複唸了幾遍,因爲這是他爲之奮鬥的武學最高境界。

在飽覽泰山日出的壯麗景色後,道士依依不捨地離開大石臺緩步下山。

列位看官,據中國神話傳說,盤古開天劈地造就世界以後,其頭部化成了泰山。

因此泰山稱爲“五嶽之首”,並有“五嶽獨尊”的地位。

中國人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

自古以來,“天子”把泰山看成是國家統一和權力的象徵。

歷朝歷代的皇帝不斷在泰山封禪和祭祀,並在泰山的上下建廟塑神,刻石題字,以求泰山之神保佑江山永固,國泰民安。

道士在途經泰山摩崖石刻時,見到高聳的石壁上“與國同安”四個紅色大字,在陽光映照下格外耀眼,觸動了自己的辛酸往事。

不禁長嘆一聲:“哎——,報國無門啊!”

“無爲子,你的劍法爐火純青、齊魯無雙。剛纔聽道弟長嘆一聲,有何心事呀?”

無爲子一怔,回頭見是一位年過古稀的老道。

皓首童顏,精神矍鑠,頭戴逍遙巾,身穿青色道袍,腳踏道靴,手持拂塵,正是人稱“神彈子”的泰山碧霞觀玉虛道長。

無爲子連忙拱手施禮道:“玉虛子,幸會!幸會!心事嘛,一言難盡,哎……”

他滿面風霜的臉上,顯示出幾多無奈。

玉虛子聽他連嘆兩聲,想必他經歷坎坷,或許壯志未酬。

安慰道:“無爲子,今天泰山天氣好,我的心情也格外舒暢。您好久沒到碧霞觀來了,現在請道弟去敝觀喝杯茶閒聊一會,如何?”

“好呀,正好散散心。小弟許久沒有聽玉虛子高談闊論了,請不吝指教。”無爲子道。

碧霞觀是道教全真派聖地,位於泰山頂南側。無爲子隨玉虛子走進碧霞觀的山門,繞過大照壁,再穿過南神門大殿來到後院。

院內有香亭等大型建築物,高低起伏,參差有致,佈局嚴謹。

一棵大樹上掛滿黃葉,一陣微風吹來,黃葉隨風飄落,樹下像鋪了一層金。

無爲子對玉虛子道:“這裡秋色滿園,黃金鋪地,正是喝茶閒聊的好地方。”

玉虛子道:“好,就在這裡喝茶吧,待我搬一張茶几來。”

只見玉虛子把拂塵往腰上一插,將道袍一收,挽起雙手的衣袖,走到一塊長條石旁。

他暗運泰山派內功,雙手抱起約莫三四百斤重的一塊長條石。

緩緩移步到樹下,輕輕放平擺正,恰好是一張長方形的石茶几。

無爲子知道,玉虛子系泰山派武林至尊,內功非常深厚。

他手中拂塵內含有細如髮絲的鋼絲,中心兩根鋼絲尖端帶有鋼刺,其柔軟如髮絲,其堅挺似鋼鞭,厲害無比。

此外,他的“飛蝗石”絕技,更是世所罕見。

無爲子見玉虛子有意在自己面前顯示神力,心想我也不是等閒之輩,豈能居其下風?

他雙眼四處搜尋,看見香亭旁邊有兩個作凳子的石鼓。

他慢慢走過去,把一個石鼓搬到另一個石鼓上,重疊碼好。

然後運足“玄武內勁”,雙手抱起四百來斤重的兩個石鼓,輕輕放在石茶几邊。

在茶几南北方各擺一個石鼓,轉眼間茶几和凳子都擺好了。

玉虛道長讓無爲子坐了玄武位,自己坐在朱雀位。

吩咐小道童泡起泰山綠茶,並端來稀粥和饅頭等早點。二人用過早餐後,照例要活動一下身骨。

無爲子和玉虛子先在院內徒手切磋,熱熱身子。

一個是四川玄武派高手,一個是山東泰山派至尊。兩強相對,如獅虎相搏,拳來腿往,直戰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

道童在一旁看得目不轉睛,眼花繚亂。

畢竟是好友切磋,雙方都互相謙讓,僅用了一分功力,自然是點到爲止,不分勝負。

稍微休息一陣後,玉虛子邀無爲子一起登上院子後面的小山坡。

恰在此時,頭頂傳來了幾聲雁鳴。

玉虛子悄悄取出兩個石子,只聽“嗖、嗖”聲響,兩隻大雁應聲墜落,動作之快只在眨眼之間。

無爲子拍手讚道:“神彈!神彈!玉虛子的‘飛蝗石’絕技,不愧‘神彈子’美名呀。”

玉虛子道:“雕蟲小技,何足道哉?”

無爲子微微一笑後不吭聲,兩眼在焦急地尋找目標。擡頭見三隻松鼠趴在樹枝上,於是計上心來。

他順手將一根松枝折成三節,手輕輕一揚,鬆節如鐵鏢飛出,三隻松鼠咕嚕嚕滾下樹來。

第147章 大鬧軍政府第150章 “打啓發了!”第29章 藏寶圖第33章 爭奪餉銀第16章 旗開得勝第60章 百福宴第17章 驅火牛陣第80章 青羊宮打擂第126章 白猿劍法第157章 二打總督府第73章 綿州巴歌第125章 捨身跳崖第36章 大戰官軍第103章 軍費何來?第2章 乞討少年第124章 “盜寶賊,哪裡走!”第131章 烈士與壯士第9章  大戰老鷹嘴第103章 軍費何來?第50章 神秘鏢隊第38章 火燒戰船第32章 英俊書生第12章 兩個中學生第127章 血濺老虎灘第6章  金蛇狂舞第89章 “錦江春”會館第7章  玄武觀第126章 白猿劍法第66章 夜闖總督府第112章 二打玉女寨第96章 人肉綁票第93章 破茶碗陣第138章 十三妹與王三娘第20章 行刺武威第28章 鬥寶大會第87章 畫像石棺第74章 “抓盜寶賊啊!”第139章 新津保衛戰第10章 住持之爭第26章 劍鞘之秘第10章 住持之爭第79章 青城九俠第58章 怒打彭公子第131章 烈士與壯士第102章 神秘小兩口第152章 會館密室第71章  來去無牽掛第61章 洞庭雙龍第140章 激戰大相嶺第144章 蜀軍政府第132章 舌戰趙屠夫第90章 貨船喋血第70章 火燒石筍場第70章 火燒石筍場第35章 圍魏救趙第153章 一打總督府第158章 “屠夫”末路第66章 夜闖總督府第82章 二水口內藏第150章 “打啓發了!”第44章 嫦娥的心思第17章 驅火牛陣第53章 血濺資陽城第41章 五龜拳法第39章 煙花三月第5章   怒打洋教士第28章 鬥寶大會第16章 旗開得勝第102章 神秘小兩口第61章 洞庭雙龍第39章 煙花三月第71章  來去無牽掛第49章 遍訪名師第158章 “屠夫”末路第20章 行刺武威第63章 桃花妹妹第96章 人肉綁票第130章 廢約保路第83章 “聚珍閣”之謎第149章 成都兵變第130章 廢約保路第27章 大西王藏寶第124章 “盜寶賊,哪裡走!”第118章 心蓮和尚第17章 驅火牛陣第102章 神秘小兩口第107 “談天說地”第43章 走火入魔第58章 怒打彭公子第24章 小鎮歷險第80章 青羊宮打擂第4章 龍蛇功夫第63章 桃花妹妹第101章 章神仙打賭第40章 兩個蒙面人第14章 嫦娥妹妹第37章 誘敵深入第112章 二打玉女寨第145章 “特設”還是“特赦”?第98章 青雲大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