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章 西羅公司的作用這不就凸顯出來了麼

埃立諾突然爆出來的消息,確實完全超出了一衆人的心理預期。

房間裡幾乎是立刻就掀起了一陣騷動。

羅爾斯·羅伊斯和華夏在航空技術方面的聯繫,其實從很早以前就開始了。

就連斯貝項目陷入停滯的那些年也並沒有中斷過。

其中也包括氣膜冷卻。

實際上,羅羅當年甚至還爲鎬京工大第一個研究航發主動散熱技術的課題組提供過好幾個項目。

雖然都只是邊緣研究,可是對於當時尚處在起步階段,且正趕上經費緊張的華夏來說,也絕對算是雪中送炭級別的幫助了。

後來更是直接把出口到華夏的產品售後業務放到了本地。

而這一切也都是有回報的——

相對較低的售後成本,以及穩定的零部件供貨渠道,使得華夏航空公司在同等情況下往往更傾向於選擇英國,而非美國或者加拿大的產品。

尤其近五年以來,市場佔比更是暴漲。

只可惜他們沒能在737和A320這個級別分到一杯羹,影響了未來的成長潛力。

不過不管怎麼說,眼下至少是吃的滿嘴流油。

羅羅方面的心態也一直是:

шωш▲ t tkan▲ ¢O

沒有人比我更懂華夏航發市場。

當然,華夏近些年來在航空技術領域的進步,業內人士只要不瞎,都是能看在眼裡的。

但無論是從目前能夠獲取到的情報,還是對方的外在表現來看,這種進步主要還是體現在項目管理和工程設計領域。

而在製造方面,考慮到華夏每年仍然在進口不少航空基材、元器件以及加工設備,因此一般認爲,進步速度應該是比較慢的。

這也符合一般的工業發展邏輯。

結果現在……

他們發現自己好像也沒那麼懂。

“教授,關於這一點……是斯奈克瑪方面直接聲明的麼?”

蒂姆·波迪剛剛還上揚的嘴角耷拉下來,表情也隨之變得嚴肅。

一方面是他自己覺得有點不合理。

另一方面,作爲整個遄達系列發動機的副主管,他也必須要通盤考慮。

如果真的在遄達900上面使用華夏零部件,一帆風順還好說,萬一要是出點什麼意外,哪怕這種意外並不是由於生產質量問題所導致,也必定要面臨巨大的輿論衝擊。

“不是。”

埃立諾果斷給出否定的回答:

“實際上我剛纔也沒問。”

“那……”

波迪沒想到對方竟然否定的這麼幹脆。

但埃立諾並沒有給他質疑的機會,而是馬上就解釋道:

“你們仔細看,那本冊子,有關渦輪部分的最後一頁,下面標註了一行小字。”

恰好,宣傳冊此時也傳到了波迪手裡。

他按照埃立諾的指示,很快便發現了那一行字:

“由於氣膜孔內部結構複雜,所以……將會交由指定的供應商進行中期維護?”

聽到這個表述之後,剛剛討論和質疑的聲音都逐漸平息下來。

大家都是內行人,能聽出弦外之音——

SeA650本身就是聯合研發的型號,但考慮到推廣的便利性,在前期宣傳的時候,無論打出的旗號還是使用的宣傳渠道,都是以斯奈克瑪爲主。

包括以後歐洲用戶的保障服務,也肯定是直接找法國人對接。

而爲了防止某些訟棍拿虛假宣傳這套指控來搞法律訛詐,就找補了這麼一條免責聲明。

表示實際給這個部分提供售後服務的是另外某個企業,我們斯奈克瑪只是代爲轉交。

以後在合同裡面肯定也有相關條款。

那既然斯奈克瑪連維護保障都搞不定,就更不用說生產加工的事情了……

只可能是華夏人負責的。

一時間,大家或是低頭沉思,或是兩眼放空,或是來回踱步……

總之都沉默了下來。

尤其是波迪和拉普華茲。

像遄達900這樣的重大型號,最終決策肯定需要由管理團隊整體做出,再交給董事會簽字批准。

不過他們二人作爲項目高管和核心技術人員,在這裡面無疑擁有着很高的話語權。

當然,也意味着要負對等的責任。

“教授。”

一番糾結無果之後,波迪轉身看向正在沙發上看熱鬧的埃立諾:

“SeA650發動機,現在進展到什麼程度了?”

“我的意思是說……大概什麼時候可以交付用戶使用?”

後者稍稍仰起頭,回憶了一下剛纔在展會上的談話內容:

“如果你指的是和獵鷹8Z一起交付給航空公司的話,那應該要等到2004年初……當然這只是他們的說法。”

“要讓我估計……大概2005年之前吧。”

埃立諾教授按照歐洲這邊的“常理”,在劉永全給出的交付時間基礎上,又多讓出了一些餘量。

然後,或許是爲了提高自己說法的可信度,又補充了一句:

“畢竟他們那個航發上面新技術不少,除了這個三維異形氣膜孔以外,還有個取代了傳統轉子軸承的永磁容錯發電系統……”

另一邊的拉普華茲並不是搞航發總體設計的,對於這個永磁容錯發電系統並沒有給出太多反應。

但是波迪卻猛地停住腳步,臉上露出了跟之前埃立諾幾乎一模一樣的震驚表情。

不過,遄達900從一開始就沒考慮過使用磁性軸承,而且無論如何不可能在這個節骨眼上再對總體設計做出重大修改。

所以他只是張了張嘴,但最後還是沒有岔開話題,而是開始默默計算起遄達900和A380的研發週期

無論如何,先把眼前最要緊的事情解決了再說。

但計算的結果,卻並不是很樂觀:

“我本來是想着,等SeA650交付給用戶之後再觀察個一兩年,確定沒什麼要命的可靠性問題之後再做決定。”

說到這裡,他有些遺憾地嘆了口氣:

“但是A380計劃是在2005年內開始試飛,如果我們要趕上原型機競爭階段的話,那無論如何時間都不夠……”

“能不能考慮先用目前這個技術狀態的發動機去試飛,等交付量產型的時候再換……”

有人提出了新的想法。

“很難。”

波迪當即搖頭:

“其實技術上倒是沒什麼問題,但臨時升級肯定要影響到客戶的心理,而且考慮到中間還需要測試,也會耽誤整機的交付時間,最後只會讓更多人去選GP7200。”

“如果在一個型號的第一批訂單當中就明顯吃虧,那根據過去的經驗,除非等到全新一代的產品,否則很難翻身。”

“……”

眼見短時間內討論不出個結果,剛剛一直沒有表過態的拉普華茲決定退而求其次:

“現在,遄達900至少有了勝過競爭對手的可能性,所以不管怎麼說,我認爲應該先和華夏方面聯繫,採購一批樣品件,至少先拿回來測試一下。”

在所有人當中,他作爲新型氣膜冷卻技術的開發者,態度無疑最爲積極:

“如果部件級測試能夠通過,後面再進行裝機測試,董事會那邊的阻力也會降低一些。”

“這不完全是採購量的問題……”

波迪無奈道:

“既然要找別人代工生產,那至少也要提供跟渦輪設計,還有基材相關的一部分參數,所以就算是樣品件,你也得證明有足夠的必要性,才能讓上面同意把這些數據給出去……”

實際上,他雖然沒有明說,但這就是個偏見問題——

哪怕是對於他們這些專業技術人員來說,華夏在航空領域的發展速度都是有些難以理解和接受的。

更不用說上面那些做決定的人了。

所以,就算同樣是找人代工,但“找法國人代工”就比“找華夏人代工”更容易被接受。

他剛纔之所以想要觀察兩年SeA650的情況,也正是基於這種考慮。

到時候就可以說華夏人的產品可靠性已經在其他型號上得到了驗證,現在擺在咱們面前的根本沒有第二種選擇,不選也得選云云。

只可惜時間不等人。

“要我說……”

突然間,從房間角落裡傳出一個弱弱的聲音,頓時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過去。

是盧克·諾里斯。

按說他其實也屬於羅羅集團的中層了,只是在這羣人裡面,確實顯得毫無地位……

因此,猛然被這麼多目光盯着,差點讓他忘記了怎麼呼吸。

“呃……我是想說,如果只是少量樣品的話,或許可以通過西羅公司,把這件事情的敏感程度降低一些……”

“西羅公司……”

拉普華茲眼神中露出了一絲茫然:

“他們不是隻負責維護保養,還有培訓和聯絡麼?”

“最開始確實是這樣的。”

諾里斯回答道:

“但我剛纔想起來,他們前兩年提交過一份報告,裡面提到過空客A380的發動機選型問題跟華夏市場的關係……”

“Ah?”

波迪和拉普華茲面面相覷。

照理來說,這種報告如果真的很重要,那他們倆肯定應該看過纔對。

諾里斯繼續解釋:

“那個報告我看過,跟技術,還有遄達900發動機本身都沒關係,其實是拐彎抹角地想要擴展西羅公司的業務範圍,尤其是增加研發和生產的職能,所以就直接上報到了行政管理那邊……”

拉普華茲當即就翻了個白眼:

“開什麼玩笑,他們能研發出……”

話說到一半,就戛然而止。

西羅公司或許確實研發不出來什麼。

但華夏人可以。

就像剛纔諾里斯說的,只要中間經過一手西羅公司,董事會那些高管又不懂技術,誰能看出來具體怎麼回事?

“所以……你們當時的迴應是?”

波迪明顯也想通了這一層,趕緊追問。

“我們當時也不覺得他們能研究出來什麼。”

諾里斯聳了聳肩:

“但華夏市場太重要,完全拒絕也不好,所以就象徵性地給安排了幾個研發崗位,還有大概每年幾萬鎊的經費,讓他們在名義上搞搞技術合作……”

第936章 鋌而走險!第662章 那個飛機是我設計的第1438章 這下只能返航了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第652章 先把GPS干擾器運過去第1108章 無意間推動了歷史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846章 給法國人上一課第943章 總不能什麼都交給華夏人去幹吧?(4K)第1316章 我要一艘彈道導彈核潛艇243.第243章 金陵,電科14所!第1450章 放棄甲彈對抗,擁抱信火一體第839章 理論水平LV4,獲得被動技能!第169章 放棄幻想,準備鬥爭!第203章 在做了在做了(新建文件夾)第1298章 等離子體,出現了!第33章 這個成果,不能公開!(二合一)第624章 渦扇10,全權限數字控制系統第712章 戰後結算第494章 隨手發個頂刊(月初求一波月票)第1021章 讓華夏參與遄達900項目?第958章 如何識別航母?第835章 揭曉七大難題第1335章 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326.第326章 客機,C808和C909第844章 渦扇10的產能分配第774章 數學界的震動第1099章 隔空交鋒232.第232章 三座門的慶功會!(二合一)347.第347章 搞重型模鍛壓機!第804章 老同志的大膽想法第676章 預警機也可以高低搭配第677章 相控陣雷達399.第399章 TORCH Multiphysics的誕生第949章 東歸的“白天鵝”第474章 “太行”發動機設計評審會(日萬)第170章 客機背後的利益第1406章 準備送一份大禮228.第228章 組織這是在考驗我啊!(二合一第168章 有些人只會窩裡橫第525章 Nh90直升機,看向東方第1104章 評院士還能服從調劑?第1029章 遄達900有設計缺陷?第192章 無人機也可以搞一搞(爲上月月票金249.第249章 美國人總是喜歡折中的280.第280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310.第310章 兩個方案的殲10!(爲盟主【死第588章 完美的單晶第1048章 這就想要A射B導了?第1292章 什麼第四代發動機,渦扇10G而已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第783章 滬東造船廠的撒手鐗第1371章 “玄鳥”西南飛第417章 正式開工!第1252章 我們來拯救國際空間站!第498章 魔改直9,火炬集團的新業務(求一波241.第241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下)第1100章 反制無人機的思路第566章 聲吶無銅,撈之無用?第618章 軟殺傷自衛反制系統(SKSPCS)第180章 絕地求生的430廠第930章 來自COMSOL的挑戰第1330章 雙模態衝壓發動機第1432章 臉沒露成,倒是把屁股露出來了第1108章 無意間推動了歷史第757章 給殲11擴大產能第1465章 什麼叫話語權啊?(5k字,二合一)第988章 棋逢對手第1056章 達索的小心思第66章 解決方案【求首訂!!!】(15)第1257章 半年之期!336.第336章 電磁干擾,噩夢重演第647章 側衛進化論238.第238章 海軍也想要新裝備第965章 這事還是徵求一下華夏人的意見第1090章 20分鐘的“準直播”第709章 我 們 仨第470章 你沒錯,麻省理工搞錯了第1188章 反導威脅第617章 反巡航導彈寶具第936章 鋌而走險!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67章 前緣縫翼(25)第1334章 陸軍老大哥的逆襲第1126章 預連接工藝第1278章 《太空救援》第8章 全新的設計方法!第465章 友誼計劃!第1042章 空警2000的數據鏈天線第1161章 他改變了測量學327.第327章 本科畢業就被欽定是不是搞錯了第1370章 暗度陳倉第134章 衆生相(二合一)320.第320章 地面測試驗收,以及總裝備部的誕生第770章 繼往開來第42章 破格,直博!第579章 F14還是拿到手了第920章 精確制導時代第815章 加入WTO的得與失第830章 C808,成功取證!(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