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7章 全新的對抗模式

第1187章 全新的對抗模式

就在這個時候,魏士軍旅長也從稍遠處疾行而來。

其實他從常浩南二人剛開始面對面的時候就已經在往這邊湊了,只是慶祝的人羣實在太擠,所以才耽誤了一點時間。

“常院士,這位是正在我們基地進行調研的戴彭鑫戴研究員,只不過之前一直是在兄弟單位那邊……只是正趕上今天我們旅有發射任務,所以整個基地都派了代表觀摩……”

常浩南笑着擺了擺手:

“剛纔戴研究員已經自我介紹過了,和我算是同行。”

而戴彭鑫也緊跟着解釋道:

“您知道,有機動突防能力的彈道導彈,是在21型彈的基礎上研發的,我們作爲研製方,也要了解一線單位的使用情況……”

第二炮兵作爲獨立兵種,從一開始就採用了軍-旅-營的編制方式。

在2005年這會兒,每個正軍級的基地一般下屬3-7個不等的導彈旅,每個旅又包含12個字面意義上“全營一杆槍”的發射營。

當然,基地這個單位實在過於龐大,一般不會像陸軍老大哥的集團軍一樣拎出來作爲戰役單位使用,只是將單一軍區下轄的導彈力量集中到一起,在行政上便於管理。

所以同一個基地的各旅之間,裝備型號也是不盡相同。

比如戴彭鑫前來參觀調研的主要對象,大概率就是隔壁裝備更新型東風21的822旅。

一直以來,都是810旅指戰員們羨慕的對象。

不過,至少在今天,魏旅長的心態還是比較平衡的。

畢竟他們能有機會打上一發寶貴的實彈,某種程度上也算是託了手中裝備足夠老的福……

一陣簡短的寒暄之後,魏士軍也知道自己在具體技術方面插不上什麼嘴,於是迅速找了個指揮發射營進行撤收的理由,一邊重新戴上防毒面具一邊轉身離開指揮所。

另外兩人也很快回到了剛纔的話題上。

“其實最開始,我們的想法是讓彈頭在飛行過程中進行高速滾轉,這樣可以在穩定彈道的同時消耗一部分再入能量,從而降低再入速度,一方面是給姿態調整留出時間,另一方面也是儘量削弱等離子體鞘套的厚度……”

戴彭鑫介紹道:

“不過,真正做過控制率模擬之後我們發現,彈頭內部的滑塊和導軌會在旋轉過程中對彈體施加很大的慣性力矩,導致滾轉通道和俯仰通道的控制率之間產生十分強烈的耦合作用,所以沒辦法這樣投機取巧,還是要考慮採用更加直接的辦法……”

常浩南上一世是個單純的航空工程師,所以並沒有深入接觸過反艦彈道導彈的研發過程。

不過即便從一些隻言片語當中,他也曾聽說過這個“通過降低再入速度來命中移動目標”的思路。

但現在來看,恐怕是研究到一半就沒繼續下去了。

雖然前世的技術人員最終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常浩南應該是沒機會再知道了。

但好在,他現在已經有了自己的辦法。

而且,二院之前的思路也未必就沒有利用價值……

“不同類型的彈頭有各自不同的具體特徵,我現在只能說,從原理上講,自發汗材料確實可以直接降低表面溫度,但如果你們想要更具體的數據,那還是等我們回到京城之後,再由兩個項目組之間出面進行合作爲好。”

常浩南先是給出了一箇中規中矩的迴應。

戴彭鑫本來也只是和常浩南初步接觸一下,因此自然是連連點頭。

但他還沒來得及開口,後者就話鋒一轉:

“另外,如果確定要跟我們合作的話,那最好能把你們之前對滾轉降速和變質心機動的研究成果也一併加入進去。”

“哦?”

這個要求顯然出乎了戴彭鑫的預料:

“常院士你們的研究……也需要用到變質心機動技術?”

“對於高超音速武器來說,變質心能提供的控制力矩太低了……所以不是用來機動……”

常浩南搖搖頭,接着繼續解釋道:

“根據我們對雙錐體彈頭的研究結果,可以將導彈受到的干擾力矩轉化爲滾轉加速度干擾項,引入到自動駕駛儀閉環迴路中,如果能結合滑塊控制的話,可以用來抵消外部干擾項,提高末端命中精度。”

聽到這個思路的戴彭鑫微微沉思了一下,似乎是沒跟上常浩南那如同泥鰍般靈活的解題思路。

但後者剛纔的說明相當籠統,所以也不可能從中分析出個一二三來。

他只好說服自己,暫時接受了這個設定:

“那常院士,我回去之後馬上向上面打報告……”

……

就在810旅這邊慶祝髮射圓滿成功,並開始收集和分析全射程數據的同時。地空導彈的攔截測試結果也已經被送到了一衆正在開會的空軍領導面前。

很明顯,情況並不樂觀。

在提前預知目標來襲方向和時間的情況下,甚至連最基本的射擊準備都沒能完成。

如果是實戰條件下,那麼這個防空陣地本身,或是其保護的重要目標大概率已經被這區區一次攻擊給摧毀了。

儘管大家此前就對高超音速武器的威力有所估計,但腦子裡簡單想想,總歸不可能有白紙黑字的對抗測試結果那樣直觀。

經過好一會的沉默之後,喬晨青才調整了一下坐姿,然後朝旁邊的空政主任孫哲軍詢問道:

“這位盧志成團長,我記得就是去年在肅州打靶,最後七發七中圓滿通過驗收測試的那位?”

後者點頭:

“沒錯,不過肅州那次的所有人員都是高配,所以盧志成同志實際上親自負責指揮了導彈發射連,算是我軍在反導攔截領域經驗最豐富的指揮員之一……”

聽到這裡,會議桌周圍的其餘衆人臉色微微變了變。

全軍經驗最豐富的指揮官,搭配目前技術水平最高的防空系統。

結果甚至無法實現穩定跟蹤目標。

這肯定不能再說是主觀層面的問題。

應該說,隨着近些年一批新型裝備的陸續到位,空軍方面原本已經對關鍵地帶的要地防空水平頗有信心。

尤其經過去年那次測試,證明最新一代防空導彈有能力抵禦中短程的戰術彈道導彈之後,更是久違地鬆了一口氣。

結果,這口氣才鬆出去不到一年,就又要重新繃緊了。

“呂光同志。”

喬晨青看向坐在會議桌末位的空軍裝備研究院負責人:

“你認爲……我們正在研發的最新型防空系統,能否有效面對這種超高速目標?”

呂光其實從剛纔就已經猜到自己會被問到這個問題,但還是故作沉思了一會,以免顯得過於輕佻:

“基本型紅旗9在去年年末已經交付部隊進行試用,目前的反饋是除了射程偏短之外,其它性能都和S300PMU2大致相當或更強……”

“但這兩種系統在本質上仍然屬於同一代產品,我們當年的研發重點也是強化應對多頻次和超低空目標的能力……如果面對高速來襲的彈道目標,表現恐怕不會有本質上的差距……”

他這段回答相當委婉,但意思卻不難聽懂——

不能。

喬晨青不由得露出有些苦惱的表情:

“看起來這新三打三防也已經有些過時了……得研究一下‘新新三打三防’才行。”

話雖然帶着些許風趣,可是在場誰也笑不出來。

呂光見狀稍微寬慰了一下衆人:

“至少現在各國對高超音速武器的研究還都處在驗證階段,所以情況倒也沒有十多年前那麼緊張……”

他的話起到了一些效果。

畢竟當年爲了拱衛沿海大城市,防空部隊被逼的連59式高炮都拉出來了。

但安慰終究只是安慰。

華夏軍隊向來居安思危。

“偉人曾說過,在戰略上藐視敵人,但在戰術上要重視敵人,美國人的技術實力還是不容小覷……他們的高超音速武器研究,目前應該還是走在我們前面。”

說到這裡,喬晨青稍微停頓了一下:

“呂光同志,如果我們假設,美軍在未來幾年內裝備了類似這樣的高超音速導彈,並且把它定義爲戰術武器,那有什麼比較穩妥的應對辦法?”

應該說,站在2005年這個時間節點來看,他的分析其實相當合理。

雖然確實沒有已經裝備部隊的型號,但美國陸海空軍以及NASA,都已經成立了自己的高超音速研究機構。

怎麼看都是熱火朝天欣欣向榮的場面。

而這一次,呂光的回答也非常迅速:

“那就只有像當年的美蘇那樣,研發一種專門用於反導的防空系統!”

第106章 最強渦噴!(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第120章 三年窗口期第1118章 給我一週時間!第1000章 火炬集團,永遠的神(日萬,求一波月票)第1292章 什麼第四代發動機,渦扇10G而已第480章 國產化渦扇9!296.第296章 理論結合實際第810章 什麼叫獅子大開口啊?第709章 我 們 仨第1108章 無意間推動了歷史第661章 我,普通國企職工232.第232章 三座門的慶功會!(二合一)384.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第1436章 告訴同志們,要逐漸習慣我們已經處於領先地位的事實第682章 搶了日本人的生意第560章 成功的反潛戰第1330章 雙模態衝壓發動機283.第283章 溜了第56章 前往盛京!第1145章 沙漠改造的最後一塊拼圖第1384章 忙裡偷閒第954章 學習的速度跟不上新知識產生的速度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1402章 你給我解釋解釋,什麼叫驚喜?第1269章 國際空間站發出求救信號?第201章 需要重型水壓機!第1387章 山間的雷達站第1053章 新的預警機平臺?第887章 重返藍天的陣風第739章 火炬實驗室第1249章 標準3,發射!第911章 針“風”相對第1469章 針對性破壞第548章 佈局:二桃殺三士第96章 你憑什麼去研究?第659章 西巴爾幹之謀第1424章 獨門絕技第200章 700兆瓦水電機組第1007章 空軍數據鏈第799章 影響整個數學史的郵件第1370章 暗度陳倉第658章 把航母項目整個搬回來?第110章 我順手補充了一下國軍標第497章 無需修改,直接發表!第71章 我選擇回國果然是正確的(爲盟主fla第626章 打不過?打不過就加入!第1045章 世界最強預警機!第641章 “等渦扇10定型之後”第1044章 全新的網絡形式?第537章 殲轟7A,更重 更遠 更安全第1461章 蔣幹盜書第912章 也不是所有訂單都能接第1468章 價值10萬科研點數的靈光一閃第1055章 公務機搞軍用?第1262章 空客與華夏的秘密交易?第792章 需要預警機第155章 三倍音速第1195章 部署位置在海上?第36章 作繭自縛第598章 咱們也有力大磚飛的一天吶?第815章 加入WTO的得與失第1243章 肘,跟我進屋!(新的一月,求月票)第747章 做一個合格的老闆322.第322章 俄國人也羨慕我們(爲盟主【死跑龍套的】加更55)第172章 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暢想第1178章 空射彈道導彈第760章 常氏引理345.第345章 關鍵裝備還是不能依賴外人第1452章 舉世皆驚第737章 陣容離譜的畢業答辯第180章 絕地求生的430廠第108章 渦輪前溫度第631章 加力燃燒!391.第391章 殲教9,和多場模擬器TORCH Mul第1469章 針對性破壞第1055章 公務機搞軍用?第981章 這可是我們起家的技術第781章 準備開始當導師!第982章 原來常總每天都這麼爽的?第869章 野獸掛載殲11B第1412章 “哪有什麼四代機,都是殲10改”222.第222章 轟6AIT第209章 安排一班專機!第1101章 克服黑障?第641章 “等渦扇10定型之後”第165章 霹靂11的未來發展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12章 鈔能力也是很重要的第838章 我改變了學術規則第1231章 狂飆爲我從天落第903章 從美國反向挖人才!第684章 確實需要一個課題組了第807章 狗中哈士奇,國中第1453章 絕對震懾第100章 渦噴14的重生(下)(二合一)第1400章 提前進行的地面測試第740章 蓋大樓,買設備,建實驗室第678章 知識產權還是要保護好第931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472章 路線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