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6章 勿謂言之不預

實際上,早在80年代中後期,華夏就已經意識到了衛星在現代戰爭中能夠發揮的巨大作用。

但受國力所限,又很難在短時間內建成像美蘇那樣規模龐大、功能齊全的人造衛星網。

因此,在大力發展衛星技術的同時,也陸續開始探索各種反衛星武器的可行性——

跟一些科幻文學作品中的想象類似,當年的華夏,也確實有過“把對手的信息化水平拉到跟自己一樣再依靠豐富的經驗戰勝之”的思路。

當然,思路歸思路。

後來很快發現,攔截航天器和發射航天器的難度根本不在一個層級上。

相比於把敵人的衛星全打下來,反而還是自己也建成一個衛星網的可行性更高。

加之華夏的衛星和火箭技術在90年代中期又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所以重點方向也隨之確定爲一系列定位、通信和遙感星座。

但作爲兜底手段,衛星攔截這條線也沒有完全放棄。

最終形成的技術驗證型號中,其一是用於致盲和干擾的高能激光器,其二就是剛纔首長口中的“動能”系列反衛星武器。

按照計劃,後者預計將會在2007-2008年之前進行第一次測試。

不過這裡面還有個問題。

21世紀的國際環境不比過去。

無論大傢俬下里怎麼撕逼,但至少在明面上,和平利用太空都已經成爲了國際共識。

華夏在航天領域本就是相對弱勢,目前又正處在爭取太空合作的關鍵階段。

在這種大背景下貿然進行一次反衛星試驗,很容易授人以柄,引發外界的集體反彈。

而如果真像這份報告中所說,對方的攔截計劃可能產生一個足以危害航天器安全的太空垃圾,那留給華夏的迴旋餘地可就大了。

因爲這個系列武器雖然名字叫做“動能”系列,但是,把動能攔截器精準送入高軌道還要保證能恰好迎面撞擊目標,這個難度確實有億點大。

所以爲了保證首發任務的成功率,動能-1攜帶的其實是個定向爆破的破片戰鬥部。

無論成敗,都勢必製造成百上千的太空垃圾。

而如果讓美國方面首先承受這一系列輿論衝擊,產生的風波就會小上很多。

別問,問就是NASA先乾的。

這當然稱不上公平。

但就是現實。

此外,當前計劃中的攔截目標是一顆早就到壽報廢的風雲1C氣象衛星,軌道高度達到了驚人的870km,並不能算是個很理想的攔截對象。

只是在缺乏參考的情況下,綜合了實際能力和威懾效果而做出的折中選擇而已。

現在美國人自己跳出來要當個標杆,那完全可以根據他們的攔截情況再做出調整。

這也是爲什麼首長會讓李忠毅回去之後給相關人員打預防針,表示任務需求可能發生變化。

……

與此同時。

NASA召開的新聞發佈會如同一顆被丟進海里的深水炸彈,在延遲幾天之後,也終於形成了強大的輿論風暴。

在北美地區內部,人們的視線基本都聚焦於那個規模宏大的“重返月球”計劃。

畢竟,2003年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爆炸之後,美國的航天發展進入了一個相對長期的低潮階段。

尤其是在事故發生的半年之後,華夏方面就進行了堪稱完美的載人航天首秀。

持續近半個小時的艙內信號直播,更是給全世界留下了極爲深刻的印象。

這哪裡是在炫技術?

根本就是在打NASA的臉啊。

此消彼長之下,一部分本來不太敢在航天領域推進對華合作的國家都開始蠢蠢欲動。

儘管在NASA現任負責人邁克爾·格里芬的推動下,發現號航天飛機已經在2005年7月重返太空,結束了美國無法將宇航員獨立送入太空的尷尬局面。

但經過這樣一番折騰之後,航天飛機的退役卻已成定局。

一部分處於驢黨控制下的媒體更是趁機發難,長篇累牘地攻擊象黨在太空探索領域的軟弱和不作爲,並列舉出種種危言聳聽的數字,論證美國在航天領域的不爭氣表現。

這本質上當然是在爲2008年的大選造勢,但如此鋪天蓋地的唱衰和攻訐,會很自然地影響到公衆對於NASA,乃至整個美國的信心。

而在這樣的節骨眼上,“重返月球”計劃簡直無異於一根強心劑。

包括被稱爲獵戶座飛船的新一代載人探索飛行器,以及計劃用於取代航天飛機、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高達143噸、總髮射重量近3000噸的空間發射系統(SLS)。

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這兩個項目無論用途還是性能,都彷彿在致敬四十年以前的阿波羅飛船和土星5號運載火箭。

那正是絕大部分美國人最懷念的巔峰時代。

在另外一部分媒體的造勢宣傳之下,重返月球的口號很快就成爲了新的象徵,與美國航天,乃至美國的發展曲線綁定——

航天飛機退役又如何?

暫時只能依靠俄羅斯飛船上空間站又如何?

我們很快就要重新瞄準月球,乃至征服火星啦!

不過相比之下,在美國以外的地方,尤其是其它各國的航天主管機構,還是更加關注那個衛星攔截計劃。

一方面,美國人又不是第一次登月了。

另一方面,重返月球計劃一杆子支到了十幾年後。

那實在是太遙遠了。

而政治只考慮如何存活到星期五下午。

相比之下,顯然還是用標準3擊落一顆衛星的影響更大。

要知道,上一次進行直接上升式動能反衛星武器系統測試還是在冷戰巔峰期的1985年。

現在突然又要來這麼一出,很難不讓人回想起那個鐵幕籠罩的時代。

更何況,即便從看熱鬧不嫌事大的角度出發。

載人航天領域的競爭相當於賽跑,而彈道導彈和反導系統的競爭則相當於拳擊,

顯然還是後者更激烈一些。

因此,在《每日郵報》率先把華夏的導彈測試和美國的反衛星攔截測試公開聯繫到一起之後,幾乎全世界所有數得上號的媒體都開始嘗試聯繫華夏航天局,想要打探出太平洋西岸對此的反應。

然而,無論是郵件、信件還是電話,全部都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沒有得到任何迴應。

英國媒體集團甚至試探性地在旗下非嚴肅類小報《每日星報》上,試探性地發佈了一條關於“古老的東方大國已經在本輪競爭中認輸”的新聞,試圖通過激將法來引起華夏方面的反應。

但或許是因爲星報的受衆和太陽報類似,只關心版面上的模特是否前凸後翹,所以根本沒能引起太多注意力。

自然也沒有得到他們想要的效果。

直到幾天之後。

華夏國防機構罕見地舉行了一次記者招待會。

名義上,是爲了給即將成立的新聞事務局以及例行發佈會制度做準備。

但幾乎所有稍微專業些的媒體都在第一時間意識到,這一舉動必定和NASA方面此前公開的消息有關。

於是,申請參加的媒體如同過江之鯽,以至於華夏方面不得不連續兩次調整舉辦地點,以應對這遠遠超出預期的熱情……

不過,或許是由於第一次的緣故,主持招待會的發言人魏軍上校還稍微有些放不開。

一連好幾輪,選定的記者都來自於國內,或是本就有合作關係的友好媒體。

他們當然不方便問出一些過於尖銳的問題,結果就導致整個招待會的氣氛都走向了保守。

好在到最後。

還是英國媒體,還是《每日郵報》,率先打破了僵局。

“尊敬的發言人先生。”

英國記者特地站起身,向站在臺上的魏軍問道:

“就在上週,NASA剛剛宣佈,美國方面將在未來一個月內,利用海基反導攔截系統執行一次反衛星任務,以避免失效衛星墜入大氣層後威脅到人類定居點,請問貴國如何看待這一消息?”

聽到這個提問,魏軍不由得深吸一口氣。

高手。

絕對是高手。

在問題中特地提到了“海基反導攔截系統”,不露痕跡地把整件事情的主題從航天領域轉移到了軍事領域,讓他必須對此做出正面回答。

好在今天本來就是爲了這碟醋才包的餃子。

上級早就對此給出了標準回答。

“我們已經注意到了美方的這一動作,並且將繼續對此保持高度關注。”

“在這裡,我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儘管NASA方面聲稱這一行爲不含有軍事層面的考慮,處置目標也是美方自己發射的衛星,但根據我們的評估和計算,按照美方所公開的攔截方案,撞擊很有可能無法讓整顆衛星按照計劃落入大氣層,而是產生足以威脅到正常航天器的太空垃圾。”

“外層空間是屬於全人類的共同財富,因此我們認爲,在測試開始之前,有必要讓全世界各國認識到這一風險,並充分徵求國際社會的意見,綜合考慮各種可能和預案,盡最大可能同時保證地球表面和大氣層外的安全……”

“……”

“如果美方繼續一意孤行,違背全世界大多數國家和人民的意願,那麼所造成的任何後果都應由NASA和相關各方自行承擔,勿謂言之不預……”

第198章 女王的艦隊第514章 一架過於安靜的直升機?第620章 與安南海軍的又一次交鋒219.第219章 怎麼又是我?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1151章 陽謀對陽謀第757章 給殲11擴大產能279.第279章 以爲是主角,其實是龍套第571章 日本人在造假?第97章 柳暗花明第155章 三倍音速第1264章 買一送一的合作第1234章 女士之愛第933章 小韓吶,LNG船的水深,你把握不住第42章 破格,直博!第1462章 來自北方的代表團第7章 方案敲定第791章 靈活的胖子第501章 華夏行,我也行?第439章 安70的命運第60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06章 最強渦噴!(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第65章 上架感言273.第273章 飛豹,重獲新生288.第288章 我一個本科生,怎麼就成了超算第842章 到底哪個學部的院士?第566章 聲吶無銅,撈之無用?第1146章 一期工程,4000萬畝!第56章 前往盛京!第580章 液態金屬冷卻法第1294章 少俠,我有個大膽的想法第1049章 新戰法試點部隊第1208章 高超音速競賽第1060章 遄達900,出大事了第739章 火炬實驗室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1445章 閱兵彩排第953章 M883上的新型氣膜孔第874章 設計定型是新的開始第1278章 《太空救援》第1279章 目標:突破臨近空間第67章 前緣縫翼(25)第1155章 建設塞北糧倉第1032章 羅羅妙計安天下第1130章 裝配,出問題了?393.第393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元年!第917章 “小修小補”第1章 重生1996,設計一架戰鬥機!第457章 汽車行業,要洗牌了第889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壓力第626章 打不過?打不過就加入!第793章 要不讓法國人當個小白鼠?第159章 自然結冰試驗第887章 重返藍天的陣風406.第406章 給領導畫餅第1410章 全方位的戰略對手(二合一)第863章 先搞專利!第155章 三倍音速第866章 國產大涵道比渦扇的裝機對象第1101章 克服黑障?第607章 華夏產品,走進歐洲!第1376章 願者上鉤第42章 破格,直博!第1251章 料事如神常院士第159章 自然結冰試驗第523章 青出於藍第150章 救火,機翼結冰!280.第280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第1258章 歐空局的誠意第889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壓力第148章 伊留申的野望第1335章 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第1095章 華夏人的計劃有古怪第1410章 全方位的戰略對手(二合一)第683章 LNG船,中韓之爭第1267章 一次核打擊第534章 半導體產業鏈,得從頭抓起第861章 育種專家第1148章 倒大黴的韓國人第89章 意大利人的橄欖枝329.第329章 國企負責人提名,三百萬的項目第443章 好軸用好鋼第695章 精確制導導歪了281.第281章 老對手,來湊熱鬧的F4EJ第1391章 拴住歐洲的鎖鏈第948章 國產轟炸機怎麼搞?第1070章 工業建設與發展委員會第836章 七大難題變六大了?(日萬)220.第220章 我的軟件還有這種功能?第56章 前往盛京!第619章 一臉懵逼的安南人,空中行舟?344.第344章 去請專家來幫忙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第25章 從風扇葉片引發的思考第580章 液態金屬冷卻法第1001章 以軟件優勢推動硬件發展第996章 決賽,開始!第730章 左右互搏第115章 專家評審(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1084章 原型機,要在華夏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