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7章 半年之期!

無形的競爭,在太平洋兩端爭分奪秒般地展開了。

京城時間當天深夜,NASA方面召開了事件發生後的第一次新聞發佈會,表示僅僅作爲UARS衛星的原始所有者向軍方提供了相關軌道參數,但受到相關保密條款所限,完全不清楚具體的攔截過程。

當然,如果只是這樣,那也不過是一次毫無亮點的甩鍋操作而已。

但在發佈會的最後,新聞中心主任約翰·雅姆布里克卻突然取代了前半段的發言人上臺,宣佈NASA正在密切關注這塊空間碎片,並會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解除國際空間站所面臨的威脅。

雖然整個發言過程中並沒有直接提到華夏,但話裡話外全都是要跟後者對標的意思。

而早已對這種局面有所準備的媒體們則又一次發揮了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精神。

剛剛成立一年多點的RT電視臺記者毫不客氣,直接明牌提問:

“昨天的反衛星測試已經造成了如此難以挽回的嚴重後果,難道NASA現在是準備再發射一枚標準3進行攔截麼?”

即便雅姆布里克已經在多年的工作中練出了無敵的臉皮厚度,面對這種場面也有點繃不住:

“請這位記者注意用詞,我剛剛已經說明過相關情況,NASA並不瞭解反衛星攔截過程中的具體技術細節,也沒有使用導彈武器的職能和準備,我們將採用更加安全和有效的手段,保證整個空間碎片被完整帶離目前的高危軌道,至於是暫留在處置軌道上還是直接帶入大氣層銷燬,則要考慮後續的具體情況。”

被搶走了第一拱火位的泰晤士報記者則不甘落後:

“發言人先生,我注意到你剛纔的表態中並沒有包含具體的清理策略,那麼是否可以認爲,NASA方面目前還沒有一個確定的方案來處理這一問題,只是準備暫時平息輿論而已?”

作爲NASA發言人,雅姆布里克即便是在三年前哥倫比亞號失事的時候也沒打過這種離譜的逆風仗,差點被氣的背過氣去。

他不由得翻了個白眼,心說那華夏航天局也沒提供什麼確定的方案,你咋不去這麼問他們?

全然忘了華夏方面根本還沒開發佈會的問題……

當然心裡雖然這麼想,但嘴上還是得維持着最基本的體面:

“實際上,NASA對於軌道安全的關注從很久之前就已經開始,甚至在最初設計航天飛機時,就已經考慮到了清理太空垃圾的功能,當然考慮到這一過程的危險性,我們不會派航天員執行這次任務,而是會另外開發一種更加靈活和多功能的無人飛行器,但更加具體的信息恕我不便透露。”

說到這裡,雅姆布里克話鋒一轉:

“另外,我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國際空間站並非第一次遇到空間碎片的威脅,實際上,目前處在我們監控當中的太空垃圾就已經超過了40000個,雖然他們中的一部分會隨着時間流逝而緩慢墜入大氣層,但新碎片的產生速度遠遠快於舊碎片的消失速度。”

“無論從技術還是成本上,人類都不可能對每一個太空垃圾單獨執行一次清理任務,因此從根本上講,如何減少太空垃圾的產生,纔是我們下一步應該重點關注的地方,而這是全世界需要共同面臨的責任,爲此NASA方面已經決定,在未來五年內,向火箭重複利用技術投入14.6億美元資金……”

“……”

……

知己知彼,百戰不貽。

儘管後續的研發工作千頭萬緒,但以常浩南爲負責人的研發團隊仍然抽出時間來,關注了NASA在發佈會上面的表態。

看着電視屏幕上滔滔不絕介紹未來新技術的雅姆布里克,周平建頗爲感慨地嘆了口氣:

“這美國人不愧是玩弄媒體的老手啊……”

被臨時從高超音速團隊拉來擔任子系統總師的刑牧春也認同地點點頭:

“哪怕是這樣被動的場面,他們也還是能找到破局手段,不光玩了一手偷換概念,把明明屬於自己的責任轉嫁給了全世界,還成功把媒體的關注重點從眼前空間站面臨的的危機轉移到了未來可重複利用的航天器上……嘖嘖……”

常浩南對此倒雖然早有預料,但也着實被對方這顛倒黑白的能耐給驚了個夠嗆。

剛剛休完一個長達40天的婚假,而且幾乎天天辛勤耕耘,哪怕是鐵人也難免有些假期綜合徵。

但感謝NASA這這一波助攻,讓他迅速恢復了狀態:

“看來留給我們的時間會比預想中更短一些……如果可能的話,我希望能在今年第三季度結束之前解決這個問題……這樣也差不多能和JF14風洞完成全部測試投入使用的節點重合,不會浪費掉太多時間。”

“第……第三季度?”

周平建本來覺得自己已經做好了足夠的心理建設,但聽到這個時間節點還是不免覺得太瘋狂了:

“那不是相當於只有半年?”

“嗯……”

常浩南點點頭:

“既然技術思路已經是確定的了,接下來就是具體如何執行……繩網捕捉方案要想真正投入應用,主要有這麼幾個突出的難點需要解決。”

他關掉會議室角落裡的電視,然後轉過身走到一塊白板旁邊:

“其一是微重力環境下繩網被拋射出去之後的飛行動力學,雖然理想情況下,幾公斤重的飛網面積就已經非常巨大,但前提是要保證能在太空中幾乎沒有阻力和重力的飛行過程中正常展開,而不出現穿透、打結的現象,否則仍然無法完成捕獲過程,包括成功捕獲之後,也還需要繩網能以極高的可靠性自動完成收緊和鎖死網口。”

他再次畫了個示意圖,或許是因爲這次有趁手的工具,所以比之前的那個正常了很多。

“目前我的思路是,彈射機構通過彈簧彈射網,網通過繫繩與平臺連接,在網的邊緣處設置一定數量的角質量塊,靠慣性確保網在被拉出後可以正常張開,同時這些角質量塊相對網體也有一定的相對速度。”

“這樣在完成捕獲之後,網體被空間碎片阻擋,而質量塊因慣性繼續向前飛行完成閉合,最後再利用質量塊內部設置的收口機構確保網袋鎖緊,不會在後續拖離過程中發生意外。”

“當然,質量塊和網體的具體設計細節,包括鎖緊機構啓動的最佳時機都還需要專門計算,這方面工作由我來負責完成……好在這樣一個完整模塊的總重量也就是十幾公斤的水平,一顆小衛星也能帶上去3-4組,即便一次失敗也還有機會……”

介紹完這些之後,他飛速擦掉板上字跡,接着繼續道:

“其二是對繩系複合體進行有效的離軌控制,飛網捕獲系統是一個由攔截器、繫繩、飛網及被捕獲物構成的繩系複合體,而攔截器和其餘部分之間的有效作用力僅有一個繫繩張力,因此在實施過程中,需要足夠有效的算法完成目標消旋、複合體轉向、拖曳離軌等一系列機動動作,保證在不威脅到其它在軌航天器的前提下,最終實現再入大氣層。”

說着看向周平建:

“周總,我知道你們載人航天工程裡面有一個繩系伴飛衛星的項目,應該是跟天宮空間站同步開發的,所以這部分工作就交給你……不過也別有太大心理壓力,只要繩網能保證把衛星給抓住,那再入大氣層的環節對精度的要求不高,只要別偏差太大就行。”

然後,趁着周平建還在本子上記錄的功夫,緩步來到會議桌前:

“第三就是繩網本身的材料,最好是聚對苯撐苯並雙惡唑這樣的增強型複合纖維……這類產品我們自己倒是也能造,但性能不如歐洲或者日本的進口貨。”

“對外聯絡部門做做工作,爭取讓一部分國家參與進來,給我們提供一部分材料……最好是能和加工方案一起,當然直接給成品也行,還有就是錢上面不必咬的那麼死,就當是日後進一步合作的敲門磚,我相信會有人願意接這個活的。”

“當然作爲保底,國產方案也要同步進行,但根據我紙面上估計,可能會導致每個飛網模塊增加三分之一左右的重量,這樣能有效攜帶的數量就要縮減到兩組,會影響些許成功率……”

“……”

隨着常浩南的一系列指令下達,整個航空航天系統,乃至於整個華夏的工業體系,都圍繞着“太空漁船”計劃而飛速運轉起來。

第1381章 通往太陽的第一步355.第355章 一場大戲第1106章 浮動裝夾方法第68章 推倒重來的勇氣(35)第631章 加力燃燒!第795章 圓環工程,終局第1437章 徹底拿捏第894章 給未來鋪路第619章 一臉懵逼的安南人,空中行舟?第616章 軍工系統也想打翻身仗!第112章 我們自己的標準!第1442章 弱小,可憐,又無助第1040章 數學,只是興趣(本章免費)第802章 瓦良格號,啓程第746章 籌建課題組(趁雙倍求一波月票)第971章 猜中了,但沒完全猜中第1156章 大洋彼岸的反應第1302章 必須超過F22!第661章 我,普通國企職工399.第399章 TORCH Multiphysics的誕生第451章 直升機主減速器第1062章 要求參與事故調查!第1441章 面對現實第729章 給歐洲人開開眼界321.第321章 巴黎航展第953章 M883上的新型氣膜孔第594章 “煥然一新”的NH90(4K)第1040章 數學,只是興趣(本章免費)第1004章 衛星凝視偵察第960章 院士提名也得搶着來?第501章 華夏行,我也行?第149章 蘇霍伊的野望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260.第260章 殲轟7MLU?第633章 超遠程空空彈第1142章 來自中東的橄欖枝(感感謝【塞北青煙】大佬的白銀盟)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69章 超級計算機(45)第468章 媒體攻勢第474章 “太行”發動機設計評審會(日萬)第496章 爲什麼不聯繫一下作者本人呢?第21章 技術報國第1344章 我們的動作已經展開,沒有什麼秘密可言了第660章 無源定位反隱身雷達第852章 前往滬東第1198章 被發現了?第958章 如何識別航母?第1435章 終於到了收割哦不,收穫的季節第639章 華夏國產蘇27的威脅第178章 精工計劃(二合一)391.第391章 殲教9,和多場模擬器TORCH Mul第799章 影響整個數學史的郵件第1317章 遲到了十一年的命令407.第407章 我超,鴨翼!第1187章 全新的對抗模式第1213章 一張紙解決的大問題第1460章 吸熱型碳氫燃料第691章 鋌而走險第195章 國際倒爺第969章 震驚法雞一整年!第1302章 必須超過F22!290.第290章 專利賺錢了第1103章 院士的名額問題第89章 意大利人的橄欖枝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765章 十月一日,晴第61章 那就試飛一下吧第1203章 動力不是問題第439章 安70的命運249.第249章 美國人總是喜歡折中的第635章 機彈彈彈組網協同無源定位第1116章 大大黑魚?第1205章 進攻還是防禦?第693章 美國人的報復第44章 富士電機的小動作第1036章 來自華夏的警告第1436章 告訴同志們,要逐漸習慣我們已經處於領先地位的事實第504章 42億經費,老子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第1133章 就是針對大衛國!第853章 國產新型護衛艦第872章 未雨綢繆第96章 你憑什麼去研究?第75章 這次真直博了(爲盟主flankerr加更3第142章 新型護衛艦(上)第1378章 前後十年390.第390章 三個月兩次專訪?第676章 預警機也可以高低搭配第708章 空軍,走出國門的機會第576章 世界,正悄無聲息地發生變化第504章 42億經費,老子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第601章 NSK集團,東窗事發第563章 渦扇10的潛力240.第240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上)第739章 火炬實驗室294.第294章 這寫教材,當真是一件美事啊第200章 700兆瓦水電機組第1381章 通往太陽的第一步第1209章 摸着美國人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