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8章 華夏人的軍艦開過來啦!

“這次任務在技術上或許有些複雜,但就潛艇本身所需要負責的部分而言,反倒沒什麼過於特殊的……除了要突破第一島鏈以外。”

範朝暉一邊從隨身攜帶的公文包裡掏出一個印着“機密”字樣的檔案袋,一邊對韓向傑說道:

“所以我重點介紹需要對這艘艇進行的改進……其中一部分可能會影響到航行性能。”

聽到這副公事公辦的語氣,後者不由得撇了撇嘴。

怎麼話裡話外有一種被輕視了的感覺?

但他也不得不承認,整個潛艇部隊,乃至於整個人民海軍都相對缺乏遠洋經驗,而水下的情況又遠比水面更加複雜,哪怕是他這樣資深的艇長,生涯中的絕大多數能耐也都是在東海和南海練就出來的。

現實不是電腦遊戲,淺水複雜地形和遠洋深水區的操艇技術,是兩條相對獨立的技能線,上級和兄弟單位對此有所考慮,也實屬正常。

“看來這次得記錄一些額外的航行數據,給未來的類似行動打個基礎……”

韓向傑有一種預感,本次任務不會是像0990試驗(核潛艇連續潛航90天記錄)或580任務那樣的孤例,而是會成爲華夏海軍遠洋時代的序章。

而他,則有幸成爲了這個序章當中的一個重要音符。

就在心裡盤算着的功夫,範朝暉已經取出了檔案袋裡面的資料,並在一張桌子上鋪展開來。

韓向傑和王康二人上前兩步,發現是一張……或者說一系列設計圖。

“目前的計劃是,在艇後部的8號發射筒內裝入一套折迭式的天線組件,並在7-10號管下方設置後臺處理和信息記錄終端,當然也是相對輕量化的,不需要對艇體結構進行太大範圍的改造……”

這也恰好解釋了韓向傑從剛纔就開始產生的疑惑,也就是爲什麼要專門派長征9號這樣一艘彈道導彈核潛艇,而不是相對更加安靜的長征7/8號來執行本次任務。

範朝暉則繼續介紹道:

“唯一的問題是,需要總計20-25名操作人員,所以潛艇艇員的數量需要減少到大約90人左右……”

王康聞言皺了皺眉,用徵詢的眼神看了一眼旁邊的韓向傑。

09IV並不以自動化程度見長,艇員隊滿編數量達到了120人以上,就一艘大約9000噸排水量的潛艇而言稍有些偏多。

儘管這裡麪包含了一些冗餘人手,但一次砍掉四分之一,尤其還是在相對陌生的遠洋航行當中,還是讓作爲基地指揮員的他捏了把汗。

不過韓向傑本人倒是一副胸有成竹的表情,反而關注到了另外的點:

“爲什麼不能安排在更靠前一些的位置?”

看着面露不解的另外兩人,他又繼續解釋道:

“導彈艙後面是就是核反應堆,雖然經過特殊的屏蔽設計,可以保證動力艙附近的輻射值維持在人體安全閾值以下,但你們這個設備看上去有點……樸素,會不會受到影響?”

他本來想說簡陋,但最後還是換上了一個更加溫和的形容詞。

範朝暉也露出幾分無奈的表情,順勢把設計圖翻到第二頁。

上面是天線完全展開的樣子:

“爲了保證截獲概率,電科集團設計的天線展向尺寸比較大,我們要儘可能保證安裝位置靠近潛艇的中間部分。”

“另外,在1號和2號發射筒前面到圍殼後面,還會安裝一部多功能無人潛航器(UUV),需要額外留出一些空間……”

“無人潛航器?”

韓向傑終於沒忍住,開口打斷了對方:

“不是對空監視任務麼?”

“而且我軍什麼時候裝備的這種東西,我怎麼完全不知道?”

這個問題,總算是問到了範朝暉的老本行上:

“或許你曾經聽說過,很多年以前,我軍一艘常規潛艇曾經在東海俘獲過一個自衛隊……或者說是美軍的UUV,從那時候開始,我們海軍工程大學就以科考設備的名義開始研製類似的裝備,現在這個甚至已經是第二代了。”

“至於目的……”

範朝暉低下頭,望着圖紙上的UUV沉默了片刻:

“上級給我們規劃出的任務區域恰好在X51A助推器的落點附近,雖然助推器本身馬上就會沉下去,但或許可以採集到一些碎片或者受污染的水樣……總之反正你的發射筒空着也是空着,不在乎多帶一件裝備……”

如果韓向傑稍微冷靜思索一下就能分析出,帶着UUV順便參與測試很可能是範朝暉自己的意思,因爲無論採集水樣還是碎片,潛艇本身其實都能完成。

不過剛纔那一番回答的關鍵顯然不在這裡。

“上級……連X51A助推器的落點在哪都知道?”

韓向傑覺得自己過去一年中提出的問題都沒有剛纔這半個小時多。

作爲一名軍官似乎不應該有這麼多疑問,但一來反正不違反紀律,二來也確實是按捺不住好奇心。

美國人的行事風格歷來霸道,像是爲了這次測試而劃出的警告區域並不是幾個可能存在墜落物的風險位點,而是一整個幾百公里的長條,根本沒辦法直接判斷出分離點和落點位置。

這一次,範朝暉卻只是搖了搖頭:

“我也不是很清楚……或許是有什麼特別的情報來源也說不定?”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一邊沉默不語的王康倒是有些猜測。

特殊情報來源當然是不太可能存在的,如果上級有這種渠道,那何苦還要讓海軍不遠萬里跑這麼一趟去搞監視。

反倒是華夏自己也有對應的高超音速武器研製計劃,如果恰好有一種和X51A類似的吸氣式型號,那麼或許可以結合自身研製經驗,從公開信息中推測出一些有用的數據。

而且要真是這樣,那麼國產高超音速武器的研製進度,恐怕並不落後於美國人太多……

只不過另外二人的軍銜不夠高,所以這話不能直接說出來而已。

直到情況介紹結束後,他才清了清嗓子,開始總結性發言:

“總之,這次美國人給咱們留出的時間不少,距離任務開始還有差不多兩個月,務必抓住這個機會,證明咱們海軍潛艇部隊的能力和價值……”

“韓向傑同志,你負責擬一份上艇人員名單,這段時間裡,所有參與任務的人員上交全部個人通訊設備,也不得離開基地,全程維持戰備狀態並進行鍼對性訓練!”

……

實際上,美國人之所以把X51A的測試時間放在4月10號,完全是因爲一場意外。

按照沙普爾·柯林傑最初的計劃,由於LENS-2並沒有足夠的總溫還原能力和單次運行時間,因此在兩輪風洞測試結束之後,X51A應當儘早投入到試飛當中。

只不過,在2007年一月底進行的第二次掛飛試驗當中,被專門改造用作載具的那架B52H轟炸機出現了動力故障。

由於試驗機上的不少設備都是獨一份,所以爲了保證穩妥,五角大樓和波音公司才被迫決定將首飛任務延後一個月,用於對載機平臺進行一次徹底的檢修。

也正是因此,纔給了華夏方面充分的準備時間。

兩個月後,加利福尼亞州,愛德華茲空軍基地。

第412測試聯隊指揮官維克托·曼寧上校走入作戰指揮室,向端坐於會議桌首位的參聯會主席彼得·佩斯和空軍參謀長米切爾·莫斯利敬了個禮:

“報告,參與測試的B52H轟炸機已經檢修完畢,根據氣象飛機獲取到的參數判斷,未來24小時內,聖克魯斯島西北部海域氣象狀況都會保持良好,隨時可以起飛執行發射測試任務……”

佩斯將軍點點頭,接着又向旁邊一名身穿海軍制服的准將軍官開口道:

“再確認一遍,飛行路徑周邊海空域已經淨空了吧?”

早年間其它項目搞測試的時候,就出現過一艘油輪莫名其妙闖入封閉海域,結果導致整個計劃被迫推遲的事情。

後者翻開面前的文件夾,調轉方向之後遞給佩斯:

“已經確認淨空,只有一支上個月就出航的華夏海軍艦隊一直在周邊徘徊,不過馬斯廷號、肖普號和普雷貝爾號正在進行密切跟蹤監視,而且對方似乎也沒有繼續深入的意思,一直維持在距離測試區域大約120-150海里左右的範圍內徘徊。”

佩斯皺了皺眉。

在某種程度上,聖克魯斯島西部已經算是美國西海岸附近。

過去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裡,都只有美軍艦隊單方面跑到第一島鏈內耀武揚威,如今卻有一支華夏艦隊反過來出現在距離自家本土這麼近的位置,讓他感覺到頗爲難以接受。

但再怎麼難接受,那地方也是公海,只能儘量迫使對方遠離測試區域。

“艦隊規模呢?”

他再次問道。

“一艘南倉級補給艦,識別爲青海湖號,兩艘旅洋Ⅱ級驅逐艦,識別爲金城號和椰城號,還有一艘電子偵察船北極星號……”

很明顯,這種配置的艦隊哪怕不是專門爲了收集情報,也至少是帶着有棗沒棗打三杆子的想法過來的。

於是,佩斯看向了旁邊一直沉默不語的柯林傑博士。

“如果對方不進一步靠近,而是維持在120-150海里的距離上,那麼不可能有效探測到X51A的飛行過程……”

後者開門見山地回答道:

“對於3萬米高度以下的高超音速飛行器,沒經過專門優化的雷達很難精確捕捉到信號,至於電子偵察船……我們的傳感器信號是通過定向中繼發送,不會被監聽到任何有用的信息。”

“那麼。”

佩斯擡起手腕看了看錶:

“4個小時後,西部時間上午9時,測試正式開始!”

第789章 暫時的勝利第1158章 出人意料的療效第463章 要不要安70?第808章 不同的利益訴求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922章 驚天一撞第1247章 反衛星直播293.第293章 常氏模型第962章 最受刺激的一集第550章 回擊挑釁!272.第272章 制電磁權第1074章 航發的結構預變形設計?第181章 關於渦扇9的二三事第183章 華夏不同意收購第1020章 明明是我先來的第961章 “預生產型”殲10A第1029章 遄達900有設計缺陷?第1362章 拋棄幻想,早做準備第598章 咱們也有力大磚飛的一天吶?第1004章 衛星凝視偵察第813章 通過海峽!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第465章 友誼計劃!373.第373章 新軟件的第一個用戶!第1143章 不能讓華夏人這麼囂張下去了(二合一)第1009章 真海空聯動了第568章 在你們找上華夏人之前,我們就已經第493章 我只需略微出手,便已是這個時代的38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第847章 碳纖維增強樹脂基複合材料第1152章 以彼之道,還之彼身第1080章 還是隻能回去找華夏人第715章 抱歉,我也是剛剛想出來第672章 超算出口,我來做主第1262章 空客與華夏的秘密交易?第1371章 “玄鳥”西南飛第591章 連升兩級的戰鬥英雄第1113章 實踐七號,自主定軌第1394章 一份報告引發的休會第852章 前往滬東第149章 蘇霍伊的野望第787章 搞個大新聞272.第272章 制電磁權第1333章 變推力固體推進劑第675章 空警200,和圓環工程406.第406章 給領導畫餅第1450章 放棄甲彈對抗,擁抱信火一體第790章 殲11B第452章 進口替代第831章 千禧年數學難題第101章 能不能去航展?324.第324章 決定賣身的圖波列夫和米格第486章 過去有求於人,現在人求於我第32章 出結果了第926章 你還說你沒提前準備?339.第339章 凱旋第492章 過於先進,不便展示第1208章 高超音速競賽第1066章 必須體現出華夏的作用!第469章 貼牌生產第1189章 提前部署F22(新的一月,求波月票)第98章 緊急起飛第1031章 激光選區熔化成型第819章 兩種證法第800章 震撼法雞一整年第1189章 提前部署F22(新的一月,求波月票)第449章 材料突破,滿盤皆活第619章 一臉懵逼的安南人,空中行舟?第1293章 太空漁船計劃的深遠影響第858章 航天遙感的價值402.第402章 試飛員的“護身符”第641章 “等渦扇10定型之後”235.第235章 一不小心成了行業帶頭人第768章 空軍纔是重頭戲(4K)第48章第879章 錯誤的方向368.第368章 爲支線客機徹底掃清障礙!353.第353章 腳踏實地,從拯救江城重機開始第676章 預警機也可以高低搭配第475章 2711發動機結構第851章 京城電鏡中心第1216章 磁流體發電?第197章 自己的教材自己寫第419章 困頓之中的二毛第424章 我,就是標準242.第242章 在關鍵技術上要有底線思維第564章 對圖160有點想法?第82章 發動機故障第1320章 地球OL的平衡機制第1222章 渦扇20,爭奪主動權!第128章 全狀態試飛(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第102章 生產籌備第1221章 間冷回熱的水深,他們把握不住第596章 渦扇10和殲10的發變匹配第1418章 十倍音速的真理第1435章 終於到了收割哦不,收穫的季節第109章 抉擇第1098章 全球鷹第1252章 我們來拯救國際空間站!第472章 路線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