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9章 點穴式打擊

“火力支援艦”,一個非常特色的高情商名字。

實際就是在極度缺乏對岸支援火力的情況下,把四組火箭炮搬上一艘護衛艦,看看能不能抵近轟擊某假想敵的灘頭陣地。

雖然聽上去確實有點綠皮,但好歹是專門設計過的海軍兵器加上專業的護衛艦平臺。

總比90年代那會兒直接把陸軍火炮搬上民船來得正經。

當然,也就是看上去正經。

火箭炮的精度本身就比較抱歉,又是安裝在不穩定的船上,遠程射擊根本無法有效控制彈着點,抵近射擊則要面對敵岸防火力。

再加上裝藥比例低和火力持續性差兩個硬傷,導致作戰效能實在一般,提供支援的水面艦艇部隊和被支援的登陸部隊都覺得這東西不太靠譜。

相同的改裝方案也就只留下了516艦一根獨苗。

技術上的事情到此爲止,但可是苦了海軍和艦隊作訓部門。

這艘船既不是護衛艦又不是登陸艦,無論用哪邊的訓練和考覈標準都不合適,又不太可能專門爲它單獨編寫一套大綱。

要說直接退役,那剛改造完沒幾年,好像也有點浪費。

總之是哪哪都彆扭。

如今能在技術驗證領域發光發熱,倒也算是個不錯的歸宿。

而韓陳峰雖然覺得這艘船實在有點小,但畢竟只是進行測試,又不可能真對標得梅因級裝上去一個3*3,加上電磁炮本來就有適裝性優勢,倒也完全可以接受。

……

一切準備停當之後,接下來就是各自漫長而枯燥的研發工作——

“玄鳥”驗證平臺需要收尾、作爲前者動力段的東風16需要試射、而磁流體發電技術則需要進一步推進工程論證……

當初步定稿的高超音速飛行器設計方案被轉移到航天科工一院的廠房裡準備投產的時候,已經是秋去冬來。

試射計劃則敲定在2008年第二季度之內。

作爲國之重器,高超音速武器的測試當然不可能像普通裝備那樣由設計團隊和用戶簡單開個會就確定下來,並且過去也沒有過同類型武器測試的先例。

因此在簡單陪家人度過一個元旦之後,常浩南便又迅速動身前往西北,開始考察鼎新基地和二炮效應測試靶場的準備情況。

即便早有心理準備,但戈壁的冬天還是讓多年沒回過東北的常浩南有些不太適應。

好在直升機降落停穩之後,早已經等在停機坪旁邊的刑牧春立即上前,給他遞上了一件軍大衣。 щщщ_ ttκǎ n_ ¢ ○

前者早在一個月前就已經抵達這裡,全權負責指揮試射的現場工作。

“今年冬天的氣候確實不太正常,聽說超過20個省區都已經報告了嚴重的低溫、雨雪、冰凍情況,甚至包括廣東廣西這些南方省份……”

刑牧春順勢找了個和天氣有關的話題,算是見面之後的暖場。

眼下才2008年1月初,多數人,尤其本來就生活在北方的人都還沒有意識到這場災害的嚴重程度,所以倒也沒有特別嚴肅的氣氛——

實際上,他們大概率也沒機會意識到了。

一名基地氣象部門的技術人員插進話來:

“還好,我環境減災一號衛星組提前觀測到歐亞地區中高緯度出現的異常大氣環流,並預報了北方冷空氣和印度洋暖溼空氣會在華南和華東一帶交匯,所以提前進行了一些處置應對工作,否則勢必要造成更加難以估量的損失……”

環境減災一號,也就是華夏與沙烏地那一攬子航天合作中最先產出的成果,由兩顆多波段光學衛星和一顆合成孔徑雷達衛星組成,可以獲取從同溫層到淺層地下範圍內的遙測數據,並由青鸞03星座實時傳輸到漁陽遙感中心進行分析處理。

儘管這種衛星顯而易見地有着其它更深層次的作用,但出於國際觀瞻以及對合作夥伴負責的角度考慮,還是把觀測通道優先用於了本職功能。

也順利幫助多個省區頂住了第一波異常氣候。

常浩南抖了抖飄落在手臂上的雪花:

“我來之前還專門找過國家防總的同志,他們說各地方還有鐵路沿線的問題不大,甚至可以勻出一些資源來向我們提供幫助……”

刑牧春笑着搖了搖頭:

“這倒不必……咱老刑好歹也是搞航天出身,惡劣氣候這種事情見得太多了,還不至於被影響到進度。”

“這樣最好……”

“……”

說話間的功夫,一行人已經上車,來到了那座被改爲倉庫的地下基地當中。

還是在那個會議室裡面,刑牧春站到大屏幕前,開始給常浩南介紹截至目前的準備工作:

“就在昨天,東風16導彈完成了第三次試射,確定各個子系統工作正常,能夠爲我們的‘玄鳥’驗證平臺提供足夠的分離高度和速度……另外,第二炮兵810旅的同志也提前完成了後續試射之前的理論學習任務,並在模擬的快速機動發射任務考覈中拿到了三次100分和一次95分。”

常浩南眼眉一挑,露出有些驚訝的表情。

說實話,在經過了多輪風洞測試之後,他對於玄鳥驗證平臺本身的性能已經頗有把握。

但同時也對滑翔式乘波體彈道規劃的複雜程度有了全新的認識。

除非考慮人工智能技術,否則幾乎不可能以“傻瓜式”的交互邏輯快速規劃射擊諸元。

在此行前來之前,他甚至已經做好心理準備,如果用戶無法達到要求,那麼就考慮降低任務靈活性,在導彈出廠之前就預設好幾個主要的打擊目標,屆時只需要在發射前考慮發射陣位的座標即可。

但二炮指戰員們的學習能力,確實遠遠超出了他的估計。

坐在對面的樑彥剛也感受到了來自常浩南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把腰板挺得更直了一些。

稍許停頓過後,刑牧春又切換到了另外一張圖片。

是一幅建築結構圖。

而且能看出來,是一座地下建築。

“按照您的要求,第二炮兵效應靶場已經在第三靶區建成了一座模擬的地下指揮所,包括完全還原的防護系統和指揮調度系統、縮比的支援補給系統、以及三者各自的毀傷評估系統,總計三層共6000平方米……”

玄鳥飛行器本身並沒有專門的鑽地設計,但10馬赫以上的觸地速度加上高強度和高硬度的頭錐部分,本身就賦予其相當的侵徹能力。

上級希望摸清楚,能否憑藉原始設計直接打穿30米深度的加固地堡。

如果不行,那麼後續再考慮對戰鬥部進行升級。

常浩南滿意地點點頭,緊接着注意到了俯視圖上,距離地堡大約數百米遠的位置似乎還有另外一個模型。

刑牧春剛纔並沒有提到過。

“東北邊的那個是什麼?”

他隨口問道。

刑牧春卻沒有馬上開口,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坐在會議桌末位的王宏讓。

“報告常院士,是我們同步建設的另外一個典型靶標,用於……”

他和旁邊的邱義軍對視一眼:

“用於模擬導彈發射井的鋼筋混凝土上蓋……”

第917章 “小修小補”第809章 還有後手第1393章 別人都是做個樣子,你真想解決問題?第966章 讓美國人睡不好覺第1410章 全方位的戰略對手(二合一)第532章 一人三獎!第723章 不講武德,偷襲幻影2000第1196章 中華神盾第1044章 全新的網絡形式?第620章 與安南海軍的又一次交鋒第728章 南亞大國的野望第41章 要不試試美人計?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355.第355章 一場大戲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1156章 大洋彼岸的反應第604章 躬匠精神就完事了?第50章 搶人第997章 大幹一場!第633章 超遠程空空彈第925章 重啓二毛去核化第205章 獵殺狐蝠第1142章 來自中東的橄欖枝(感感謝【塞北青煙】大佬的白銀盟)234.第234章 干擾吊艙,逆向工程第455章 大型模鍛件製造攻關小組(日萬,求第799章 影響整個數學史的郵件第1287章 液體和固體,我全都要324.第324章 決定賣身的圖波列夫和米格第1134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187章 殲7,超進化!(二合一)第917章 “小修小補”第576章 世界,正悄無聲息地發生變化第115章 專家評審(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36章 作繭自縛第1250章 休斯頓,我們有大麻煩了第671章 專職秘書第547章 合資,但不能當買辦第16章 關於我看中的學生突然變成我師弟的這回事第1315章 突破島鏈,抵近偵察!第1083章 我很大,但很輕第1323章 看看能不能撈點東西上來第1258章 歐空局的誠意第164章 霹靂震長空!第1022章 西羅公司的作用這不就凸顯出來了麼第1326章 引爆一顆水雷第901章 一年之期已至!268.第268章 空軍的財神爺318.第318章 挽救了一臺發動機!第927章 幕後臺前第660章 無源定位反隱身雷達第753章 航母專家第903章 從美國反向挖人才!256.第256章 找38所借飛機!308.第308章 前沿技術,但不夠前沿第875章 設備就緒第84章 不穩定工作線第1021章 讓華夏參與遄達900項目?第881章 信號傳輸層面的麻煩第1058章 嚐到甜頭的羅爾斯羅伊斯第1012章 通信中繼平臺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第638章 電子偵察第88章 進度飛快的新舟60310.第310章 兩個方案的殲10!(爲盟主【死第1434章 自欺欺人的決策第966章 讓美國人睡不好覺第37章 殲7E總設計師的震驚第669章 除夕夜的“大”煙火310.第310章 兩個方案的殲10!(爲盟主【死第534章 半導體產業鏈,得從頭抓起第1173章 一小時打遍全球第1046章 反隱身能力第1323章 看看能不能撈點東西上來第1380章 同位素生產反應堆299.第299章 獲獎了339.第339章 凱旋第1287章 液體和固體,我全都要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822章 用預警機做測試346.第346章 是首相果然沒騙我第741章 數學不會就是不會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第718章 新裝備太多,也是一種煩惱第8章 全新的設計方法!第935章 挪威人的助攻第1301章 常院士夫人要生了?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第1165章 化被動爲主動第1111章 新晉院士座談會(算昨天的)第1324章 重新定義成功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1410章 全方位的戰略對手(二合一)第624章 渦扇10,全權限數字控制系統第763章 好機配好彈307.第307章 理論水平LV3,小試鋒芒!第727章 真就買不如租了?第131章 展示一下殲83的爬升率第1392章 你們的模型,是錯的第1044章 全新的網絡形式?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