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3章 掃清航空產業面前的最後一道障礙

按照慣例,在每年2-3月的大會結束之後,各部門都會自上而下地,陸續開展一系列相關的學習活動。

工建委也不例外。

只不過,作爲以業務爲主的系統,在這類事情上難免搞一些投機取巧的小動作。

比如爲了儘量減少骨幹人員放下手頭工作進京參會的次數,李忠毅特地將每年一度的各領域企業座談會安排在了會議之後——

儘管2009年已經算是邁入了信息時代的門檻,但涉及到產業內部信息交流的事情,往往還是面對面的效果更好。

類似形式的活動最開始出現在上世紀末,當時由常浩南提出由國防科工委對五大軍工總公司下屬的各廠所進行一次摸底排查,以儘可能集中本就不多的資源,減少重複立項所造成的浪費。

後來逐漸由自上而下的指令式清查演變爲自下而上的主動彙報,並且在改組爲工建委之後,涉及到的範圍也不僅侷限於軍工系統,甚至不再侷限於國有企業。

到眼下這會兒,更是已經成爲了某種文化符號。

一家企業如果能在每年二月份收到參會邀請,那麼基本可以被認爲在華夏的高端製造業領域有了穩定的一席之地。

當然,對於一些敏感的涉密事務,軍工口內部還是會有一個關起門來談話的機制。

而常浩南也正是在這樣一次閉門討論的過程中,把之前和劉永全討論過的問題正式搬上了檯面。

“永全同志我想各位已經不算陌生了,不用我再多介紹,他彙報的情況只會相對保守,不會誇大其詞。”

在渦扇10G項目順利落地之後,劉永全應該很快就會以兼職形式進入航空動力集團的管理層,他這也算是提前給對方刷一些存在感:

“最近幾天,我們對外聯絡辦公室的同志又和達索方面的代表接觸了一下,發現對方雖然在官面上反響平平,但包括查爾斯·艾德斯坦納在內的幾名代表私下都對我們的隱身技術表現出了極高的興趣,尤其是低雷達反射率的設計算法,以及能夠實際測量RCS值的微波設施……”

實際上,當說到這裡的時候,旁邊就已經有幾名參會者露出了些許怪異的表情。

不過出於對他本人,以及過往輝煌戰績的尊重,倒是還沒有人打斷。

常浩南既然選擇在這個場合拋出話題,就已經想到了可能面對的情況,因此完全沒有被其他人的反應所影響,而是繼續道:

“英法聯合的FOAS項目告吹,對於歐洲人來說最大的損失倒不是失去了一個可能存在的飛機型號本身,而是在涉及到下一代航空技術的研究中被耽誤了大量時間,以至於直到21世紀都還沒來得及建立起配套的硬件設施和理論基礎,在這方面別說跟已經有或者即將有第四代戰鬥機的三個國家相比,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落後於正處在野心頂點,不斷躍躍欲試想要突破限制的日本。”

“所以我判斷,對方所表現出的態度應該是真實的,至於爲何不在明面上直接提出來,應該是覺得這個想法過於大膽,擔心遭到拒絕之後,連現有的合作都會受到影響,而如果我方能旁敲側擊地表現出一些積極主動的要素,應該可以促使對方再向前一步……”

“……”

一番發言結束,換來了一衆人的面面相覷。

最後還是跟他關係比較熟的李忠毅率先開口:

“常院士,你的分析確實很有道理,但是……”

作爲一名在軍工系統裡面根基不算深厚的外行領導,他甚至有點擔心自己接下來的問題會不會顯得過於清澈。

不過,畢竟前半句話都說出來了,所以最後還是有些猶豫地問出了那個大家都比較好奇的問題:

“但這一套操作的最終目的是什麼?再說……總不能真幫歐洲搞出一種第四代戰機?”

儘管最近十幾年的對歐合作都比較融洽,無論工建委系統還是李忠毅本人更是從中獲得了不少好處。

但他的思維整體上還是清醒的。

或者說,至少沒有把個人得失放在大局之前。

華夏和歐洲能夠長期維持相對積極的關係,關鍵是趁着90年代中後期美國人頭腦發熱,不把全世界放在眼裡的功夫,在幾個歐洲核心國家拉起來了一批擁有在華利益的政商兩界人士,形成了相對牢固的捆綁。

問題在於,因爲缺少直接干涉的意願和手段,導致這種操作是不可持續的。

相比之下,美國雖然在短時間內喪失了對歐洲的控制,但得益於歷史原因,只要及時挽回思路,就仍然有通過潛移默化方式挽回,甚至扭轉局面的可能。

尤其如今的白宮是驢黨做主,在豢養代理人方面更是輕車熟路。

所以長遠來看,歐洲能在太平洋兩端的競爭中保持中立都已經是華夏的巨大勝利。

而在最核心的軍事技術上,更是不得不防。

好在,常浩南也不是沒有理智的人。

“李主任放心,幫法國人搞第四代戰鬥機,肯定是不可能的。”

他擺了擺手:

“退一萬步講,就算不提敏感技術的問題,實在不是我看不起對方,但從他們過去二十年的行爲邏輯來看,恐怕法國,或者整個歐洲也拿不出足夠的資源和決心來穩定供應這樣一個可能持續數年甚至十數年的龐大計劃。”

“一旦中途有變,對於雙方來說都是個巨大的麻煩,如果項目停留在論證階段或者早期驗證階段倒是還好,可要是不上不下,又已經搞出了些諸如原型機之類的財產,那可就有的撕逼了。”

當說到這裡的時候,常浩南清晰地聽到兩邊傳來了不只一聲鬆了口氣的聲音。

尤其航空工業集團的總經理譚鬆瑞,更是直接端起杯子,猛灌了幾口茶水——

要是常浩南真提出什麼意料之外的瘋狂計劃,那夾在中間左右爲難的還是他。

結果,水還沒嚥下去,就聽見常浩南繼續道:

“但對方的關注點也明顯不在一款真正的第四代戰機上面,大概率是希望能以現有的陣風爲基礎,在較短週期內以較小的成本,研發出一種戰鬥力可能接近第四代的型號……按照我們過去用過的說法大概算……3.75代?”

也就是老譚身經百戰,加上以前跟常浩南接觸不少,算是有點心理準備,否則非得被這口水給嗆住。

“這不可能。”

他一邊心說小祖宗您可別再嚇唬我個老頭子了,一邊趕緊把茶杯放下,連連搖頭:

“從上世紀末一直到二十號工程正式立項之前,我們曾經好幾次認真研究過在殲10或殲11基礎上改隱身機的可能,並且也跟蘇霍伊方面進行過相關交流,但結論都是不看好這一思路的前景,要麼改進幅度大到跟從頭研發一架新飛機無異,要麼戰鬥力提升的幅度根本達不到跨代的標準……JSF項目在早期方案階段也有過類似F16改的方案,但也根本沒能留到正式的競標過程中。”

說完還苦笑着接了一句:

“常總您在這方面也是專家,瞭解的應該比我更清楚纔對……”

提議被直接反駁的常浩南卻並未有什麼不滿,反而笑道:

“那如果放寬對低可探測性的要求,只需要達到部分隱身,也就是完全不考慮側後方的情況,只將作戰狀態下的正面雷達反射截面維持在0.5-1平方米級別呢?”

繼而又補充道:

“比如對機頭和座艙蓋做出修型,用雷達遮蔽器處理進氣道,再設計半埋式掛架或者經過隱身處理的彈藥吊艙,讓飛機能在相對靜默的條件下攜帶一部分彈藥……”

譚鬆瑞的臉上露出迷惑,不過還是點了點頭:

“陣風在乾淨構型下的RCS本來就相對比較小,經過專門處理之後帶彈維持現有的水平應該不算困難……可這能有什麼意義?”

“我的意思是……雖然理論上雷達發現距離是跟RCS的四次方成正比,但現代雷達都針對中低反射率目標做出過優化,把RCS從5平方米減小到1平方米這種行爲幾乎不會在實際交戰中帶來明顯的好處,反而無論半埋式彈艙還是隱身彈藥吊艙都會大大增加飛機的死重,劣化機動性……”

“譚總說的沒錯,但可別忘了,提升戰鬥力既不是不是我們的,也不是對方的目的。”

常浩南解釋道:

“這項工作的關鍵在於,向世界給出一個證明。”

“過去,全世界只有美國人自己有第四代戰鬥機,這當然還好,但現在我們的四代機突然首飛,眼瞅着俄國人的T50也就是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初的功夫,所以法國人迫切需要向全世界,或者至少向歐洲證明,他們仍然在緊跟最前沿的腳步,至少沒有被我們落下太多。”

“而我們則需要向法國人證明,或者換一種說法,發出明確的信號,就是隨着技術的不斷髮展,對方在航空技術領域積累下來的聲望和影響力優勢無法保持太長時間,從而讓他們重新評估自己手中籌碼的分量。”

當他提到“聲望和影響力”的一瞬間,譚鬆瑞就已經豁然開朗:

“你是說,通過這種方式,間接影響我們和歐盟在民航技術領域的談判?”

“不僅僅是影響。”

常浩南的語氣放緩:

“鎬發集團和羅爾斯羅伊斯聯合研製的第一種航發已經開始了飛行臺測試,不出意外的話將會成爲新一代空客A320的最主要動力……這會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表明我們第一次用技術優勢擊碎了政策壁壘,從而成功進入國際主流航空市場。”

“而我希望能夠藉此機會,徹底掃清我們航空產業面前的最後一道障礙!”

第14章 這已經不是學霸二字能形容的了第148章 伊留申的野望第831章 千禧年數學難題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1295章 他們給的實在太多了第1257章 半年之期!第788章 把他們批判一番!第772章 慶祝晚宴第720章 常總的影響力第1286章 計算材料學,很神奇吧?第749章 拿捏土耳其的籌碼第1186章 改變遊戲規則的武器第1304章 我飛機都設計一半了你們和我說這個?第1366章 “640工程”往事第662章 那個飛機是我設計的第820章 通往龐加萊猜想的鑰匙第848章 慄亞波的發現第1250章 休斯頓,我們有大麻煩了321.第321章 巴黎航展第1356章 在點燃太陽之前第1396章 《廬州物質科學研究院是什麼鬼?》第685章 3月25日,“盟軍”行動第503章 常浩南同志成了香餑餑第1368章 明修棧道第968章 讓他們浪費一些資源也好第830章 C808,成功取證!(4K)第1339章 有的同志,有的,像這麼強的推進劑,我們一共有三種第85章 喘振位置,可以算出來!第961章 “預生產型”殲10A第1382章 奇對稱位形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999章 你贏贏贏,最後輸光光361.第361章 對燕京大學的無情NTR第740章 蓋大樓,買設備,建實驗室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22章 院士請去做畢設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178章 精工計劃(二合一)第132章 上新聞了?第724章 南亞的天空亂成了一鍋粥第889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壓力第1423章 連發射擊!第1469章 針對性破壞第1035章 沒錯,我們已經研究好了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1063章 七天時間就能到位267.第267章 還是看看遠處的大飛機吧,家人第1124章 不能讓華夏人得逞!(跪求一波十月月票)第491章 你們不會自己改嘛?第1046章 反隱身能力第1290章 CT1高能混合推進劑第494章 隨手發個頂刊(月初求一波月票)第413章 給父母買個房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1411章 再苦一苦海軍,罵名就由我來擔!第607章 華夏產品,走進歐洲!第100章 渦噴14的重生(下)(二合一)第1126章 預連接工藝第1000章 火炬集團,永遠的神(日萬,求一波月票)第1440章 關鍵抉擇第764章 去京城,看閱兵!第17章 院士的青睞292.第292章 web of science第1430章 在華夏人面前露個臉第576章 世界,正悄無聲息地發生變化296.第296章 理論結合實際第612章 兩個掛壁的思維碰撞第197章 自己的教材自己寫第755章 分頭行動第28章 咱們會有更好的!第923章 首長,這真和我沒關係啊第985章 少年,你想要讀博士麼?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第802章 瓦良格號,啓程第1067章 深度合作第1268章 萬衆矚目的倒計時269.第269章 驅虎吞狼,安70和伊爾76第1440章 關鍵抉擇第1138章 甕中捉鱉第684章 確實需要一個課題組了第787章 搞個大新聞第567章 取代運8的新一代空中平臺第412章 也算是衣錦還鄉吧(繼續日萬)第1389章 天降大禮第883章 海空軍的新裝備第1119章 來自狗大戶的招標(算昨天的)220.第220章 我的軟件還有這種功能?第668章 萬家燈火第2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353章 讓人類科技脫離燒開水第438章 華夏民用航空工業的里程碑!第516章 成爲國際供應商!第503章 常浩南同志成了香餑餑第950章 買一送一巡航導彈?第1072章 奇怪的風扇設計第484章 樹個正面典型第1053章 新的預警機平臺?第1156章 大洋彼岸的反應405.第405章 怎麼又是你?(日萬,求月票)第172章 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