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0章 放棄甲彈對抗,擁抱信火一體

第1450章 放棄甲彈對抗,擁抱信火一體

“不只是坦克。”

這個時候,跟在旁邊的海軍武官愛德華·柯林斯上校也放下了手中掛着長焦鏡頭的單反相機:

“第三個,兩棲步兵戰車方隊也跟之前衛星圖上看到的不太一樣……”

就在二人說話之時,排在第二位的步兵戰車方隊已經悄然駛過。

這種被稱爲ZBD-04、外形類似BMP3的型號在使用中其實與後者區別很大,只是100mm+30mm的武器系統比較類似而已,但對於大部分既不需要駕駛也不需要乘坐的吃瓜羣衆和外部觀察者而言要素不多,就連轉播解說也是草草帶過,只是把介紹的重點放在了這支來自祖國南疆部隊的光榮歷史上。

而相比之下,緊隨其後的第三個方隊則極爲醒目。

倒不是說裝備本身如何亮眼,而是一身以海軍藍爲基調的亮面數碼迷彩實在扎人眼球,尤其從外賓區的角度,老早就能注意到這十幾輛尤其高大的履帶式車輛。

不過,對於長期關注解放軍的內行人而言,這種兩棲步兵戰車本身倒是屬於老熟人了。

更遠的不談,在今年4月份爲慶祝華夏海軍成立而進行的慶祝活動中,這一型號就在島城基地進行過靜態和水上機動展示,甚至破天荒地允許參觀者進入載員艙,實際體會兩棲機械化步兵的行動方式。

“這不就是那種速度很快的兩棲戰車?”

舍爾少將在半年前也參與了那次展示活動,親眼看到這種貌似笨重的大傢伙在下水之後開出了大約40km/h的離譜速度,所以印象很深。

但說到底,仍然是一種依賴浮渡-搶灘模式的傳統登陸設備,論威脅程度,遠遠比不上同樣在四月份展出的新型登陸艦和氣墊船。

“但陣容比衛星圖上看到的精簡了不少。”

柯林斯指了指稍遠的地方:

“按照我們之前的估計,在三種坦克之後、步兵戰車之前,還應該有18輛隸屬於第一集團軍的105mm兩棲突擊炮,現在卻數量減半,被集中到了這個方隊的後面。”

細看之下,舍爾發現果然如對方所說,4*4陣型的前兩排和後兩排並不相同。

“真是新鮮……”

在通訊手段和偵察手段如此發達的今天,諸如閱兵陣容之類的事情本來應該是幾個月甚至半年前就能被確定下來的東西。

但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總之華夏人還真就在螺獅殼裡做道場,頂着不知道多少鏡頭和視線,給他們這些搞開源情報分析的人整出來不少新花樣。

舍爾一邊在筆記本上又打了個叉,一邊有些苦惱地搖了搖頭:

“也就是說,之前在閱兵村和幾次彩排中看到的那些卡車或許不是備份車或者保障車,反而是本次閱兵的重頭戲……”

而柯林斯則掏出手機,非常艱難地打開了央視頻道的直播頁面,然後戴上一隻耳機。

儘管不像老油條們一樣精通漢語,但屏幕下方彩條上會顯示出各個方陣的名字,總還是能看懂一些。

十幾秒過後,他把手機屏幕塞到舍爾面前:

“你看,在華夏方面的宣傳材料中,這個方陣沒有給出具體的型號或者裝備類型,而是直接以功能命名爲兩棲登陸作戰方隊……”

就在此時,原本還算能看的直播推流瞬間變得卡頓起來,而在一次持續不到五秒鐘的刷新過後,下方評論區的留言數量就增長了驚人的兩千多條。

“這是……發生什麼了?”

在本就嘈雜的背景噪音之下,柯林斯只能聽到轉播解說員的聲音突然變得鏗鏘有力了很多,但卻不知道具體都說了些什麼,能引發隔着屏幕的觀衆們如此激烈的反應。

舍爾這會兒也已經戴上了另外一邊耳機,但緊接着表情就變得有些僵硬。

因爲他恰好聽到了解說員對這個方陣的最後一句介紹:

“解放軍有能力、有信心,時刻準備着完成歷史賦予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

這套說辭放在平時或許沒什麼,但配合眼前這個“兩棲登陸方隊”的性質,就很難不讓人有所聯想……

“他們發出了意義明確的威脅……”

舍爾乾脆省去了麻煩的翻譯環節,直接解釋了隱藏在背後的意思:

“你想想看,華夏人有什麼地方是能用上這些兩棲戰車的?” 柯林斯瞬間瞪大雙眼:

“你的意思是……”

卻被對方一擡手攔住:

“先等等,炮兵、導彈……還有那些類似箱式卡車的東西要過來了。”

這些裝備本來都屬於已經被分析過無數次、無需過分關注的類型,但剛纔那個略顯奇怪的分類方式卻重新引發了舍爾的興趣。

他很快總結了其中的規律——

那些型號功能相對單一、能一眼看出用途的方隊,比如履帶式自行火炮、遠程火箭炮、反坦克導彈等仍然按照過去的方式進行單獨命名。

但另一部分由多種型號混搭,或者很難通過名稱判斷具體功能的裝備,則會被賦予一個概括性的稱呼。

比如一種外形類似普通卡車,但卻在車頂分別展開了幾種不同類型天線的,就被總結爲“通信保障方隊”。

舍爾勉強認出,位列最前方的四輛正是上一屆珠海航展上出現過的高通量衛星通信車,不過此刻它們的形態又與展出時的相比發生了一些變化,單從形狀更加複雜、元器件密度更大的天線陣列來看,應該是又經過了一次升級。

或者,之前參展的乾脆就是降級之後的外貿型號。

至於隊列中的另外十二輛,就連長期關注華夏裝備發展的少將武官也沒什麼頭緒。

“我好像從來沒在新聞畫面或者衛星圖片中看到過這麼多型號……”

他手中的鋼筆尖在筆記本上洇出墨漬,顯然已經放棄了實時進行型號分析。

這些車輛在排練時並未展開,所以看上去和一輛6*6或者8*8卡車沒什麼區別,當時只以爲是簡單的微波通訊車輛,完全沒想到會是如此複雜。

“近兩年一直有個說法,是華夏方面準備在每個陸軍師級單位下面單獨編列一個信息作戰團。”

旁邊一名來自陸上自衛隊的二等陸佐突然用英語插話道:

“之前我們大多把這個消息視爲網絡傳言,因爲近十年中,華夏陸軍裝備的更新換代速度相比海空軍而言很慢,並不支持這樣大規模的新增編制,但現在看來,可能真的是華夏官方的想法……”

畢竟是盟友國家,舍爾還是禮節性地點了點頭,但心裡卻還有些犯嘀咕。

根據他的經驗,編制調整往往涉及到大量人員變動和複雜的利益關係,很難不聲不響地進行準備。

相比之下,還是單純的裝備升級更容易解釋。

不過很快,他就改變了自己的看法——

原本應該出現的一個輪式突擊炮方陣被集成到了“快速反應作戰方隊”當中,取而代之的則是同樣使用卡車底盤的連續兩個整建制電子對抗單元。

“他們在重構作戰體系。”

舍爾低聲說道,不知道是在跟旁邊的同伴交流,還是單純自言自語:

“看見那些車載相控陣天線了嗎?每個火力單元都變成了信息節點。”

在現場看不到的地方,互聯網上正在經歷一場技術狂歡。

分列式纔剛剛過半,就已經有用戶貼出數據對比:1999年受閱坦克數量爲72輛,而今年則銳減至四分之一,相比之下,並不負責一線突擊的火力支援和信息保障裝備則變爲當年的7倍以上。

跟帖中也有人敏銳指出:“以閱兵中出現的裝備陣容等比例擴大,削減的坦克員額可能會轉化成無人機操作手和網絡戰工程師編制。”

而與此同時,舍爾少將的記事本上也迅速鋪滿了新的潦草符號,當最後一個搭載於卡車上的大型無人機方陣通過時,他徹底劃掉了原本準備的報告提綱——

這些具備衛星中繼能力的察打一體無人機如果屬於陸軍,那麼配合前面展示的戰場數據鏈和電子對抗設備,意味着對方正在徹底告別傳統的地面作戰模式,轉而編織一張全域智能作戰網絡。

(本章完)

第1000章 火炬集團,永遠的神(日萬,求一波月票)第513章 兩個時代的交錯第847章 碳纖維增強樹脂基複合材料245.第245章 基於數字射頻的雷達干擾技術第1007章 空軍數據鏈第799章 影響整個數學史的郵件第475章 2711發動機結構第634章 你的下一枚導彈,何必只是導彈第975章 優秀的獵人,往往以獵物的姿態出現第1325章 還真放了個煙花第1469章 針對性破壞第63章 比他們更強第760章 常氏引理第1091章 衛星姿態機動第1261章 軍民兩開花第1011章 來自常總的新要求260.第260章 殲轟7MLU?第592章 閱兵空中梯隊(4K)第560章 成功的反潛戰第652章 先把GPS干擾器運過去第949章 東歸的“白天鵝”286.第286章 神盾第1067章 深度合作第459章 我們中出了一個叛徒!第1330章 雙模態衝壓發動機第499章 一不小心就做了眼鏡蛇機動(四更求第1066章 必須體現出華夏的作用!第1112章 我給兩院帶來了一份禮物第76章 關注一下發動機(爲盟主flankerr加更第169章 放棄幻想,準備鬥爭!第632章 AL31F的上位替代第1413章 掃清航空產業面前的最後一道障礙第1109章 向智能化生產進軍!第1114章 離子推進的上星難題第1052章 這下真實戰測試了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524章 總不能去求華夏人幫忙吧?266.第266章 伊爾114?你們是不是搞錯了什麼第1450章 放棄甲彈對抗,擁抱信火一體第1157章 科學的應有之義第44章 富士電機的小動作第96章 你憑什麼去研究?第1127章 遄達900,首飛!第1340章 端面燃燒第697章 雷達抓鬼,高炮驅邪第1297章 100億,我出100億!第1209章 摸着美國人過河291.第291章 平流層飛艇和國際互聯網第435章 十倍壽命323.第323章 願者上鉤第853章 國產新型護衛艦第753章 航母專家第1255章 美國人不管,我們管!第794章 欺人太甚第1067章 深度合作第685章 3月25日,“盟軍”行動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第1039章 甚至還不止菲爾茲獎?第1375章 那是什麼?第1225章 英國人的疑惑第888章 公務機掛激光瞄準吊艙,很合理吧?第1399章 讓航發等飛機237.第237章 一等“獵蝠行動”紀念章第1061章 必須讓英國人說實話!252.第252章 搞預警機也要有備無患第1068章 型號保密,但參數不保密第561章 打撈戰利品第1171章 高超聲速風洞220.第220章 我的軟件還有這種功能?第1275章 讓美國人出錢!(算昨天的)第1331章 問題不大jpg第190章 波斯雄貓第458章 要不,送常總一輛車?第489章 脈動生產線,殲11的結構升級問題第741章 數學不會就是不會第692章 雙向奔赴第1263章 不小心和SpaceX對上了第1019章 還有高手?第1142章 來自中東的橄欖枝(感感謝【塞北青煙】大佬的白銀盟)第1249章 標準3,發射!第200章 700兆瓦水電機組第1352章 機動彈道第679章 一不小心,創造歷史第915章 M883發動機升級計劃第1201章 決戰隱身之巔244.第244章 準備複製電子戰吊艙第1292章 什麼第四代發動機,渦扇10G而已第779章 先把華夏航發的名聲給打出去第512章 終於能自主生產渦扇了!第166章 麥道,無了?第491章 你們不會自己改嘛?第813章 通過海峽!254.第254章 空警200,楔尾天線第93章 塞翁失馬第1141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第511章 準備極限挖潛的渦扇9A第94章 焉知非福第547章 合資,但不能當買辦第469章 貼牌生產第1170章 華夏人要砸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