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第297章 逐漸發力的精工計劃,第三代航

第297章 逐漸發力的精工計劃,第三代航發預備!

指導三個燕大學生做國際進化算法大賽的事情,常浩南起初以爲只是個插曲。

直到揭牌儀式當天,杜義山拉着楊芙青和王陽原夫妻兩位院士,把常浩南介紹給他們的時候,後者才察覺到這件事或許會帶來更深層次的影響。

對於外人來說,楊院士更出名的事情或許是創立了一家名爲北大青鳥的公司。

但對於內行人來說就是另一回事了。

由於特殊的歷史原因,我國很多院士取得的成就,如果放在國際上看往往未必特別耀眼。

楊芙青在60年代末主持開發了國內第一臺百萬次集成電路計算機“150機”的操作系統。

王陽原則在同一時期主持研製了這臺計算機的內存,在70年代中期把國產半導體與世界領先水平的差距直接拉近了差不多10年。

那可是半導體領域的10年!

儘管150機的性能放在世界範圍內幾乎不值一提,只是當時最快計算機運算速度的百分之一,但卻是我國電子計算機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在特殊時期完成了爲航天工業和核工業保駕護航的使命。

毫不誇張地說,這二位同時出現,直接把京航這個計算中心的影響力拉高到了和廬州那個剛落成沒多久的國家高性能計算中心差不多的程度。

當然這也是向外傳達一種信號——

國家鼓勵有能力有資源的高校自行建立超算中心。

由於常浩南相對特殊的身份,因此儀式的規模不算大,甚至是在室內搞的。

但是規格很高。

京城有點頭面的學校,基本都派了當家的專家教授來參加。

當然,常浩南還是有自知之明,這裡面大多數應該是衝着楊芙青和王陽原二位,而不是自己纔過來的。

不過無論如何,場面已經是賺足了。

儘管已經不是第一次參加這種活動,但是當主角,還是以領導的身份當主角,確實還是頭一遭。

心裡多少還是有點打鼓。

好在給他安排的稿子非常貼心,字寫得非常大不說,有些易錯或是生僻的,甚至還特地在後面注了拼音。

至於那個輸出hello world的彙編語言程序,反倒是表現最穩定的。

機器又不會緊張。

總之,一切順利。

儀式之後,便是例行的午餐會。

正如常浩南所預料的,兩位院士跟他聊了沒幾句,就看到洶洶人流正從遠處不斷接近。

前者還有點不適應這種場面,不過對方二人顯然早已經習慣。

楊芙青從上衣口袋裡抽出一本筆記本,飛速寫下幾個號碼,然後撕下來遞給了常浩南。

“這是我和老王的辦公室,還有家裡的電話,如果小常你以後在計算機領域需要什麼資源的話,我們可以試着幫忙。”

常浩南趕緊接到手中。

“謝謝楊院士。”

現在的他倒是不至於有去年這時候第一次見到杜義山時候的興奮,但能拿到人家的私人電話,顯然相當於是一種認可。

至於對方爲什麼要做出如此高的姿態,常浩南暫且有些疑惑。

總之絕不可能只是因爲前兩天幫了楊芙青推薦過來的三個學生那麼簡單。今天到場的都是成年人,哪怕出席是看在兩位院士的份上,也不可能幹出把常浩南這個東道主晾在旁邊的蠢事,因此他隨後花了差不多十分鐘,才總算接受完了一整輪的連番祝賀。

長舒一口氣的常浩南擠出人羣,準備休息一下,順便找點吃的。

當領導也有一個好,就是這種活動只要露個面就行了。

然而他剛把一塊牛肉放進餐盤,就又有一個看上去相當年輕的人出現在了旁邊。

“常工您好。”

常浩南有些無奈地轉過頭,準備接受對方套路化的賀詞。

然而對方下一句話卻是:

“我叫魏永明,是青華大學精密儀器專業的研究生,想和您探討一下有關金屬熱加工過程工藝優化和過程控制方面的課題。”

儘管常浩南已經意識到自己在控制學理論方面確實已經混出了點名氣,但他的第一反應還是意外。

“金屬熱加工?”

這個領域並不是常浩南曾經涉足過的,而且印象裡面青華大學也並不以金屬材料加工工藝相關領域見長。

“沒錯,這是今年我們學校從410廠接到的一個大項目中的一部分,已經被納入精工計劃的重點發展對象。”

聽到這裡常浩南懂了。

怪不得會找上自己。

他可是還掛着精工計劃總顧問的名頭呢,就等着過兩個月畢業之後轉正了。

那還是要聽一聽的。

畢竟也算是本職工作的一部分。

而且他也想知道,最近這半年左右的時間裡,精工計劃到底發展到了什麼程度。

“不如我們去旁邊邊吃邊聊?”

常浩南低頭看了一眼盤子裡的肉餅提議道。

……

幾分鐘後,兩個人坐在了旁邊一處不太起眼的長桌邊上。

“這個項目主要分成兩大部分,一個是在410廠之前那臺電火花打孔設備的基礎上升級,開發一種微細電火花加工數控機牀,二是針對高鈮鈦鋁合金材料開發新的熔模精密鑄造工藝。”

“前面做電火花加工那部分,我們目前完成的比較順利,已經進入了樣機研製階段,但是後一項遇到了一些困難,因爲熔模鑄造過程同時涉及到力、熱、電的作用,並且材料的性能和晶相情況本來就受到元素成分的影響,自變量實在太多,我們幾乎用盡了目前能想到的手段,還是沒辦法很好地模擬出整個連續,或者哪怕是半連續鑄造過程。”

魏永明介紹完情況,常浩南馬上就明白了410廠這是要幹什麼。

由於渦噴14計劃的順利完成,他們這是在升級設備,準備進行第三代渦扇發動機的生產!

電火花加工系統自不必說,三代大推的渦輪前溫度會提高到1200℃的水平,需要更加複雜的主動冷卻技術,除了在設計上更加困難之外,對於加工而言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而第二項裡面提到的高鈮鈦鋁合金,則由於其高熔點、高強度、高模量和低密度的優勢,成爲先進航發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

換句話說,在經過了十年的反覆之後,渦扇10,終於邁出了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步。

這是410廠的一小步,卻是華夏航空動力產業的一大步。

 

384.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第1355章 真核電池第604章 躬匠精神就完事了?第125章 想搞軍工,就不能只搞軍工第141章 搶人,不能講武德第1370章 暗度陳倉第1283章 院士課題組的研究廣度317.第317章 巧合第98章 緊急起飛第151章 運8的機翼結冰,老大難問題了第1194章 最好能聯繫一下常院士第1193章 反隱身的新要求第690章 打出統戰價值了第824章 反航母技術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第807章 狗中哈士奇,國中第62章 我要上天第1036章 來自華夏的警告第1108章 無意間推動了歷史第1323章 看看能不能撈點東西上來第1244章 清晨,二人世界第1261章 軍民兩開花第1159章 放棄自證情結,享受快樂人生第564章 對圖160有點想法?第1227章 導彈就位!第1327章 比美國人自己更清楚第1418章 十倍音速的真理第1300章 減阻增推第549章 火炬CB法拉利機牀有限公司第47章 主動顫振控制,成功!第941章 和空氣鬥智鬥勇第1241章 助推段延長331.第331章 老一輩人的意難平(慶祝上月月第140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下)第1107章 我有三種方法,三種!第508章 把直9改的媽都不認識387.第387章 來自外太空的博弈第143章 新型護衛艦(下)364.第364章 超越時代的仿真建模工具!295.第295章 我成教父了?第772章 慶祝晚宴第563章 渦扇10的潛力第1267章 一次核打擊第897章 是時候重新給業界帶來一些小小的震260.第260章 殲轟7MLU?第589章 航校的老熟人249.第249章 美國人總是喜歡折中的第1331章 問題不大jpg第122章 你晚上有空麼?322.第322章 俄國人也羨慕我們(爲盟主【死跑龍套的】加更55)314.第314章 給英國人剃個頭!第768章 空軍纔是重頭戲(4K)233.第233章 俘獲電子戰吊艙了?第891章 多波段相控陣天線第1339章 有的同志,有的,像這麼強的推進劑,我們一共有三種第1418章 十倍音速的真理第212章 你們做不了,我們可以做!第1017章 震驚帶英一整年394.第394章 一個人,帶動一個行業230.第230章 “973”計劃第151章 運8的機翼結冰,老大難問題了第1383章 法拉第之握第788章 把他們批判一番!251.第251章 技術換技術393.第393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元年!第730章 左右互搏第68章 推倒重來的勇氣(35)第1453章 絕對震懾第1126章 預連接工藝365.第365章 從夢想公司手裡搶資源!第205章 獵殺狐蝠324.第324章 決定賣身的圖波列夫和米格第513章 兩個時代的交錯第179章 國產斯貝,有救了!第491章 你們不會自己改嘛?295.第295章 我成教父了?第497章 無需修改,直接發表!第1200章 必須要有自己的四代機!269.第269章 驅虎吞狼,安70和伊爾76第1355章 真核電池第425章 這課是上不下去了第829章 來自滬飛的邀請第457章 汽車行業,要洗牌了第648章 這麼好的平臺,光拿來對第808章 不同的利益訴求第29章 國產客機的遺憾第1011章 來自常總的新要求第948章 國產轟炸機怎麼搞?第589章 航校的老熟人第1161章 他改變了測量學231.第231章 院長,我要寫教材!(二合一)第717章 特殊的禮物285.第285章 區域防空,不能再拖了第209章 安排一班專機!第842章 到底哪個學部的院士?第1253章 把衛星給抓下來!(求一波月票)第105章 高空臺模擬第1372章 這下輪到美國人用高炮防空了第1367章 緊急拉動!第569章 面貌一新的江城重型機牀廠第652章 先把GPS干擾器運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