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4.第364章 超越時代的仿真建模工具!

第364章 超越時代的仿真建模工具!

在這個突如其來的小插曲過後,常浩南把旁邊的黑板翻了個面,繼續沿着剛剛的路線講解起來:

“正是由於傳統方法面臨的種種問題,在我們這個程序裡面,將會採用一個基於Delaunay-AFT的並行約束四面體網格生成辦法,生成圍繞分割平面的分隔層,從而將網格覆蓋區域分解。”

“生成分隔層時分割平面僅作爲引導,從而避免了幾何約束的引入,同時,通過多級區域分解策略保證了並行式網格生成的效率;通過基於磁盤緩存的通信機制節省了對計算機內存的使用……”

“這一流程主要分爲以下幾個步驟,一是網格規模的評估……”

“第二是分割平面的引入,可以藉助於M的過重心的慣性矩最小的主慣性軸來確定分割平面∏。該軸的方向向量n可以由M的慣量矩陣的最小特徵值對應的特徵向量來確定,計算方式如下……”

“……”

僅僅是常浩南口中“最基礎”的並行曲面三角形/四邊形網格生成方法,就講了將近兩個小時的時間。

這還只是理論部分。

“在籌建實驗室的這段時間裡,我簡單驗證了一下剛纔講過的網格生成方式,測試對象是常見的齒輪滾刀模型和汽缸蓋模型,分別有348個和2736個曲面,其中包含多種難以用傳統方式生成網格薄片曲面,最終結果我放在這裡,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常浩南輕點鼠標,終於放出了第一份PPT的最後一張圖——

由於他要講的內容實在太多,以至於在之前的測試過程中,目前還相當早期的office軟件經常卡死,迫不得已只好分成好幾個文件才能進行下去。

“在這裡面,我將單元質量Q定義爲一個單元內切球半徑Ri和外接球的半徑Rc之比,爲了把單元質量儘可能變爲整數,再把結果乘以三,所以最終定義的Q=3*(Ri/Rc)”

“可以看出,相比於經過傳統方法生成的高精度網格,新方法生成的網格即便在外形極度複雜的髒區域,也沒有生成質量爲0.1-0.2的垃圾網格,質量爲0.6-1.0之間的網格總佔比在91.7%以上,加權平均質量相比前者降低大約0.2%,這一差異在實際工作中幾乎不會造成影響。”

“在最終的時間消耗上,儘管並行策略相比於傳統方式增加了區域分解、網格加密和節點合併三個步驟,但由於大大提高了網格生成效率,因此對於兩個測試模型,總用時分別僅有750秒和2100秒,分別只有串行方法的5.9%和4.7%……”

當常浩南把程序運行日誌貼出來,並講出結果的那一刻,原本寂靜的會議室裡面幾乎瞬間就炸開了鍋。

前者也特地沒有馬上維持秩序。

人在突然接受了遠超自己認知水平的信息之後,總是需要一些時間來平穩情緒的。

畢竟那可是原來20倍的效率。

在數值計算這個領域,時間上的量變本身就是質變。

齒輪滾刀和汽缸蓋只不過是相當簡單的兩個模型而已,網格生成到底要花費20分鐘還是6個小時的差別或許不大。

但對於一些超大型的工程項目來說,算半個月和算一年之間可就有天壤之別了……

更何況,有更細心的人已經能夠看出來,常浩南開發的這個全新方法,對於越複雜的模型效果越好。

也就是說到了實際應用中,這個優勢很有可能不止20倍。

剛剛還坐在後面一臉沉穩地記着筆記的李傑在聽到常浩南說出的那兩個數據之後,幾乎是下意識地擡起頭。

他先是微微擡起頭,順着眼鏡鏡片的下邊沿看了看會議室前面牆上掛着的幕布。

根據上面經過放大顯示之後的運行日誌來看,並沒有聽錯。

就是20倍。

“這……”

李傑轉過頭看向了坐在他左手邊的科技委主任宋建。

然後發現對方此時也正看向他這邊。

作爲業內的絕對大佬,二人顯然都看出了這個軟件的潛力。 雖然常浩南目前所講的,只是整個項目中大概10%左右的部分,但也足以管窺其最終成品的優越性。

絕對是劃時代的產物!

自從1983年我國第一臺超算銀河一號投入使用,一直以來困擾着華夏計算機領域的主要問題就是算力上不去。

甚至都輪不到去討論元器件性能的問題。

而是哪怕別人出口一樣的芯片和內存給你,你最後拿出來的成品性能還是差距很大。

以至於美國近些年甚至都放開了對於電子元器件的出口管制,反而是在平臺架構方面管得很嚴。

總之就是……

不覺得你能帶來什麼威脅。

實際情況也確實差不多。

計算所爲遼河油田最新搞出來的曙光1000A超級計算機,峰值運行速度才每秒60億次左右,目前還在籌建中的曙光2000-1,目標也只有200億次。

而上個月大洋彼岸剛剛投入使用的ASCI Red,速度已經達到了每秒1萬億次。

至於像各大高校採購的那種量產商用型號,性能差距則更加明顯。

這樣的差距也是導致國內在計算機商業應用領域遲遲得不到發展的主要原因。

畢竟有限的幾個課題就能把超算的算力佔滿,導致只有最重要的國家級項目才能夠分配到使用資源,大多數研究人員根本無福體驗。

如今隨着一陣由京航帶起來的超算熱潮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種情況,但這些性能一般的商用服務器在面對複雜問題時又經常顯得無能爲力。

伱要想改變人們舊的觀念,就得實實在在讓人感受到好處才行。

此時李傑的腦海中又回憶起了自己前幾天和常浩南見面的時候,後者也曾經表示過,超算或者服務器這種業務,不能賣出去就算了,尤其是在相關產業還不發達的華夏,必須得提供持續服務,推廣超級計算機應用才行。

當時他只是覺得這個思路很好,肯定能提升一些用戶粘性,但計算所目前自己又沒能力做這方面的工作,所以才委託給了常浩南。

並且以未來曙光2000計算機的優先使用權,以及開放對曙光集團的投資許可作爲交換。

但沒想到他這邊甚至還沒來得及召開董事會,對方甚至連成果都已經拿出來了。

雖然需要超級計算機的領域千千萬萬,但數值模擬和仿真絕對是其中應用範圍最廣的一個領域。

在這上面直接提高20倍的效率,相當於把華夏和美國之間的算力差距從三個數量級縮小到了一個數量級。

雖然還不至於直接反超,但至少能看到對方的背影。

而且,幾乎所有的工程類學科,都可以從中獲益。

“常浩南同志,我有個問題想要請教。”

一個沉穩的聲音劃破了會議室裡面的嚷鬧。

幾乎所有人都回過頭,看向房間的最後。

(本章完)

第929章 常佳瑤的同學第104章 新發動機下線第1026章 讓羅羅看不懂的生產效率第725章 你給我解釋解釋,什麼叫驚喜?296.第296章 理論結合實際第675章 空警200,和圓環工程第1424章 獨門絕技第1313章 全球威懾第1037章 我對錢沒有興趣第1142章 來自中東的橄欖枝(感感謝【塞北青煙】大佬的白銀盟)第123章 提前落戶的殲11第1343章 核常兼備第1003章 小鷹號的行蹤第408章 軍宣拯救計劃342.第342章 最後還是逃不過要講課365.第365章 從夢想公司手裡搶資源!第499章 一不小心就做了眼鏡蛇機動(四更求第498章 魔改直9,火炬集團的新業務(求一波219.第219章 怎麼又是我?第510章 論文又上封面了?第705章 有價值的俘虜第122章 你晚上有空麼?第912章 也不是所有訂單都能接第920章 精確制導時代第487章 欲擒故縱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第1101章 克服黑障?第1361章 電磁棱鏡第1424章 獨門絕技353.第353章 腳踏實地,從拯救江城重機開始第1107章 我有三種方法,三種!335.第335章 海鷂起飛第1193章 反隱身的新要求第726章 41的大勝第696章 擊落B2第639章 華夏國產蘇27的威脅第576章 世界,正悄無聲息地發生變化第975章 優秀的獵人,往往以獵物的姿態出現398.第398章 火炬集團成立!第1360章 來自外太空的攻防第726章 41的大勝第42章 破格,直博!第2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301.第301章 那就說點什麼吧(二合一)第696章 擊落B2第482章 諮詢一下常總的意見第1141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第1092章 飛天第709章 我 們 仨第71章 我選擇回國果然是正確的(爲盟主fla第629章 渦扇10,點火成功!第87章 航空動力的問題279.第279章 以爲是主角,其實是龍套第1420章 已經沒有石頭可以摸着過河了352.第352章 江城重型機械廠的貓膩(4K)第1381章 通往太陽的第一步第1183章 極限散熱第882章 光電子數據傳輸第1212章 彈艙改進第1401章 一點小問題第36章 作繭自縛第441章 揚眉吐氣的一天!第509章 正好是常總關注的方向(日萬,求一第515章 新一代直升機的合作伙伴第1298章 等離子體,出現了!第899章 投稿華夏期刊?第44章 富士電機的小動作第1004章 衛星凝視偵察第1265章 替NASA宣佈計劃失敗第1361章 電磁棱鏡第68章 推倒重來的勇氣(35)260.第260章 殲轟7MLU?第1433章 華夏人要上艦!第781章 準備開始當導師!第539章 先來一波反潛演習第522章 直9WY,同人逼死原創(春節繼續加更第1408章 2001號,起飛!第139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中)354.第354章 生產演示第929章 常佳瑤的同學第1347章 部分技術人員缺乏職業道德第1170章 華夏人要砸鍋?第757章 給殲11擴大產能第40章 好好聽講!第823章 航空裝備試驗基地第780章 戰略忽悠的意外效果第593章 讓全國產三代機上閱兵!第515章 新一代直升機的合作伙伴第765章 十月一日,晴第1258章 歐空局的誠意第849章 被動技能的超神發揮第893章 不,更先進第927章 幕後臺前第553章 戰略忽悠第732章 法國人被卡脖子了?363.第363章 你說的這個思路,是我提出來的第505章 模鍛壓機,項目重啓!第1142章 來自中東的橄欖枝(感感謝【塞北青煙】大佬的白銀盟)第845章 M88發動機的進化論315.第315章 又見殲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