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在電話裡把自己興奮的情緒宣泄一番之後,周永航的情緒總算平靜下來。

他想起了杜義山來603所的那天似乎說過,機翼的顫振分析工作,以及後面對主動穩定性控制系統的控制率設計,都是由對方的一個學生完成的。

“老杜,等到這次運7-200A飛機更換新機翼完成首飛,我一定要向上級給你,還有你那位學生請功!”

電話那頭的杜義山跟周永航也是老熟人了,哪裡會不知道後者在想些什麼:

“呵,請功的事情提的這麼主動,這是看上我的學生了?”

“話不要這麼說嘛,什麼你的學生我的學生,那都是國家的學生。”

被拆穿了心思的周永航也並不感覺到尷尬,而是繼續說道:

“再說了,你老杜現在退居二線,手裡也沒有主抓的型號,這麼有天分的年輕人,畢業之後還是要到我們這種一線單位歷練歷練才行啊。”

不過杜義山完全不爲所動:

“你個老狐狸,我在盛京都能聽見你心裡面打算盤的聲音。”

“不過這次你可要失算了,這個學生今年才上大三,離畢業且有些年頭呢,你呀,退休之前估計是沾不到他的光咯。”

“大三?”

另一邊重新坐回椅子上的周永航一臉見了鬼的表情:“你可別誆我,那技術文檔我都看過,裡面很多東西本科階段根本就不講。”

“你要是不信可以到我們京航來看看,我在這種事情上騙你又沒好處,再說了,凡事都得等着課上講過纔會還叫什麼天才?本科階段提前上研究生課程的學生每年都不少,只能說人家確實是天縱奇才。”

話雖然是這麼說,但杜義山也能理解老友的心情。

哪怕是他自己,在剛接觸常浩南的時候也是屢屢被其所震驚。

“真是大三?”周永航聽着杜義山的語氣不似開玩笑,只好嘆了口氣有些可惜地說道:

“那確實沒辦法了,到博士畢業還有小十年功夫,等不了咯……”

常浩南破格直接攻讀博士的事情目前知道的人還很少,所以周永航是按照正常碩士+博士的流程算了時間。

然而這個時候,杜義山卻是話鋒一轉:

“不過老周你剛纔說得對,這麼有天分的年輕人,確實得經過一線的項目歷練才能成大器。”

“哦?”

周永航感覺事情似乎還有轉機,瞬間來了興趣:“你有什麼想法?”

“嗯……我需要你幫我個忙。”杜義山思索片刻之後回答道:

ωwш☢тtkan☢¢O “不過醜話說前頭,雖然我確實準備讓他提前參與到重大項目裡面去,但你們那個新客機不行,不夠格。”

“難道你是要讓他……”

考慮到杜義山正在601所開會,再加上他竟然覺得運7-200A項目都不夠格,周永航幾乎是立即就猜到了對方的想法。

“猜到就行了,不用說出來。”杜義山知道周永航肯定能領悟到自己的意思,因此沒有讓對方繼續說下去:“你就說這個忙你幫不幫吧?”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鐘時間。

“你說吧,要我幹什麼?”

華夏航空工業是一個整體,雖然各所之間會存在一些競爭,但周永航作爲老同志,還不至於狹隘到只顧着自己603所一家的利益。

杜義山見狀也不客氣,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別等到更換新機翼完成首飛了,

你們不是已經確定那個主動顫振控制方法可行了麼,現在儘快想辦法把它弄成先進經驗,在航空系統內部先宣傳起來。”

八三工程到了九十年代中期的時候,雖然重要性已經趕不上十號工程和十一號工程,但想往裡面塞個本科生也絕對不是杜義山自己一句話就能做到的事情。

他至少得證明這個本科生有足夠的能力才行。

而對於這種大項目來說,僅僅一篇航空學報上面的論文肯定是不夠看的。

所以杜義山才需要讓603所方面先把顫振主動控制的成果給宣傳起來,到時候常浩南作爲這個先進經驗的主要貢獻者,分量就完全不同了。

“好的,我馬上讓人去辦。”

周永航略加思索就明白了杜義山想要做什麼,因此果斷答應了後者的請求。

本來他就打算這樣結束通話,但旋即又想起來了一件事情:

“對了,老杜啊,這次運7-200A換裝新機翼之後,其實跟老運7相比完全已經脫胎換骨了。

所以我覺得無論是從技術方面,還是從未來的市場方面考慮,繼續叫這個名字都有些不妥,你來幫我們想一個新名字吧。”

運7飛機的仿製原型是蘇聯於60年代末期投入使用的安26運輸機,而這兩個名字的口碑都比較一般。

尤其是進入80年代末90年代初,華夏民航接觸到圖154M、MD80、波音757-200這些80年代投入使用的新型飛機之後,更是迅速失去了繼續運營運7、運8系列運輸機的興趣。

此前603所在運7基礎上研製的運7-100改進型,就是在經歷短暫的服役歷程之後被很快淘汰的。

所以周永航其實早就有了把新客機改個名字重新開始的念頭,正好又趕上這次機翼大改的機會,只要提出來估計就能得到批准。

“起名字……”

這個問題倒是難住了杜義山。

主要華夏過去的飛機命名實在也沒什麼花樣,就是樸素的飛機類型-數字編號,比如運8、強5、殲轟7之類的,所以幾乎從來沒有人想過這個問題。

“算了,這件事倒是不着急,等你什麼時候有了主意給我打個電話就行。”

“這樣也好,我有時間去問一下小常他們的意見,年輕人嘛,想法會比咱們靈活一些。”

在結束跟周永航的通話之後,杜義山直接一個電話打到了京航大學。

第一件事,自然是跟常浩南說一下他的主動顫振控制系統順利通過驗證的消息。

不過這個消息常浩南其實已經知道了,所以並沒有表現得太過驚訝。

因爲他之前正好在看系統面板,然後發現自己的科研點數突然從36漲到了驚人的76。

顯然,以他目前做過的幾件事情來說,只有顫振分析和主動顫振控制方法可能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

只不過這種反應又讓杜義山對常浩南不由得高看了幾眼——

老成持重,不驕不躁,絕對是能成大事的人。

於是他又很快把話題轉到了第二件事上,也就是給運7-200A飛機一個新的名字。

這倒是讓常浩南頗爲意外。

主要是沒想到這件事情竟然會提前,而且還落在了自己頭上。

思索片刻之後,常浩南最終還是決定使用它在原本時間線上的名字。

“杜老師,我想,既然這是咱們華夏按照對接國際的新標準設計的第一種客機,不如就叫它‘新舟’吧。”

第793章 要不讓法國人當個小白鼠?第1258章 歐空局的誠意第950章 買一送一巡航導彈?第997章 大幹一場!第204章 挑戰米格25!297.第297章 逐漸發力的精工計劃,第三代航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第897章 是時候重新給業界帶來一些小小的震第639章 華夏國產蘇27的威脅第422章 電子戰,不只是干擾301.第301章 那就說點什麼吧(二合一)第595章 真巧啊,日本人剛好有我們要用的零第632章 AL31F的上位替代第463章 要不要安70?第1226章 英國人的燃氣輪機要出問題第15章 我們一般稱之爲學婊第1004章 衛星凝視偵察第31章 全新的工程模型393.第393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元年!第959章 目標輪廓識別第1457章 棱鏡計劃290.第290章 專利賺錢了第484章 樹個正面典型第1176章 我全都要第904章 準備試生產第1457章 棱鏡計劃第166章 麥道,無了?第1267章 一次核打擊第671章 專職秘書第533章 女士,你也不希望第156章 多重攔截(二合一,5000字)第72章 回到京航(爲盟主flankerr加更25)第31章 全新的工程模型第777章 種瓜得豆273.第273章 飛豹,重獲新生312.第312章 來到華夏的伊爾78299.第299章 獲獎了第103章 製造難題(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第210章 來自歐洲航空安全局的求援第553章 戰略忽悠第452章 進口替代第1282章 火箭動力有問題第1193章 反隱身的新要求第944章 最後的戰略轟炸機(算昨天的)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1213章 一張紙解決的大問題252.第252章 搞預警機也要有備無患第788章 把他們批判一番!394.第394章 一個人,帶動一個行業第1252章 我們來拯救國際空間站!391.第391章 殲教9,和多場模擬器TORCH Mul386.第386章 功在千秋!第756章 科工委的進步第1280章 空間移民試驗基地?第1158章 出人意料的療效第786章 你這不是撞槍口上了麼?第1214章 風洞總溫不夠?第1347章 部分技術人員缺乏職業道德第1205章 進攻還是防禦?第625章 375代航發的測試準備第743章 絕密檔案館(新的一月,求月票)第901章 一年之期已至!第71章 我選擇回國果然是正確的(爲盟主fla第957章 華夏人的新花樣第1112章 我給兩院帶來了一份禮物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第472章 路線之爭第1458章 良性循環第1424章 獨門絕技第452章 進口替代第1234章 女士之愛第693章 美國人的報復第1434章 自欺欺人的決策第525章 Nh90直升機,看向東方第824章 反航母技術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第101章 能不能去航展?第455章 大型模鍛件製造攻關小組(日萬,求第100章 渦噴14的重生(下)(二合一)第1185章 有什麼東西飛過去了第877章 關鍵技術:超短激光加工第652章 先把GPS干擾器運過去第1282章 火箭動力有問題第759章 進入理論數學界?第472章 路線之爭245.第245章 基於數字射頻的雷達干擾技術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109章 抉擇第850章 糧食戰爭的開始第1337章 從陸軍那邊找找靈感第121章 白月光與(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1004章 衛星凝視偵察第594章 “煥然一新”的NH90(4K)第540章 AC139直升機,進軍通用航空的鑰匙!第1136章 你等着瞧!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171章 圖波列夫,也是一種選擇第615章 真正的六邊形戰士第66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準備主動出擊!第556章 聯合反潛演習!第815章 加入WTO的得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