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常浩南同志成了香餑餑

畢竟是兵器工業系統的內部會議,所以有些話張永也可以說的比較直白:

“在這裡,我可以向大家交個底。”

“常浩南同志,不僅僅是火炬集團的總經理,在此之前還親自參與了航空工業總公司那邊一些重要項目的研發!”

“可以說,最近一年以來,國內航空工業,還有機械製造業水平的提高,都跟他有非常直接的關係!”

張永主要是擔心,面前這些人還是意識不到事情的嚴肅性。

這個年頭的信息傳遞效率本來就不太發達,各個軍工總公司本身又帶着行政管理職能,每一家都是一個獨立的小社會。

對於身居其中的人來說,理論上完全可以一輩子不聞窗外事,只跟本系統內的同事以及軍代表產生交集……

所以常浩南的名聲,儘管在航空工業和科工委頂層已經如雷貫耳,但對於其他幾個系統來說則未必然。

當然不至於說完全沒聽過,不過知道的內容很可能也就是外面公開宣傳的那些……

雖說二十三歲的年紀,能主導新舟60這類項目的研發,甚至又抓準機會把華夏民用航空工業帶進了一個全新時代這種事,聽上去也已經挺誇張了。

但是跟對方的實際表現相比,這些東西確實又不太值得一提……

然後,張永便突然發現……

但是有貢獻歸有貢獻,你總得講點道理吧?

剛剛說的這幾個項目,再算上剛開始提到過的殲教9,光是負責單位就涵蓋祖國大江南北,。

二次傷害了屬於是。

“剛剛你們說的這些項目,據我所知,似乎……”

“這……不大可能吧?”

有人思索了一下之後盤點道:

“消息都是我從丁主任那邊聽說的。”

對於張永來說,這一番盤點幾乎是在提醒他隔壁系統工程三司這一年來的“豐功偉業”。

他遲疑了一下,但隨即又繼續道:

“常浩南同志似乎在其中都有參與,而且……參與的程度都很深……”

顯然,有些人雖然表面上都是一副雲淡風輕,但對於兄弟單位的表現還是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航空工業那邊的項目……他們近兩年的項目可不少啊……”

張永半低着頭做回憶狀:

“而且……我記着,科工委前段時間開黨組成員擴大會議,就擴大了常浩南同志一個人……”

你帶分身的啊?

大家都是軍工人,通過常浩南上半年拿到第一屆五四青年獎章的事情,不少人私下裡也都猜測他肯定還有些其它貢獻,只是不好明着寫出來,所以發個大獎以示補償。

不過,這也正好算是幫他進行了一番對競爭對手的歸納總結。

“光是咱們科工委內部通報嘉獎過的,就有殲8C、渦噴14、殲10、殲11、新舟60、殲轟7……”

不少人抽菸的動作都直接停滯在了半空中。

就比如現在。

不過,當僞學霸碰到真學神,那就又是另外一個劇情了。

像極了一些假裝不學習但私底下卷生卷死的學霸。

一句話說完,整個煙霧繚繞的會議室幾乎在一瞬間被按下了暫停鍵。

話說到這個份上,那可就基本上是實錘了。

剛剛纔說不大可能的那個人先是面露尷尬,但只持續了一瞬間,就變成了驚駭,緊接着又變成了凝重。

座談會嘛,形式上還是比較自在的,所以大家剛纔姿態也都比較隨意。 但是這功夫,卻已經都把身子坐直了。

如果說剛纔大家對於張永的提議大多還只是普普通通的響應,那現在,所有人都已經在躍躍欲試了。

這麼一號人物,就算能從他身上學到百分之一的本事,也必然對自家的項目研發有明顯助力。

從猶豫扭捏,到爭先恐後。

轉變只發生在一瞬間!

微妙的氣氛之中,一名來自第二機械製造有限公司的代表搶先發言:

“司長,我們集團目前正在研發一款重型礦用車輛,解決國內礦車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但是國內之前沒有研發過百噸以上量級的車輛,在結構設計方面確實需要學習一些先進經驗。”

“我們二機廠先表個態,派出10名技術研發骨幹,無償參與到這個大型模鍛件製造工藝開發項目裡面!”

此話一出,周圍的同行直接就驚了。

人怎麼可以不要臉到這種程度?

張永剛剛說的意思很明確,他們這次派人,雖然確實也是在幫別人做項目,但核心還是取經進修。

怎麼讓你說的跟大公無私支持領導工作一樣?

還“無償”?

而且這種項目,只是掛名在兵器工業下面,人家常總肯定要帶一套自己的班底過來,留給外人的參與名額必定有限。

你一張嘴就要10個?

做個人吧!

然而這種時候,就看出積極表態的重要性了——

有人首先響應自己的提議,張永自然不好拒絕對方的要求。

“好!”

“二機廠的同志發揮了帶頭作用,十個人!”

這下,本來還有點矜持的各路豪傑再也坐不住了。

你這邊動作慢點,恐怕連口湯都喝不上……

“司長,礦用車輛畢竟不是咱們兵工集團的主營業務,我們這邊的新型第三代主戰坦克正好到了研發關鍵階段,而且還是9910工程的重點項目,時間緊任務重啊……”

“司長,前兩年引進道爾M1之後,部隊立馬就看上了那個底盤,我們所正在以那個爲基礎研發新一代陸軍履帶式支援裝備通用底盤,計劃涵蓋30-50噸範圍內的所有裝備,這裝備量可比坦克更大……”

這是北方車輛研究所下面的兩個項目組,事到如今也顧不上什麼同事情誼了。

其它單位自然也不甘落後。

“領導,根據航空工業那邊的先進經驗,裝備研發,還是要動力先行,我們動力研究院的大功率柴油機如果進度跟不上,那是會影響全局的,另外,新型護衛艦的動力選型咱們已經落後了,但發電機組總不能繼續拖後腿,我們要求也不高,5個人就行……”

“……”

很快又有人卷出了新花樣:

“我覺得咱們不能這樣白嫖人家常總的項目名額,我們冰城第一機械集團願意出一筆錢,支持這個模鍛工藝研發項目,畢竟項目成果最後也對我們重型裝備製造行業有重大意義……”

顯然這是準備帶資進組。

“那要是這樣的話,我們鐵馬集團可就有話說了,錢我們不缺,要論裝備量,什麼東西能比得過卡車?”

“……”

看着面前生龍活虎的一衆人,坐在首位上的張永一時間有些茫然。

他覺得如果這次名額分配不好的話,那自己這個司長恐怕得被生吞活剝了……

瑟瑟發抖.jpg

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第1005章 網絡編碼技術第48章第944章 最後的戰略轟炸機(算昨天的)第1431章 到底是老牌海軍強國第431章 國際軍火市場的攪局者第589章 航校的老熟人第797章 提前佈局280.第280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第1284章 激波風洞的小妙用第999章 你贏贏贏,最後輸光光第195章 國際倒爺第1164章 不僅要做題,還要出題第792章 需要預警機第1163章 一轉攻勢!第31章 全新的工程模型第1127章 遄達900,首飛!第426章 金陵法拉利研發中心第1203章 動力不是問題第942章 在對手最擅長的領域碾壓他們第654章 組織上已經給你準備好了第132章 上新聞了?第1357章 身份逆轉(新的一月,求一波月票)第1280章 空間移民試驗基地?第1016章 SeA650發動機,完成總裝!第699章 亂套了,全亂套了(算昨天的)第729章 給歐洲人開開眼界第1001章 以軟件優勢推動硬件發展第1147章 推翻全世界的共識!第92章 理論水平精進(二合一)267.第267章 還是看看遠處的大飛機吧,家人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1069章 軍用產品線?第785章 火炬實驗室引發的爭議(算昨天的)第1284章 激波風洞的小妙用第687章 歐元,崩了第1076章 F136的關鍵設計評審第856章 瓦良格號回國第1454章 事已至此,先找個替罪羊第677章 相控陣雷達第212章 你們做不了,我們可以做!第714章 常浩南的進步第1108章 無意間推動了歷史第501章 華夏行,我也行?第1414章 故技重施349.第349章 咱也是能混到安保的人了第457章 汽車行業,要洗牌了250.第250章 受常工啓發的殲轟7改進型第52章 八十三工程(下)第184章 離間計第965章 這事還是徵求一下華夏人的意見第133章 百噸級客機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359.第359章 我要曙光2000的優先使用權第559章 圍獵海上自衛隊!第738章 來自母校的驚喜第1440章 關鍵抉擇第499章 一不小心就做了眼鏡蛇機動(四更求第1369章 集中偵察資源!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第162章 中距空空彈第724章 南亞的天空亂成了一鍋粥第1351章 “玄鳥”高超音速飛行驗證平臺第1457章 棱鏡計劃第916章 自作聰明第174章 工藝問題第520章 新加坡航展,主要展團第872章 未雨綢繆第872章 未雨綢繆第49章 殲7F第1144章 我突然有了個靈感第509章 正好是常總關注的方向(日萬,求一第901章 一年之期已至!第872章 未雨綢繆312.第312章 來到華夏的伊爾78第1437章 徹底拿捏第827章 穿透地球表面第675章 空警200,和圓環工程第752章 三大型號,給基層同志的定心丸第1333章 變推力固體推進劑第66章 解決方案【求首訂!!!】(15)第144章 航改燃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加更第1272章 見證華夏速度第1163章 一轉攻勢!第1275章 讓美國人出錢!(算昨天的)248.第248章 頻分多通道,規避高規格元器件第176章 喝水帶來的靈感(第568章 在你們找上華夏人之前,我們就已經第715章 抱歉,我也是剛剛想出來第1270章 導彈飛向雲外350.第350章 陷入困頓的老國企第925章 重啓二毛去核化第432章 重新定義“火箭炮”第125章 想搞軍工,就不能只搞軍工第1356章 在點燃太陽之前第1085章 東風壓倒西風第971章 猜中了,但沒完全猜中第900章 競爭對手的預判第26章 發個專利吧336.第336章 電磁干擾,噩夢重演第580章 液態金屬冷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