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另請高明

對於這個結果,常浩南在一開始看到楊奉畑的時候就已經基本預料到了。

這已經遠遠超過了他在一個月前做出的預期。

相比於新舟60項目,八三工程的難度和重要性無疑都要高上很多。

相應的,影響力和分量也大得多。

而這也意味着他距離重生之初設定的目標——依靠系統帶動整個華夏科研體系的效率更近了一步。

至於姚夢娜也跟着一起也算是情理之中,她在三維數字化建模和控制律設計方面的能力很強,正是整個眼下航空工業最緊缺的人才。

畢竟在原本的時間線上,華夏第一種完全實現數字化設計、發圖和裝配的飛機型號是殲轟7A,要等到三年後的1999年纔會正式立項。

樑卓平從旁邊的公文包裡掏出來了一份文件。

“小常同志,這是一份關於項目保密情況的須知文件,你看完之後如果沒有什麼異議,就在最後一頁籤個字。”

常浩南簡單看了一下,發現跟他上一世博士畢業之後入職時候簽署的那份內容差別不大,也就是不該說的不說、不該問的秘密不問、不在私人書信中涉及秘密、不用普通郵電傳遞秘密等等。

只不過因爲1996年這會,全國也只有京城、滬市、羊城等少數幾個城市接通了互聯網,有條件上網的人更是寥寥無幾,所以後來作爲重中之重的網絡安全問題還沒有被列入其中。

另外就是一些成果發表的限制,如果有涉密內容,需要經過脫密,如果涉密過深以至於無法脫密,則可以撰寫成國防報告。

都是一些再正常不過的內容,常浩南翻到最後一頁,果斷簽下了自己的大名,然後把簽好字的文件交還給了樑卓平。

“那麼,常浩南同志,重新認識一下,我是八三工程的總設計師,代表整個項目團隊歡迎你們加入。”

楊奉畑的心情顯然不錯,站起身來跟常浩南握了握手:

“現階段,八三工程的測試工作還算順利,需要你們來幫助完成的主要有兩個部分,一是把我們之前的那些紙質設計圖進行數字化,以便於接下來的改進,以及設計定型之後與製造單位的對接,當然,我們會提供人手和你們一起進行這項工作。”

“第二麼,是利用你在計算流體力學方面的知識,對下一步的試飛工作進行更準確的指導,加快試飛效率,我們現在有大量的飛行小時都被用在摸索試飛條件上,實際上造成了一定的浪費。至於更具體的項目細節,就得等你到了盛京再去了解了。”

“感謝楊總師的信任,我一定竭盡全力。”

常浩南雖然也是第一次經歷這樣的場面,但畢竟早有心理準備,因此還是保持了一副寵辱不驚的樣子。

這個時候,杜義山又走上前來,拍着他的肩膀鼓勵道:

“小常啊,你很有前途,在601所那邊好好幹,八三工程是個很有前途的項目,也有足夠廣闊的空間來讓你一展身手。”

聽到這樣一句話,常浩南心中五味雜陳,只能回以微笑和點頭。

實際上,在1996年這會,正如剛纔楊奉畑所說,八三工程的研發進度還是比較樂觀的,01和03架原型機已經在閻良展開了密集試飛,剛剛下線的04號驗證機也在進行工廠試飛,一切看上去都非常順利。

所以在杜義山看來,這個項目只要按部就班地進行下去,就不會出什麼大亂子,

哪怕最令人擔心的WP14發動機進度不順,也可以暫時先用WP13F型頂上,類似的情況過去也不是沒有發生過。

但作爲重生者,常浩南當然清楚,在原來的時間線上,八三工程最終抱憾結束,並轉爲了技術儲備。配套的WP14發動機也因此失去了裝機型號,雖然並沒有直接終止研發,但受到的重視程度一落千丈,沒能完成取代WP13系列的使命。

這其中的原因當然非常複雜,既有技術不足的影響,也有非技術因素的問題。

比如1997年1月,剛纔提到的那架04號全狀態原型機轉場到閻良時,降落跑道的盡頭正在整修,因此挖出了一道溝,而塔臺竟然對此並不知情,飛行員則因爲當天能見度很差未能目視發現,最終導致飛機起落架折斷,衝出跑道後撞到一棵樹上完全損壞。

隨後趕製的05號原型機又在1999年因爲發動機故障在空中起火墜毀,兩年內損失兩架原型機,再疊加04號機損毀造成的試飛進度緩慢等原因,最終導致了八三工程的下馬。

當然,這都是上一世發生的事情了。

而這一次,常浩南有信心讓這些遺憾不再出現。

“小常同志,杜教授說的沒錯。”這次說話的是周司長:

“八三工程對於你來說應該只是個開始,我們期待你能爲我們華夏國防工業的進步發揮更大作用。”

……

當天下午,蓉城611所中,坐在辦公桌前的盧育英意氣風發地拿起聽筒,撥通了京航大學杜義山教授辦公室的電話。

就在昨天,包括611所、西北光學儀器廠、黎陽發動機公司在內的9家單位經過討論之後,一致看好兩種殲7F型號的外銷前景,同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攤十號工程的項目風險,因此決定共同籌集6500萬元人民幣支持新型號的研發工作。

這相比他之前開會時所說的5000萬經費多了足足30%。

在眼下這個國防科研經費還並不充裕的年代,有了錢,就是有了底氣。

因此在跟書記林毅春商量一番過後,二人最終決定撥出100萬元經費來向杜義山課題組提供一個下頜式進氣道飛機總體設計的課題。

實際上這個意思很明顯就是讓對方把常浩南派過來。

“喂,哪位?”

電話很快接通,那邊傳來了杜義山的聲音。

“老杜,是我,611所的型號總師盧育英。”

這個年月全華夏一共也沒幾個型號總師,因此二人之間自然也是相互認識的。

經過簡單幾句寒暄,盧育英直接進入了正題。

他表示611所現在有一個自籌資金進行的項目,想要給對方的課題組一個總體設計方面的課題,需要讓常浩南來611所共同參與項目,總經費是100萬元人民幣。

當盧育英說完100萬人民幣這個數字時,他直接靠在了自己的辦公椅上,心中想着杜義山聽到這個數字之後會是什麼樣的反應。

“呃,老盧啊,實在抱歉,這個項目我們現在沒辦法接,你還是另請高明吧。”

“……”

第1383章 法拉第之握第49章 殲7F第104章 新發動機下線第578章 單晶葉片熔模精鑄第36章 作繭自縛第447章 十倍壽命,還真不是吹牛逼?第584章 常總巧施錦囊計(求一波月票)第783章 滬東造船廠的撒手鐗384.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第864章 信我,我們的衛星是民用的!第1370章 暗度陳倉第1179章 戰略威懾第1392章 你們的模型,是錯的358.第358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第1339章 有的同志,有的,像這麼強的推進劑,我們一共有三種第465章 友誼計劃!第208章 你好,1997第1073章 英國人的瘋狂思路第825章 測試,目標特徵提取第1392章 你們的模型,是錯的219.第219章 怎麼又是我?第417章 正式開工!第1049章 新戰法試點部隊第1421章 鈞天計劃399.第399章 TORCH Multiphysics的誕生第1020章 明明是我先來的第876章 拿一篇Nature做誘餌(4k)第629章 渦扇10,點火成功!第174章 工藝問題第673章 有一句話叫做悶聲大發財第477章 往垂直起降方面努努力吧第987章 多級可調靜葉匹配技術第1082章 一字型天線第47章 主動顫振控制,成功!第595章 真巧啊,日本人剛好有我們要用的零第584章 常總巧施錦囊計(求一波月票)第18章 高超音速的設想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第85章 喘振位置,可以算出來!第1155章 建設塞北糧倉第543章 這個問題,有四種解法(4K大章)248.第248章 頻分多通道,規避高規格元器件第976章 突如其來的見家長第1018章 給A380準備的黑科技?第66章 解決方案【求首訂!!!】(15)第420章 關於馬達西奇的博弈第803章 來跳個舞吧第677章 相控陣雷達372.第372章 堪比戰術導彈的遠程火箭炮!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456章 山鷹,兩個半月創造的奇蹟!第749章 拿捏土耳其的籌碼第1195章 部署位置在海上?第38章 學年結束第142章 新型護衛艦(上)第1137章 扒下大衛國的底褲第832章 揭示宇宙的形狀245.第245章 基於數字射頻的雷達干擾技術第5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第1084章 原型機,要在華夏生產第1018章 給A380準備的黑科技?第492章 過於先進,不便展示第457章 汽車行業,要洗牌了第112章 我們自己的標準!第589章 航校的老熟人第74章 保研面試第747章 做一個合格的老闆第1013章 五倍不夠!295.第295章 我成教父了?313.第313章 多兵種聯合,築堤行動!218.第218章 已經有思路了第456章 山鷹,兩個半月創造的奇蹟!第1207章 變循環發動機一步到位?385.第385章 “息壤”戰洪魔第874章 設計定型是新的開始271.第271章 獵殺獵人,殲轟電7(日萬)第210章 來自歐洲航空安全局的求援第881章 信號傳輸層面的麻煩第508章 把直9改的媽都不認識278.第278章 我一個人就是一支軍隊第1453章 絕對震懾第1076章 F136的關鍵設計評審第1278章 《太空救援》第1226章 英國人的燃氣輪機要出問題第977章 你倆挺會玩啊第720章 常總的影響力第1311章 落入陷阱第779章 先把華夏航發的名聲給打出去第750章 我,央企高管第1218章 這次,是我們帶頭第632章 AL31F的上位替代第505章 模鍛壓機,項目重啓!第1166章 答辯,只答不辯268.第268章 空軍的財神爺第503章 常浩南同志成了香餑餑第975章 優秀的獵人,往往以獵物的姿態出現第1241章 助推段延長第493章 我只需略微出手,便已是這個時代的第148章 伊留申的野望373.第373章 新軟件的第一個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