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我真上天了

經過體檢確定身體方面沒有問題之後,第二天一早,穿着飛行服、戴着飛行頭盔的常浩南在地勤人員的幫助下小心翼翼地爬進了殲教7飛機的前座艙裡面。

作爲一種教練機,殲教7的後艙擁有更高等級的飛行操控權限。

而那裡正坐着一名全軍經驗最豐富的飛行教官,叫做張九江。

在距離這架殲教7幾十米的地方,一架機體細長的戰鬥機同樣已經做好了飛行準備。

正是殲8-3的03號原型機,也是原計劃中兩架全狀態驗證機中的第一架。

說實話,這還是常浩南第一次親眼見到殲8戰鬥機。

儘管跟他重生前見過的殲10、殲16、殲20等先進型號沒得比,但在這個年代,尤其是當它停在殲6或者殲7附近時,那個視覺效果堪稱鶴立雞羣。

也難怪會獲得一個“空中蔡國慶”的名號。

根據常浩南的計算條件,這架03號原型機的左右翼下各掛着兩發阿斯派德空空導彈。

不過都是還原了重量和尺寸的模型。

畢竟從意大利採購的導彈總共只有不到80枚,每一次升空即便不被髮射也會消耗壽命,自然不可能一次勻出5%的數量用來試飛。

常浩南按照登機之前的培訓戴上氧氣面罩,深吸一口氣,朝左邊合上了座艙蓋。

外面呼嘯的風聲,以及電源車和氣源車工作的聲音瞬間變小了許多。

作爲一架輕型飛機,殲教7的座艙比他想象中還要小很多,以至於僅僅坐在裡面就有一種逼仄的感覺。

“常工程師,等會起飛之後,你一定注意腳儘量不要踩到方向舵,飛機面板上的東西也不要碰。”

張九江在後座一邊做着飛行前最後的檢查一邊囑咐道:

“等會起飛之後,我會盡量保證飛機的平穩,但咱們這畢竟是架小飛機,遇到氣流的話還是會有些顛簸,如果你覺得哪裡不舒服,一定要馬上告訴我。”

“沒問題。”常浩南向後比了個手勢,示意自己瞭解。

話音剛落,旁邊的03號原型機已經鬆開剎車緩緩開始滑行,並很快通過了常浩南的面前。

跟他乘坐的殲教7相比,殲8-3確實是一架非常巨大的飛機。

“你們這個新飛機,應該快要能裝備部隊了吧?”張九江看着緩緩遠去的03號驗證機背影,突然對常浩南問道。

後者思索了一下,覺得八三工程遇到的那些坑自己應該都能解決。

實際在原本的時間線裡,如果不是那架倒黴的04號原型機因爲完全非技術的原因損毀,即便WP14的可靠性並不樂觀,殲8-3最後也可能以類似殲8F的技術狀態定型服役。

“應該吧,目前的進度還不錯。”

“那可太好了,我們現在做夢都想要更多的先進戰機。”

聽到常浩南的回答之後,張九江的語氣明顯輕快了不少:

“可惜現在殲8B和蘇27的數量都太少了。”

對於航空工業系統和空軍內部的人來說,這些當然算不上什麼秘密。

“殲8B到現在還能算先進戰機?”常浩南啞然失笑道。

“唉,你是不知道我們這些飛殲6和殲7的有多羨慕那些殲8部隊。”張九江說着也把氧氣面罩戴在了臉上:“他們至少每次都能飛上一兩個小時,我們呢,有時候動作大一點,半個小時就得返航了。”

常浩南很想告訴對方再過幾年應該就會有一大批重型戰鬥機服役,

但現在說出這種話顯然還不合適,所以機艙裡的氣氛一時間沉寂了下來。

好在這個時候前面的03號原型機已經起飛,塔臺方面通知張九江也可以準備進入跑道了。

隨着周圍的幾輛輔助車輛先後撤離,張九江緩緩推動節流閥,讓發動機的轉速保持在大約一半的位置上,然後鬆開了剎車。

前座的常浩南只聽到渦噴發動機的轟鳴聲逐漸增加,然後飛機在一陣突如其來的推背感中開始滑行。

雖然上輩子坐飛機的次數不少,但他還是第一次獲得如此開闊的視野。

新鮮感多少還是有一些的。

不過很快,隨着飛機開始加速滑跑準備起飛,常浩南只感覺彷彿有一股巨大的力量把自己整個人壓在座椅靠背上,讓他連呼吸都覺得有些困難。

殲教7的起飛速度很高,因此滑跑階段持續了一段比較長的時間。

不過說到底只是架輕型飛機,到最後離地起飛的時候還是非常輕盈的。

“常工程師,身體感覺怎麼樣?有沒有頭暈或者胃痛之類的症狀?”

張九江看着前面常浩南一直保持着一動不動的姿態,有些擔心地詢問道。

“沒關係,我感覺很好,只是第一次以這個角度上天,感覺有點……新奇。”

很快,殲教7在一萬一千米的高度突破了音速,剛剛在高亞音速時候的振動瞬間消失,飛機也變得平穩下來。

“注意後視鏡,原型機在比我們稍低的位置。 ”張九江提醒道。

常浩南舉起掛在身上的照相機對準右側,時刻準備按下快門。

張九江不愧是全軍最好的飛行教官之一,對速度和位置的把控爐火純青。

在他的操縱下,兩架飛機之間的相對速度只有大概10公里每小時左右,殲教7甚至還做了一個平穩而緩慢的桶滾機動,給常浩南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拍攝機會。

……

半小時後,兩架飛機平穩落地,常浩南下到地面,把手中的照相機交給了早已經等在停機坪旁邊的楊奉畑。

照片被迅速導入到旁邊的電腦裡,準備跟常浩南的計算結果進行對比。

“不來親眼見證一下麼?”楊奉畑看着靠在登機梯旁邊一臉淡定的常浩南。

常浩南聽罷露出了一個自信的笑容:

“不用了,我在天上看到03號原型機的時候,就已經知道結果了。”

一直等到對方轉過身,他才趕緊伸出手揉了揉自己有點發軟的大腿後側——

之前在飛機上的時候還沒感覺,剛纔一下到地面上,兩條腿都有些發軟,差點沒站住當衆出醜。

畢竟第一次坐戰鬥機上天就體驗超音速飛行,着實有些過於刺激了。

而就在常浩南終於勉強恢復了對雙腿的控制,準備試着站直身子的時候,不遠處圍在電腦旁邊的人羣中突然爆發出了一陣歡呼。

“對上了!完全對上了!”

常浩南的模擬分析結果,跟照片由一條條紅色細毛線表現出的真實流場分佈,幾乎完全一致!

第878章 以光爲刀第577章 GPS導航干擾測試第1079章 我已經全都算到了第766章 觀禮臺上第1458章 良性循環第674章 夢想集團,不太對勁第37章 殲7E總設計師的震驚第1319章 也輪到我們自由航行了!第1232章 長纓在手縛蒼龍第1018章 給A380準備的黑科技?第1391章 拴住歐洲的鎖鏈第1311章 落入陷阱第1418章 十倍音速的真理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581章 好TM大的導彈!(月初求一波月票)第865章 能不能到太空去種地?第494章 隨手發個頂刊(月初求一波月票)第69章 超級計算機(45)第1336章 一種推進劑的命運第1322章 目標一分爲二了?第1226章 英國人的燃氣輪機要出問題第773章 又遇故人第853章 國產新型護衛艦第555章 法國艦隊來訪第1306章 像託卡馬克那樣?第455章 大型模鍛件製造攻關小組(日萬,求第1407章 半架飛機第897章 是時候重新給業界帶來一些小小的震第822章 用預警機做測試第1073章 英國人的瘋狂思路第1450章 放棄甲彈對抗,擁抱信火一體第1440章 關鍵抉擇345.第345章 關鍵裝備還是不能依賴外人第1259章 東風31的下崗再就業第647章 側衛進化論第1470章 爲了熱核武器第1086章 中低軌道通信第472章 路線之爭第1109章 向智能化生產進軍!317.第317章 巧合第900章 競爭對手的預判第696章 擊落B2270.第270章 被動雷達探測第90章 改進渦噴14!第883章 海空軍的新裝備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1390章 比核聚變規格還高的項目?第572章 打破對日本的濾鏡,從你我做起第972章 生產定型鑑定,以及未來的打算第1415章 高端的服務,往往只需要最簡單的提供方式第1031章 激光選區熔化成型第1259章 東風31的下崗再就業第1453章 絕對震懾第1034章 英國人解決問題的四階段策略第623章 超自然現象?第730章 左右互搏352.第352章 江城重型機械廠的貓膩(4K)第1412章 “哪有什麼四代機,都是殲10改”第1431章 到底是老牌海軍強國第644章 起飛吧,太行!第942章 在對手最擅長的領域碾壓他們第1114章 離子推進的上星難題第991章 QC300,四月立項!第551章 裝備工業司的開門紅第1159章 放棄自證情結,享受快樂人生第595章 真巧啊,日本人剛好有我們要用的零第1285章 波音的困擾第549章 火炬CB法拉利機牀有限公司第612章 兩個掛壁的思維碰撞第560章 成功的反潛戰第210章 來自歐洲航空安全局的求援第1026章 讓羅羅看不懂的生產效率274.第274章 老型號也有新春天第725章 你給我解釋解釋,什麼叫驚喜?第1360章 來自外太空的攻防第771章 餘波迴盪(6K章)第206章 殲8C,首開戰果!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795章 圓環工程,終局第647章 側衛進化論第98章 緊急起飛第66章 解決方案【求首訂!!!】(15)第937章 酒壯慫人膽351.第351章 調研江城!(4K)第413章 給父母買個房第144章 航改燃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加更第670章 不準有中文!第970章 這下此消彼長了第794章 欺人太甚第506章 正好,稍有研究第1066章 必須體現出華夏的作用!第925章 重啓二毛去核化第47章 主動顫振控制,成功!370.第370章 貴航的新型教練機第584章 常總巧施錦囊計(求一波月票)第957章 華夏人的新花樣第853章 國產新型護衛艦第838章 我改變了學術規則第898章 常教授又發論文了?第451章 直升機主減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