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華夏國產蘇27的威脅

特麗絲·亨利昂本來也沒指望過能要到RC135這樣超長航時的戰略偵察機,這次過來就是衝着三澤基地那幾架EP3E和P3C來的。

只不過,她雖然這輩子沒讀過《帝範》,但也明白取法於上,僅得其中;取法於中,不免爲下的道理。

如果一開始不獅子大開口的話,後面再想拉扯可就困難了。

但現在只用兩句話就得到了想要的結果,她又不免覺得好像有點過於簡單。

遂準備試試能不能蹬鼻子上臉:

“三澤基地離着目標海域實在太遠,只有兩架EP3E的話,每天只能覆蓋大概5-6個小時的偵察,肯定不能滿足要求。”

“我知道帕塞芬德號測量船現在應該已經結束整備,能不能……”

話音未落,威廉·科恩原本淡定的表情頓時凌厲起來,直接打斷了亨利昂的話:

“白房子那邊對帕塞芬德號有專門安排,不可能隨便調給你用。”

“如果嚴格按照規定,我連三澤基地的情報單位都不可能這麼簡單就調給你們用,完全是看在我們之間過去的關係上……”

科恩如今也已經算得上職場老油條了。

身爲一個智庫出身的文官,他根本不可能對軍事、情報、財政等國防系統相關業務全部精通,所以不可避免地要依靠懂行的人來做事。

這些人自己也會有相關利益訴求,在不觸及根本矛盾的情況下,科恩一般都會採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進行配合。

這也是他能在就任之前毫無根基的情況下,在很短時間內完全獲得部門控制權的最重要因素。

但有些時候,哪怕是盟友關係,也不可能任由對方得寸進尺。

見到防長態度驟然變得強硬,亨利昂也知道這事的轉圜餘地不大。

實際上,她作爲國防情報局的負責人,如果單純只是想要幾架偵察機配合的話,完全可以走正常的行政流程申請,沒必要冒險通過跟科恩之間的私人關係。

然而這件事情具體說起來卻比較複雜——

幾個月之前,海上自衛隊的一艘潛艇在一次意外中丟失了一具本來屬於美國海軍的無人潛航器。

本來嘛,UUV這東西在正常使用的情況下,損耗率就相當不低,在茫茫大洋裡面丟了也就丟了,反正都是在水下,真想去找那就是物理意義上的大海撈針,毫無意義。

只是這次的情況比較特殊。

它幾乎是在別人眼皮子底下丟了的。

而且在丟之前開始開的誘餌模式,在深度極淺的水域裡面高速直線航行。

把UUV借給海自這個事屬於私自行動,本意是情報部門希望能跟日方配合,在一定程度上擺脫對於白房子和國會的依賴。

結果顯然玩脫了。

當然,如果事情只發生到這裡,那倒也無甚所謂,大不了到年末的時候做個賬,說是自己弄丟的就完事了。

反正過去也沒少幹這種事情。

但這還沒到年末,就傳來了GPS系統有可能受到干擾的消息……

這種事情,既然她這邊已經知道了,那CIA等同行部門早晚也得知道。

如果在這個節骨眼上,說是自己部門弄丟了一部UUV,難免會被抓住把柄打壓。

所以,她無論如何得先把調查的主動權給攥在手裡。

絕對不能讓其它部門有機會插手。

正常走流程的效率太低,肯定不如直接找科恩私下交易。

至於結論,反倒並不重要。

查上個一兩年功夫,等到這事的風頭過去,再隨便出個什麼受到惡劣氣候環境或者地磁場變化影響之類的說辭就完事。

於是,想到反正此行的主要目的已經達成,她也就沒有繼續糾纏下去,而是話鋒一轉:

“對了,科恩部長,我記得你剛纔說,下週有個華夏代表團要來訪問?”

既然是交易,那從對方手裡拿到東西的同時,她總也得付出點什麼。

“沒錯,級別很高,而且要待一星期以上。”

科恩略有些無奈地點點頭:

“但是應該不會有任何涉及實際意義的內容,畢竟前年才針鋒相對過,這次麼……無非也就是相互說一些友好互信之類的廢話……”

稍微吐槽一番之後,他很快意識到對方不會無緣無故跟自己說起這個話題:

“還是說,你有什麼關於這個代表團的消息?”

亨利昂之所以說起這個,只是爲了鋪墊一下,當即否認道:

“那倒是沒有。”

“不過有一些涉及到華夏的消息,只是因爲目前缺乏交叉信息印證,所以還沒形成系統的報告。” 聽到這裡,科恩不由得眼前一亮。

對於亨利昂這樣的資深情報頭子來說,爲了保證不粘鍋,寫到情報文件裡面,形成書面記錄的正式內容(比如剛剛她帶過來的那一份)首先追求準備不出錯,但相應地往往時效性很差,或者乾脆就是廢話。

反而是這種口頭告知的內容,雖然未必保真,但很多時候都有大用。

遂趕緊擺出讓對方接着往下說的姿態。

“華夏方面自行生產的蘇27,他們叫做殲11戰鬥機,很有可能已經開始批量交付部隊服役。”

科恩先是有些驚愕,緊接着不由得露出了滿意的表情。

對於他來說,兩國軍隊的實力差距根本不會因爲區區一種先進戰鬥機就發生什麼變化。

但這種消息卻可以成爲明年申請更多國防預算的理由——

現在連華夏都已經開始批量裝備國產的第三代戰鬥機,那咱們作爲堂堂超級大國,要是也用一樣的第三代戰鬥機是不是不太行了啊?

所以肯定得趕緊加錢,儘快把兩種第四代戰鬥機給搞出來。

防長嘛,本職工作就是要錢、分錢和花錢。

“那麼,數量呢,數量有多少?”

科恩並不關心軍事技術層面的問題,但他需要一個差不多點的數字來嚇唬那些參議員。

“我們的線人蹲在盛京北陵機場附近守了幾個月,到目前爲止總共發現了16架。”

這讓防長稍稍感到有些失望。

哪怕別人不懂軍事,但至少懂數學。

16架飛機,也就是美軍三代機總數量的百分之一。

好像很難渲染成特別大的威脅……

亨利昂自然知道對方此時在想些什麼,因此稍作停頓之後便繼續道:

“截止目前的數量還不多,但是我們得到消息,華夏人很快就會有能力完全國產化這種飛機,而不是從俄國人手中購買散件進行組裝。”

“到那個時候,他們生產飛機的速度可就完全不受限制,而且我們甚至都沒辦法估計數量了……”

顯然,她這並不是真的意識到了什麼危機,而是單純給防長遞話而已。

辦公桌對面,科恩已經開始在腦子裡構思怎麼利用這樣的消息做文章,他過去智庫出身,在這方面的資源多得很,操作起來並不困難。

不過,嘴上還是象徵性地繼續“關心”着情報的具體內容:

“其它部分都好說,但我想華夏人短時間內總不可能自己生產出發動機,所以只要留意他們從俄國人那買的發動機數量,就能大致算出來吧?”

“眼下還是這樣。”

亨利昂覺得自己透露出這個消息應該已經算是等價交換了,但科恩並沒有結束對話的意思,她也不好直接告辭走人,只好繼續道:

“但是以後不好說,最近的很多信息都表明,他們可能在幾年內也完成完成動力系統的國產化。”

“幾年內?”

防長的表情帶上了些許震驚,很快想到了他認爲唯一能講通的可能:

“俄國人窮瘋了不成,連這種技術都一併賣出去了?”

雖然科恩不懂技術,但至少有常識。

華夏幾乎完全沒有渦扇發動機的經驗積累,光靠自己根本不可能在幾年這麼短的時間裡解決動力問題。

所以只能是俄國人連同飛機一併轉讓了技術。

“關於這件事,我們還沒有非常可靠的情報。”

亨利昂輕輕搖頭:

“俄國人那邊在7月份換上來了一個新的的聯邦安全委員會負責人,還兼任聯邦安全會議秘書和辦公廳第一副主任,在情報方面統一管理,不太好對付,之前一直跟我們合作的幾個線人最近也都斷了聯繫。”

“不過,從公開的消息來看,華夏最近兩年已經和莫斯科一家專門負責高技術產品進出口的企業簽署了好幾筆大單,其中包括幾百臺民用飛機使用的發動機,以及相關技術轉讓。”

“要是這樣推測的話,那他們以非公開的形式進行軍用航空發動機交易,似乎……也是合理的。”

第1261章 軍民兩開花355.第355章 一場大戲第1333章 變推力固體推進劑第869章 野獸掛載殲11B218.第218章 已經有思路了第166章 麥道,無了?第410章 來自馬拉內羅的學員第887章 重返藍天的陣風第466章 硬核狠人339.第339章 凱旋第579章 F14還是拿到手了第1419章 更大的還在後面第670章 不準有中文!第645章 性能太好有時候也是一種苦惱第976章 突如其來的見家長第975章 優秀的獵人,往往以獵物的姿態出現第1197章 攻防部署第1091章 衛星姿態機動第704章 意外收穫267.第267章 還是看看遠處的大飛機吧,家人第106章 最強渦噴!(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第847章 碳纖維增強樹脂基複合材料第127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270.第270章 被動雷達探測第439章 安70的命運第897章 是時候重新給業界帶來一些小小的震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第1306章 像託卡馬克那樣?第1294章 少俠,我有個大膽的想法第1254章 太空武器?星際漁船!第779章 先把華夏航發的名聲給打出去第1192章 嘉手納上空的猛禽273.第273章 飛豹,重獲新生第1035章 沒錯,我們已經研究好了第1257章 半年之期!第138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上)第938章 長期間諜?(4K)254.第254章 空警200,楔尾天線264.第264章 間歇採樣逐次循環轉發干擾222.第222章 轟6AIT第1058章 嚐到甜頭的羅爾斯羅伊斯第1220章 華夏人的神奇小妙招第1368章 明修棧道第1244章 清晨,二人世界第125章 想搞軍工,就不能只搞軍工第471章 通往下一代航發的鑰匙第1254章 太空武器?星際漁船!第1190章 燃燒不穩定?第1033章 計算材料學的威力220.第220章 我的軟件還有這種功能?第1046章 反隱身能力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1109章 向智能化生產進軍!第146章 法國人的反應第958章 如何識別航母?第680章 準備搞事,來自東方的支援第580章 液態金屬冷卻法第824章 反航母技術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第539章 先來一波反潛演習第596章 渦扇10和殲10的發變匹配第86章 遠程偵察第942章 在對手最擅長的領域碾壓他們第1448章 相互甩鍋第786章 你這不是撞槍口上了麼?第832章 揭示宇宙的形狀第633章 超遠程空空彈第1417章 忠誠僚機第674章 夢想集團,不太對勁第543章 這個問題,有四種解法(4K大章)第865章 能不能到太空去種地?第1218章 這次,是我們帶頭第786章 你這不是撞槍口上了麼?第98章 緊急起飛第1011章 來自常總的新要求第98章 緊急起飛第615章 真正的六邊形戰士第1127章 遄達900,首飛!第771章 餘波迴盪(6K章)第99章 渦噴14的重生(上)(二合一)311.第311章 大佬給我當副手!第714章 常浩南的進步第579章 F14還是拿到手了第1255章 美國人不管,我們管!第1191章 預測旋轉爆震266.第266章 伊爾114?你們是不是搞錯了什麼第858章 航天遙感的價值第195章 國際倒爺第62章 我要上天第1445章 閱兵彩排第920章 精確制導時代第623章 超自然現象?第447章 十倍壽命,還真不是吹牛逼?第144章 航改燃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加更第1265章 替NASA宣佈計劃失敗第1030章 我裂開來了第1176章 我全都要362.第362章 最強大腦,模塊化並行程序開發第558章 對國產裝備的信心第1206章 氣動矢量噴管,柳暗花明?第1283章 院士課題組的研究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