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我 們 仨

相比於作爲幕後操盤者,因此完全知曉事情全貌的華夏,以及作爲罪魁禍首,雖然不知道全貌但也能想明白大多數關節的美國,歐盟方面的反應,多少就有點遲鈍了。

主要是自從3月末巴爾幹危機爆發之後,他們就從巴爾幹地區局勢的話事人變成了打醬油的。

局勢完全被坎帕尼亞的盟軍司令部和艾米利亞羅馬涅的盟軍空中指揮中心所主導。

而美軍發起盟軍行動的主要目的本就是搞亂歐洲和擠兌歐元,再加上早就已經意識到這幫歐洲盟友極不可靠,情報通報給他們基本等於同步送給盧比揚卡廣場。

如今雖然冷戰結束了,但慣性還在,所以自然不可能對歐洲“盟友”們開誠佈公。

在這種情況下,多數歐洲國家對前線的信息獲取,實際上高度依賴他們的駐外媒體。

“局長,剛剛接到駐布魯塞爾工作人員向我們傳達回來的消息。”

實際上,哪怕到了這一步,他也還是沒往自家人被幹死了的角度去想,主要是擔心會不會是被當地的反間諜機構給控制了。

另外也在這家酒店的還有一家西班牙媒體,但他們真的單純只是媒體,並沒有涉及到情報工作。

一番協調之下,總算是勉強統一了三個人的意見。

一直到快到早晨的時候,美國那邊給出了一個“防空導彈錯過目標之後誤擊”的解釋。

結果也是絲毫不出所料。

實際上,到這一步的時候,他們在信息獲取的速度上,還是遠遠領先於幾千公里之外的京城和莫斯科的——

因此,桑鬆的第一反應是聯繫德國和意大利的同行。

然而這次罪魁禍首卻偏偏就是對方。

桑松本來就失眠睡不着覺,被這麼驚一下,更是半點睏意都沒。

最開始,桑鬆也沒當回事,第一反應是給身在國家電視臺工作的朋友打了個電話。

他只是單純想要知道,美國人今天晚上瞞着盟友,甚至不惜干擾廣播電視衛星,到底是在執行什麼任務。

但無論從能力上還是意願上,對方都完全沒道理在這個時間節點上動手。

意大利對外情報和安全局局長西莫內·克羅塞託聳聳肩,顯然並不非常看好這個思路:

因爲這兩個國家的情報人員同樣僞裝成了媒體,也因此跟法國電視臺的工作人員住在同一家酒店。

媒體裡面藏着特工,對於俄國人來說基本屬於明牌。

“或許……我們可以試着找第三方國家來協調一下?”

行事風格太糙了。

爲了平息國內民憤,各國只好進一步做出暫停參與盟軍行動的決定。

情報委員會也聯繫不上前方人員。

歐洲國家的防務本就高度依賴美軍。

三人幾乎同時拿起電話。

只不過,過於的自信以及美國人在後面的煽風點火還是讓這種相對理智的聲音最終被淹沒。

呂德勒知道現在不是吵架的時候,趕緊在桑鬆紅溫之前插上話:

只要把鍋都推到敵人頭上,自己就是無辜的。

然後,轉播信號突然就中斷了。

這其實也可以理解——

因此,桑鬆的第一反應是,先把這件事給壓下來。

被對方安全機構揚了,這屬於情報機構領導的巨大失職。

三枚GBU31。

然而,在隨後的幾個小時裡面,歐盟諸國除了召開一次領導人緊急會議,以及例行在發佈會上說了幾句廢話之外,幾乎就沒有再執行任何其他操作。

也就是說,現在哪怕想要跟對面談條件,都說不上話。

“交換情報人員的事情以後再說,當務之急是我們得儘可能多地掌握情況,這次失去聯繫的可不光是我們的特工,還有幾家媒體的不少人,根本瞞不了太長時間,到時候如果我們面對質詢一問三不知的話,情況可就麻煩了……”

消息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傳遍了歐盟主要國家的高層。

好不容易恢復之後,他趕緊擡起頭,看向眼前的電視屏幕。

而且還是不加甄別地動手。

“沒關係,反正我們在過去半個世紀裡面也經常丟這種人,不在乎多這一次兩次……”

而且他們三個國家的情報人員,能發揮的作用其實跟貨真價實的媒體相比也差不太多,實在沒必要大動干戈……

後者正準備關掉語音系統,卻聽到克羅塞託和呂德勒那邊,也先後響起了電話鈴聲。

在情報機構工作了大半輩子的他當然清楚,美軍在進行真正涉及核心機密的軍事行動時,並不會與盟友分享情報,最多隻會在事後通報一下。

失聯了。

而克羅塞託當初就是這一觀點的重要支持者之一。

這一聯絡,可就聯絡出問題了——

桑鬆率先試着提議道。

“?”

在巨大的甩鍋壓力下,桑鬆在半小時後就從家趕到了情報總局的辦公室,跟另外兩位同樣因爲擔心背鍋而被迫加班的同行開了一場電視電話會議。

儘管三人都關掉了聲音,但從另外兩人那副見了鬼的表情來看。

要是真被對方的安全機構給搞了,那基本上全都跑不了。

在平常,依靠這種辦法似乎並無不妥,甚至因爲深處第一線,且靠着記者身份在某些場合能夠橫衝直撞,獲取消息的速度相比於依賴遠程偵察和電子戰手段的盟軍司令部還要快一點。

這樣一來,剩下的可能性,似乎就只有一種了……

我們的情報人員,應該是被人給揚了。

“我們在巴爾幹地區的情報人員駐地,在剛纔接近午夜的時候,突然發生了劇烈爆炸,目前人員傷亡情況不明,根據目前的消息彙總,很可能是一架美軍B2轟炸機投下的炸彈……但這架轟炸機似乎也沒有返航,很可能是被防空部隊擊落了……”

雖說是“媒體”,但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工作人員幾乎屬於半公開的情報機構特工。

其實到這一步,正常人也不可能想到自家人是直接被六發航彈給砸了。

桑鬆也一樣。

“而且,就算是俄國人動的手,也可以先聽聽他們的條件……”

他還是有點擔心丟臉。

克羅塞託抓緊一切機會,繼續陰陽怪氣:

這下,連捂蓋子都成奢望了。

就在他這樣想着的時候,會議另外一邊,桑鬆辦公桌上的電話突然響了起來。

一旦真的撕破臉皮,反而沒了轉圜餘地。

結果還沒過幾個小時,就有好幾家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國際媒體曝光出來了一張未爆彈的清晰照片——

“……”

應該說,他的猜測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沒錯的。

但至少可以想辦法把鍋給甩出去。

英國人當然也在,但在桑鬆一個法國人看來,海峽對岸的那幫昂撒蠻子實在算不上自己人。

這下更加證實了桑鬆的猜想——

要知道,情報機構進行聯絡依賴的是軍用衛星,雖然衛星本身屬於法國,但通信頻段特徵卻是符合北約制式的。

盟軍飛行器不準進入北緯45°以南地區飛行。

不是信號出了問題,而是人,或者設備出了問題。

照理來說,這種領導正在開會的時候,如果不是有什麼捅破大天的事情,部下是不會打電話進來的。

於是又給在布魯塞爾工作的熟人打去電話,詢問晚上是否有大規模軍事行動。

哪怕在冷戰時期,鐵幕雙方都保留着相當通暢的信息交換渠道,更別提現在了。

對方甚至還反過來請求他幫忙問一下是什麼原因。

實際上,在更瞭解俄國人的呂德勒看來,這件事情也不像是聯邦安全局的手筆。

只不過此揚非彼揚。

除了乾着急之外,就只能冒着風險在沒有明確指令的情況下四面出動,看能不能蒐集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不管怎麼說,現在我們手裡還沒有證據,甚至連具體發生了什麼都還不確定。”

當地時間第二天凌晨,0時20分。

“而且更主要的是,我們手裡沒有籌碼。” 本來,歐盟內部針對巴爾幹的意見就不統一,相當一部分人認爲應該採取極限施壓的策略,這樣才能保證利益最大化。

這跟媒體轉播信號斷掉的性質完全不一樣。

呂德勒的電話裡面傳來部下略顯焦急的聲音:

然後……

不過,作爲法國情報高層,他在歐洲的人脈相比於丁高恆來說總歸要豐富不少。

桑鬆還是有些不放心:

“現在我們就這樣去聯繫對方,會不會……”

這個說辭任誰都知道是扯淡,但對於敢怒不敢言,又不想把事情挑大的歐洲國家來說,反而是相對比較容易息事寧人的選擇。

一百多人,統一失聯。

像是今天晚上這種異常情況,明顯就是美軍有特殊任務在執行的信號。

畢竟是情報官員,對於法國來說,英國和美國也屬於“非常可疑的盟友”,有些事情可以不往外說,但不能不知道。

一番例行的扯皮和無能狂怒之後,三人都意識到,目前的最大麻煩是,盟軍行動開始之後,他們已經斷掉了跟巴爾幹地區官方的聯絡渠道。

如果不是被控制起來,難不成還能是全都掛了?

而且,對外安全總局的技術人員保證,衛星處在正常的工作狀態中,而且他們跟世界其它地區情報人員的聯繫也並沒有出問題。

聯邦情報局負責人沃爾克·呂德勒是那種傳統意義上的德國人形象,性格古板且不苟言笑,看到另外兩個同行似乎有內訌起來的傾向,趕緊在中間打了個圓場:

“之前兩德統一的時候,爲了表達善意,我們情報局吸納了一部分史塔西的成員,雖然安排的都是不觸及核心業務的工作,但還是可以利用一下這些人脈,跟我們的老對手聯邦安全局聯繫一下,讓他們做中間人。”

本來,大家都已經準備配合了。

如今說話自然是帶着幾分陰陽怪氣。

最早發現情況不對的是法國對外安全總局。

他們接到的消息,應該也是一樣的……

儘管情報人員被捕,而且是連着不知情的真正媒體工作人員一起被捕,屬於足以振動國民的大事,不可能真的瞞天過海。

全都聯繫不上。

接下來,局長先生繼續跟丁高恆做出相同判斷,順理成章地認爲可能是因爲軍事行動而施放了電磁干擾。

由於在B2被擊落之後,美軍爲了徹底炸燬殘骸和營救飛行員,讓羅斯福號全甲板出動,打出了一個強度極高的攻擊波次,因此後兩者的駐外機構雖然也知道爆炸的發生,但受制於強烈的電磁干擾,並沒辦法在第一時間把信息傳回國內。

不過要說還有什麼其他可能,呂德勒也實在猜不出來。

倒不是說這個機構在能力方面有多麼強,而是他們的局長雅尼克·桑鬆跟丁高恆一樣,在當地時間23點47分時,因爲失眠而正在看電視。

目前只有美軍在用。

但是昨天晚上,因爲衆所周知的原因,這些媒體……

……

結果得到的回答是晚上不僅沒有大規模軍事行動,甚至還轉發了一個來自美軍的要求。

能找誰去主持公道?

呂德勒萬萬沒想到,自己剛剛隨便瞎想的可能性竟然成了真,腦子瞬間嗡地一下,眼前一黑,差點直接失去意識。

“第三方國家?比如呢?”

然後很快得到消息,是轉播信號源突然消失不見了。

於是,他先是按照慣例,把通報給了部際情報委員,緊接着聯絡自己的部下,讓他們通過“特殊渠道”和位於巴爾幹的情報人員聯絡,以確認當地的情況。

“但是……這件事也有可能就是FSB在後面搞鬼,要知道當時的電視轉播信號突然被掐斷,我們所有的媒體和情報人員幾乎同時斷了聯繫,這麼高水平的反間諜作業,光靠巴爾幹地區的安全部門恐怕很難做到。”

此時,桑鬆總算開始意識到,情況有些不太對勁。

美軍再怎麼樣也不可能連着自己都要用的通訊工具一起幹擾掉。

就繼續維持着腦死亡狀態。

而這,也讓他們錯失了最後一次搶佔主動權的機會……

第750章 我,央企高管第1190章 燃燒不穩定?第933章 小韓吶,LNG船的水深,你把握不住第1116章 大大黑魚?第852章 前往滬東第1247章 反衛星直播第711章 特殊的紀念品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第421章 空警200,正式立項第1410章 全方位的戰略對手(二合一)第1321章 成功?部分成功?第892章 搶佔預警機市場第1111章 新晉院士座談會(算昨天的)第980章 做一家有夢想的公司第575章 給小日子挖個坑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760章 常氏引理第1222章 渦扇20,爭奪主動權!第1035章 沒錯,我們已經研究好了第1368章 明修棧道第725章 你給我解釋解釋,什麼叫驚喜?第1149章 科學,沒有主流!第468章 媒體攻勢第853章 國產新型護衛艦第1447章 CG(X)還是DDG1000?第21章 技術報國第1350章 華夏的51區(祝各位書友新年快樂)第1398章 不會真是外星技術吧?第174章 工藝問題第769章 不一樣的尾噴口第1367章 緊急拉動!第9章 學霸之間,亦有差距!第1404章 選擇性吸收超材料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675章 空警200,和圓環工程第824章 反航母技術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第916章 自作聰明第1374章 隴原上空的閃光第175章 重熔層第1333章 變推力固體推進劑第1265章 替NASA宣佈計劃失敗第1442章 弱小,可憐,又無助第568章 在你們找上華夏人之前,我們就已經第193章 首見殲10(上)第1308章 磁流體力學第1176章 我全都要第824章 反航母技術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第1000章 火炬集團,永遠的神(日萬,求一波月票)第753章 航母專家第864章 信我,我們的衛星是民用的!第772章 慶祝晚宴第118章 我們需要更好的飛機(二合一)第13章 你告訴我這叫殲7?第1193章 反隱身的新要求第575章 給小日子挖個坑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288.第288章 我一個本科生,怎麼就成了超算第1400章 提前進行的地面測試第513章 兩個時代的交錯第1385章 氚增殖模塊第1468章 價值10萬科研點數的靈光一閃第935章 挪威人的助攻第126章 下一步計劃第1222章 渦扇20,爭奪主動權!第558章 對國產裝備的信心233.第233章 俘獲電子戰吊艙了?第1292章 什麼第四代發動機,渦扇10G而已第1152章 以彼之道,還之彼身第502章 抱緊常浩南同志的大腿!263.第263章 成年人選擇全都要(二合一)第1443章 貼臉輸出第75章 這次真直博了(爲盟主flankerr加更3第1354章 電磁能發射系統第1031章 激光選區熔化成型第1450章 放棄甲彈對抗,擁抱信火一體第110章 我順手補充了一下國軍標第581章 好TM大的導彈!(月初求一波月票)第178章 精工計劃(二合一)第1194章 最好能聯繫一下常院士358.第358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403.第403章 殲10,起飛!(求一波月票)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316.第316章 殲10的第一次地面測試(爲盟主第659章 西巴爾幹之謀第1359章 點穴式打擊第2章 計算流體力學仿真356.第356章 小常同志的管理才能第166章 麥道,無了?第762章 大象漫步360.第360章 一不小心盤活了華夏的超算產業323.第323章 願者上鉤第1335章 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第999章 你贏贏贏,最後輸光光第443章 好軸用好鋼第1120章 給圓環工程報仇第605章 《一個軸承引發的悲劇》第1284章 激波風洞的小妙用第1211章 圖160,唯一可用載具第52章 八十三工程(下)395.第395章 渦扇10的全新設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