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 豪華的審稿陣容

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懷爾斯突然感覺到有些迫不及待。

這篇論文,他大概率是看不懂的。

所以需要找個專業人士。

雖然所謂專業人士,也不可能馬上就看懂。

但至少能確認一下,是不是有明顯的疏漏。

佩雷爾曼當然不可能是什麼民科,不過,在歷史上也確實多次發生過數學家自認爲解決了某個重要問題,結果卻在很早的地方就被發現出了錯誤的情況。

尤其是從這篇論文頗爲逆天的篇幅來看,恐怕其中會涉及到一些新的理論框架。

一般來說,得益於學術期刊和互聯網的極大發展,今天的數學家即便需要從頭開始發明輪子,也有足夠的機會先把輪子單獨拿出來給大家看一看,以免出現“把車造出來了才發現輪子是方的”這種情況。

但眼前的情況顯然不一般。

按照懷爾斯的推測,兩位作者恐怕已經在證明龐加萊猜想這個方向努力了多年。

而眼前這篇論文,應該是他們所有工作的總和。

至於之前那篇《數學年刊》上的文章……

大概率只是爲了讓其中叫常浩南的作者不會出現的過於突兀,而隨手拿出來發表的罷了。

嗯,一定是這樣。

想到這裡,懷爾斯一邊四下張望,一邊向旁邊的孔採維奇問道:

“我記得……理查德·漢密爾頓今天也過來了吧?”

剛纔打開論文的時候他就注意到,最前面的摘要部分中多次提到了“裡奇流”這個概念。

哪怕懷爾斯並不研究拓撲學,但也知道誰是這方面的專家。

“我之前好像在會場另一邊見過他。”

孔採維奇回答道。

“走,去找他。”

懷爾斯此時也顧不上亞瑟·傑夫還在臺上回答問題,當即捧着筆記本電腦離開座位,拉着孔採維奇從會場中間的過道朝另外一邊走過去。

阿拉什對眼前的場面有點發懵,但也只能選擇趕緊跟上自己的導師。

好在今天到現場參會的足有上下兩層上千號人,所有人的關注點又都在最前面,所以倒也沒有幾個人注意到,兩名堂堂菲爾茲獎得主跟做賊一樣,貓着腰在會場中間亂竄……

孔採維奇的記憶力不錯。

在他的帶領下,三人沒用多長時間就找到了坐在會場靠右側第二排的漢密爾頓。

後者此時面露愉悅地聽着亞瑟·傑夫解釋爲何沒有將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納入到七大問題之中,顯然心情不錯。

畢竟,一直堅定地相信,利用裡奇流方程式,將有可能證明瑟斯頓的幾何化猜想及龐加萊猜想。

“懷爾斯教授?孔採維奇教授?”

漢密爾頓下意識地想要起身。

這二位在數學界還是有億點江湖地位的。

尤其是安德魯·懷爾斯。

儘管有一部分人認爲,他的證明方式並不符合費馬口中“精妙”的形容,因此費馬大定理很可能還有其它證法。

但不管怎麼說,這個延續了350年、難倒了高斯、歐拉、希爾伯特等一衆大佬的難題,終究是在懷爾斯手中終結的。

僅憑這點,他就足以躋身當世最有影響力的數學家之一。

不過懷爾斯眼疾手快,趕緊制止了漢密爾頓的動作:

“漢密爾頓教授,今天早上,準確地說,就在剛剛,我的學生看到了一篇論文。”

他說着把筆記本電腦打開,放到了前面的小桌板上。

漢密爾頓心說什麼論文不能等一會再看,非得這時候跑過來找我,但轉過眼去就看到了論文的標題。

《任何一個單連通的,閉的三維流形一定同胚於一個三維的球面》

他剛還在思考龐加萊猜想的證明問題,結果現在就來了篇論文,說已經證出來了?

“這是哪個出版社收到的投稿?”

在查看具體內容之前,漢密爾頓幾乎是下意識地問道。

懷爾斯看了看身邊的阿拉什,然後搖搖頭:

“不是哪個出版社,是arXiv網站,或許你應該也聽說過。”

“這我當然知道,文檔左上角還標着網站的網址呢。”

漢密爾頓指了指電腦屏幕,然後繼續道:

“我的意思是,作者在把文章掛到arXiv的同時,總要向某個雜誌社投稿的吧?”

一陣沉默。

顯然,並沒有人能給出回答。

這樣一篇論文出現在arXiv上就已經很不正常了,後面再發生點其它更不正常的事情也很正常……

漢密爾頓只好把文檔往下翻。

然後,就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

不是佩雷爾曼,而是常浩南。

大概半年之前,他就在給《數學年刊》審稿的過程中看到過這名作者的文章。

漢密爾頓甚至還能清晰地記得那篇文章的內容。

其中一個結論便是,利用裡奇流完成的拓撲手術,可以用來構造幾何結構,從而把不規則的流形變化爲規則的流形。

那個結論,對於他在學術圈中的地位,起到了相當大的推動作用。

而既然上一次常浩南就選擇了數學年刊進行投稿,那這一次,哪怕是按照慣性,繼續選擇數學年刊似乎也應該是很合理的……

漢密爾頓甚至想直接掏出手機,給米凱爾·拉格斯泰特打個電話,詢問是否有這麼一篇文章投稿。

不過最後還是忍住了。

一方面,畢竟都是學者,還是要矜持一些。

更重要的是,他現在已經看到了這篇論文。

而出版社,無論是哪一家,都顯然還沒看到。

否則這麼大的事情,早就該直接聯繫所有相關領域的知名學者了。

這意味着,相比於約翰·摩根、布魯斯·克萊納、瓦倫丁·貝納胡等同行,他已經贏在了起跑線上。

等某個編輯看到,再找人審稿的時候,他作爲幾何拓撲學路線的代表人物,又比別人更早看到論文。

大概率可以作爲審稿團隊的主導。

沒必要節外生枝。 抱着這樣的想法,漢密爾頓重新把注意力放回到電腦屏幕上。

搞學術就是這樣,論文作者只需要埋頭科研就夠了,而審稿人要考慮的事情就多了……

然而,沒過多長時間。

漢密爾頓的笑容逐漸僵在了臉上——

儘管在摘要和介紹中多次提到了裡奇流,甚至引用了他當年把裡奇流引入到拓撲學中的成果,但是……

又不太一樣。

“怎麼樣,漢密爾頓教授?”

看着臉上表情變幻莫測的漢密爾頓,懷爾斯開口問道。

“不對勁……”

漢密爾頓喃喃道。

懷爾斯一愣,還以爲是對方已經發現了論文裡面的錯誤:

“唉……果然還是有問題麼……”

雖然算是意料之內,但總歸還是有點惋惜。

一來是沒能真的見證歷史。

二來是沒能看到七大數學難題現場變成六大的樂子。

然而,漢密爾頓卻搖了搖頭:

“不是論文有問題。”

三道疑惑的目光齊刷刷地投向他。

“是我有問題……”

“Ah?”

懷爾斯被這句話搞得有些發懵:

“你不是裡奇流理論的創始人麼?”

“嗯……我過去也這麼以爲。”

漢密爾頓仍然目不斜視地盯着屏幕:

“但是現在不太確定了……”

“什……什麼意思?”

剛剛一直沒說過話的孔採維奇面露不解。

漢密爾頓面露苦惱地搖了搖頭:

“雖然也用到了裡奇流,但他們的思路……完全不同。”

“看這裡,他們把裡奇流構建在林德勒夫空間裡面。”

“還有這裡,對裡奇流進行手術,從而在奇點產生之前就找到,而且把它給消除了,這是我過去十幾年一直致力於做到的事情……”

“……”

僅僅在論文的前五頁,漢密爾頓就已經羅列出了十來項要點。

全都是論文的思路中跟現有理論不同的地方。

可以說,這是一套完全不同的理論框架。

“但是……”

懷爾斯皺了皺眉:

“你剛剛的翻頁速度……就像是在看一篇自己寫的論文一樣。”

“我的意思是,如果他們真的提出了一個全新的理論框架,不是應該非常難以理解纔對?”

聽到這個問題,漢密爾頓終於擡起頭來:

“如果這篇論文是佩雷爾曼一個人寫的,我相信確實會這樣。”

“但另外一名作者,常浩南,我上次審稿的時候就發現,他寫的論文思路迥乎常人,但每一個步驟都能正好寫在我們不容易理解的地方。”

孔採維奇也是一驚:

“還能有這樣的人?”

他當然清楚,自己理解一件事情,和讓別人也能理解一件事情,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事實上,數學界目前面臨的一大問題,就是隨着研究領域的不斷細分,以及單個領域中研究深度的增加,導致頂級數學家們正越來越難以理解其他人所取得的成果。

一篇真正有影響力的論文,審稿週期往往要拉長到幾年的水平。

甚至還未必能審出來。

而漢密爾頓口中這位常浩南的能力,放在當今的大背景下,完全是一股清流。

“總之……你認爲,他們是對的概率有多大?”

懷爾斯詢問道。

漢密爾頓沒有馬上回答,只是低下頭,一邊揉着眉心一邊閉目思索。

“這件事,恐怕沒有任何一個人敢單獨下結論。”

過了許久之後,他終於重新睜開眼睛:

“需要詢問一下其他人的意見。”

“誰?”

“謝爾蓋·諾維科夫、邁克爾·弗裡德曼、西蒙·唐納森、傑夫·奇格、瓦倫丁·貝納胡……”

他一連說了近十個名字。

聽得懷爾斯暗暗心驚。

基本涵蓋了上一代,以及這一代的全部拓撲學專家。

其中包括三名菲爾茲獎得主。

但是,還沒完。

稍微停頓了一下之後,漢密爾頓又突然轉過頭:

“另外,他們的證明過程中提到了大量有關‘能量’‘熵’和‘溫度’之類的物理概念,所以我們需要一個有理論物理背景的數學家。”

“孔採維奇教授,希望你也能加入到我們當中來……”

“好吧,現在是四個了……”

懷爾斯心裡想到:

“或許還有第五個……”

第892章 搶佔預警機市場第808章 不同的利益訴求第1068章 型號保密,但參數不保密第1062章 要求參與事故調查!226.第226章 他們還得謝謝咱呢!第161章 讓我們的飛機再不懼霜雪(二合一)第877章 關鍵技術:超短激光加工第886章 常佳瑤的工作分配第1410章 全方位的戰略對手(二合一)第140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下)358.第358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第174章 工藝問題227.第227章 大飛機產業園!協議達成!第1404章 選擇性吸收超材料第814章 提前入世!(算昨天的)第943章 總不能什麼都交給華夏人去幹吧?(4K)269.第269章 驅虎吞狼,安70和伊爾76第1324章 重新定義成功第1225章 英國人的疑惑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1394章 一份報告引發的休會第1433章 華夏人要上艦!第868章 全球核平衡第770章 繼往開來第663章 可以現場看閱兵第453章 科工委編外副主任第498章 魔改直9,火炬集團的新業務(求一波第1406章 準備送一份大禮第738章 來自母校的驚喜326.第326章 客機,C808和C909286.第286章 神盾第736章 挑戰NS方程的第15步第782章 被後人踩在肩膀上第622章 今日天晴碧波高,領艦桅上D旗飄第431章 國際軍火市場的攪局者第1110章 這下晉升院士境了第14章 這已經不是學霸二字能形容的了第1395章 這下觸發法國基因了第464章 還是從二毛那挖人吧368.第368章 爲支線客機徹底掃清障礙!第1145章 沙漠改造的最後一塊拼圖第1085章 東風壓倒西風第27章 你就是姚夢娜的學長?第189章 DSI進氣道的設想302.第302章 沒辦法低調了(二合一)第1055章 公務機搞軍用?322.第322章 俄國人也羨慕我們(爲盟主【死跑龍套的】加更55)第716章 挖牆腳第1111章 新晉院士座談會(算昨天的)第185章 00批次殲8C,交付部隊第16章 關於我看中的學生突然變成我師弟的這回事第637章 霹靂13,準備立項第495章 有朝一日刀在手,殺遍天下斷章狗!349.第349章 咱也是能混到安保的人了第1341章 你這導彈怎麼像是架飛機啊?第540章 AC139直升機,進軍通用航空的鑰匙!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1021章 讓華夏參與遄達900項目?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30章 一天,解決難題!第1111章 新晉院士座談會(算昨天的)397.第397章 我,總設計師!(雙倍衝刺了兄第448章 汗流浹背了吧,椿中島?第860章 改天換地第919章 被瞄準的“臥草黨”第1260章 火箭的入軌精度就是導彈的命中精度第844章 渦扇10的產能分配第112章 我們自己的標準!300.第300章 華夏青年五四獎章(二合一)第1288章 大力出奇跡第835章 揭曉七大難題第1179章 戰略威懾320.第320章 地面測試驗收,以及總裝備部的誕生第515章 新一代直升機的合作伙伴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626章 打不過?打不過就加入!第1422章 40噸不行,那04噸呢?第1452章 舉世皆驚第987章 多級可調靜葉匹配技術第640章 空警2000,大衛國的小動作第1443章 貼臉輸出第1003章 小鷹號的行蹤第186章 海軍航空兵218.第218章 已經有思路了第623章 超自然現象?第939章 我把宙斯盾的性能搞到手了?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第776章 不會真有戰忽局吧?你們猜怎麼着,美國海軍的高超音速導彈,它第952章 航空文化第1459章 突破熱力壅塞329.第329章 國企負責人提名,三百萬的項目340.第340章 跑得飛快的西方記者第581章 好TM大的導彈!(月初求一波月票)第801章 早幹什麼去了?第771章 餘波迴盪(6K章)第541章 甚至無需我本人出手,就已經是時代第783章 滬東造船廠的撒手鐗第33章 這個成果,不能公開!(二合一)第1289章 等離子體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