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意大利人的橄欖枝

第89章 意大利人的橄欖枝

在原來的時間線上,北疆航空也確實組建過一個螺旋槳支線客機機隊,只不過用的是ATR42。

主要原始設計的新舟60確實是一架找不出優點的飛機,而且真正投入運營都已經是21世紀了,最後連口湯都沒喝上。

不過重點並不是這8架飛機的訂單,而是意大利人伸出來的橄欖枝。

這對於華夏民航工業來說很有可能是個巨大的機會。

“阿古斯塔公司?”常浩南一愣:“他們不是……直升機……”

“過去確實是這樣,但從他們開出來的條件上看,誠意很足,不像是有什麼貓膩。”

易元和、劉洪波和常浩南三人走在停機坪附近,夕陽把三個人的影子拉得老長。

“總公司那邊經過分析,認爲可能是他們想要藉此進入華夏市場吧,他們的產品性能相比歐洲直升機公司甚至還要好一點,就是成本麼,嘖嘖……”

“成本問題也未必就不能解決。”走在另一邊的劉洪波一邊整理着身上的衣服一邊說道:

“畢竟他們是直接和華夏航空工業總公司那邊在談,如果能有一條產線的話……”

趁着另外兩個人討論直升機生產線的功夫,常浩南微微擡起頭回憶了一下。

阿古斯塔公司,在他重生之前的那個時候,已經叫做阿古斯塔-韋斯特蘭公司,是一家主營設計和製造各種直升機的意大利企業。

代表型號諸如AW109和AW139,是未來華夏警用直升機序列中的絕對主力。

1996年這會,這家公司應該正在考慮跟英國的韋斯特蘭公司合併的事情,也正是這次合併,把該公司的產品前綴從“A”變成了“AW”。

不過從馬後炮的角度來看,這次的意英合作不能算是很成功。

經過漫長的談判之後,兩家公司在2001年才達成協議,但聯合運營只維持了三年,到2004年的時候,阿古斯塔-韋斯特蘭公司的全部股權就重新被意大利人高價買了回去。

隨後一直運營在芬梅卡尼卡集團旗下。

“等等……”

想到這裡,常浩南好像找到了一些頭緒。

新舟60是一架40-60座級別的螺旋槳支線客機,這個細分市場眼下的規模還不算大,因此其中的玩家很少。

而最主要的機型ATR42則是意大利和法國兩家聯合研製的。

意大利這邊的參與方是阿萊尼亞宇航公司。

也是芬梅卡尼卡集團旗下的子公司之一。

一切似乎都變得清晰了起來。

“說起來,阿古斯塔那邊的條件是什麼,跟我們聯合開發麼?”

“沒錯,不過新舟60的整體設計已經基本定型了,所以他們只是在飛機制造工藝和航材方面提供一些幫助,而且還會注入一筆研發資金,這也是總公司方面比較看中的部分。”易元和點了點頭。

沒辦法,這功夫華夏的經濟只能算是剛剛進入上升期,說得好聽點叫做進步空間很大,所以像新舟60這種優先級不高的項目,經費都是相當緊巴巴的。

“他們……沒有要求參與其它方面的設計?”

“其它方面?”

易元和聽到這個問題也是一愣,隨即猜到了對方話裡的意思:“你是擔心你在機翼上面的技術被偷師過去吧?”

“嗯……”常浩南低頭思索了一瞬間:“算是吧,主要還是在分析他們想要什麼。” “這方面你不必擔心,別說他們根本沒提這種要求,就算提了,咱們也不可能同意。”易元和輕笑着擺了擺手:

“華夏航空工業眼下就這麼點絕活,樑總他們緊捂着還來不及呢,除非那邊也能拿出什麼對等的技術來分享。”

這個想法倒是跟當初的常浩南不謀而合。

“那最終的生產呢,是聯合生產還是……”

“在華夏和意大利分別建設一條總裝線,除了各自負責的核心零部件之外,都是分別在各自國內生產。”

“看來他們在這個領域的野心不小啊……”

聽到這裡,常浩南也算是大概明白了意大利那邊的目的。

“野心?伱是指我們國內的直升機市場?”劉洪波還在考慮直升機的事情。

“不不不,不是直升機,也不是華夏國內的市場。”常浩南搖搖頭:

“芬梅卡尼卡集團可以算是意大利的國企,而它旗下的兩個核心公司一個跟法國合作開發ATR42,另一個跟咱們合作開發新舟60。”

“考慮到瑞典那邊的薩博2000因爲成本和跑道要求的問題競爭能力很弱,也就是說在這個細分領域內,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無論選擇哪種型號,都逃不開讓意大利人掙錢。”

“而且,ATR42的總裝工作是在法國圖盧茲完成的,並沒有給意大利國內提供太多的就業機會,對意國內的產業發展幫助也有限。”

“……”

90年代的時候,這些信息還並不是很靈通,所以常浩南在最後又花了點時間介紹芬梅卡尼卡的具體情況。

聽完之後,易元和和劉洪波幾乎同步露出一臉恍然大悟的表情。

(°ο°)~

畢竟意大利人別的能力另說,站隊水平絕對一等一。

“你的意思是,對方很看好這個細分市場在未來的發展?”易元和臉上的表情逐漸從驚訝轉爲欣喜。

實際上,之所以選擇40-60座級別的支線飛機作爲華夏民用航空工業的起點,跟什麼市場評估用戶調研都沒有任何關係,完全是因爲在90年代初這會,國內能實現自主生產的客機只有仿製安24的運7一種。

沒得選。

所以當身爲總工程師的易元和聽到這個市場未來大有發展的判斷時,自然會有一種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感覺。

“沒錯,尤其是東南亞和南美這些陸路交通不便,通航距離又比較短的地區,此外還有一些多山的歐洲國家應該也會考慮。”

“如果是這樣的話……”

易元和低頭踱着步子,一隻手不斷摩挲着自己的下巴。

這是他在思考問題時的習慣性動作。

“或許應該跟總公司方面彙報一下,盡力促成這次國際合作?”

“至少以眼下對方提出的條件而言,對我們沒有壞處。”

常浩南作爲外人自然不可能直接幫易元和做出什麼決定,但他非常清楚應該怎樣給對方施加影響。

“而且,如果有可能的話,我建議進一步加快新舟60的試飛進度,最好能趕上參加明年年中舉辦的巴黎航展。”

(本章完)

第1379章 千目巡天第1449章 消失的坦克方隊第6章 你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262.第262章 互有勝負,發現問題第930章 來自COMSOL的挑戰第480章 國產化渦扇9!第964章 懷疑人生的印度設計師第905章 異型氣膜孔,打孔成功!第1385章 氚增殖模塊第1100章 反制無人機的思路第888章 公務機掛激光瞄準吊艙,很合理吧?第1360章 來自外太空的攻防325.第325章 圖334客機和霹靂12空空導彈第833章 龐加萊猜想已經證明了第579章 F14還是拿到手了第94章 焉知非福第1341章 你這導彈怎麼像是架飛機啊?358.第358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第441章 揚眉吐氣的一天!289.第289章 我原以爲他是來輔佐我的(日萬第1091章 衛星姿態機動第1191章 預測旋轉爆震第579章 F14還是拿到手了346.第346章 是首相果然沒騙我第1315章 突破島鏈,抵近偵察!第509章 正好是常總關注的方向(日萬,求一第875章 設備就緒第1176章 我全都要第1274章 太空捕撈!第1362章 拋棄幻想,早做準備第1283章 院士課題組的研究廣度第45章 降維打擊的風扇設計第424章 我,就是標準第1066章 必須體現出華夏的作用!第1242章 直接上升式攔截(新的一月即將開始,先求波月票)第1427章 這給我幹哪來了?還是國內嗎?291.第291章 平流層飛艇和國際互聯網第631章 加力燃燒!第91章 我們全部歸你指揮!(爲舵主fhtvbn加第1088章 自適應數控加工349.第349章 咱也是能混到安保的人了第997章 大幹一場!第891章 多波段相控陣天線第445章 竟然真有用?223.第223章 堂堂空客竟然要買華夏飛機?第1146章 一期工程,4000萬畝!第479章 華夏企業“走出去”第1175章 正向爆轟驅動第76章 關注一下發動機(爲盟主flankerr加更第1029章 遄達900有設計缺陷?257.第257章 你來給我當副總師!310.第310章 兩個方案的殲10!(爲盟主【死第886章 常佳瑤的工作分配第937章 酒壯慫人膽第1455章 有內鬼,終止交易!第1359章 點穴式打擊第1218章 這次,是我們帶頭第1363章 金屬與硅的對話第110章 我順手補充了一下國軍標第888章 公務機掛激光瞄準吊艙,很合理吧?232.第232章 三座門的慶功會!(二合一)第782章 被後人踩在肩膀上第45章 降維打擊的風扇設計第690章 打出統戰價值了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837章 豪華的審稿陣容第1099章 隔空交鋒第648章 這麼好的平臺,光拿來對第1021章 讓華夏參與遄達900項目?第459章 我們中出了一個叛徒!389.第389章 拿專利授權換個大獎第978章 被針對的哈羅德教授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21章 技術報國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523章 青出於藍366.第366章 航空產業的大勝利!第545章 身法靈活的意大利人第702章 警衛九局第1075章 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第815章 加入WTO的得與失第534章 半導體產業鏈,得從頭抓起292.第292章 web of science第582章 先天反輻射聖體第546章 我來,我見,我被征服了第59章 這個機翼還有改進的餘地第415章 航發,從核心機抓起第1042章 空警2000的數據鏈天線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740章 蓋大樓,買設備,建實驗室318.第318章 挽救了一臺發動機!第410章 來自馬拉內羅的學員第716章 挖牆腳267.第267章 還是看看遠處的大飛機吧,家人第1287章 液體和固體,我全都要第534章 半導體產業鏈,得從頭抓起第478章 怎麼,你又要改國軍標?第1241章 助推段延長第496章 爲什麼不聯繫一下作者本人呢?第14章 這已經不是學霸二字能形容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