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章 信號傳輸層面的麻煩

雖說此時的運9已經跟任何其它型號都沒有血緣上的關係,但軍用運輸機這種東西,在總體設計上其實搞不出太多花樣。

尤其是,現在上級單位和用戶層面已經給定了非常清晰的技術指標要求。

不說別的,光是“貨艙橫截面積不小於伊爾76的85%”加上“渦扇動力”這兩條,就沒給設計層面留出太多操作空間。

渦槳動力的運輸機由於飛行速度較慢,所以還能夠容許一些稀奇古怪的設計。

但對於巡航速度普遍在600km/h以上的噴氣式運輸機來說,其總體氣動特徵已經高度同質化了。

全金屬半硬殼結構、帶後掠角的懸臂式上單翼和T型尾翼、吊掛式發動機……

理論和實驗,永遠是相輔相成的。

“但現在我們發現,在10皮秒以下,還能進一步分爲三個更加細緻的作用過程。”

他正在爲了儘快完善超短激光加工技術而頭大……

像是激進的吹氣增升技術,對於一架戰術用途的雙發飛機來說風險過大,屬於得不償失的設計。

“根據燒蝕閾值模型,當激光照射在金屬材料表面時,由於金屬內電子的比熱容較小和劇烈的逆韌致輻射,電子在極短的時間內吸收了大量激光能量,電子活躍性瞬間升高,並且通過電子之間相互碰撞,出現費米-狄拉克分佈。”

或者說是全方位縮小的C17。

之前丁高恆說的已經非常明白了。

主要是這個設備,實在是太彆扭了。

肯定要集中力量搞攻關的。

短暫的茶歇之後,負責控制信號傳輸和負責光源控制的兩個技術團隊就掐了起來。

基本就是拼硬功夫。

西安光機所在90年代中期就研發出過飛秒(千分之一皮秒)級激光器,只不過峰值功率不能達到工業化生產的需求,因此沒有被常浩南選爲光源。

之所以說“又”,是因爲自打上個月項目正式立項開始,幾乎每隔幾天就要在這裡上演類似的劇情。

除了侯院士會經常進行主動交流以外,就只是偶爾會有一兩個人舉手提問。

又一場氣氛熱烈的項目研討會正在進行。

更麻煩的是,爲了對獲取端和控制端進行信號延時補償,還需要引入一種叫做“真實時間延遲線”的技術,而這東西的補償能力和物理長度有關,動輒就是幾十上百米,又會對傳輸延遲和損耗帶來不利影響……

一番話的大體意思就是一個:

這套加工方式的控制需求極其精細,信號傳輸過程必須滿足低延遲、低噪聲、高帶寬和高穩定性,另外由於設備本身高度複雜,因此還要把向外輻射的電磁信號控制在極低的水平。

還是航空動力集團的那間會議室裡。

二來,也是更重要的……

因此,下了飛機之後,樑紹修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集中秦飛集團的主要研發力量,開始部署預研工作……

總之,幾乎是在從京城返回南鄭的路上,樑紹修就已經粗略構思出了這個方案的整體樣貌。

不過,那都是正式立項以後的事情。

而信號傳輸團隊的負責霍鵬華則表示你怕不是在做夢,單是光信號和電信號之間的兩次低損耗轉化就已經夠讓人頭疼的了,哪有那麼好的事情能滿足你這麼多要求,尤其是那個低電磁輻射的要求,本身就和高帶寬衝突,除非增加一層厚度和重量極其離譜的屏蔽層,否則根本不可能實現。

而如果沒有這臺激光器進行試驗,那燒蝕閾值模型的完善速度也會大大減慢。

不過,接下來的部分,就沒有這麼和諧了……

“得益於這項發現,我再次對燒蝕閾值模型進行了修正,添加了兩個與非熱熔過程相關的變量參數,通過隱式方法求解後的差分表達形式是……”

首先發言的照例仍然是常浩南:

“上一週,侯院士的團隊已經利用飛秒級脈衝激光器驗證了我之前提出的燒蝕閾值模型。”

一來,這些亞皮秒級的研究更多是考慮到戰未來的需求,對眼下這個皮秒級項目的影響並不是很大。

80-90噸體量的飛機說起來不大,但對於華夏航空工業來說,卻還算是個空白。

而另外一邊,常浩南此時還不知道丁高恆已經把運9的研發工作給安排下去了。

“而且,得益於飛秒激光器可以使用更小步長的脈寬進行試驗,我們還注意到了一些此前單靠計算沒有得到的結論。”

“再繼續延長,到1皮秒,則會開始電子晶格熱平衡過程,此時的熱效應已經逐步開始顯現,只是受影響的分子數量遠低於直接轉化爲等離子狀態的分子數量,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其實這也正常。

靠巧思來投機取巧的空間很小。

光源控制團隊的負責人韓志高首先表態:

“常總,上次會議結束之後,我們搭了一個簡易的原理樣機進行測試,到目前爲止已經發現了至少8項對激光加工存在影響的主要因素。”

在常浩南提出燒蝕閾值模型之前,這臺飛秒激光器在誕生的最初幾年裡並未表現出特別可觀的科研價值。

而翼梢小翼,華夏在過去的型號中已經有了比較豐富的經驗,所以值得一試。

“此時,由於自由電子所具有的溫度遠高於晶格所具有的溫度,通過和熱電子碰撞獲取熱量的方式晶格的溫度逐漸上升,最終達到熱平衡狀態。達到熱平衡狀態所需要的具體碰撞時間主要由電子-聲子碰撞馳豫時間決定,但對於絕大多數金屬材料,都是在10皮秒量級附近。”

“以秦飛集團牽頭”。

另外就是,戰術運輸機有在非鋪裝跑道上起降的需求,所以需要在發動機防異物和起落架結構的設計上進行特別關照,好在連更大的伊爾76都具備這方面的能力,倒也不至於兩眼一抹黑……

當務之急,還是把運9從一個需求變成一個正式的項目。

型號成敗的關鍵在於結構層面的設計,以及一些細節的補充完善。

而今天的情況…… 也差不多。

稍微停頓了一下之後,常浩南切換了一頁PPT,然後繼續道:

不過只是進行材料學研究的話,還是足夠了。

……

就是說還能得到航空工業系統內其它兄弟單位的支援。

在常浩南介紹新進展的時候,會議室裡的氣氛總體上還是平靜的。

先是常浩南例行展示一下理論層面的進展,然後就是幾名負責硬件研發的帶頭人開始爭論。

“除了光束質量、脈衝寬度這些我們之前就想到的以外,還有光通量密度、偏振狀態和離焦量,這裡是指離焦量本身,也就是說,即便最終作用在材料表面的能量相同,不同的離焦量也會產生不同的加工效果……”

“在高能激光照射到金屬材料表面上之後10飛秒,就會引發電子受激電離,而繼續延長照射時間到100飛秒,纔會開始發生電子-聲子耦合,不過這個時候還不會表現出可見的熱效應。”

大體上就是一架在高度降低、長度縮短,但寬度大體保持不變的伊爾76。

能完全聽懂的人確實是不太多。

常浩南看向侯院士,後者則表示二人說的問題都客觀存在,確實很難同時滿足。

於是,局面就這麼僵持了下來。

第718章 新裝備太多,也是一種煩惱第1094章 不間斷艙內直播!第989章 恐怖如斯jpg第691章 鋌而走險第1056章 達索的小心思第463章 要不要安70?第504章 42億經費,老子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第1221章 間冷回熱的水深,他們把握不住第1345章 別真把南天門計劃搞出來吧?336.第336章 電磁干擾,噩夢重演第847章 碳纖維增強樹脂基複合材料280.第280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第644章 起飛吧,太行!第820章 通往龐加萊猜想的鑰匙第1395章 這下觸發法國基因了第1439章 有人要清君側?第429章 你的鬼怪我的鬼怪怎麼不一樣第1436章 告訴同志們,要逐漸習慣我們已經處於領先地位的事實239.第239章 全燃動力新護衛艦(爲上月月票369.第369章 揚眉吐氣!第462章 高性能氣膜冷卻,突破渦輪前溫度第1339章 有的同志,有的,像這麼強的推進劑,我們一共有三種278.第278章 我一個人就是一支軍隊第568章 在你們找上華夏人之前,我們就已經第1047章 全新的空戰形態!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276.第276章 馴服氣流第1214章 風洞總溫不夠?第1357章 身份逆轉(新的一月,求一波月票)第1260章 火箭的入軌精度就是導彈的命中精度第788章 把他們批判一番!第720章 常總的影響力第183章 華夏不同意收購第1209章 摸着美國人過河第1391章 拴住歐洲的鎖鏈311.第311章 大佬給我當副手!358.第358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第919章 被瞄準的“臥草黨”223.第223章 堂堂空客竟然要買華夏飛機?第1101章 克服黑障?第1124章 不能讓華夏人得逞!(跪求一波十月月票)第751章 正式上崗總規劃師第55章 另請高明第885章 光控相控陣雷達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第897章 是時候重新給業界帶來一些小小的震301.第301章 那就說點什麼吧(二合一)第1115章 涉核課題?第1409章 下馬威第459章 我們中出了一個叛徒!第687章 歐元,崩了第727章 真就買不如租了?第470章 你沒錯,麻省理工搞錯了第441章 揚眉吐氣的一天!271.第271章 獵殺獵人,殲轟電7(日萬)第848章 慄亞波的發現第887章 重返藍天的陣風第982章 原來常總每天都這麼爽的?第1032章 羅羅妙計安天下第1387章 山間的雷達站第607章 華夏產品,走進歐洲!第430章 “型號未知的隱身飛機”第185章 00批次殲8C,交付部隊385.第385章 “息壤”戰洪魔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1192章 嘉手納上空的猛禽第824章 反航母技術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第706章 這臺階不就有了麼第1385章 氚增殖模塊第1146章 一期工程,4000萬畝!第646章 驚人的飛行包線第573章 爲華夏機械行業正名的機會!第1085章 東風壓倒西風第739章 火炬實驗室394.第394章 一個人,帶動一個行業第491章 你們不會自己改嘛?第1262章 空客與華夏的秘密交易?第14章 這已經不是學霸二字能形容的了296.第296章 理論結合實際第478章 怎麼,你又要改國軍標?第588章 完美的單晶第1167章 像生產香腸一樣生產飛機?第519章 新世紀的陸軍主力(日萬,祝兄弟們258.第258章 干擾吊艙測試!第949章 東歸的“白天鵝”291.第291章 平流層飛艇和國際互聯網第84章 不穩定工作線第1105章 一炮雙響355.第355章 一場大戲第114章 市場換不來技術(二合一)第910章 新的潛在客戶第179章 國產斯貝,有救了!第1209章 摸着美國人過河323.第323章 願者上鉤第526章 佈局工業控制領域第740章 蓋大樓,買設備,建實驗室第118章 我們需要更好的飛機(二合一)第479章 華夏企業“走出去”第570章 翻身做甲方第109章 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