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焉知非福

第94章 焉知非福

當張東林看到師弟記錄的實驗數據時,他的第一感覺也是有些摸不着頭腦。

但畢竟是已經讀了三年的博士,他還是很快就從如同一團亂麻的數字中找到了一些有價值的東西。

“有點意思……”

儘管如同他的師弟所說,他做出的這幾組實驗數據穩定性非常糟糕。

但如果忽略巨大的方差僅僅取到平均值的話,還是可以發現在馬赫數Ma=0.40,攻角分別爲 0°、3°和 6°時,對應的總壓損失係數分別降低了 7.0%,32.1%和 32.3%,平均氣流轉折角提高了 4.02°、3.59°和 1.78°,而且使穩定工作範圍增大了 3.5°攻角。

顯然,這是個相當驚人的進步。

不過“忽略方差直接取平均”這種計算方法顯然難登大雅之堂,並且張東林還得確定這個結果可以被複現,而非出自某種誤操作。

看着面前的實驗記錄本,他連續做了兩個深呼吸:

“師弟,我想看一遍你剛纔實驗的流程,你能原封不動地重複一遍麼?”

“啊……當然,沒問題。”

隨後的兩個小時時間裡,張東林一邊看着師弟用嫺熟的動作進行重複實驗,一邊掏出一個本子記錄自己的一些思路和想法。

在波動如此誇張的情況下,實驗結果跟剛纔自然有一定區別,但總體規律卻是沒變的。

那道在製造時不小心開出來的弦向溝槽,確實能夠在相當程度上提高壓氣機的性能,尤其是在大進氣攻角下工作的性能。

從目前寥寥幾組數據來看,壓氣機的進氣速度越快、攻角越大,改善效果就越明顯。

另外,張東林還寫出了幾個有可能對性能產生影響的因素,比如開縫的位置(高度)、縫隙的形狀以及角度等等。

不過還沒等到把最後一部分寫完,他就知道,這個問題對於自己所在的這個小課題組來說,恐怕很難完全研究明白。

相比於他們現在關注的葉尖稠度以及積迭線,跟這個開縫有關的自變量實在是多到了一個令人感覺有些髮指的程度。

更重要的是,冰城工業大學這邊的壓氣機實驗設備,最大隻能支持馬赫數Ma=0.59的典型亞音速研究。

懷着有些糾結的心情,張東林找到了自己的導師于飛。

“這……這怎麼可能?”

看到實驗記錄本上面的數據,又聽了張東林對此的分析之後,于飛的第一反應和自己的學生幾乎完全一樣:

“這種弦向開縫會導致低總壓的小流速亂流和高總壓的主流相遇,速度在矢量上進行相加,主流流體速度下降,尾跡流體速度提升,而這個過程會產生嚴重的摻混損失,總壓損失係數怎麼可能反而降低了?”

“另外這個原始數據的波動性也太大了,相關性係數我估計連0.7都未必有,這種數據你是怎麼敢直接取平均的啊?”

“但這個實驗我讓師弟又重複了一次,結果還是能體現出相同的規律。”張東林並不打算放棄這個機會:

“而且您也要考慮到,葉片開縫固然會增加摻混損失,但同時也能發揮吹除作用,延緩葉珊出現葉柵大尺度的附面層分離,這兩種影響之間應該是競爭關係纔對!”

“……”

師徒二人沉默着對視了幾秒鐘。

作爲成熟的科研人員,他們知道在這裡鬥嘴是根本不可能解決問題的。 于飛一隻手撐着下巴,另一隻手幾乎是無意識地在桌子上打着節拍,思索了幾分鐘之後才重新開口道:

“伱知道,壓氣機內部的流動損失情況,對於目前的我們來說幾乎還是個謎,如果想要從機理角度研究這個問題的話……恐怕很難得到答案。”

“但如果做實驗的話……”

他沒有直接說出來,但其實連張東林都知道,冰城工業大學的實驗室並沒有這方面的能力。

辦公室裡面又陷入了沉默。

“這樣,你先設計一套實驗出來,在咱們實驗室裡面把能做的部分都做了,考慮到這方面的研究目前還基本上是空白,我覺得要是多下點功夫的話,發一篇航空學報或者航空動力學報應該不成問題。”

“但是……這樣的研究效果應該要打折扣,而且咱們根本做不了超音速甚至高亞音速壓氣機的部分,我覺得……”

“我知道你的意思,”

張東林的話沒說完就被于飛一個擡手打斷了:

“後面的事情具體怎麼處理,取決於你接下來做出的結果,如果在經典亞音速以下都沒辦法確定的話,那這個方向也基本上相當於被堵死了,還是趁早回到原來比較穩妥的路線上。”

“而如果實驗結果說明你們兩個人的想法沒有錯……那這可就是個壓氣機設計領域的重大突破了。”

聽到最後幾個字,張東林的眼前一亮:

“重大突破?”

作爲一名冰城工業大學的博士生,他可太知道這四個字的分量了。

“不過……你也別高興太早。”

于飛看着彷彿狐狸尾巴都翹起來了的張東林說道:

“你剛纔也說了,咱們這邊硬件條件有限,更深入的研究是沒辦法做的,所以我準備上報給國防科工委,讓他們組織人手進行綜合評價。”

“所以我剛剛纔讓你趁這段時間趕緊做實驗,先形成文章發出去,這樣一方面有可能讓你直接參與到國防科工委的項目,另一方面也至少能給自己留下點什麼。”

“況且你距離畢業要求不正好還差一篇論文麼?”

這最後一句話說服了張東林,他決定先解決眼前的畢業問題,然後再考慮剛剛這個無意之中的發現到底還能深挖出多少東西來。

於是,兩個月的實驗、投稿和等待過後,一篇名爲《從壓力面到吸力面開槽後葉柵特性的數值分析》的論文便出現在了航空動力學報上面。

也幾乎在同一時間,于飛把這篇論文作爲重點成果申報給了冰城工業大學的直屬上級,國防科工委,表示這個成果有進一步跟進研究的潛力。

該說不說,張東林和于飛的效率還是慢了點。

如果按照正常的行政流程來走,這個課題還是會兜兜轉轉來到606所這邊,但大概率就已經趕不上渦噴14的技術改進了

萬幸的是,某一天結束了工作去圖書館準備隨便借本書看的姚夢娜注意到了這篇論文,並在好奇心驅使之下把它借出來帶回了機房。

(本章完)

第1320章 地球OL的平衡機制第780章 戰略忽悠的意外效果第173章 電火花加工第92章 理論水平精進(二合一)215.第215章 在適航壁壘上開一個口子第140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下)第146章 法國人的反應第853章 國產新型護衛艦第706章 這臺階不就有了麼第527章 又要去領獎了第188章 媽都認不出來的米格21改(二合一)第1175章 正向爆轟驅動第205章 獵殺狐蝠第1429章 海上遭遇268.第268章 空軍的財神爺第925章 重啓二毛去核化219.第219章 怎麼又是我?第1428章 站得高,看得遠第563章 渦扇10的潛力第460章 殲11總裝下線,多弧離子鍍技術!第1219章 奇怪的壓氣機和奇怪的數據第1116章 大大黑魚?第529章 獲獎懸念揭曉!第961章 “預生產型”殲10A250.第250章 受常工啓發的殲轟7改進型第1297章 100億,我出100億!第572章 打破對日本的濾鏡,從你我做起第124章 最好的蘇27在華夏(爲月票金主flan237.第237章 一等“獵蝠行動”紀念章第807章 狗中哈士奇,國中第438章 華夏民用航空工業的里程碑!第1237章 用反艦彈道導彈做誘餌?第596章 渦扇10和殲10的發變匹配第1144章 我突然有了個靈感第13章 你告訴我這叫殲7?第724章 南亞的天空亂成了一鍋粥第813章 通過海峽!第1265章 替NASA宣佈計劃失敗254.第254章 空警200,楔尾天線第1466章 賭約第1063章 七天時間就能到位第24章 葉片翼型和積疊線的參數化重構第1230章 那一抹耀眼的閃光第1396章 《廬州物質科學研究院是什麼鬼?》第1438章 這下只能返航了第943章 總不能什麼都交給華夏人去幹吧?(4K)第1263章 不小心和SpaceX對上了第1178章 空射彈道導彈第1296章 脫離美元結算(求一波雙倍月票)第1218章 這次,是我們帶頭第798章 我的大佬導師jpg第152章 這不比天氣預報牛逼?第106章 最強渦噴!(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第989章 恐怖如斯jpg第1310章 快慢自如 遠近合一第1115章 涉核課題?344.第344章 去請專家來幫忙第747章 做一個合格的老闆第1460章 吸熱型碳氫燃料第1057章 沒關係,他們會回來的326.第326章 客機,C808和C909第114章 市場換不來技術(二合一)214.第214章 華夏飛機,走向世界!第818章 佩雷爾曼的到訪第169章 放棄幻想,準備鬥爭!第1452章 舉世皆驚第1368章 明修棧道第108章 渦輪前溫度第741章 數學不會就是不會384.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402.第402章 試飛員的“護身符”第587章 渦扇10渦輪葉片生產,開始!(求一第1246章 勿謂言之不預222.第222章 轟6AIT第772章 慶祝晚宴第489章 脈動生產線,殲11的結構升級問題第483章 有實力,纔有平等對話的資本!307.第307章 理論水平LV3,小試鋒芒!第1317章 遲到了十一年的命令第134章 衆生相(二合一)第527章 又要去領獎了第1169章 下一步,高超聲速or可變循環?第684章 確實需要一個課題組了第688章 笑死,汽車撞牆你知道拐了?晚啦!第1324章 重新定義成功第890章 給院士上一課第691章 鋌而走險407.第407章 我超,鴨翼!290.第290章 專利賺錢了第864章 信我,我們的衛星是民用的!270.第270章 被動雷達探測第463章 要不要安70?第1093章 網絡接通第1043章 信息化空戰399.第399章 TORCH Multiphysics的誕生第1247章 反衛星直播第1430章 在華夏人面前露個臉第1241章 助推段延長第1096章 對華夏搞空中偵察?第592章 閱兵空中梯隊(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