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3章 小韓吶,LNG船的水深,你把握不住

“常總,需不需要讓法務部門的同志來處理一下?”

看着臉上表情陰晴不定的常浩南,雷志興試探着問道。

當然,火炬實驗室作爲一個單純的科研機構,是沒有法務部的。

不過火炬集團有——

實際上,早在TORCH Multiphysics正式發佈之前,爲了適應其它國家的知識產權和計算機軟件相關法規,常浩南就委託楊慧梅老師組建了一個業務範圍相當廣闊的法務部。

這麼些年以來,火炬集團的產品和服務之所以能在多個國家暢通無阻,始終沒遇到過什麼值得大書特書的案子,除了本身實力確實過硬,以及常浩南和一些在當地小有影響力的企業關係不錯以外,嚴謹細緻且更新及時的用戶手冊也佔到了相當重要的因素。

不過,也正因如此。

相比於其它企業那鬥天戰地的同行來說,火炬集團的法務部在實操,也就是打官司這塊,經驗還是略微欠缺了點。

“呃……”

常浩南略一猶豫,不過轉瞬間還是點了點頭:

“我聯繫一下楊教授和宋主任,開個集團各部門會議好了……”

“好!”

雷志興露出一臉解氣的表情:

“如此明目張膽地盜取我們的專利,就是應該給他們一個教訓!”

要知道,這一輪關於第二代薄膜型LNG船技術路線的總博弈,即便不說是你死我活,但最終獲勝的一方也大概率能贏者通吃,而失敗者至少在未來10-15年以內都很難在這個領域內重新擡起頭來,只能接一些殘羹冷炙勉強苟活。

原本,已經失去先機的滬東廠都已經做好戰略性放棄這十幾年的打算了,卻又在最緊要關頭被常浩南開發出的BOG再液化專利給一波盤活,至少看到了勝利的可能。

但如果三星海工那邊也用上了同等水平的再液化技術,那靠着Technigaz液貨艙先天具備的輕量化優勢,華夏方面將沒有任何勝算可言。

因此,對於已經撲在這個項目上兩年之久的雷志興來說,這無異於被人跳到臉上開嘲諷。

能維持理性而不紅溫,都已經算是他性情溫和了。

不過,看着對方興奮的反應,常浩南卻只是有些尷尬地摸了摸鼻子:

“呃……”

“其實志興啊,實際情況和你想的可能有點出入……”

雷志興的表情頓時一滯:

“常總,您的意思是……”

“算了。”

常浩南擺了擺手:

“明天開會的時候你就知道了。”

他的想法,三兩句話確實講不太清。

而且雷志興眼下正處在氣頭上,也不適合聊太過深入的話題。

因此,在起了個頭之後,常浩南還是決定暫時不多費口舌,等開會的時候一起說好了……

……

火炬集團本身的規模其實不大,因此糾集一場中高層領導會議,也用不了多長時間。

常浩南一個電話過去,第二天上午,除了和這件事沒直接關係,而且實在走不開的魏永明以外,其它部門主管就都坐到了會議室裡面。

按照慣例,宋景明做了一番簡單的開場白,大概介紹了一下目前的情況。

這下子,不僅雷志興,大部分參會者都覺得又好氣又好笑。

氣的理由自然和前者差不多。

而笑麼……

這種明目張膽的技術竊取,簡直是喂到法務部門嘴邊上的肥肉……

一時間,會議室裡的氣氛也變得活躍起來。

最後,還是常浩南伸出手爽向下壓了壓,才平息了衆人已經有些偏題的爭論。

不過,也並非沒有比較冷靜的人。

在會議室重新安靜下來之後,負責主持對外合作的外聯部主任康凱才詢問道:

“常總,雖然我也不是很信得過三星海工的人品,但對方在國際商法和跨國專利權這塊的經驗畢竟比我們豐富得多,就算單純從理性角度考慮,對方也不太可能露這麼大個破綻給我們纔對。”

“所以,這後面會不會有什麼……”

這功夫,華夏纔剛剛加入WTO一年,所以國內的企業在應對國際貿易爭端時多少都會表現出一些經驗不足。

甚至很多時候都是吃虧認栽了事。

這裡面自然也包括火炬集團。

可以說,除了法務和外聯這兩個部門的成員以外,其它人對於這些內容都還停留在一知半解的水平。

而常浩南今天開這場會,除了要部署自己的計劃以外,也是順便藉着這個機會,給大家練練兵。

於是,他點了點頭,算是認可了康凱的看法,接着轉向法務部負責人,同時也是國際商法領域的專家,侯舜達博士:

“侯主任,你來詳細說明一下情況吧。”

“好。”

侯舜達不緊不慢地翻開面前的文件夾:

“雖然我理解各位同志的情緒,但作爲法務,我還是得稍微給大家潑盆冷水降降溫。”

“昨天晚上,我們將之前註冊的專利說明文件和這份三星海工公開的設計文件對照了一下,最終確認……”

說到這裡,他稍微停頓了一下:

“最終確認,對方基本上規避開了我們集團關於BOG再液化系統的專利,雖然有一些擦邊球的部分,但如果以此爲由打官司的話,恐怕扯皮很長一段時間……”

“什麼?!”

原本滿懷期待的雷志興當即坐直了身子。

他之前只是知道常浩南給BOG再液化系統註冊過專利,但作爲一個技術人員,實際上並沒有真的逐條逐句地看過相關法律文件。

現在自然有些難以接受。

“冷靜。”

常浩南面不改色,只是伸出手指,輕輕敲了敲桌面。

實際上,他在昨天第一次看見那份設計文件的時候,就知道會是這種情況了。

而當時之所以表現得極其震驚,也是另有他因。

“實際上,BOG再液化系統的液化過程本身,無論是級聯式、製冷劑式、還是膨脹機式,都是在化工領域相當成熟的技術。”

面對一衆反應各異的部下,常浩南緩緩開口,解釋道:

“它們的核心專利早在上個,甚至上上個世紀就已經被註冊,如今早就過了保護期,無論是誰,都沒辦法重新以這些內容重新申請專利了。”

“當然,我們可以給一些零零碎碎的周邊技術註冊專利,從而獲得一定的保護,不過這種註冊方式,非常容易被繞過去,尤其是對於三星海工這種老油條來說,所以意義同樣不大。”

“所以,我當初提交專利申請的時候就換了個思路,把大量專利集中註冊在了再液化系統與液貨艙之間的適配,以及全船的可靠性設計方面。”

“那時候我覺着,大家都是專業造船的,應該能看出來這個系統對船體結構本身會產生影響,所以無論競爭對手在液化技術上走什麼路子,最後都得找咱們來解決安全問題。”

“結果萬萬沒想到,還真有膽子大到不要命的主,直接把我們爲了保證安全性才做出來的設計給改到面目全非,然後連測試都不測,就直接畫到設計方案上面去……”

常浩南說着無奈地單手扶額,搖了搖頭。

這個BOG再液化系統的核心技術原理基本上是他一個人開發的,無論滬東廠,還是雷志興和劉方平,目前都只能做到理解具體的設計方案而已。

所以纔有了這段烏龍。

其實,從馬後炮的角度來說,他也確實是低估了韓國人的尿性。

前世韓國在開發自己的KUH1“完美雄鷹”直升機(實際上就是仿製超級美洲豹)的時候,也幹過類似的事情。

因爲沒經過詳細論證,只是俺尋思了一波之後就瞎改槳轂,導致一架直升機在飛行過程中主旋翼直接脫離機身,飛走了……

這樣一想,眼前的事情,在荒謬中似乎又透出一絲合理……

……

一時間,會議室裡的其他人,表情非常精彩。

“所以……”

剛剛激動到差點拍桌子的雷志興此時難免覺得有點尷尬:

“其實咱們根本就沒必要管這件事?”

“那倒不至於。”

常浩南擺了擺手:

“對方畢竟還是打了些擦邊球,而且設計方案明顯是大量借鑑了咱們,打官司就算打不出個最終結果,也能讓法務部的同志練練手,順便幫咱們火炬集團和滬東廠搞一波宣傳。”

“我現在是在想,要不要主動提醒一下三星海工那邊,說這個技術背後風險不小,如果瞎胡搞的話容易出事……”

這下子,就連康凱和侯舜達都有些不解了:

“常總,這……就沒必要了吧?”

“是啊,我們不在後面推波助瀾一把,就算是很給他們面子了……”

“如果三星海工的LNG船出了問題,那對於咱們來說豈不是巨大利好?”

“……”

各種疑惑,此起彼伏,不一而足。

實際上,常浩南此時也有點難以抉擇。

“表面上看,確實是你們說的這樣。”

他微微皺着眉頭,揉了揉鼻樑骨兩側的穴位:

“但三星海工這幫畜……這幫傢伙的膽子實在太大了,如果那幾艘LNG投入使用,連我都不好估計會出多大的亂子……”

實際上,如果這是一次正常的交易,那麼甲方在收貨之前也會進行相關檢測,大概率能把不合格的產品攔在外面。

但問題在於,系卓爾這波是去騙、去偷襲。

挪威人根本不會等到交付環節,就會開始他們的經典操作。

到最後,這8艘LNG船肯定是要以二手船的身份被賣到不知道哪個買家手裡。

而這種交易,規範程度可就說不準了。

“萬一三星海工繼承了日本人的光榮傳統,把風險控制在了一個非常精確的範圍內,導致測試過程中沒查出來,但投入使用之後出現大問題……比如說炸了,那對於整個LNG運輸行業恐怕都是一次重大打擊。”

“老百姓纔不會管你用的液貨艙是Gas-Transport還是Technigaz,也不會管你的船是三星海工造的還是滬東中華造的,真要是炸了,恐怕各主要港口第二天就得拒絕LNG船靠港……這對於我們來說也是個不小的風險。”

“另外。”

常浩南端起茶杯喝了口水,然後繼續補充道:

“雖然說起來很離譜,但在很多外國人看來,東亞地區的幾個國家其實是綁在一塊的……”

“前些年日本企業才爆了雷,如果緊接着韓國企業也開始爆雷,那對我們的形象也未必是什麼好事……”

這一番解釋,讓其餘衆人的面色重新凝重起來。

“這不是純純無妄之災麼……”

康凱發泄般地抱怨道。

但抱怨歸抱怨,作爲外聯部門負責人,他知道常浩南所說的情況確實存在。

2001年這會,華夏本身的影響力,還停留在相對較低的水平上。

確實尚未擺脫“東亞地區”這個分類桎梏。

“那……難不成我們還得上趕着給他們擦屁股?”

雷志興也覺得有點難以接受。

“那當然不可能……咱們又不是做慈善的。”

常浩南果斷否定道。

一時間,所有人都陷入了和他一樣的糾結。

無論做出何種選擇,都是有利有弊。

而且由於變量太多,也很難兩害相權取其輕。

幾分鐘過後,常浩南最終決定快刀斬亂麻:

“算了。”

他深吸了一口氣:

“和三星海工打官司,其實就算是給他們敲響警鐘了。”

“要是對面堅持執迷不悟,那咱們也不是他們的爹媽,沒必要跟在後面伺候,到時候提前做好切割,儘量降低對咱們的衝擊就好……”

“散會!”

第743章 絕密檔案館(新的一月,求月票)第760章 常氏引理第727章 真就買不如租了?第102章 生產籌備第1450章 放棄甲彈對抗,擁抱信火一體第1182章 爆轟破膜試驗第748章 LNG船的前置任務第724章 南亞的天空亂成了一鍋粥第66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準備主動出擊!第777章 種瓜得豆317.第317章 巧合第55章 另請高明325.第325章 圖334客機和霹靂12空空導彈第458章 要不,送常總一輛車?第641章 “等渦扇10定型之後”第60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183章 極限散熱第152章 這不比天氣預報牛逼?240.第240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上)第463章 要不要安70?第1255章 美國人不管,我們管!第1046章 反隱身能力402.第402章 試飛員的“護身符”232.第232章 三座門的慶功會!(二合一)336.第336章 電磁干擾,噩夢重演221.第221章 向歐洲出口工業軟件,風水輪流第122章 你晚上有空麼?第471章 通往下一代航發的鑰匙第970章 這下此消彼長了第918章 獵鷹Z第534章 半導體產業鏈,得從頭抓起391.第391章 殲教9,和多場模擬器TORCH Mul第1459章 突破熱力壅塞第1359章 點穴式打擊第502章 抱緊常浩南同志的大腿!第1083章 我很大,但很輕第1057章 沒關係,他們會回來的第206章 殲8C,首開戰果!第1435章 終於到了收割哦不,收穫的季節第1415章 高端的服務,往往只需要最簡單的提供方式第1273章 我,華夏,打錢!第414章 走馬上任的常總設計師第1421章 鈞天計劃第974章 要一起過年麼?第1190章 燃燒不穩定?第944章 最後的戰略轟炸機(算昨天的)第1193章 反隱身的新要求第772章 慶祝晚宴第164章 霹靂震長空!第790章 殲11B第545章 身法靈活的意大利人第690章 打出統戰價值了第1311章 落入陷阱第862章 神舟飛船的一個名額第1377章 洛德專員的人工湖第1257章 半年之期!第788章 把他們批判一番!第145章 二十年前的055型驅逐艦第1365章 相位幽靈第680章 準備搞事,來自東方的支援第888章 公務機掛激光瞄準吊艙,很合理吧?第136章 殲8C,空中表演288.第288章 我一個本科生,怎麼就成了超算第1417章 忠誠僚機第1442章 弱小,可憐,又無助第458章 要不,送常總一輛車?第1370章 暗度陳倉第807章 狗中哈士奇,國中第1127章 遄達900,首飛!第830章 C808,成功取證!(4K)367.第367章 向波音和美國航空局提條件,攻守易型!241.第241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下)第620章 與安南海軍的又一次交鋒第737章 陣容離譜的畢業答辯第900章 競爭對手的預判第1436章 告訴同志們,要逐漸習慣我們已經處於領先地位的事實第212章 你們做不了,我們可以做!第1430章 在華夏人面前露個臉第628章 沒辦法,他給的太多了第1366章 “640工程”往事第1420章 已經沒有石頭可以摸着過河了第1090章 20分鐘的“準直播”第846章 給法國人上一課第1241章 助推段延長第15章 我們一般稱之爲學婊第1436章 告訴同志們,要逐漸習慣我們已經處於領先地位的事實第1401章 一點小問題第136章 殲8C,空中表演第634章 你的下一枚導彈,何必只是導彈第589章 航校的老熟人第563章 渦扇10的潛力第125章 想搞軍工,就不能只搞軍工第1207章 變循環發動機一步到位?第887章 重返藍天的陣風第99章 渦噴14的重生(上)(二合一)第1060章 遄達900,出大事了第1288章 大力出奇跡第1128章 空客,瞄準未來(xdm求一波月票)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260.第260章 殲轟7M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