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四十二卷 第二章 鬥神之訣

bookmark

他沒有多想,舉步朝前走去,走了不過幾步,甬道逐漸開闊,在道路兩旁,矗立着一尊尊石像,和外圍石像羣的石像不一樣,這些石像一尊尊都和普通人一樣高,刀工不再粗獷,而是相當細膩,每尊石像神情不一,或凌厲,或柔和,或霸氣,但俱透着超然物外的氣勢。

在每尊石像的後方都有着數張壁畫,壁畫周邊還刻化着一些文字,方陵讀了幾行,便印證了心頭想法,這裡每一尊石像都是歷代的宗主,其後面的壁畫和碑文乃是記載着他們的事蹟,其中大部分都已經飛昇天外界。

讀到這裡,倒是讓方陵心頭一喜,鬥神宗雖然在這封印四域中沒落,但是在天外界說不定依舊繁盛昌華。

朝着前面走去,路過宗主石像羣后,便來到了一間圓形的地穴之中,地穴的地面上刻化着道道紋路,其中夾雜着不知名的咒符,顯然年代久遠,只怕是建宗初期就已經設好的,在地穴中央還有一個蒲團,顯然是打坐練功的地方,這裡靈氣比外界不知道充足多少倍,顯然是個修煉場。

在地穴前方則有着一張供桌,桌上放着一個古樸的長盒,方陵大步走過去,發現這盒子上亦有着一個凹口,便拿着宗主令朝上一按,盒子上呈現一圈光紋,宛如漣漪般擴散開來,盒蓋自動彈起,露出裡面的一層黃綢。

將黃綢掀開,便見到裡面乃是一卷玉簡,方陵將玉簡拿出來,輸入一股先天之氣,簡上字句立刻映入腦海中。

玉簡所記載的文字無非就是鬥神訣,但是又和三位長老所傳授的鬥神訣有一些微妙的差異,顯然宗主所學的鬥神訣是最完整的版本,而其下長老所學則或多或少有所欠缺。

其實這種事情在各門派歷史上是屢見不鮮的,宗主身爲一門之主,其所學必定長於門人。

鬥神宗的初代宗主本是一介散人,所謂散人指的是沒有門派,學習的是散落在世間的修真法門的一些修真者,他們所學的修真法門所屬的門派要麼沒落,人丁凋零,要麼早就消失不見。

初代宗主在遊歷途中意外發現了這一片旺澤福地,就在禁地神山日夜修煉,有一日,他在這山顛之處目睹羣雲異像,霞光沸騰,宛如羣魔亂舞,天神降魔,即悟出了鬥神之訣,爾後經歷百年時間的持續參悟,對鬥神訣進行補充,因此有了鬥神訣的:上、中、下三篇。

餘後的百年時間裡,初代宗主又以鬥神訣爲精髓延伸出了其他的法門,爾後便開宗立派,建立了鬥神宗。

鬥神訣的下篇衍生出了仙門弟子所學的各種基礎法門,中篇則衍生出了修真者所學的重要法門,並且籍由各大流派以自己的理念進行詮釋,象望月宗和長風宗的法門便是源自鬥神訣中篇,當然兩大法門只是中篇的延伸,並非是真正的中篇。

鬥神訣上篇,乃是宗派中得到宗主認可、並且位居高位的修真者纔有資格修煉

,也是傳說中鬥神宗最爲精髓的核心。比起下篇和中篇,上篇真正展現着鬥神訣的威力。

鬥神訣是遵循萬物相生之理,以物養物,以氣養氣的高深法門,在修煉者體內同時存有二氣甚至是多氣,一氣爲主,其餘氣息爲次,諸者互爲補足,使得先天之氣可源源不斷的生成。

無論是下篇還是中篇衍生,都只講了一氣生成,唯有真正的中篇和上篇纔開始講二氣或多氣相生的道理,正因爲如此,兩大宗派門人的修爲無論如何也達不到鬥神宗的高度,其實力提升有限,門派勢力自然就相差甚遠了。

鬥神宗的門人之所以強大,便是因爲根據這三篇循序漸進的修行,未能修行真正中篇和上篇的兩宗高手在實力上遠不及鬥神宗的先輩,這也是兩宗一直未能崛起的最重要原因。

關於中篇和上篇的法門,三位長老早傳授給了方陵,由於其中博大精深,很多法門玄機尚未領悟清楚,這也是方陵在對付宋展之時未採取鬥神訣的主要原因,畢竟如此深奧的法門,不是十天半月就能夠摸索清楚的。

然而,這本玉簡上所記載的鬥神訣卻共有四篇,除了上、中、下三篇之外,尚有一篇名爲“始”。

始篇,記載着初代宗主最初體悟出的鬥神訣混沌法門,上中下三篇乃是根據這混沌法門衍生而來,這混沌法門不是文字的記載,而是一種純粹的意境,而且並非只包含着初代宗主的體悟,還有着代代宗主各自領悟的內容,這些內容和文字全無關聯,就好象遊離於世間的混沌之氣,飄渺無蹤,似有似無,若思想和悟性沒有到達一定高度,是絕難領會到這其中蘊涵的內容。

不過,方陵天資卓越,悟性奇高,其卓越之才絕不下於歷代宗主之下,一接觸到這始篇,便豁然象眼前展開了一扇通向至高顛峰的大門,千百種想法從腦海裡源源不斷的冒出來,各代宗主耗費上千年才領會到的意境被細細解讀,將方陵朝着更高的高度推動着。

隨着對意境的理解,對鬥神訣最精髓部分的解讀和悟通,方陵對自身的修煉方式有了一個新的方向。

天元素體之身,本就是千萬修真之道的基礎,這具肉身,即可以修煉人修者法門,又可以修煉獸族法門,甚至靈脩法門,鬼修法門。方陵正是靠着這肉身,修煉獸族法門,纔有今時今日的成就。

但是,修真之道亦是相生相剋,每一種修真道路都有其瓶頸和弱點,就拿獸修之道來說,獸修者的肉身雖然強悍,但是所有的攻擊幾乎都是憑藉着爆發性,體能的損耗十分嚴重,若是普通一對一的戰鬥,那倒不怕,但若是羣體作戰,面對成百上千的敵人,前期肯定勢如猛虎,但到了後期就難說了,而一旦使用獸化,獸化的一時強橫帶來的後果卻是疲憊不堪的肉軀。

和獸修者相比,鬼修者的優勢就在於他們不僅擅長近身作戰,同時精通法器,擅

長施展各種大型的法術,因此在衆多修真道中穩穩佔在第一位上。

由於修煉獸族法門,方陵的人修者法門遭到全面壓制,幾乎在任何戰鬥中都不曾發揮過作用,使得修行的法術頗有幾分浪費的感覺,更浪費了這天元素體之身的資質。

但是,由於鬥神訣講求的是以物養物,以氣養氣的高深法門,而通過對歷代宗主理念的解讀,方陵更想到了,是否有兩種不同的法門互爲補足的可能。

兩種法門互爲補足,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早在下界的時候,方陵便同時修煉過日融月解之術和絃月訣,但是,互補的前提是這兩種法門都是人修者的法門,然而方陵的想法,則是將鬥神訣和熊族法門同修!

若是有人知道方陵有如此想法,只怕會認爲他是瘋了,因爲這兩種法門乃是屬於不同的修煉之道,一直以來,方陵的獸族法門都處於強勢狀態,壓制着體內的長風宗法門夕月訣,就算方陵重生了金丹,夕月訣的修煉仍然處於停滯狀態,怕的就是兩種法門之間會起衝突,導致自身受損,不同的修煉之道會對肉身產生不同的變化,若是兩種修煉之道大盛,肉身一旦承受不住,只怕會爆體而亡。

然而如今卻不一樣,方陵有着將這不可能變成可能的條件,一則他具備天元素體之身,完美的肉身可以承受得起兩種不同性質的修煉之道導致的變化,當然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爲四靈試煉中所帶來的強化力量,使得肉身經過千萬次的錘鍊,早就不同於普通修真者。

二則是鬥神訣的法門恰恰蘊涵着雙生之理,剩下來的,便是如何將兩種法門融合在一起,一旦成功,方陵便可以隨時轉換人修者和獸修者的攻擊方式,近戰和遠戰的完美結合,將會擁有媲美甚至超越鬼修者的實力。

方陵沉浸在悟道之中,鬥神宗遺址內,三位長老也履行諾言,開始傳授鬥神訣。

由於早先便曾說過,在鬥神宗內必須遵守宗派法規,言行舉止都得有所分寸,衆人亦早有心理準備,畢竟入鄉隨俗,守規矩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再加上大勢所趨,衆人雖然忘記不了兩派的血仇,但是亦都沒有主動去挑起任何的衝突。

於是,包括耿青雲等首腦人物在內,在修煉之時都要互稱同道,同時三位長老更是根據諸人修煉的進度,將兩派中人分爲各個小組,每個小組中都有兩派的門人,相互切磋學習,領悟大道,如此一來,倒勾起不少人仙門弟子時期的回憶。

要知道,大部分的弟子都是幾歲就入了仙門,情同手足的成長,只是後來因爲理念不同,流派差異而各自爲主,爲了各自門派的利益漸漸將兄弟之情拋之腦後,然而如今這同修同煉,同吃同住,彷彿又回到了千年之前的弟子時期,往日曆歷在目,多少感動多少情懷,雖然短時間內並未打開心扉,但是記憶之門一旦開啓,心頭的裂痕就要開始復原。

(本章完)

正文_第三十八卷 第十章 破陣之策正文_第六十四卷 第十二章 星史塔正文_第11卷 第二章 薩滿巫師正文_第六卷第十八章 覬覦正文_第六十六卷 第一章 九層之城正文_第11卷 第九章 各懷鬼胎正文_第四十四卷 第十六章 首要之事正文_第四十三卷 第十六章 十大仙門之會正文_第四卷第十章 力拼正文_第二十七卷 第一章 軟硬兼施正文_第三十卷 第十章 靜待天劫正文_第15卷 第六章 六石設門陣正文_第14卷 第十六章 血戰沙場誓不歸正文_第六卷第八章 從容應對正文_第五十八卷 第四章 預料之外正文_第七十七卷 第十三章 太華門之戰正文_第二十二卷 第十九章 強強對陣正文_第四十七卷 第十八章 寶鼎的推斷正文_第五十卷 第十四章 趙正純的生死危機正文_第五十四卷 第十四章 獨戰檮杌正文_第五十八卷 第十六章 典籍庫之行正文_第二卷第七章 移屍正文_第14卷 第三章 允諾正文_第13卷 第十九章 返程正文_第四十四卷 第十九章 授計正文_第三卷第十四章 生死一線正文_第九卷 第八章 誅殺韓大仙正文_第五十六卷 第十四章 深入魔界正文_第三十九卷 第十章 再入極南州府正文_第三十二卷 第三章 獸修之地正文_第二十三卷 第二章 展露才學正文_第六十八卷 第十八章 取信衆將正文_第四十卷 第十六章 尋獲副本正文_第一卷第一章 落魄皇子正文_第二卷第十一章 月湖尋鼎正文_第六十三卷 第八章 左相正文_第五十七卷 第五章 腐蝕之湖正文_第11卷 第十七章 形勢突變正文_第四十九卷 第二章 驚現魔器正文_第四十七卷 第十二章 赤嶺莊的貴客正文_第三十卷 第十五章 修真五境界正文_第三十五卷 第十六章 強敵降臨正文_第七十四卷 第六章 禍起龍骨天書正文_第16卷 第三章 蛟龍傳聞正文_第五十四卷 第八章 入城之禮正文_第二十卷 第十七章 蒼無雙甦醒正文_第七十七卷 第七章 龍門使者正文_第六十卷 第五章 動搖正文_第二十一卷 第十八章 邪器逞威正文_第三十五卷 第十六章 強敵降臨正文_第六十八卷 第八章 藏身庫房正文_第六十四卷 第七章 新手盜團(下)正文_第六十四卷 第十一章 救命之恩正文_第六卷第十五章 撲賣場正文_第七十八卷 第十九章 末章·登仙正文_第二十二卷 第十一章 鑑寶識靈會正文_第五十四卷 第六章 說服李甲武正文_第四十六卷 第十九章 吐露隱秘正文_第二卷第十三章 煉丹正文_第三卷第六章 破謀正文_第五十二卷 第五章 以一敵六正文_第五十五卷 第十三章 脫竅神遊正文_第二十五卷 第二十章 拜見聞總管正文_第六卷第六章 山寨聚首正文_第二十卷 第十二章 等待時機正文_第五十二卷 第十四章 前往天外界正文_第六十七卷 第八章 迷惘天的傳說正文_第15卷 第十二章 化解恩怨正文_第三十六卷 第十章 獻圖雲雀臺正文_第五十六卷 第六章 蕭景然的敗局正文_第四卷第五章 意外發現正文_第六十三卷 第十四章 十獸連一正文_第六十六卷 第十五章 帝運者·方陵正文_第三十卷 第六章 重回石城正文_第六十七卷 第九章 柳青絲的重任正文_第三十卷 第十一章 攜手渡天劫正文_第六十二卷 第二十章 絕對之籠正文_第四十九卷 第十四章 後方緊急會議正文_第四十卷 第十八章 移星換月陣正文_第七十二卷 第六章 解讀星位圖正文_第十八卷 第五章 拼死一擊正文_第二十九卷 第十五章 邪陣起,冤魂涌正文_第十卷 第十九章 女人心正文_第七十三卷 第十六章 口出狂言正文_第六十二卷 第十三章 骨質魔化正文_第五十一卷 第十三章 激斗南方鬼帝正文_第六十一卷 第五章 兩虎相鬥正文_第四十一卷 第十一章 短尾煉丹正文_第15卷 第十一章 重回定州正文_第一卷第十二章 製藥正文_第五十七卷 第十三章 軒轅破重生正文_第15卷 第五章 蛛絲馬跡正文_第九卷 第七章 攝魂鈴正文_第16卷 第十一章 虎蛟的雷劫正文_第六卷第十五章 撲賣場正文_第五十一卷 第二十章 似水流年正文_第三卷第十三章 黃雀在後正文_第五十九卷 第一章 求助司空曙正文_第六十七卷 第十四章 複製迷惘天正文_第五十五卷 第十九章 柳青絲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