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又是一年頒獎季

在樂壇,北美音樂獎是一個很尷尬的存在。

雖然有着三大音樂獎項的名頭,但和格萊美相比,它的影響力要差得太遠。

絕大多數的公衆不會關心水晶杯的歸屬,那些名氣已經穩定的明星們同樣也不在乎自己是否有獲獎的可能。

因爲,一個北美音樂獎的光環,對已經成名的歌手、樂隊們而言,無法帶來任何的利益。

既不能幫他們多賺點錢,更無法爲他們帶來更多的粉絲,完全沒有任何價值可言。

如果非要說有什麼用的話,大概在獎項公佈的時候,能讓自己的粉絲們高興一下,僅此而已。但想要達到這個目的,可以有很多種辦法。

只有一個個籍籍無名的小明星,迫切地希望提升自己的名氣,纔會對北美音樂獎投以關注。

但因爲衆所周知的原因,偏偏這個羣體沒有絲毫獲獎的可能。

想要的得不到,能得到的不在乎。

這就是北美音樂獎的現狀。

而當地位達到一線,甚至更高的時候,北美音樂獎反而會成爲一種負擔。

如果說二線歌手還可以任性地拒絕出席頒獎典禮,以免與其它工作的檔期相沖突。

到了一線這個位置上,一舉一動都會被人解讀出無數種涵義,自然也不可能這麼任性下去。

尤其是在業內的關係,更是必須得要謹慎處理,比如《公告牌》這樣在唱片業內擁有廣泛的人脈和影響力的媒體,能不得罪,最好就不要得罪。

所以,樂隊過去無論是否獲獎,幾乎從不參加北美音樂獎的頒獎典禮。

大多數時候,只是派一個經紀人或者助理出席,最多最多,也就是胖子偶爾會去露個臉。

但從去年開始,在西奧多的團隊的建議下,樂隊開始注意處理這方面的關係。

若是沒有得到“你們會得獎”的暗示也就罷了,如果有這方面的暗示出現,那麼除非實在是分身乏術,否則頒獎典禮的現場,總歸還是要走上一遭的。

——從這一點也能看出來,和格萊美相比,北美音樂獎的評獎機制有多麼的不靠譜。

連懸念都沒有,在頒獎儀式開始之前,候選者們就已經知道了得獎的是不是自己。

少了這樣的期待感,北美音樂獎的影響力一年不如一年,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但不管怎麼說,北美音樂獎畢竟是北美三大獎項之一。

頒獎儀式前的紅地毯,對於許多缺乏在媒體上露臉的機會的小明星而言,都是夢寐以求的機會。

如果是前世的那個殺殭屍如屠狗的悍妞瑪姬,或許不會看得上這所謂的“機會”。

但現在的勞倫-科漢,卻是一步一停,磨磨蹭蹭地想要儘可能地在紅地毯上多停留一會。

當然,這也和媒體們的熱情分不開關係。

當羅傑和勞倫挽着手,並肩走上紅地毯的時候,一個個記者就完全無視了其它人,所有的鎂光燈都照在了羅傑兩人身上。

看那架勢,簡直恨不得在羅傑兩人身上用光所有的膠捲。

全北美都知道,羅傑-克里斯蒂安是一個花花公子,換女人的速度奇快無比。

但是,這種花邊新聞天然就能引起公衆的追捧,無論是什麼時候,八卦的力量總是最爲強大的。

所有曾在羅傑身邊公開露面過的女人,這些跑流行樂壇的記者們早就背熟了資料,一眼就看出,這個花花公子又雙叒叕換女人了!

簡直是羨慕嫉妒恨……

啊呸,簡直是不能忍!

必須向公衆披露這種惡劣的行爲!

於是,記者們按動快門的速度又快了幾分。

看到記者們的動作,勞倫幾乎要停下腳步,擺出最完美的姿勢,好讓自己登上報紙的時候看起來更漂亮些。

羅傑看得出勞倫的心思,也略微遷就着對方,走紅地毯的速度不是很快。

不過,要是真按照勞倫那種一步一挪的走法,天知道要走到什麼時候去。

羅傑可不會由着勞倫的性子來,在紅地毯上停留了幾分鐘之後,挽着勞倫的手臂微微用力,快步走過剩下的路程。

進入採訪區,兩人立刻被記者圍了起來。

“請問你們是在交往嗎?”

“這是你的第幾任女友?”

“這位小姐,請問你如何評價克里斯蒂安的C上技術?”

“……”

無數長槍短炮幾乎要將羅傑和勞倫兩人淹沒。

不過無論是羅傑,還是勞倫,都面不改色,從容應對。

羅傑純粹是應付得多了,有了經驗。

至於勞倫……不得不說,女人在應對媒體這方面,天生就很擅長。

“事實上,我們是合作伙伴,以及很好的朋友。”

面對媒體的追問,勞倫顯得遊刃有餘,輕鬆地將話題帶向對自己有利的方向:“不知道你們是否有關注好萊塢的新聞?我是指《郊區的耶穌》這部電影。”

“能夠將《郊區的耶穌》改編成電影,我認爲這是一次史無前例的跨界合作。”

羅傑適時地插話道:“尤其是能夠邀請到勞倫這樣出色的女演員,成爲影片的女主角,我認爲這會對影片起到正面的幫助。”

《郊區的耶穌》改編電影?

女主角?

記者們彷彿嗅到了大新聞的味道,立刻興奮了起來。

“請問……”

……

“呼……這幫記者簡直是瘋了。”

好不容易從記者們的包圍中脫身,羅傑終於鬆了一口氣。

這種長槍短炮的陣仗,雖然早就習以爲常,但羅傑仍然不怎麼喜歡去面對。

“我覺得明天我們會上頭條!”

勞倫卻顯得很高興。

在好萊塢,勞倫只能算是一個新人。過去幾年無數次背景板的演出,那不叫履歷,也沒有人會在乎。

對於一個新人演員而言,沒有什麼比曝光度更加重要了。

事實上,除了極少數地位超然的大牌之外,無論是演員,還是歌手、樂隊,沒有人會不希望在媒體上露臉。

深呼吸了幾下,平復下緊張的心情,勞倫又加重了語氣,強調道:“我是說頭版頭條!《洛杉磯時報》這樣的大媒體的頭版頭條!剛纔他們的記者至少給我們拍了三十張照片!”

《洛杉磯時報》?

或許有這個可能。

但頭版頭條?

羅傑並不認爲,一條摻雜着八卦和軟文廣告的新聞,能夠登上這種大媒體的頭版頭條。

要知道,《洛杉磯時報》可是全北美排行前十的媒體。

是所有媒體的排行,不僅僅只是報紙。

這樣的大媒體,想上一次頭版頭條的難度也是極大。

競爭者不僅僅只是娛樂圈裡的對手,而是來自各行各業。每天國際上發生那麼多大事,娛樂圈裡那點八卦算什麼?

不過羅傑並沒有掃興地給勞倫潑冷水,只是微笑着表示贊同。

剛纔那麼多媒體,就算上不了《洛杉磯時報》的頭條,其它小一點的媒體,總歸還是有機會的。

尤其是那些以八卦緋聞爲主的娛樂媒體,想必會很熱衷於報道這類花邊新聞。

兩人一邊交談,一邊走進頒獎典禮的現場。

由於剛纔被媒體耽擱了一會,頒獎典禮已經開始了。

安妮和胖子也是早就到場,旁邊的位置空着,顯然是給羅傑留的。

“抱歉,被記者堵了一會。”

羅傑坐到安妮旁邊,低聲問道:“我錯過什麼了嗎?”

“你來的剛好。”

安妮眼睛一亮,立刻說道:“趕緊準備一下,下個獎項就到你上臺領獎了!”

羅傑:“……”

所以你這麼高興,一定是因爲可以偷懶不用上臺了吧?

心裡一陣MMP,但羅傑的臉上仍然帶着微笑,點點頭,說道:“好的,交給我就好。”

……

和略顯拖沓的格萊美不同,北美音樂獎的頒獎速度要快得多。

僅僅只是半個多小時,就已經來到了尾聲。

“獲得第三十三屆北美音樂獎,最佳年度藝人獎的是……”

頒獎嘉賓大聲念出了紙片上的名字:“【Darkness】樂隊!恭喜你們!蟬聯三連冠!”

在所有人的目光聚焦之下,羅傑再一次走上舞臺。

坦白講,以樂隊現在的名氣,在北美音樂獎上獲得任何成就,都不是一件值得興奮的事情。

但羅傑仍然裝出了一副激動萬分的樣子,從主持人手中接過話筒,沉默片刻,開口道:“謝謝。”

“我要謝謝我們的歌迷,讓我們有站在這裡的機會。如果沒有你們,我們什麼都不是。”

(注:前文提過,北美音樂獎的評選機制裡公開投票佔比很高,很多粉絲會給自己的偶像大量刷票,就跟現在那些流量明星打榜的套路差不多。)

不管心裡是怎麼想的,在需要表演的時候,羅傑的演技不會遜色於任何人。

一大通獲獎感言很快就到了尾聲,羅傑再次沉默片刻,看向主攝像機的位置,繼續說道:“再次感謝我們的歌迷,我們會繼續爲你們奉上最好的搖滾樂,一直到世界末日爲止。”

…………

又到了頒獎季。

羅傑雙換女人了。

【Darkness】樂隊叒獲獎了。

他們叕打破了北美音樂獎的記錄,一次拿走了九座水晶杯。

北美的媒體彷彿打了雞血一樣,拼命地鼓吹着假豬套……啊呸,【Darkness】天下第一之類的言論。

若是換一個時間,或許這樣的新聞熱潮維持不了多久,就會被其它的新聞所取代。

北美的經濟越是蕭條,娛樂行業反而愈發蓬勃發展,在這個娛樂至死的年代裡,有太多吸引人眼球的新聞和緋聞。

區區一個北美音樂獎,正常情況下,其熱度最多維持上十天半月,就是極爲了不起的事情了。

更大的可能,則是在一週之內就開始銷聲匿跡,如同沒入海洋的水滴。

然而,這一次,許多媒體卻一反常態,對羅傑三人大加讚賞,拼命吹捧。

事實上,這不是什麼太陽從西邊出來的事情。

一個北美音樂獎,確實沒什麼了不起。

但藉助着這個熱點,卻可以立刻掀起頒獎季爭奪的高潮。

一張張支票開出去,在美元的攻勢下,許多媒體根本沒有任何抵抗就宣佈投降。

而一部分處於被時代淘汰邊緣的樂評家們,則在專欄裡大書特書,從北美音樂獎談到當代樂壇,從《怪胎》談到《月之暗面》。

而每一篇文章背後,都隱約浮現出一個路標,指向幾個月後的格萊美。

衝獎的專輯不是一開始確定的《無名專輯》,在幾個月前的討論過後,樂隊採納了公關團隊和經紀人團隊的意見,將《月之暗面》作爲這一屆格萊美的主力。

在摒除掉個人喜好的干擾之後,羅傑不得不承認,經紀人團隊和公關團隊的判斷是正確的。

單以衝獎而論,和《無名專輯》相比,《月之暗面》的優勢太明顯了。

討好主流評委和會員們的製作風格,發行時間間隔得也更短。

這張八月份發行的專輯,一直到現在,每週都還能賣出去幾十萬張。

而一年前發行的《無名專輯》,如今在北美地區的新增銷量已經是聊勝於無。

雖然說格萊美並不總是關心市場,但評委們卻仍然會受到市場的影響。

一張當下正在熱銷的專輯,天然就能引起評委們的注意。

MAD唱片的宣傳部門,在開出上百張支票之後,搞定了媒體方面的炒作。

與此同時,帕妮絲-格里芬的公關團隊,也收到了第一筆來自樂隊的公關資金,開始了緊鑼密鼓的籌備。

羅傑很清楚,按照格萊美分蛋糕的習慣,只要這一屆的格萊美中,《月之暗面》有所斬獲。

到了下一屆,樂隊必然是陪跑者,不可能再獲得任何重量級的獎項。

不但是下一屆,下下屆,乃至於再下一屆,也同樣如此。

按照樂隊現在的上升勢頭,等到這段“雪藏”期過了,未必還需要格萊美的光環護身。

因此,這一屆的格萊美,可以說是樂隊最後一次花費大力氣,志在必得的一屆。

反正是最後一次了,乾脆就玩大一點。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

簡單地討論了一番之後,羅傑三人一致同意,直接將預算推高到其它歌手和樂隊不可能承受的地步去。

錢多不一定有用,但在作品質量本身就有着足夠優勢的前提下,美元可以起到的作用卻可以說是決定性的。

在頒獎季正式拉開帷幕之前的會議上,羅傑對帕妮絲-格里芬如是說道:“這次的公關預算,上限翻倍!三千萬美元以內,由你的團隊隨意支配,你知道我需要什麼結果。”

第443章 6874萬美元!第388章 吃不下第672章 百分之二十第859章 美麗新世界第13章 目標第170 天真or幼稚?第334章 細思極恐第372章 是時候啓動這個項目了第91章 遲到(第五更)第246章 寫(chao)不出來的歌第362章 融(坑)資(錢)計劃 上第392章 不能兩個都出嗎?第374章 尋找皇后樂隊第249章 降低心理預期第603章 另一個安妮?第670章 愛憎分明第242章 不愧是親兄妹第649章 默多克家族第719章 你是怎麼想的?第777章第686章 側面迂迴第694章 互相傷害第137章 朋克禮第817章 荊棘與白骨的王國第649章 默多克家族第195章 兩件禮物(第六更,2萬+)第842章 夜談第824章第566章 他竟對未成年……第671章 風險第666章 反擊第95章 年付租金第213章 槍手,瞭解一下?第841章 香江第320章 朋克少女第383章 佛跳牆不是粵菜第272章 錯誤的指法第581章 潘帕斯上的【狂暴之路】第543章 玩一把大的第515章 天敵第112章 《怪胎》第864章 避稅第708章 盧卡的好奇心第338章 我們不出新歌第587章 “商業天才”安妮第511章 助理的“傳統”第390章 重金屬的誤區第643章 背叛第536章 盲目的信任第79章 雙頭琴第808章第432章 提前結束的假期第613章 鬼才信你第859章 美麗新世界第122章 教壞小孩子第264章 淡化鍵盤第560章 要花多少錢?第458章 你退羣吧第695章 兩邊下注就行了第457章 天堂的階梯 Tour第112章 《怪胎》第18章 第一筆收入第747章 提議第744章 天價佣金第810章 兩千億美元的估值第280章 歷史新低第186章 頒獎季的選擇第156 現場寫歌第236章 貴圈真亂第286章 財大氣粗和“窮人”第636章 124億美元第637章 《血腥統治》第502章 求穩第775章 隔行如隔山第799章 替補吉他手?第459章 不靠譜的提議:抽籤!第830章 泰勒的男友第693章 亞洲的消息第349章 故地重遊第773章 致命的弱點第233章 犯衆怒的安妮第395章 《美國偶像》第一季決賽第382章 誰在乎那玩意?第243章 最受歌迷喜愛的歌手第483章 更多的可能性第328章 不願透露姓名的羅傑先生第266章 友情價第449章 《臥了個槽》第376章 《金屬歌劇:阿瓦隆幻想曲》第845章 生日派對第432章 提前結束的假期第165章 48分鐘的超長專輯第351章 我們有麻煩了第181章 美國夢都是騙人的第84章 玩貝斯的歌第345章 希望你是她第548章 第四名成員第458章 你退羣吧第588章 最好的時代第164章 “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