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千里託孤(三)

謝簡安撫完陳留, 緩步回到自己書房,他對陳留說的話, 也只能安撫住這些常年待在內宅的女眷。初一是五娘唯一的孩子,今年才三歲, 五娘疼愛他還來不及, 怎麼可能會想把他送到軍營?她情願讓孩子一輩子碌碌無能,也不會願意他去邊關拼命。她此番動作, 是給兒子找幾個靠山,順便毀掉六孃的名聲。時人對後孃總有苛刻,六娘入門初一就離家出走,任誰都會認爲她進門就虐待前妻留下孩子。

шшш▪TTκan▪C〇

名聲在大部分時候並不重要,但在某些特殊時候卻十分重要。比如將來六娘孩子要繼承世子之位的時候。謝簡現在唯一琢磨不透的就是女兒爲什麼要把兒子送到邊關?他跟阿芬(陳留)是外祖父母, 還勉強有立場照顧初一, 阿菀只是初一的表姐, 他這個女兒到底在想什麼,纔會把兒子送到那邊去?

他這六個女兒,除了寧馨, 真沒一個省油的燈。五娘恐怕在得虜瘡後就開始盤算這件事,六娘正好撞進來,她就順手利用了。當年六娘想進宮,謝簡沒答應, 反而把女兒送到道觀修身養性, 就是覺得這女兒野心跟能力不匹配, 送她入宮只會給家裡帶麻煩, 現在想來幸好沒把她嫁出去,她那種性子也只有嫁給永安侯纔不容易出事,連五娘都看不透,她還能做什麼?

阿芬說對了一件事,五娘從來沒信任過他們。對女兒的防備謝簡也不生氣,這纔是自己的女兒,靠誰都沒靠自己可靠。她眼光倒是好,家裡如果有一個可託孤的人,恐怕就是阿菀。如果能讓阿菀撫養初一,六孃的孩子再優秀,都沒有當世子的可能。但她憑什麼認爲永安侯會答應讓阿菀養初一?阿菀只是初一的表姐,阿菀再善心,也沒有身份和立場來養初一。

謝簡沉吟片刻,召來心腹低聲吩咐,讓他們去查永安侯府的賬冊,永安侯府除了錢,沒別的值錢之物。謝簡爲何願意再五娘死後,再把六娘嫁過去,一來他這六女兒嫁別人都是都結仇,還不如把她嫁給永安侯這個蠢貨;二來也是幾個女婿中,他花心思最多的就是永安侯,讓他半途而廢,他還真不甘心。

永安侯無能,可永安侯是鮮卑大姓賀樓氏的旁支,永安侯跟現任賀樓氏家主關係還沒出五服,謝家現在最需要的就是讓人忘記他們是從南朝過來的漢人,跟鮮卑勳貴交好聯姻是最好的方法。只要賀樓氏不倒,他外孫將來就大有可爲。一個家族要壯大,永遠不可能只有一個家族,必須要各家聯姻,互惠互利、守望相助,才能發展。

確定初一會去那裡,謝簡倒也不急,只要他們路上沒出事,到了邊疆,兒子和秦宗言總能收到消息。屆時看五孃的打算再商量怎麼安置這孩子。謝簡對這外孫也頗憐惜,可他現在這樣,又怎麼能當永安侯世子?謝簡暗忖或者真養在六鎮?阿鏡和阿菀不好養他,鳳生可以養,他幾個孩子都在京城,身邊多個孩子也不寂寞。謝簡想了一會,提筆給長子寫信,讓他多關注初一的消息。

永安侯府上下都被五娘把得滴水不漏,賬房這塊更全是她帶來的謝家人,五娘死了,這些下人六神無主,謝簡讓他們查賬,他們下意識的就聽從老主人的吩咐,這一查就是謝簡都大吃一驚。他沒想自己平時悶聲不吭的女兒居然有本事挖空永安侯府三成的家產和賬面上幾乎所有的現金,她這是徹底絕了兒子在永安侯府所有退路,就是想讓他一心一意的靠着謝家?謝簡直覺五娘盤算不會這麼簡單。

當寧馨和陳留聽到謝簡調查而來的消息時也都驚呆了,陳留回頭恨鐵不成鋼的看着女兒,“家裡就你一個最蠢!”她跟謝簡疑似得虜瘡時,她都想跟他們同生共死!陳留又感動又擔憂,“你什麼時候能長大?”

謝寧馨撲到陳留懷裡:“我纔不要長大,我有你們啊!”

陳留真是沒女兒沒脾氣了。謝簡也搖頭,難得對女兒告誡道:“你這樣可以,但對孩子教育上心。”他們又不可能看顧女兒一輩子,謝簡想了想說:“等你兒子滿五歲,就送到謝家族學來。”他要親自教導孫子,將來他死了,還有孫子看顧女兒。

謝寧馨暗暗同情兒子,但還是聽從父親的意思,兒子被拓跋賀慣得無法無天,她都管不了兒子,還是讓父親來管,“阿耶,路上這麼亂,兩個僕人怎麼帶着初一去懷荒?”

謝知說:“五娘找的那對夫妻是走慣各地的遊俠。他們帶足錢糧的話,應該可以安全護送初一到懷荒。”

“可是阿菀又不可能養初一?”寧馨不解的說,她是同情初一,可她都沒動過養初一的心思,初一父母俱全啊。

謝簡搖頭,“阿菀只是初一的表姐,沒有身份立場來照顧他,她有可能找你大哥。”鳳生是初一的大舅,還勉強有照顧初一的身份和立場,但永安侯若去派人去接初一,他也沒有強留初一的理由。就是謝簡也一時猜不透女兒打什麼主意。

謝寧馨不解:“那她爲何要先去找阿菀?”

陳留暗想,當然是想讓阿菀去求鳳生,鳳生是連親兒子都不養的人,怎麼能會養初一?鳳生最疼阿菀,只要阿菀開口,他怎麼可能不答應?她嘆氣說:“要不然說人善被人欺呢?”阿菀就是心太善,纔有這種麻煩事。

謝寧馨吶吶道:“可是五妹都這樣。”寧馨也覺得五妹這麼算計阿菀有點過分,可一想到五妹死的那麼慘,她又不忍心責備她,寧馨咬牙道:“阿孃,我來養初一!”阿菀嫁到秦家已經夠可憐了,不能再讓她養初一,這樣秦家怎麼看她?她來養,他們家不缺初一一口吃的。

“不用。”陳留搖頭,“等初一回來我來養,我是初一的外祖母,養他名正言順。”

“阿孃!”

“阿芬!”

陳留說:“我就是看不慣六丫頭。”陳留冷笑,“她不是巴着姐夫想要當填房嗎?我讓她當。”她瞪着謝簡,“你給我保留初一的世子之位,初一不能當世子,就讓他以後兒子當世孫。”她要六娘竹籃打水一場空,她轉身對女兒說:“你們謝家女兒心眼比篩子還多,寧馨你以後少學學你姐姐,憨厚纔有福氣,跟阿菀一樣纔好。”陳留也是可憐五娘,要是有法子,她又何必如此算計?

寧馨不敢回話,剛纔阿孃還讓她多學妹妹們呢。

謝簡被妻女鬧得頭疼,“你們別亂出主意,誰來養初一可能五娘早有安排。”謝簡突然一件幾乎要被他遺忘的事,他記得賀樓氏的族地在六鎮?莫非五娘打的那主意?如果真是那樣的話,確實可行。她之前那些所作所爲也能解釋了,她爲兒子也是不顧一切了,謝簡輕嘆,希望外孫將來能對得起女兒的犧牲,他若有所思的對陳留說:“你問問麗姬,她可否願意照顧初一。”

陳留愕然道:“五娘想讓麗姬照顧初一?”麗姬是初一的外祖母,五娘是麗姬的獨女,五娘死了,她天塌了大半,這些天一直病着,陳留都不敢跟她說初一失蹤的事。

謝簡說:“你先問,麗姬有可能會去照顧初一。”

陳留不假思索道:“麗姬肯定答應。”照顧親外孫有什麼不答應的。

謝簡說:“先等鳳生和秦宗言的消息,等他們消息傳來再說。”

陳留知道丈夫行事向來穩妥,他既然這麼說,肯定是想到安置初一的好法子了,她心頭微鬆,她可憐初一,但也不想太想養初一,既然郎君說有安置他的好法子,那再好不過。陳留盤算怎麼給初一多送點衣服食物過去,也好讓那可憐的孩子在六鎮日子好過點。

京城謝家和賀樓家(永安侯府)被初一的事鬧得雞飛狗跳,建德這邊謝知的日子過的也不輕鬆,蓋因她在大伯和三姨的催促下,終於湊足人手,去海邊建鹽場了。因爲謝知也只看過鹽場,看過人家怎麼人工曬鹽,沒親自建造過,所以只能跟大伯他們一起去海邊。

衆人斟酌好幾天,才選了一處離他們碼頭極近的海灘作爲曬鹽的地方。謝知對曬鹽只有一個概念,也不敢多建造鹽田,只先試驗的做了一小塊鹽田,按照謝知的記憶中鹽田的模樣開始建造。

時下已經快入夏,海邊陽光熱烈,光是一個建灘就爲難了謝知快半個月,鹽溝、潮溝、排水孔……等鹽田弄好,解下來的工序就相對簡單了,但任務卻很繁重。因第一次曬鹽,甲一等人也不叫奴隸,親自上手,辛苦勞作了一個月,人都瘦了一大圈,但看到他們辛苦勞動的成果時,衆人都很激動,這還是姑娘說的粗鹽,這點粗鹽就能比得上他們平時吃的細鹽。甲一完全可以想象,這種曬鹽法宣揚開來後,會引起多大的震動。

謝知暗想,這還是北方,還是到了日曬強烈的南方,說不定曬鹽的成果更多。

“姑娘,你真要把曬鹽法宣揚開來?”甲一看着滿車的瑩白的鹽結晶,他現在已經很能理解姑娘的意思,她宣揚曬鹽法絕對不是對魏帝念念不忘,她就覺得她應該把這法子說出去。

“是啊,這法子總比現在的製鹽法先進。”謝知覺得她知道的這些知識,都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不是自己想出來的,她可以搬運,但沒理由獨吞。且鹽是國之重器,任何人都離不開鹽,與其讓百姓吃些什麼都有的毒鹽,還不如讓他們吃海鹽,至少這海鹽基本過濾了有害成分。

“姑娘不怕別人跟我們搶生意?”甲一無奈的問。

謝知一笑:“搶不走的。”鹽一直是暴利行業,他們能制多少鹽?別的不提,讓商隊往契丹、高句麗轉一圈,所有的鹽就賣出去了。“而且我們還有製糖的法子,這方子還掌握在皇家手裡,只有幾戶人家知道。”

甲一提醒謝知:“您還是要想要怎麼跟五郎君解釋。”總不能讓五郎君誤會姑娘對魏帝念念不忘。

謝知說:“放心,理由我早想好了。”

甲一問:“什麼理由?”

謝知道:“陛下要開始對鹽收稅,然後漸漸收回製鹽權算不算?”

甲一吃驚的問:“這是謝太傅同你說的?”

謝知輕描淡寫的說:“不是,是我猜的。”

甲一苦笑,“您爲何這麼猜?”

“因爲陛下窮。”

第126章 秦宗言的改觀第131章 翁婿夜話(下)第140章 風生水起(七)第22章 入宮第66章 謝修尚主第126章 秦宗言的改觀第247章 平城大亂(十)第145章 京城風雲(二)第280章 宮廷瑣事(二)第102章 敵襲(上)第235章 京城風起(十三)第276章 宮廷變(七)第82章 北伐的永泰帝第240章 平城大亂(三)第156章 秦家新婦(二)第239章 平城大亂(二)第219章 內院準備第262章 暫時的安定(四)第177章 千里託孤(四)第111章 守城(三)第208章 太子第195章 奔喪(上)第111章 守城(三)第5章 暖閣敘話(下)第153章 謝知的規劃第58章 婆媳煩惱(上)第250章 亂世起(一)第272章 宮廷變(三)第241章 平城大亂(四)第236章 京城風起(十四)第238章 平城大亂(一)第117章 深夜密談(上)第109章 守城(一)第188章 各方反應第25章 禪位的太上皇帝第160章 生波(二)第50章 被馴的拓跋曜第229章 京城風起(七)第98章 草原安居(一)第85章 母女相見(下)第70章 叔侄談心第158章 秦家新婦(四)第126章 秦宗言的改觀第125章 誰是替罪羊(下)第178章 千里託孤(五)第247章 平城大亂(十)第41章 秦家往事(二)第174章 千里託孤(一)第187章 夫妻情話第275章 宮廷變(六)第262章 暫時的安定(四)第154章 暫時離別第258章 亂世起(九)第120章 色令智昏(二)第88章 不知心事的秦紘第128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二)第128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二)第170章 治病救人第195章 奔喪(上)第146章 京城風雲(三)第228章 京城風起(六)第169章 初到建德郡(五)第214章 第三次南征(五)第141章 風生水起(八)第3章 謝家往事第41章 秦家往事(二)第213章 第三次南征(四)第264章 暫時的安定(六)第153章 謝知的規劃第114章 守城(六)第60章 糟心的謝簡第167章 初到建德郡(三)第158章 秦家新婦(四)第41章 秦家往事(二)第277章 宮廷變(八)第246章 平城大亂(九)第28章 遴選伴讀(上)第29章 遴選伴讀(下)第178章 千里託孤(五)第267章 南樑(三)第62章 赫連鳳容第225章 京城風起(三)第176章 千里託孤(三)第96章 驛站逃離(三)第68章 道觀偶得第118章 深夜密談(下)第23章 書房議事第206章 逃奴第173章 瑤姬廟第28章 遴選伴讀(上)第27章 日常生活(下)第267章 南樑(三)第249章 平城大亂(十二)第140章 風生水起(七)第109章 守城(一)第202章 三皇子汝南王第206章 逃奴第90章 大赫連氏第109章 守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