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鑄金人

秦紘目前是“養傷”在家, 謝知也都是喬裝打扮後再出門的, 她招牌的駝車自然是不能用了,改乘坐一輛小驢車。驢車空間狹小,只能坐她一個人,不過裡面被她佈置的很舒服, 到處都是柔軟的墊子,她坐的也不覺得很累。她靠在車壁上,透過窗簾的隙縫,看着街道上的景色。這些年建德郡的變化不比懷荒, 也跟之前截然不同, 至少街上乾淨了許多, 來往的居民的精神氣也比之前好很多。謝知微微而笑, 至少自己做的是有用的事, 她就可以一直堅持下去。

驢車駛出軍屯, 走了大約一個時辰, 纔到一間破舊的農莊,這裡已經在建德城外了, 農莊規模不大, 只有十來戶人家, 耕地也不多,大部分耕地都種了棉花,少部分種了粟米之類的糧食。謝知的驢車徑自駛入農莊之中, 在農莊中間一座建造的最整齊的屋子外停下。

屋裡正在紡紗的農婦聽到驢車聲連忙出來迎接, “三娘回來了!”

謝知含糊的叫了一聲阿母, 由農婦扶着進入屋中,屋裡坐着幾名身材高大的男子,見謝知進來,連忙上前給她行禮,其中一人正是代替秦紘關在家裡的秦六,他叫了一聲:“五嫂。”

別的男人垂着頭不敢看謝知。謝知坐在上座,示意他們也坐下,那些男子先將放在的角落的箱子替到謝知面前,打開箱子,一片黃盈盈的光朝謝知照來,謝知眯了眯眼睛纔看清箱子裡裝的都是整齊的金磚,“這些金礦成色如何?”這麼重一塊金磚,謝知一隻手都抓不來。只能兩隻手捧着。

“成色很不錯,雜質不多,稍加提煉就能練出金子。”說話的秦六,這些金礦從下船到煉成金子,都在他眼皮底下進行。

秦家的鍊金廠跟兵工廠開在一塊,地處一個僻靜的山谷之中,平時只負責打造秦家軍的武器,無論是負責守衛的侍衛,還是谷中打雜的,都是秦家的家生子,他們平時絕少出山谷,可以說幾乎是生老病死,都是在這裡的。謝知不去兵工廠的原因倒不是秦家瞞着她地址,而是這個兵工廠位置隱蔽,想要進去還要爬山,謝知實在懶得爬山,才讓人帶着金磚出來。謝知看着滿滿的三箱子金磚,心中毫無波動,爲了這三箱金磚,她先期投入不知多少錢,幸好她拉人蔘與,不然還沒等她大面積開採,她就破產了。

秦六看着這些金磚,興致勃勃的問謝知:“五嫂,你以後就準備把金礦煉製成金磚嗎?”

“當然不是。”謝知搖頭,“金磚不能吃不能用的,我留着有什麼用?”

秦六問:“那你準備怎麼做?”

謝知說:“我準備開個金器作坊,專門打造金器。”他們有那麼大一個金礦,金磚留一些備用即可,餘下的都可以用來製成金器外銷,把金子換成物資纔是皇道。

秦六拈起一塊金磚掂了掂,笑着對謝知說:“既然如此,不如我們先照着阿生出生時的體重打造一個小金人?”

謝知無語:“阿生要那麼一大塊金子做什麼?”又不是造神像,還要弄個金身。

秦六卻興致勃勃的說:“給他長大以後玩唄。”

謝知依然搖頭:“你想玩就自己玩,別給阿生造,他年紀小受不住這種福氣。”謝知前世就不是徹底的唯物主義者,她前世後期沉迷修煉,看了不知道多少道家書籍,差一點就出家了。這輩子又經歷穿越這種神奇事,對天地越發敬畏,很多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他是我們秦家唯一的嫡孫,有什麼承受不住福氣的。”秦六不以爲然,不過五嫂反對他也不會強迫,“我去跟阿耶說,讓阿耶弄個金人。”

謝知不覺得大人會跟秦六一起玩這種無聊的遊戲,但是沒想秦宗言居然一口答應,他不僅答應,還親自帶着謝蘭因過來看秦六打造金人。謝知不明所以,不就是打造個金娃娃,有必要這麼隆重嗎?

謝蘭因抱着正津津有味吃手的胖孫子說:“你真當他們是造金娃娃?他們是準備鑄金人。”

“鑄金人?”謝知一怔,“他們爲什麼要鑄金人?”

謝蘭因道:“鎮守這麼大一個金礦,總要測一測兇吉的,而且——”謝蘭因眉頭不易察覺的微蹙,“陛下馬上要南征,你大人也會跟着一起去。”

謝知恍然大悟,大人出征前都會鑄金人測兇吉,他這次是準備兩件事合在一起測,“阿孃,等大人出征,你到我這裡來住吧。”

謝蘭因有些猶豫:“我走了,家裡怎麼辦?”

“大人不在,你留在家裡做什麼?二嫂、三嫂年紀都不小了,你該放手讓她們管了。”大人不在的時候,謝知不覺得阿孃有留在秦家的必要,自古婆媳難處,與其留着相看兩相厭,還不如跟她住一起。

謝蘭因沒有馬上答應:“我跟你大人商量商量。”畢竟秦紘已經出族,謝蘭因不想長留在這裡跟女兒、女婿添麻煩。

謝知問:“大人什麼時候走?”

謝蘭因說:“大約還有兩個月。”

謝知鬆一口氣:“那來得及。”

謝蘭因問:“你有什麼東西要給你大人?”

“我讓人在崖州栽培了些三七、裸花紫珠之類的止血藥,算算時間他們也該回來了,肯定能在大人出發前送到。”謝知一有海船,就專門分了兩條去海南。海南自古就是華夏領土,海南島的原住民也是華夏子民,謝知不打自己人,因此她去海南島只爲種糧食和草藥。占城稻果然要在海南這種地方纔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據待在海南的侍衛說海南氣候炎熱,若不是擔心地力不夠,他們甚至可以一年種三季稻。

謝蘭因驚訝的說:“你讓人在崖州種糧食?會不會太遠了?”

謝知解釋說:“江南運來的糧食足夠,我沒準備讓人從崖州運來,我就是想把稻種給原住民,讓他們是試種。主要運還是運藥材。”海南有水稻也有山稻,但是成熟期都比占城稻長,所以謝知想讓海南的原住民把這三種稻子一起種,試試看不能改進下種子。要是她在江南,她也不用跑到海南這麼遠的地方試驗。以現在的科技條件,建德這裡根本不適合發展大規模的農業。

謝蘭因微微頷首:“回頭我讓你大人給你算錢。”

“嗯。”謝知也不客氣,親兄弟明算賬,她去海南養這些藥材也是要錢的。

母女兩人說話時,謝蘭因只覺得衣袖上一陣潮乎乎的,她低頭一看,不禁啼笑皆非,原來是阿生把口水都留到自己身上,她連忙用手帕給孫子擦口水,“他是要長牙了?怎麼流這麼多口水?”

謝知說:“他四個月就開始流口水了,流了兩個月也沒見長牙,估計是天生愛流口水。”

謝蘭因啼笑皆非,“哪有天生愛流口水的?”她擡起孫子的小下巴想看他嘴裡的牙齒,奈何阿生搖頭晃腦的不配合,還努力伸出小手要謝知抱。

謝知抱過兒子,又給他按了按下巴,按去他源源不斷的口水,“你這口水精。”天天流口水,流得她身上全是他口水味道,謝知都覺得自己有了兒子後都成黃臉婆了。

謝蘭因啐道:“胡說什麼?流點口水怎麼了?我們家阿生流的口水都是香噴噴的。”

謝知:“……”雖然她看兒子的濾鏡有城牆那麼厚,可也沒法子違背良心的說自己兒子口水都是香的。

“什麼香噴噴?”秦宗言在外面待了一會,一直聽到大孫子依依呀呀的叫聲,他忍了忍,終於沒忍住進來看孫子,“來,讓我抱抱阿生。”

謝知把兒子遞給阿孃,由謝蘭因交給秦宗言,秦宗言抱過大胖孫子掂了掂,滿意的說:“胖了。走,跟阿翁去外面玩。”說着將孫子扛在了肩膀上。

阿生被阿孃突然送了出去,正要憤怒的嚎叫表示抗議,突然被秦宗言往肩膀上一架,他開心的咯咯直笑。等秦宗言扛着孫子出門,他看到那麼多人就更興奮了,抑揚頓挫的“啊啊——”叫着,這些人跟他以前看到的都不一樣!謝知養阿生養得精心,他長這麼大都沒出過花園,平時陪着他的不是下人就是玩伴,秦紘又不在身邊,因此他從來沒見過成年男子。

衆人看着將軍合不攏嘴的將小郎君架在肩膀上,心中暗忖傳言果然沒錯,將軍遲遲不肯另選宗子就是等着小郎君長大。

阿生看到璀璨的金水,叫得越發響亮,要不是秦宗言摟着他,他就恨不得上去摸一下,秦宗言大笑,“小東西,這可不能亂摸。摸完你手也沒了。”

阿生叫了一會,見自己始終摸不到金水,就轉移注意力,在秦宗言懷裡使勁撲騰,不是想去抓他的頭冠,就是抓着他衣服往嘴裡塞,還時不時在秦宗言玄色的衣服上印下一灘又一灘口水印。秦宗言從小帶兒子帶習慣了,很輕易的就把不停折騰的小東西按壓下來,“你這小子還挺折騰的,跟你爹小時候一點都不像。”

謝知深以爲然,阿生容貌雖然很像她跟五哥,可個性卻不大像她跟五哥,他們小時候都沒阿生那麼調皮。

秦宗言和謝蘭因在建德郡留了半個月,金人鑄造很成功,秦宗言看到完美的金人樂得嘴都合不攏,他就知道他大孫子是福星。至於謝知讓謝蘭因來建德住下的提議,秦宗言一口答應,他出徵,留阿鏡一個人待在懷荒他也不放心,還不如讓她留在建德城陪兒子、兒媳。

秦宗言甚至想讓妻子現在就住下,不要跟自己回懷荒了,可謝蘭因不答應,他還有一段時間再走,她親自送他出徵。隨着夫妻兩人年紀漸長,謝蘭因對秦宗言的依賴也加深,對這種情況謝知樂見其成,所謂少年夫妻老來伴就是這個道理,父母、孩子不可能陪伴太久,能陪自己走到最後的也只有伴侶了。

這次秦宗言留下秦二、秦七鎮守懷荒,帶老大、秦三、秦四出征。謝知不僅給秦宗言準備了大量止血藥,還給他準備了很多用於包紮的紗布。戰場刀劍無眼,她只能儘可能多的把自己想到的都備上。秦宗言看着兒媳源源不斷送來的後備物資,笑着摟着妻子的肩膀說:“難怪人家說女兒貼心,我家那些臭小子就從來想不到這些。”

謝蘭因皺眉不說話。

秦宗言見她滿臉擔心,心中既滿足又心疼,他摟着她說,“放心,我要陪你一輩子,哪裡捨得現在就死了?”

謝蘭因斜了他一眼,“你就不說好話!”

秦宗言哈哈一笑,“好,我不說。”他親吻妻子額頭,“你在建德多陪陪阿菀和阿生,等我這次回來,我再也不出徵了。”

“真的?”謝蘭因仰頭看着秦宗言。

秦宗言說:“真的,我年紀也不小了,該把戰場交給年輕人了。”

謝蘭因聞言一怔,“你這是——”

秦宗言緩聲道:“秦家佔着柱國大將軍的位置也夠久了,也該退位讓賢了。”秦宗言早看出拓跋曜想收攏兵權,要是沒有革島,秦宗言肯定不樂意避讓,可現在有了革島,秦家就有退路,他們現在要做的就是等待。

謝蘭因說:“你就不怕這一退就永遠退出京城嗎?”

秦宗言道:“沒有京城還有平城。”

“平城都不是都城了。”

秦宗言微微一笑,“且看着吧。”除非拓跋曜能打破拓跋皇帝壽命的詛咒,活到七老八十,不然魏國將來會如何,誰也說不清。

第273章 宮廷變(四)第113章 守城(五)第104章 敵襲(下)第35章 共甘共苦第48章 宮中瑣事(上)第109章 守城(一)第282章 宮廷瑣事(四)第136章 風生水起(三)第13章 誠意(下)第13章 誠意(下)第12章 誠意(上)第11章 各自算計(下)第222章 秦紘的開解(下)第130章 翁婿夜話(上)第211章 第三次南征(二)第55章 謝寧馨的迷茫第272章 宮廷變(三)第266章 南樑(二)第167章 初到建德郡(三)第174章 千里託孤(一)第139章 風生水起(六)第77章 拓跋曜立太子第44章 秦家往事(五)第204章 汝南王(上)第261章 暫時的安定(三)第20章 回京城第252章 亂世起(三)第132章 分姓定族第11章 各自算計(下)第89章 母女談心第111章 守城(三)第131章 翁婿夜話(下)第132章 分姓定族第224章 京城風起(二)第221章 秦紘的開解(上)第1章 宮亂第114章 守城(六)第182章 各方反應第216章 郗家來人(上)第232章 京城風起(十)第267章 南樑(三)第74章 拓跋曜的道歉(下)第129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三)第206章 逃奴第206章 逃奴第140章 風生水起(七)第117章 深夜密談(上)第22章 入宮第100章 草原安居(三)第86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上)第95章 驛站逃離(二)第260章 暫時的安定(二)第279章 宮廷瑣事(一)第28章 遴選伴讀(上)第184章 養寇自重第84章 母女相見(上)第90章 大赫連氏第213章 第三次南征(四)第110章 守城(二)第95章 驛站逃離(二)第247章 平城大亂(十)第178章 千里託孤(五)第144章 京城風雲(一)第74章 拓跋曜的道歉(下)第12章 誠意(上)第238章 平城大亂(一)第254章 亂世起(五)第106章 逃命第278章 塵埃落定第151章 分家(上)第147章 京城風雲(四)第112章 守城(四)第15章 父女爭執(下)第260章 暫時的安定(二)第152章 分家(下)第252章 亂世起(三)第109章 守城(一)第242章 平城大亂(五)第68章 道觀偶得第22章 入宮第225章 京城風起(三)第31章 第一天上課(下)第217章 郗家來人(中)第73章 拓跋曜的道歉(中)第116章 閨蜜談心第248章 平城大亂(十一)第40章 秦家往事(一)第166章 初到建德郡(二)第193章 鑄金人第151章 分家(上)第24章 內宅瑣事第62章 赫連鳳容第272章 宮廷變(三)第5章 暖閣敘話(下)第51章 年前(一)第223章 京城風起(一)第240章 平城大亂(三)第58章 婆媳煩惱(上)第203章 柔娘成親第205章 汝南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