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郗家來人(下)

郗二郎和郗三郎正欣喜於哄騙到謝知, 卻不知謝知心裡做着如此兇殘的盤算。郗三郎出了客廳便難掩興奮的對郗二郎道:“二兄, 我們可以給小七好好調養身體了。”本來他都擔心小七會夭折,這樣他們就太對不起死去的大兄。

郗二郎微微頷首, 小七是他們大兄的孩子,不是他跟三郎的孩子, 也正因如此, 他跟三郎格外關注小七, 他們情願是自己孩子生病,也不願小七郎生病,小七有什麼三長兩短,他們怎麼跟大兄交代?

謝知看不上郗家, 卻不會耽擱孩子病情, 在同郗二郎、郗三郎虛與委蛇時她就已經派人去給孩子們看病了。說來這些孩子得的也不是什麼大病, 無非就是一路舟車勞頓導致感冒發燒而已。可這在古代已是大病, 因爲發燒而夭折的孩子太多了。

不說郗二郎、郗三郎, 就是謝知派去伺候孩子們的侍女們都如臨大敵, 加倍精心的伺候着虛弱的孩子們。這些年受了謝知的影響, 下人們對孩子的態度也在轉變,從最初的不上心轉變成現在的重視,用謝知的話來說, 孩子纔是未來的希望, 如果連孩子都不重視, 那還有什麼希望?

秦府的態度, 給了郗二郎、郗三郎錯誤的信號, 以爲謝知很重視他們,不然他們爲何如此精心照顧郗家孩子?而謝知也有意給他們這麼一個暗示,她想要知道他們來這裡的真實目的。

郗二郎、郗三郎都是沒太大城府的人,或者說他們在來魏國之前都屬於本性不壞但沒太大本事,連紈絝弟子都稱不上的普通世家子,兩人唯一的優點大約就是老實,所以會才被父親委以重任,帶着這麼多孩子來投奔南朝的謝家。謝知派去伺候郗家兄弟的丫鬟,也不是受過特殊訓練的暗衛,就是普通機靈點的小丫鬟,她沒想郗家兄弟的口風那麼不嚴謹,不過兩三天就被丫鬟打聽到來龍去脈。

郗家的確在樑國攤上大事了。郗夫人再嫁皇后弟弟王暢,樑帝對郗家還算信任。奈何郗家後輩不爭氣,自郗夫人的外祖父因體弱多病致仕以後,郗家就沒得重用過。好容易通過郗夫人的關係,讓郗大郎在軍中謀了一個職位,結果郗大郎不到三年,就因貪墨軍中物資被樑帝砍頭。

謝知的舅公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纔會讓次子、三子帶着部分孫子潛入魏國,想要給郗家留一條後路。謝家在魏國混得那麼好,謝簡和陳留並無子嗣,兩人的兒子都是他們郗家女兒肚子裡出來的,郗舅公不認爲謝灝、謝洵和謝蘭因會絕情到底,畢竟事情都已經過去二十多年,當年許多人早已作古。

謝知無語的聽着丫鬟打聽來的消息,祖父和郗夫人早已各自成親生子,沒有血緣關係的陌生人,結束婚姻關係後還有什麼情分?就算是現代,分手的夫妻不說全是仇人,也大部分形同陌路。

更別說郗夫人和謝簡或許是和平分手,可郗家跟她阿叔、阿孃之間都可以算仇恨了,他們哪來的自信,認爲謝家一定會幫他們?就憑着郗夫人生了阿孃、阿耶他們?謝知相信就是郗夫人自己都不會有這種無知的底氣。

退一萬步講,就算謝家在魏國獨木難支,沒有跟皇家和秦家聯姻,他們也不算選擇完全沒有任何投資價值的郗家。郗二郎、郗三郎那資質,投資他們只會虧本。而他們帶來的孩子還太小,根本幫不上忙,與其培養這些孩子,她還不如多花心思在自己的慈幼院上。

“沒想樑帝對郗家倒是仁慈。”謝知譏諷道,魏國對樑國步步緊逼,這種關鍵時刻還有人想要貪墨軍資,要換在魏國,拓跋曜早夷了那人三族,樑帝卻輕拿輕放,只殺了郗大郎一人。顯然他現在對朝政掌控力度已經不夠,謝知輕輕一笑,拓跋曜這次應該會心想事成吧。

很多人對着謝知稱呼樑帝爲僞帝,這是照顧她的心情,可謝知覺得她那位叔祖皇位坐了二十多年,不說現在皇位穩不穩,至少之前都是真正的樑帝,哪來什麼僞的?是故她一直稱呼他是樑帝。當然他也僅僅是樑帝而已,謝知緩緩轉動着手串,真正的中原霸主會是她的阿生。

“利慾薰心。”赫連鳳容對郗家的行爲下個精準的註解。

“上蒼欲使人滅亡,必先使其滅亡。”謝知了解郗家發生的事後,不感興趣的將所有注意力放在高句麗身上,這纔是她最關注的事。

此刻的高句麗王宮正處在前所未有的低氣壓中,高句麗王已經快有兩個月沒入後宮,整日整夜的待在御書房同臣子議事。這段日子高句麗境內各地烽煙四起,幾乎每天都有人造反的消息傳來。高句麗王上位迄今還沒遇到過這種事,急的滿口生瘡,一臉憔悴。

按說只要國家不滅,前朝事再焦心,後宮女眷還是能安逸度日的。可是最近這段日子,王將王妃的兄長投入牢中,說是要秋後問斬,王妃屢次跪在書房外求見王,王都不應,王妃將所有的怒氣都傾瀉在後宮諸位側室身上,側室們各個屏息斂聲,不敢惹怒王和王妃。

唯一悠然度日的大約只有高句麗的寵妃秦淑媛了,秦淑媛是漢女,是魏國秦氏族女,代表秦氏和高句麗王的友誼,她又只留有一女,王妃即便心情再不好,只要她一天想當高句麗王妃,就不會去得罪秦淑媛,反而還要安撫討好秦淑媛,希望秦淑媛可以替自己兄長求情。

謝知在高句麗佈置了很多年,安插了很多暗棋,建德離高句麗又近,謝知發出去的命令在一個月之內皆陸陸續續有了回覆。高句麗各地都起了兵亂,有些是謝知派暗衛暗中控制,有些則是受了各地起義的煽動而自發造反的,一時間高句麗烽煙四起。

這任高句麗王是秦家扶植上來的,他不算昏庸無能的主君,但也不是什麼雄才大略的英主,只能說是一個有幾分理智的君王。這樣的主君在和平時期應該能完成王朝的平穩過度,得個不慍不火的諡號。可在這兵荒馬亂的時期就不夠看了。

高句麗王雖是舅家和秦家扶植上位的,但他做夢都想擺脫秦家和舅家的控制,可惜能力、運氣都不夠,讓他遇到了秦紘和謝知。無論他耍什麼政治手段,都瞞不過兩人,甚至還在謝知的算計下,將高句麗的經濟幾乎拖入絕境。

謝知在秦家內部開銀行、發行紙幣,她是現有的銅幣、黃金和糧食作爲依仗,發行的紙幣都是定量的,纔不怕出問題。可高句麗那邊只會照搬她開錢莊、發紙幣,卻不會跟謝知一樣調節。他們給臣子發俸祿發紙幣,但交稅卻不收紙幣。這種玩法,臣子會樂意接受紙幣纔怪?

至於他把錢莊公庫當成私庫,錢不夠用了,就去公庫拿錢之類的小事就更別提了,之前也是謝知用黃金替他扛着,她現在不樂意陪他玩了,把錢一抽走,高句麗京城的錢莊立刻出大問題。好多人派僕傭圍住錢莊,讓錢莊把他們的錢還給他們。錢莊公庫裡的錢早被高句麗王用了大半,哪來的錢還給客戶?

高句麗王氣急敗壞的想找謝知那些人,可那些人早接到謝知的通知,提早一步離開京城,這會都快到建德了。高句麗王不敢派兵追到建德,只能將自己大舅子兼表弟推出去當替罪羊。

王妃只有這麼一個哥哥,哪裡願意讓丈夫殺了自己唯一的哥哥?自高句麗王將舅兄打入天牢後,王妃便天天去求情,高句麗王不耐煩,命人將王妃半軟禁起來,王妃還不死心,派人來找秦淑媛,想讓秦淑媛替自己求情。

秦淑媛含笑送走王妃派來勸說的心腹,漫不經心的掃了一眼王妃送來的禮物,輕嗤一聲,轉身回到內室。內室裡燒了暖暖的火爐,氣候溫暖,一名素衣垂髫女童側身躺在牀榻上,酣睡正香。秦淑媛清冷的目光在看到女童時轉爲柔和,她上前輕輕的摩挲着女童的面頰,“阿憶,該起身了。”

綏安翁主在母親溫柔的安撫下不情願的睜開眼睛,小嘴嘟噥道:“阿孃,我還要睡。”因秦淑媛受寵,是故年近五歲的阿憶是高句麗僅有出生就有封號的庶女,別的庶女都要在出嫁前才冊封。

“你都睡了一個時辰,該起來了,不然晚上就睡不着了。”對唯一的女兒,秦淑媛有着無盡的耐心。

綏安翁主在母親的哄勸下從牀上起身,靠在阿孃懷裡喝了一碗羊奶,“阿孃,一會我想去花園玩。”

“好。”秦淑媛柔和的應了,她看着女兒瞬間興奮起來,不禁嘴角微揚,將女兒摟在懷中替她梳小辮。

一名容貌清秀的宮女等秦淑媛替女兒梳好小辮,上一步輕喚她:“淑媛。”

秦淑媛會意的牽着女兒的手去花園,綏安翁主一到花園便同小宮女們奔跑玩笑,秦淑媛目光不離女兒,嘴裡對宮女道:“可是阿嫂有什麼吩咐?”這名容貌不起眼的宮女正是謝知派來聯繫秦淑媛的暗衛緋櫻。

緋櫻低聲道:“女君說時辰到了。”

秦淑媛微微頷首,“我今晚去給王送宵夜,你們先把翁主送走。”也正好應了王妃的請求,秦淑媛想到今夜以後,自己便可回魏國了,就忍不住興奮。這裡一個小花園就能讓阿憶這麼興奮,等回了魏國,看到家裡的大花園,她豈不要玩瘋了?

高句麗地氣候寒冷,當地居民習慣蓋小屋來取暖,即便是王宮也不例外,她目前居住的寢宮,甚至還沒有她出閣前孃家的閨房大。而王宮的花園更是乏善可陳,秦淑媛想着自己的童年,再想想女兒的童年,不禁對女兒越發憐惜,等到了魏國,她一定要好好補償女兒。

緋櫻應道:“淑媛放心,我們一定會好好照顧翁主的。”

秦淑媛擡手又緋櫻扶着往小廚房,一邊走一邊問緋櫻,“你們可中意誰做繼承人?”秦淑媛的兒子沒立住,立誰當下任高句麗王都跟秦淑媛無關,她只是單純好奇阿嫂會中意誰當這個傀儡皇帝。

緋櫻說:“王世子是王的嫡長子,也是王位名正言順的繼承人。”高句麗王的王妃是他的表妹高氏,王世子是高句麗王和王妃的嫡長子,今年二十歲。

秦淑媛嘴角泛起淡淡的笑意,王世子已娶妻生子,長子今年五歲,的確是繼承王位的最好人選。秦淑媛讓侍女替自己捲起衣袖,認真的挑揀着侍女洗乾淨的果蔬,這是她爲高句麗王做的最後一頓飯菜了,她想多用點心。

第184章 養寇自重第256章 亂世起(七)第60章 糟心的謝簡第214章 第三次南征(五)第188章 各方反應第109章 守城(一)第110章 守城(二)第237章 京城風起(十五)第213章 第三次南征(四)第89章 母女談心第171章 牛痘活體試驗(上)第204章 汝南王(上)第48章 宮中瑣事(上)第31章 第一天上課(下)第172章 牛痘活體試驗(下)第76章 沒有遊戲規則的皇宮第50章 被馴的拓跋曜第173章 瑤姬廟第166章 初到建德郡(二)第132章 分姓定族第104章 敵襲(下)第193章 鑄金人第17章 蘭因成親第244章 平城大亂(七)第278章 塵埃落定第61章 過年第36章 自信的拓跋曜第92章 失態的秦紘第138章 風生水起(五)第165章 初到建德郡(一)第40章 秦家往事(一)第193章 鑄金人第163章 帝心難測的拓跋曜(下)第120章 色令智昏(二)第31章 第一天上課(下)第76章 沒有遊戲規則的皇宮第270章 宮廷變(一)第117章 深夜密談(上)第281章 宮廷瑣事(三)第114章 守城(六)第160章 生波(二)第274章 宮廷變(五)第196章 奔喪(中)第278章 塵埃落定第58章 婆媳煩惱(上)第274章 宮廷變(五)第130章 翁婿夜話(上)第201章 弟妹們的婚事(四)第137章 風生水起(四)第283章 宮廷瑣事(五)第75章 崔明珠、李氏生產第61章 過年第57章 謝知的底牌(下)第236章 京城風起(十四)第71章 姐妹情深第258章 亂世起(九)第164章 小別勝新婚第34章 波瀾又起(三)第245章 平城大亂(八)第52章 年前(二)第18章 夫妻閒話第96章 驛站逃離(三)第144章 京城風雲(一)第49章 宮中瑣事(下)第175章 千里託孤(二)第251章 亂世起(二)第135章 風生水起(二)第255章 亂世起(六)第182章 各方反應第38章 步六孤將軍府(中)第243章 平城大亂(六)第130章 翁婿夜話(上)第86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上)第261章 暫時的安定(三)第42章 秦家往事(三)第252章 亂世起(三)第22章 入宮第76章 沒有遊戲規則的皇宮第241章 平城大亂(四)第14章 父女爭執(上)第253章 亂世起(四)第168章 初到建德郡(四)第175章 千里託孤(二)第6章 陳留公主府第186章 封爵賜名第112章 守城(四)第252章 亂世起(三)第264章 暫時的安定(六)第31章 第一天上課(下)第254章 亂世起(五)第112章 守城(四)第266章 南樑(二)第36章 自信的拓跋曜第81章 太皇太后的反應第247章 平城大亂(十)第227章 京城風起(五)第272章 宮廷變(三)第267章 南樑(三)第84章 母女相見(上)第86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