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京城風起(七)

“問出僞帝的下落了嗎?”賀蘭英雄問, 樑帝年號永泰,可因他是篡位的, 魏國上下皆稱他爲僞帝, 奉謝知的生父樑幽帝爲正統, 這也利於魏國佔據樑國領地。

拓跋賀訕訕道:“他口風甚是緊, 我們沒問出什麼。”他生怕賀蘭英雄會去找拓跋曜告黑狀,補充說道:“都是我沒用,不然也不至於浪費這麼多天時間, 還害的初一待在這裡不走。”拓跋賀把所有的責任都攬下來, 怎麼說他也是王爺, 是陛下的堂弟, 陛下看在兩人是血親的份上,也不會懲罰他。即使初一這些天對拓跋賀展現了一些他的不同, 拓跋賀依然把初一當孩子。這孩子是因爲幼時的遭遇在變成如此, 拓跋賀又怎麼忍心他被陛下遷怒。

初一默然,也就三姨夫纔會覺得那頭肥豬是口風緊, 就算自己怕嚇到三姨夫, 儘量採用溫和手段, 他也保證武昌王真是什麼都不知道,不然早說了, 他不信有人能抗得過自己的刑求。陛下來他們來刑求武昌王根本不是爲了追查僞帝的下落, 而是想殺雞儆猴, 讓留在京城的樑國皇族聽話些。

賀蘭英雄微笑道:“大王手段過人, 我想他應該確實不知僞帝下落。”

武昌王感動的差點哭了, 他沒想到魏國殺人不眨眼的將軍中還有如此體諒人的存在,“我是真不知道,我發誓我什麼都不知道。”

初一似笑非笑的看着武昌王,賀蘭英雄會做好人?簡直笑話,他今天是來要武昌王的命吧?

賀蘭英雄對拓跋賀說:“大王,陛下讓我來問武昌王幾句話。”

拓跋賀和初一識趣的退下,賀蘭英雄坐在長案前,不止讓人把武昌王放下,甚至還讓人給他簡單的上了藥。武昌王驚疑不定的看着賀蘭英雄,他這是想做什麼?武昌王當年能第一時間響應永泰帝,就證明他的政治智慧並不低,即便這些年被永泰帝架空,他也沒有真讓自己腦子生鏽,“賀蘭將軍,陛下想問微臣何事?”

陛下、微臣?賀蘭英雄玩味的聽着武昌王的話,他這是展示自己要投誠陛下?賀蘭英雄居高臨下的看着武昌王,臉上帶着淡淡的憐憫,可惜他當年棋差一招,不然留他一命也不是不可以,“你可知樑國當年的投石機和海船的圖紙在何處?樑國的海船去哪裡了?”

拓跋曜佔領建康後,雖放縱屬下殺燒搶掠,可他自己沒有殺燒搶掠,反而將樑國曆年的戶籍資料盡數攏歸,讓人清點樑國國庫,收攏樑國海運。樑國海運比魏國發達,海船製作也比魏國好,拓跋曜想把魏國所有的海船都收歸己有,但是沒想到樑國的港灣處只停留了數艘破舊不堪的廢船,別的船隻皆不翼而飛。據拓跋曜所知,樑國三年前還造了一艘新海船,這些船都去哪裡了?

“海船不是停在港口嗎?”武昌王吃驚的問,他沒想到拓跋曜會問自己海運問題,武昌王是素來看不上這些阿堵物的,所以對海運這塊也不關注。

賀蘭英雄細看武昌王的表情,發現他確實不知那些海船去那裡了,他若有所思,連武昌王都不知道,這些海船會去哪裡?

武昌王想了想,遲疑的說:“以前海船由郗家負責,陛下或可派人去問郗家。”

賀蘭英雄挑眉看着武昌王,他這是想禍水東引?可惜光憑郗家是謝知外家這一點,在他們沒做錯事前,陛下是不會對他們下手,他手指輕擊長案,“我聽說太子幼女夢澤郡主十分貌美,卻不得陛下喜愛,這是爲何?”武昌王呆了呆,不解賀蘭英雄會把話題轉移到這方面,賀蘭英雄雙手抱胸,“怎麼?不能說?”

“不是!”武昌王連忙搖頭,“夢澤郡主因容貌有幾分肖似幽帝,纔不得陛下喜愛。”

“幽帝?她像幽帝?”賀蘭英雄有些詫異,這麼說來,謝知容貌也是酷似其生父?不然爲何這對從來沒見過面的堂姐妹會如此相似?

“是的,幽帝的容貌同李太后的父親有幾分相似,夢澤郡主其實是像了她外曾大父。”武昌王不知賀蘭英雄爲何問這事,但把自己知道的事都說了。

“如此。”賀蘭英雄微微頷首。

武昌王見賀蘭英雄神態溫和,心頭稍鬆,看來自己的回答讓他很滿意,他們是否可以放自己一命?

賀蘭英雄笑望着武昌王,“你倒是識趣,可惜命不好。”

武昌王心中一顫,不可置信的看着賀蘭英雄,求饒的話尚未出口,就被賀蘭英雄的抓住了脖子,賀蘭英雄掌下一用力,便折斷了武昌王的頸骨,“誰讓你當年第一個反了幽帝。”橫豎陛下都要殺雞儆猴,殺武昌王不禁能震懾樑朝顯貴,還能借機討好謝知,陛下何樂而不爲?

賀蘭英雄將癱軟的武昌王丟在地上,用巾帕擦了擦手,起身出房間。屋外初一站在花園中袖手望天,拓跋賀不知去向。賀蘭英雄雙目微眯,他沒見過初一的真實容貌,他常年隱在黑紗之中,可就脾氣性格來說,他跟他那個蠢貨爹一點都不像。

“賀蘭將軍。”初一察覺到賀蘭英雄的目光,轉身對他拱手行禮。

賀蘭英雄含笑問:“世子怎麼不回去休息?”

初一微微一笑,“武昌王畢竟是樑國顯貴,總要給他最後幾分體面。”他留下是爲了收屍。

賀蘭英雄就知道這小子猜到自己的意圖,他側身客氣道:“有勞世子。”

初一說:“分內之事。”

賀蘭英雄若有所思的看着初一的背影,都說初一會養成這種性子是因爲幼年打擊太大,可賀蘭英雄卻覺得這小子是天生的禍害,他幼年有什麼打擊?無非就是父親只認繼母不認他而已,這種小事誰家沒有?要都像他這樣,京都一半世家子都別活了。且這小子是養在謝知身邊的,他不信以謝知的心性會養出這種孩子。他目光幽深,六娘總說這小子是一頭狼,他以前不以爲然,現在卻要好好想想了。

那幾個孩子雖認別人爲父,好歹也是自己親骨肉,他總要給他們一個好前途。賀蘭英雄跟六娘關係很隱秘,兩人也就前幾年見面次數多些,後來六娘在後院站穩腳跟後,兩人就不怎麼見面了。賀蘭英雄也不去找六娘,除了那一個人,別的女子他要什麼樣的沒有?哪裡會在意一個育有數個孩子的婦人?

賀蘭英雄盤算着對付初一,初一也暗中戒備他,他並不知道賀蘭英雄跟自己繼母私|通,他只是憑藉直覺認爲賀蘭英雄對自己有敵意。初一緩步走入房內,看到雙目圓睜、死不瞑目的武昌王,吩咐下人說:“給他換身衣服。”初一揉了揉額頭,回到自己房裡,叫來五姨夫配給自己的侍衛,“你們去查查賀蘭英雄。”他頓了頓說,“不用跟的太緊,別被他發現。”賀蘭英雄從一個邊疆小卒一躍成爲如今的官職,自身能力不容小覷,初一不想姐夫的暗衛暴露。

侍衛應聲而下。

賀蘭英雄出了武昌王府邸,將從武昌王口中探明的海船消息稟明拓跋曜,拓跋曜眉頭一皺,“郗家也不知道這事。”賀蘭英雄一怔,拓跋曜說:“郗家知道朕在找海船,第一時間就把海船的所有資料都告訴我了,可是他們也不知道海船的去向。”

賀蘭英雄試探的說:“會不會是有人私藏?”

拓跋曜反問:“這麼大的海船能藏到那裡去?”

“武林郡。”賀蘭英雄不假思索道:“武林郡湖島甚多,或許有人把海船藏到湖島中。”

拓跋曜沉默不語,樑國沒了投石器的圖紙他能理解,圖紙輕巧,說不定被僞帝帶走了。可海船就算要來又有何用?沒有舉國之力支持,誰能走海運?就是阿蕤的海運,也是朝廷干預的更多。拓跋曜當然不知道,他心心念唸的海船如今全在謝知手中。樑國和魏國戰事一起,謝知安插在樑國海運的暗探就開始準備,待永泰帝遁走、京都大亂時,這些暗探就將所有可用的海船都開到崖州,準備等風聲稍停,再回到建德。

賀蘭英雄見拓跋曜許久不語,便無聲的退下,拓跋曜喚住他:“你可想留在此處?”

賀蘭英雄即刻道:“卑職只願追隨陛下左右。”他的抱負要留在拓跋曜身邊才能實現,留在建康能幹什麼?

拓跋曜聲色不露的讓他退下。賀蘭英雄離宮後,沒馬上回軍營,而是轉身去了自己在建康暫住的院落。賀蘭英雄是攻城的數位大將軍之一,功勞極大,拓跋曜給他的別院也十分寬廣,以前也是樑朝親王的院落。賀蘭英雄到手後,也沒整治院落,只留了幾位私兵看守別院,將別院圍地密不透風。

賀蘭英雄腳下不停的往內院走去,內院的主臥中隱隱傳來啜泣聲,賀蘭英雄推門而入,哭聲戛然而止,緊接着是重物落地的聲音。賀蘭英雄嘴角噙笑,慢慢的踱步走入內房,內房裡響起一聲輕柔的低呼聲,一名容色如玉的少女驚懼的望着他。

這名少女大約只有十五六歲左右,膚白若雪、氣韻高雅,顯然出生不錯,但要是讓魏國上層看到這名少女,肯定大部分人都會吃驚,因爲這少女容貌居然跟謝知有七八分相似!

只是這少女氣質如水、嬌柔堪憐,而謝知氣度高華,性情看似溫和實則高傲疏冷,她大約永遠不會在外人面前露出這種柔弱楚楚的模樣。不過要是她,這些天早想着怎麼逃走,而不是傻乎乎的在房裡哭了三天,賀蘭英雄低低一笑:“夢澤郡主?”他本來就有八分確定,問過武昌王后他便有十分確定了。

第169章 初到建德郡(五)第124章 誰是替罪羊(上)第31章 第一天上課(下)第116章 閨蜜談心第114章 守城(六)第83章 別後重逢第221章 秦紘的開解(上)第147章 京城風雲(四)第215章 秦八的希望第181章 宏圖初議(二)第282章 宮廷瑣事(四)第163章 帝心難測的拓跋曜(下)第104章 敵襲(下)第197章 奔喪(下)第194章 秦紘歸來第283章 宮廷瑣事(五)第134章 風生水起(一)第142章 風生水起(九)第175章 千里託孤(二)第21章 到家第241章 平城大亂(四)第105章 戰勝第82章 北伐的永泰帝第181章 宏圖初議(二)第150章 婚禮(下)第162章 帝心難測的拓跋曜(上)第225章 京城風起(三)第223章 京城風起(一)第84章 母女相見(上)第259章 暫時的安定(一)第225章 京城風起(三)第60章 糟心的謝簡第281章 宮廷瑣事(三)第235章 京城風起(十三)第217章 郗家來人(中)第258章 亂世起(九)第147章 京城風雲(四)第245章 平城大亂(八)第149章 婚禮(上)第133章 最後的退路第213章 第三次南征(四)第13章 誠意(下)第107章 見面第10章 各自算計(上)第193章 鑄金人第271章 宮廷變(二)第258章 亂世起(九)第235章 京城風起(十三)第138章 風生水起(五)第45章 秦家往事(終)第73章 拓跋曜的道歉(中)第59章 婆媳煩惱(下)第82章 北伐的永泰帝第21章 到家第208章 太子第167章 初到建德郡(三)第255章 亂世起(六)第162章 帝心難測的拓跋曜(上)第33章 波瀾又起(二)第99章 草原安居(二)第280章 宮廷瑣事(二)第27章 日常生活(下)第237章 京城風起(十五)第85章 母女相見(下)第74章 拓跋曜的道歉(下)第275章 宮廷變(六)第121章 色令智昏(三)第260章 暫時的安定(二)第222章 秦紘的開解(下)第182章 各方反應第146章 京城風雲(三)第66章 謝修尚主第3章 謝家往事第192章 整治革島第229章 京城風起(七)第208章 太子第123章 色令智昏(五)第266章 南樑(二)第99章 草原安居(二)第15章 父女爭執(下)第95章 驛站逃離(二)第283章 宮廷瑣事(五)第59章 婆媳煩惱(下)第261章 暫時的安定(三)第3章 謝家往事第211章 第三次南征(二)第16章 試探第149章 婚禮(上)第239章 平城大亂(二)第256章 亂世起(七)第160章 生波(二)第138章 風生水起(五)第240章 平城大亂(三)第45章 秦家往事(終)第43章 秦家往事(四)第278章 塵埃落定第72章 拓跋曜的道歉(上)第272章 宮廷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