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南樑(五)

自謝知和秦紘聊開後夫妻感情又甜蜜了幾個度, 不說近身伺候的下人, 就是阿生都時不時能被爹孃塞上一嘴狗糧,見父母如此恩愛,阿生心裡只有歡喜,他年紀漸長,在謝蘭因、謝知有意識引導下,他也逐漸明白夫妻關係的真正含義。他將侍妾、庶子女視作常態, 他身邊長輩也大多數有庶子女, 可他卻不希望自己有庶弟妹。

不是怕自己地位受到威脅, 而是不想阿孃傷心, 沒有女人喜歡男人的侍妾和庶子女, 這是謝知反覆告誡兒子的話, 她不希望兒子長成那些自以爲是的大豬蹄子, 阿生卻以爲阿孃極度反感阿耶納妾。可來了江南以後,阿耶每次跟人外出,身邊總有姬妾伺候,雖說阿耶不讓這些女子近身, 可萬一阿耶哪天看上誰了, 阿孃怎麼辦?

阿生虎視眈眈的提防着父親身邊任何陌生女人, 日子過得比誰都累, 眼見阿孃和阿耶如此恩愛,他很是欣慰, 自己累了點, 可能讓阿孃開心比什麼都好。秦紘明知兒子擔心什麼卻沒點破, 壞心眼的看着兒子做着無用功,回來還把這當笑話般告訴妻子。

謝知啼笑皆非,“你怎麼讓阿生去跟那些女人接觸?”謝知倒不是像別的貴夫人那般認爲那些美姬地位卑微,但這些女人都是被人特別訓練出來的,萬一阿生被這些女人誘惑了怎麼辦?而且古代有沒什麼衛生常識,誰知道這些女子身上有什麼病?謝知就算默認兒子將來會有後宮,也不會允許兒子去碰這種人。

“我都看着,不會有問題的。他將來少不得會遇到這些女人,難道我們都爲他隔開不成?等他再大點,說不定就覺得我這當阿耶的管他管得太嚴。”秦紘不以爲然道:“現在讓他多接觸這些,將來就不會被騙。”他也是阿生這年紀開始被父親帶着去見這種風月場合了。

謝知深知權貴階私下有多糜爛,她這輩子幼時被拓跋曜牢牢看着,等後來結婚又在邊關,沒怎麼接觸過這種黑暗面,可上輩子她什麼場面沒見過?想到自己的經歷,她也就默許丈夫這麼訓練兒子,“那你要注意阿生心理變化。”

秦紘說:“我會的。”他是訓練兒子,又不是讓兒子沉溺美色。

聊完兒子,謝知又提起京城的阿孃、大人:“我給阿孃寫信說我們要在這裡待一段時間,阿孃估計又要寫信來抱怨了。”謝知微笑,阿孃年紀也大了,心態開始轉變,老人最大的希望就是兒女都在身邊。她跟五哥也不會在江南待很久,一兩年就回去,爹孃年紀大了,能陪伴他們的時間不多了。

秦紘神色有些古怪,他輕咳一聲說:“母親應該贊同我們留在江南。”

“爲何?”謝知不解的看着秦紘,阿孃會贊同他們留在江南?

秦紘神色有些尷尬,“老爺子發現自己棺木沒了。”這事他一直瞞得很好,棺木也在讓人緊鑼密鼓的製作,誰想老爺子會心血來潮的去看自己寢陵?

謝知:“……”這事她也心虛,畢竟五哥偷老爺子棺木是爲了自己。

夫妻兩人大眼瞪小眼的對視了一會,決定還是等老爺子氣消了再回去,孝女謝知也決定坑娘一回,阿孃肯定能把大人情緒安撫下來。

秦宗言看自己寢陵倒不是心血來潮,而是拓跋曜下葬了。拓跋曜是皇帝,即使死得很憋屈,他也是深受朝臣愛戴的皇帝,就算是崔遠這些已投誠秦家的臣子,也不會允許拓跋曜的葬禮太過寒酸。秦宗言也不是小氣的人,他也想用拓跋曜的葬禮來收攏人心,因此將葬禮舉辦得格外隆重。

拓跋曜的寢陵是早就造好的,秦宗言只派人修整了下,將拓跋曜寢宮所有奇珍異寶都送入寢陵當陪葬,寢陵中原有的陪葬他更是分文未動,這份大氣讓人側目,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如此視金錢若無物的。謝知那個時代明朝皇陵不也被清朝皇帝偷盜了不少?秦宗言這份大氣也展現了秦家實力,他們的底蘊並不比皇室差。看出了這點的拓跋懷更是絕望,而動搖的朝臣卻多了。

一次葬禮有這樣的收穫,是秦宗言意料不到的,他心情大好之下就帶着妻子去看了一趟他們的寢陵,然後他就發現了兒子千方百計隱瞞的秘密,秦宗言眼見自己讓人辛辛苦苦做好的棺木居然被兒子偷了,而且是用來裝蕭賾那死鬼,氣得一佛出世、二佛生天,拿了鞭子就要人把秦紘綁來,他要揍死這總是坑爹的不孝子。

別的事謝蘭因還好勸,可這件事跟她有關,她勸也不是、不勸也不是,只能沉默了,免得秦宗言把怒氣轉移到自己身上,又要逼問自己到底是蕭賾在她心裡重,還是自己在他心裡重,謝蘭因輕嘆,這人總看不到自己,只會要求別人。她若逼問秦宗言,慕容氏重要還是自己重要,他怎麼回答?

秦宗言對慕容氏不是沒感情,從小一起長大的妹妹,沒有男女情也有兄妹情,慕容氏還拼命爲他生下了阿狼,他能不記着慕容氏一輩子?她對阿兄也是如此,且她跟阿兄還是最甜蜜的少年夫妻、感情深厚,她一直念着阿兄不正常嘛?可人都去了那麼多年,他們也當了那麼多年夫妻,老是追究往事有什麼意義?

謝蘭因能看開,秦宗言卻不能看開,不過卻沒像謝蘭因預料的來找她胡攪蠻纏,而是沉默了好一陣,謝蘭因心中詫異,趁着一次秦宗言在房裡喝小酒、心情好的時候提起這事:“你不氣阿狼了?”

秦宗言放下酒杯,“有什麼好氣的?我自己生出來的,心裡除了老婆就沒親爹了,跟我一樣的不孝子。”說罷他還嘿嘿笑了兩聲。

謝蘭因:“……”她也算見多識廣,可這樣的祖孫三代她確實沒見過。

秦宗言藉着酒意摟着謝蘭因說:“阿鏡,你看我給我們造的寢陵舒服嗎?”

謝蘭因還真琢磨不透他是真醉還是假醉,只能含糊的說:“還挺好的。”秦宗言是照着帝皇寢陵的規模造得,能不好嗎?別的開國皇帝寢陵大部分都簡樸,就算是拓跋曜的寢陵都只能說大氣,不能說豪華,畢竟他們都窮。可秦宗言又不缺錢,自然什麼都是用最好的料,連工匠都是訓練有素的工兵,寢陵質量堪稱所有帝皇寢陵中的第一。

秦宗言說:“那你以後也陪着我好嗎?別再想那死鬼了,他那點地方又小又破,你怎麼住的慣?那可以我們要永遠住的地方。”

謝蘭因聞言心中一驚,她將來跟阿兄合葬的事只有阿菀一人知道,她相信女兒不會告訴別人,秦宗言是怎麼知道的?她不動聲色道:“你怎麼突然說起這種話了?我們年紀又不大?再說我除了陪着你,還能去哪裡?”

“那爲何蕭賾寢陵沒封?”秦宗言目光清醒的看着謝蘭因,他又不是傻子,派人去一查就知道蕭賾寢陵沒封好。

“那是阿菀的意思。”秦宗言的話讓謝蘭因鬆了一口氣,他只是猜測,她說着女兒的打算,“阿菀覺得她阿耶的寢陵太寒酸,想將來重新翻新。”謝蘭因沒說女兒還想給阿兄改諡號,免得多事。

謝蘭因的話秦宗言神色微鬆,女兒看不慣父親寢陵寒酸,想要重新翻新,這是理所當然的,蕭賾也就是阿菀一個女兒,“他就一個人,也不用造的很大。”秦宗言不小氣,可對上蕭賾就小氣了。

謝蘭因說:“阿菀是沒準備造太大。”人死一了百了,哪來那麼多後事,謝蘭因這輩子也算波瀾壯闊,死後就想太太平平的跟阿兄躺一起,不理會別的事。寢陵修建太豪華了,還容易被人盜墓,又是何苦?謝蘭因很信任女兒能力,她答應了會把自己跟阿兄一起合葬,她就一定會做到。

秦宗言頷首說,“他們想留江南就留下,把事情都做了,老子這段時間不想見那不孝子。”免得見了忍不住想揍死他。

謝蘭因忍俊不住的點頭,秦宗言又想到自己幾個兒子好像都在準備身後事,他們不說像自己一樣建造如此豪華的寢陵,也是一個個在翻修大墓室,怎麼就那不孝子沒動靜?他是怎麼想的?

秦紘是古人,他的想法跟大部分古人都一樣,秦宗言在修建寢陵的時,他也跟謝知提過這件事,不說造個大寢陵也要弄個穩固的墓室。謝知也贊同,可她想法跟別人不同,她是現代人,沒有古人事死如事生的概念,她想建造一個古代文化博物館,她想把當世流傳的所有文集都抄一份封入他們的墓室,他們的墓室封閉得越死越好,等將來科技發達了再讓後來挖出來。

這就當是一份她給後人的文化遺產了,至於她的遺體火化、樹葬、水葬都無所謂,只要不讓自己的遺體被後人放在博物館就好。謝知對寢陵的要求不比秦宗言低,哪會秦家也沒今天這地位,秦宗言可以給自己偷偷建造帝陵,秦紘卻不能如此,因此他就暫時沒動。等後來拓跋曜身死,秦紘和謝知忙於公務,這件事也就這麼耽擱下來。

等秦宗言大罵不孝子的信寄來,謝知和秦紘也想起舊事,秦紘問謝知:“阿菀,你這麼喜歡江南,要不要我們將來就留在江南?”

謝知搖頭,“江南太潮溼,不利於文物保存,阿生將來祭拜我們也不方便。”她自己無所謂祭拜不祭拜,兒子肯定會在意,她不想死了還給後輩添麻煩,“就選在山上吧。”山上不容易造大房子,免得自家墳墓在後世被工程車翻出來。

“好。”秦紘無奈的看着妻子,旁人都要陪葬金銀珠寶,唯獨她只要陪葬書,不過想到拓跋曜陵墓裡那些阿菀的手書,秦紘就渾身不自在,真想哪天把拓跋曜的墓盜了。

謝知和秦紘在江南照着原定的計劃,一點點的理順江南吏治、推行水稻種植技術,謝知又開辦技校教人養蠶織布、種桑養魚,夫妻二人在江南的口碑極好,江南本就是獨立的政權,雖被拓跋曜攻破,可心裡從來不把自己當魏國人。秦紘和謝知來了以後,關心民生、約束軍隊不許擾民,一心發展經濟,提高百姓生活水平,大家對秦紘的擁護遠超拓跋懷,可以說秦紘已完全將江南掌握在手中。這時間就不知不覺過了兩年,到了拓跋懷除孝的日子,京城又再次發生了大事。

第125章 誰是替罪羊(下)第8章 一見鍾情(上)第109章 守城(一)第268章 南樑(四)第261章 暫時的安定(三)第203章 柔娘成親第25章 禪位的太上皇帝第145章 京城風雲(二)第59章 婆媳煩惱(下)第215章 秦八的希望第247章 平城大亂(十)第164章 小別勝新婚第6章 陳留公主府第66章 謝修尚主第271章 宮廷變(二)第257章 亂世起(八)第7章 書房談話第259章 暫時的安定(一)第72章 拓跋曜的道歉(上)第121章 色令智昏(三)第112章 守城(四)第184章 養寇自重第64章 賞雪(二)第176章 千里託孤(三)第92章 失態的秦紘第256章 亂世起(七)第3章 謝家往事第274章 宮廷變(五)第232章 京城風起(十)第216章 郗家來人(上)第183章 造紙第252章 亂世起(三)第254章 亂世起(五)第141章 風生水起(八)第234章 京城風起(十二)第228章 京城風起(六)第49章 宮中瑣事(下)第276章 宮廷變(七)第194章 秦紘歸來第121章 色令智昏(三)第4章 暖閣敘話(上)第49章 宮中瑣事(下)第54章 惹人眼紅的白糖(下)第94章 驛站逃離(一)第133章 最後的退路第155章 秦家新婦(一)第180章 宏圖初議(一)第92章 失態的秦紘第37章 步六孤將軍府(上)第186章 封爵賜名第249章 平城大亂(十二)第198章 弟妹們的婚事(一)第264章 暫時的安定(六)第269章 南樑(五)第186章 封爵賜名第132章 分姓定族第202章 三皇子汝南王第40章 秦家往事(一)第263章 暫時的安定(五)第155章 秦家新婦(一)第216章 郗家來人(上)第196章 奔喪(中)第64章 賞雪(二)第48章 宮中瑣事(上)第78章 打拐(上)第221章 秦紘的開解(上)第201章 弟妹們的婚事(四)第22章 入宮第3章 謝家往事第261章 暫時的安定(三)第206章 逃奴第277章 宮廷變(八)第265章 南樑(一)第175章 千里託孤(二)第121章 色令智昏(三)第232章 京城風起(十)第15章 父女爭執(下)第175章 千里託孤(二)第101章 草原安居(四)第195章 奔喪(上)第60章 糟心的謝簡第198章 弟妹們的婚事(一)第109章 守城(一)第218章 郗家來人(下)第263章 暫時的安定(五)第84章 母女相見(上)第83章 別後重逢第112章 守城(四)第42章 秦家往事(三)第192章 整治革島第91章 秦紘的心事第217章 郗家來人(中)第182章 各方反應第124章 誰是替罪羊(上)第47章 法華寺見面第195章 奔喪(上)第195章 奔喪(上)第277章 宮廷變(八)第239章 平城大亂(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