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四回 當局迷

陽筠大哭一場,將累積許久的情緒發泄出來後,整個人都輕鬆了許多。

想起夢中的焦急不安,看着被自己捏皺的衣袖,陽筠只覺心裡酸、甜、苦、辣諸味雜陳,愈發不想放開手。

武承肅看着小女兒狀的陽筠,眼神晦澀了起來。

“夢見什麼了,哭得這樣厲害?”話一出口,武承肅不禁自嘲。

陽筠略低下頭,目光向右邊飄開,將握在手中的衣袖攥緊了些。

“夢見你我永別。”

且是你親手把我送給了周繹。

陽筠很想這麼說,卻不敢說出口。

堂堂大燕國的太子妃,天天想的都是屬國造反事成,讓人知道了會作何想?

陽筠低頭輕聲道:“夢見印兒還好好活着。”

武承肅不知該不該歡喜,只覺得她沒說夢見的是周繹,總不算是什麼壞事。

“走到今日也怪不得別人,人既然沒了,你也不要多想了。”武承肅勸道,聲音較往常有幾分疏離,“聽說釧兒已經醒了,你該高興些纔是。”

不提起釧兒還好,提起來陽筠忍不住嘆氣,她大致講了釧兒的情形,卻忍不住擔憂。

“人是醒了,只是不能說話,也不能動,不知道過些時日會不會好。”陽筠皺了皺眉,看了武承肅一眼便又低下了頭,苦笑道,“纔剛還夢見釧兒從此不能言語,人也憔悴不堪。”

她倒真會因爲別人爲難。

也不知他日魏國勢大,興兵謀反。戰場上他與周繹兵戎相見,她要爲他們哪個憂心。

若不是陽筠方纔哭得太兇。如今淚痕還未乾,武承肅怕就要問出口了。

“能醒便是好事。餘下的還交給醫官,你就不要跟着勞心了。”武承肅勉強笑了一笑,安慰道。

陽筠聞言點頭不語,因一直低着頭,只瞧着他的衣袖,她並未察覺到武承肅態度異常。

武承肅閉上雙眼,狠狠咬着牙,過了幾息的工夫才又睜開眼。

見陽筠仍舊低着頭,他只覺心中酸苦。根本不想多呆,只得給此行找個藉口。於是,武承肅提起除夕宮宴的事。

“除夕宮宴的衣裳可備好了?”

“月前就出來了,前日還教人去檢視過。”陽筠低聲道。

“承訓也會與宴,到時你倒可以看看。”武承肅淡淡道,“人物並不十分出衆,好在性子好,爲人老實,又有個世子的身份在。”

陽筠緩緩鬆開了武承肅的衣袖。用手指撫着上面的褶子,似乎想要把它們全都撫平一般。

武承肅等了許久,陽筠還是不說話,直到他說有事要回。陽筠才終於起身,恭送他出門。

卻未再看他一眼。

武承肅心中疑慮更盛,但因陽筠態度曖昧。反倒一句也不敢問了。

問出來的結果,怕就是自己一片真心錯付了人。

他氣沖沖地回了崇文館。隨便扯過一本書來胡亂看着,慢慢竟也入了神。

丁鑫小心翼翼侍候在旁。見殿下看的是月前讓人送進來的詩集。

那是蜀中刻印的《王摩詰文集》,武承肅素來不愛這類詩,如今卻看得入迷,難得靜心。

奈何他自己身在其中,所謂“當局者迷”,還不如丁鑫看得清楚。

送走武承肅後,陽筠坐在牀邊發呆,久久回不過神來。夏荷侍候在一旁,但她不會說話,也不懂娘娘心事,自然幫不上什麼忙。

陽筠雙眉緊鎖,原來方纔武承肅語氣那般冷清,若不是他沒話找話問宮宴的準備,她還真就無知無覺。然而他是因爲自己所提舊事而心中鬱郁,還是因爲姜華果然發現了帕子,陽筠卻無從得知。

他的心如今變得難測,可是自己的心思卻日漸明朗了。至少,方纔夢中的感覺真真切切。

見到天神一般的周繹,她只覺耀眼,雖然有哀傷和感動,卻遠不及那個觸碰不到的人那般,讓她覺得十分安心踏實。

醒來時能看到他在身旁,那種滋味倒真是奇妙。

想起自己拉着武承肅衣袖嚎啕大哭,陽筠不禁笑了出來。

她一會皺眉,一會微笑,心思飛轉間已經有了主意。

是日晚,武承肅自己在崇仁殿用膳安寢,翌日卻去了宜秋宮。

瓀哥兒這一回倒真是受了風寒,一羣醫官急得不行,卻因瓀哥兒太小,又是早產的,養得比尋常孩子更加嬌貴,因此身子也更弱一些,連用藥也需加倍小心,遲遲開不出方子。

武承肅在宜秋宮呆到很晚,直到瓀哥兒的高燒退了大半,他才安下心來想要休息。

衛良娣趁機留他在宜秋宮,因已過了亥時,武承肅倒不好拒絕。

陽筠聽說了,心中有幾分難過,卻因武承肅是太子,不得不反覆勸自己接受事實。

這又不是在高陽,原就是她奢望太多了。況且她尚未坦白,有什麼資格吃醋?

盥洗過後,陽筠躺在牀上,倒真是輾轉難眠。

宜秋宮裡,衛良娣憋了一肚子怨氣。

這已經是不知第幾次了。

方纔她去捉殿下的手,殿下卻一動不動,過了半天才說了句“太累了”,竟就自顧自地去睡了。

今天這一遭也就罷了,畢竟瓀哥兒病得兇,殿下跟着着急,加上前幾日八鳳殿鬧出大事,殿下想是當真心力交瘁。可從前幾次要怎麼算?

衛良娣屈指算了算,說起來竟有三四回了,下午起居院的人來宣,說殿下會宿在她這裡,可晚上卻碰也不碰她一下。

要是殿下嫌棄她,爲何又要來呢?難道真的只是與衛氏的利益關係,不得不來應景麼?

仔細想想,她又覺得並非殿下嫌棄——又不是連續的三四回,中間有幾次也是如魚得水般暢意,許是殿下真的疲累了也未可知。

再者說了,哪有不願意同眠卻屢次宿在這裡的道理?看來殿下疲累之時,總會想要到她這朵解語花,願意到宜秋宮來清靜清靜。

如此想着,衛良娣頓覺安心,十分滿意地睡了。

翌日便是除夕宮宴,席上陽筠格外留心了寧王世子武承訓,得出的結論卻與武承肅、段良媛幾人大不相同。

這武承訓和從前的她竟有驚人的相似,看似軟弱和氣,其實心中分明,每個舉動都有其目的。若非她也是這樣的人,武承訓做得倒算是滴水不漏了。

陽筠看着那個與她相類、她卻望塵莫及的人,心情沉重了起來。

第二九零回 綿裡針第七十九回 鮑啓勳第一九一回 琉璃子第五回 曲傳心第二二三回 心有虧第二四八回 敬如賓第三二九回 人之終第二十一回 有心人第二四二回 跳梁戲第二三七回 猛回頭第二一三回 講舊聞第三一三回 終身誤第一五一回 力未逮(二更)第一八八回 留情面第十一回 風波起第三二五回 省己身第三四一回 承母訓第三十二回 喜盈門第三十七回 三分話第二五七回 兩相厭第一三六回 神不寧第三零二回 非常事第一一八回 喜樂同第二七六回 糊塗人第三五零回 有誰聽第二零六回 追舊事第一一零回 怕相思第七十一回 生是非第五十三回 證深情第三四九回 蕭長經第一五一回 力未逮(二更)第三三五回 醉沙場第二六零回 悲往事第六回 謹相詢第二七三回 察言色第二五一回 疑心生(三更)第一六三回 少年郎(三更)第二二九回 半真假第四十一回 殃無辜第三二四回 將死言第一零一回 莫如深第二六零回 悲往事第一四四回 淺談兵第二十六回 慶生樂第一零一回 莫如深第三二一回 走爲上第三四一回 承母訓第五回 曲傳心第二二六回 尋底裡第一一八回 喜樂同第二六三回 惱無情第二三七回 殺心起第七十三回 事違願第七回 丹青閣第三四六回 憶舊盟第二零九回 天有異第二十七回 鎏金爐第一九一回 琉璃子第二一七回 且寬懷(三更)第六十八回 蛇吞象第六十七回 誠相隨第二四九回 十傳百第八回 鴛鴦譜第三三六回 幾人回第七十六回 生枝節第六十五回 做好人第三零五回 六十九第十三回 推八字第五十五回 慣多心第一七七回 忌靡奢第一零六回 無心眠(二更)第一七四回 觀爲先第二七九回 通羅織第三十六回 初長成第二一八回 論天下第十九回 八鳳殿第一二一回 苦僵持(二更)第三三零回 間親疏第一一六回 意難平第一二一回 苦僵持(二更)第二二四回 驚霹靂第三零四回 如雲散第二四二回 跳梁戲第二七九回 通羅織第七十九回 鮑啓勳第三三四回 償夙願第一二九回 膽氣薄第二六八回 勤探問第三四八回 哀民生第二四九回 十傳百第二一六回 拘於心第九十二回 無退路第十八回 太子妃第六十五回 做好人第八十八回 雙殺計第二五一回 疑心生(三更)第一一零回 怕相思第一九二回 量進退第六十八回 蛇吞象第一百回 詢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