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三回 望江樓

武承思與武承訓同年出生,只是武承訓生在正月,而武承思生在了年尾。二人一同長大,又是堂兄弟,自然比別人更親密一些,私下裡甚至不序年齒,彼此間只以姓名相稱。

見武承訓答得痛快,武承思不禁好奇起來。

他知道這個堂兄一直想做個威風的將軍,將世子身份引爲深恨,怎麼如今卻忽然轉了性子,安心在家中讀起書來了?

武承思不愛遮掩,直接問武承訓道:

“克明放着好好的進士科不考,考什麼三史、三傳,非要做個有節的史官,倒是不得不讀那些經史典籍,這便罷了——你好好的,湊的是什麼熱鬧?”

武承訓微微一笑,卻不立即答話,反問他道:

“你且告訴我,你也帶過兩次兵了,有什麼感觸沒有?”

武承思默不作聲。

他三年前開始歷練,不過做個小小的軍頭,主將爲了保護他,並不讓他跟着出征,只在營中做些支應。然而出征的軍士回來,卻是死的死,傷的傷。

頭一次見到遍地的傷兵和屍體,聞着四處彌散的血腥氣,武承思一陣作嘔,終於還是忍不住吐了出來。

之後他慢慢長成,開始跟着上場殺伐,但即便上陣,武承思的身邊卻依舊有衛兵跟着,以確保他的安全。

即便有人相護,武承思終還是第一次殺了人。

長槍刺破敵軍胸腔那一刻,武承思的腦袋忽然空了,他甚至忘了防範背後的敵軍,幾乎被人偷襲了去。幸好彼時有人保護,但護着他的衛兵卻因此受了重傷。

之後足足三月有餘,武承思都會做噩夢,並因此厭棄上陣,全沒有了殺敵的勇氣。還是回臨水後父親廉王的一番規勸,讓他堅定了從小的志願。

“治國齊家都是一般,同醫者看病一個道理,若想一切順遂平穩,須得攘外安內。那些死在疆場的人都不怕,你又爲何退縮?”

廉王自己雖沒有興兵作戰的才能經歷,但道理總比武承思懂得多,他說這話時十分溫和,倒教武承思覺得心安可靠。

武承思苦思幾日,自嘲了一番,跟着便重新振作,不僅勇於衝鋒,更善於謀略,終於有了今日。

見武承訓問他,武承肅情知堂兄也覺得殺伐太重,實則不妥。然而安內的事他是做不來了,攘外就必須打仗,而打仗需要甘於浴血的將士。極少有人能兵不血刃便得勝的,天下既然不太平,就總有仗要打。哪日天下大定、百姓得以安居,纔是他能功成身退的那天。

武承訓等了片刻,見武承思只是皺眉沉思,卻不說話,便又追問了一句:

“你可還如當初一般,覺得行軍打仗是好事麼?”

“我做的你做不到,你要做的我也做不來。”武承思回過神來,笑着對武承訓道,“道理我也懂,我也願兵馬不興,然而終須有人衝鋒陷陣。”

武承訓點頭道:

“你能看重將士性命,儘量避免傷亡,已經十分難得了。”

武承思搖了搖頭,苦笑道: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說到底,我不過走了下乘。”

武承訓幾人見他傷心,纔剛要勸說幾句,不想跑堂的恰巧此時上菜。

幾人把話嚥了下去,待酒菜擺妥,雅間沒有外人時,想說的話卻說不出了。反倒是武承思,酒過三巡,自己又提起此事來。

武承思給武承訓斟了一杯酒,接着把自己的杯子也倒滿,雙手持杯,站起身來,態度肅然且恭敬,道:

“若要‘不戰而屈人之兵’,只得靠兄長了。”

武承訓見他如此認真,雖明知自己所能爲者不多,依然心中感慨感激,忙也站起身來,同樣用兩隻手持了杯,道聲“志切匡扶,死而後己”,自己先乾爲敬。武承思大笑幾聲,也跟着一飲而盡。

仇灝與柳克明在旁看着,均覺慷慨激昂。

柳克明叫了一聲“好”,自斟了一滿杯,也站起身來痛快地喝了一杯。

仇灝跟着站起來,笑着讚了三人志向高遠,也跟着飲了一杯。

然而他心中卻覺茫然。

他還算不上皇親,要想過得安穩就必須汲汲營營,不能有絲毫的懈怠,也沒工夫想什麼報效朝廷。且父親與他所求不同,姐姐在東宮的處境又不佳,潛移默化間,仇灝變得愈發世故了。

見他三個意氣風發的模樣,仇灝竟生出自慚形穢之感。

其餘三人於他的心思自不能知曉。武承思飲過酒後,坐下吃起菜來,柳克明卻又斟了一杯,就着好菜慢慢飲酒。仇灝索性放下心中悵然不管,跟着吃喝了起來。

武承訓起身走到牀前,望着滔滔江水沉思。如今他只有好好讀書,跟着先生多學本事,待時機成熟再入朝。

說起來,他與東宮也算綁在了一起,太子與他既爲僚壻,又是堂兄弟。來日太子登基,他才能真正地“輔君治國”。

也不知高陽國的二王主是不是驕縱的性子,對他能否有何助益。

武承訓正出着神,卻被武承思打斷。

“這麼些菜,你可莫要浪費了。”武承思走過來拉他,笑道,“知道你要入朝,又是要成親的人,要想的事情太多,可今日是我請客,你也不能就這麼發呆罷?我可是厚着臉皮問我父親要了百餘兩銀子,你不好好吃,可真是糟蹋我的心意。”

武承訓微微一愣,隨即明白了他的苦衷,便笑着落座入席,好好吃起菜來。

“你的錢還都擱在公中?”柳克明隨口問道,接着夾了一筷子春筍放在嘴裡,邊嚼邊看着武承思。

“我又沒開府,可不就要放在公中麼。”武承思輕描淡寫道。

仇灝聞言,將手中酒杯放在桌上,問他道:“廉王爺對你不錯,你那世子兄長也是個君子一般的人物,怎麼你還時刻忌諱着,這般謹慎小心?”

“如今我也算出了頭了,再小心當也不爲過。”武承思神情一黯。

“雖說開府多要等到十七,但你如今有軍功在身,未必非要等那麼久,或許哪日一道聖旨,直接賜了府邸給你,也都難說。”仇灝道。

“我回臨水不過幾日,沒準兒哪天又要出去,提前開府做什麼?”武承思笑道,似乎不願多提,只說了兩句便吆喝起來,張羅着喝酒吃菜。

其餘三人忽然覺得有些沉重。

第三一一回 洞於先第三十五回 及笈禮第一五四回 染心疾第一二七回 文死諫第二一四回 憶驚心第一二五回 痼難痊第二一八回 論天下第一百回 詢表字第三一三回 終身誤第八十五回 親成仇第二五二回 不由己第二十九回 情所起第七十一回 生是非第一二二回 施巧計(三更)第一九七回 相圖謀第一五一回 力未逮(二更)第六十一回 想當然(補加更)第一三七回 欣難抑(三更)第二五一回 疑心生(三更)第二九三回 生嫌隙第一六一回 無處訴第一零一回 莫如深第一四七回 延福宮第二六三回 惱無情第二五五回 無多路第一九七回 相圖謀第二二六回 尋底裡第一五二回 懸未決(翩雪生日加更)第七十二回 以誠待第三十二回 喜盈門第六十一回 想當然(補加更)第六十回 悔當初第三二九回 人之終第二五九回 激將法第四十四回 無猶疑第十一回 風波起第一零二回 沉轉醒第一四八回 強支撐第二十三回 下階行第三百回 前路漫第一八二回 知冷暖第一一三回 石砸腳(三更)第三十回 難眠夜第二三九回 閉門羹第一九一回 琉璃子第二七八回 借緩坡第四十五回 始定心第八十一回 明月夜第七十六回 生枝節第二八二回 風蕭蕭第六十回 悔當初第一二二回 施巧計(三更)第一六零回 言棄德第一二五回 痼難痊第一二八回 現高明第一三一回 會當晴第五十四回 強打探第三四四回 主僕情第三十六回 初長成第一七三回 衆人推第一九零回 恭安遜第一二六回 疾難隱第二九六回 笑面虎第二三六回 旱天雷第一八九回 路迢迢第三百回 前路漫第十八回 太子妃第一五二回 懸未決(翩雪生日加更)第三一四回 解千愁第一八五回 謀不謀第三一八回 暗相較第二六七回 哀心死第三二九回 人之終第六回 謹相詢第二零六回 追舊事第一五零回 張聲勢第三一七回 尊有儀第三十三回 十八曲(上推加更)第一八一回 承風雨第四十九回 警慎行第二七八回 借緩坡第二一九回 娶賢德第一一四回 巧成拙第二七六回 糊塗人第二零五回 畫中話(三更)第一五一回 力未逮(二更)第二六四回 意難平第二十六回 慶生樂第一八五回 謀不謀第二七三回 察言色第三四八回 哀民生第五十四回 強打探第二八六回 淡紅滋第二零四回 旁敲擊第三十九回 延芳殿第二二四回 驚霹靂第一六一回 無處訴第一零五回 除夕夜第一九零回 恭安遜第二三四回 是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