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七回 忌靡奢

武承肅不過才提了仙音燭,陽筠便連連擺手推辭,似乎十分忌諱。

“東宮裡頭也就八鳳殿還擺得。”武承肅不解道,“花園裡頭還是弄些新花樣,大家看着也熱鬧些,至於那仙音燭,只留一盞在外頭便罷了。”

陽筠臉繃得緊緊,略猶豫了片刻才皺眉道:

“那仙音燭太過機巧,又是前朝皇帝用來供奉死人的,直到現在還爲世人詬病,實在是不吉利。去年我見你在興頭上,不好掃你的興,又聽說有司天監看過,便按下這事不提。今年可不敢如此了!”

“可是有什麼說法不成?”見陽筠執意推辭,還說此物不祥,武承肅不以爲忤,反倒來了興致。

早聽聞高陽擅長巫卜之術,見陽筠這般鄭重其事,武承肅還以爲有什麼秘術作根據,想是司天監也不通此道,難免心生好奇。

他坐直了身子,擺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架勢來,催問陽筠不教擺仙音燭究竟是何道理。

陽筠不禁苦了臉。

只因生爲女子,她並沒有學過高陽那些巫術,於占卜、扶乩等確是一概不會,連天象也看得不甚明白,更別說這青烏之術與行理之法了。

平日裡她僅仗着有幾分天分,凡事不過憑心,時常比旁人感覺更準罷了。

可就是這幾分直覺,倒比一般的巫祝還靈上許多。

見武承肅問得如此認真,陽筠反倒更不好說實話,若說自己不過憑心胡言,倒像是有意敷衍他一般,還不如順口胡謅顯得可信。

陽筠思定,便重新講了仙音燭的由來,又說此物太過奢侈華麗,雖說天家貴胄可用,卻不可一下子就是十來盞擺出來。

且東宮又將其擺在四方,如此奢靡,本就對天地不敬,恐怕因此衝撞了神靈,惹來天怒人怨。

“前朝皇帝那般寵愛女兒,也只備了一盞而已,且供奉沒多久,那皇帝也崩了。世人都說是他思念女兒、抑鬱而終,我卻以爲是奢靡太過。連那公主怕也是如此,只因享了太多福氣,又不修德行,故而早早地丟了性命。”

見陽筠只說三分話,武承肅還以爲是高陽不外傳之術,雖然聽得雲裡霧裡,卻也不好問到底了。

然而陽筠口中所言“惜福”的道理,武承肅倒聽了進去在,翌日便命人將仙音燭收入庫中,再不許輕易取出。

至上元節那日,皇宮裡還是一派奢靡繁華,東宮卻收斂了許多。

陽筠出去看時,見沒了去年那些奢華機巧的玩意兒,換上的是數不清的精緻小燈,更單闢了一塊猜燈謎的去處,衆女眷、宮人穿梭其中,竟也覺得十分熱鬧。

衆人不知其中原委,還以爲今年太子殿下別出心裁,特意弄得如此溫馨,倒都有些其樂融融的愜意。

陽筠站在一溜十六色的琉璃燈下,俏笑着看着武承肅。

雖然她心中還是覺得此舉纖巧,但比之去年的奢靡鋪張已是好了太多,想來東宮也用得,不算犯了忌諱。

武承肅見陽筠心安,不禁心情大好。他雖有心與陽筠觀燈,卻不敢讓她在外頭多待。

正月天寒,陽筠又將臨產,武承肅實在不敢冒險,待陽筠走了一圈,他便急忙催她回八鳳殿了。

陽筠笑着說他太過緊張,武承肅也跟着笑,心裡卻沒絲毫鬆懈。

不止武承肅緊張陽筠情況,大燕國上下多少人都盯着這一胎。

諸如衛良娣與仇良媛等人,整日擔心陽筠腹中是男是女,日子越是臨近,越有些坐臥難安。雖覺有損陰德,卻又忍不住暗盼陽筠生產那日不順,最好一命嗚呼了去。

與東宮女眷相比,錢皇后則冷靜了許多。

陽筠便是要死,也不能在她如此青黃不接的時候。

想起陽筠上次僥倖,沒能教她落了胎,錢皇后就不禁心煩。

她原本等着衛氏動手,哪料到衛懋功學了乖,竟能沉得住氣按兵不動。錢皇后苦等了三月,實在按耐不住,便讓人打聽了陽筠日常飲食。

本想利用食物相生相剋的道理做些手腳,不想意外得知那牡丹花有活血之效,實在是孕婦忌食的東西。

錢皇后大喜過望,以爲是天賜良機,便設了中秋宴的局,讓武嶽和東宮都以爲是鴻門宴,使得陽筠不得不勞累一晚。

果然如她所願,纔剛出了皇宮的門,陽筠便支撐不住了。

本以爲陽筠勢必滑胎,哪想到武承肅找了孫醫官,加上陽筠情況並不十分嚴重,一番籌謀忽然就泡了湯。

後聽說制牡丹餅的內侍李春奎死了,錢皇后驚覺其中有詐。

若陽筠果真出了事,只憑她在中秋宴上的一番做作,錢氏一族勢必首當其衝。連死了的李春奎怕都要算到她的頭上,說從頭至尾都是錢氏佈局。

錢皇后起初也不過想順水推舟罷了。

哪想到其實有人把她當成刀子,意欲借她之手殺人,再攪個天昏地暗。

錢皇后立即留了心,暫時消停了許多,專心查找藏在自己身邊的“內鬼”。

知曉她想設計中秋宮宴,存心利用牡丹餅一事的人,實在是少之又少,追查起來並不多難,可就是這寥寥的幾人裡頭,竟沒一個看着不忠心的,無論她怎麼查,也查不出個蛛絲馬跡來。

錢皇后這才真的慌了手腳。

要麼就是她與東宮不合,以至一直信任的這些老人裡,有人忽然生了二心;要麼是原本就有人不與她一心,不過藏得時日久了,黑的也變成了白的。

武嶽雖也有些不安,卻比旁人好得多。

他只盼着陽筠此胎生子,按着武嶽的謀劃,須得是個男孩纔好佈局。若生的是個女兒,怕是要多費一番周折,且未必就能引周道昭入彀。

武嶽甚至一早就教人擬好了的聖旨,只待陽筠誕下男嬰,便立即去東宮宣旨,冊其爲東宮世子,並趁機大赦天下。

此舉一來可以緩解民憤民怨,二來他也是要把火架得更高,以圖將周道昭逼得走投無路,不得不乖乖送上門來。

正月二十四日夜,太子妃臨蓐,東宮一團忙亂。

武承肅守在八鳳殿正殿,看着外頭偏殿里人來人往,心中急得厲害。

第九十二回 無退路第一九七回 相圖謀第十一回 風波起第八十二回 遠千里第一七三回 衆人推第四十六回 好乘風第三五零回 有誰聽第一一零回 怕相思第二一七回 且寬懷(三更)第一八零回 赦天下第一五五回 感懷深第七十四回 雀在後第一五七回 重陽日第四十回 楚奉儀第一一八回 喜樂同第二十一回 有心人第一零九回 與君知(二更)第四十三回 姊妹情第二八四回 弘重恩第二六八回 勤探問第二二四回 驚霹靂第五十回 百思苦第一六四回 傷手足第二七一回 滿庭芳第一七九回 憶兒時第二四零回 針鋒對第一七三回 衆人推第五十二回 神難安第二二二回 先自欺(三更)第三零六回 風滿樓第三三二回 不容情第一二八回 現高明第六回 謹相詢第九十二回 無退路第三三零回 間親疏第二八七回 參差影第一一三回 石砸腳(三更)第三零六回 風滿樓第二九二回 隔永幽第一零八回 戀繡衾第五十二回 神難安第十四回 訴衷腸第三十五回 及笈禮第一四三回 孰憂喜第十七回 鳳求凰第二六二回 萬念灰第二八零回 嘆身世第三零六回 風滿樓第四十二回 長遠計第二九四回 費思量第二五六回 心如鐵第二三二回 聞噩耗第八十一回 明月夜第一五九回 靜藏動第一五九回 靜藏動第四十二回 長遠計第六十六回 反常事第八十九回 心生鬼第三十五回 及笈禮第四十五回 始定心第三二二回 麗正殿第一一七回 嗜詭殊第一二三回 得其所第二九三回 生嫌隙第一八五回 謀不謀第六十七回 誠相隨第三三六回 幾人回第二六零回 悲往事第二六二回 萬念灰第七十九回 鮑啓勳第十四回 訴衷腸第一一七回 嗜詭殊第二十二回 仲秋夜第二一零回 衍腌臢(三更)第一七零回 香襲人第七十七回 難間界第三十九回 延芳殿第二三六回 旱天雷第二百回 手足親第五十九回 隔肚皮第一八三回 比禮單第二七四回 誠可鑑第二四一回 序尊卑第二八七回 參差影第一八七回 半憂喜第九十回 慈貽患第一八五回 謀不謀第百拾一回 怨悲歡第三一零回 背所向第一七二回 壘高臺第二一二回 惱無情第二五零回 一傳十第六十四回 失心瘋第七十四回 雀在後第一三二回 有專攻第三二八回 論平心第二九二回 隔永幽第二三八回 積思慮第二零一回 金蘭契第二八五回 引線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