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八回 論天下

陽筱主意最多,脾氣又執拗得很,陽筠心中十分清楚。即便她問上兩個時辰,怕也問不出什麼來,還不如順着陽筱的話往下說,指望筱兒說漏了嘴,似乎更可靠一些。

才聽陽筱說魏國那邊曾借二公子名義,意圖讓陽筱幫忙往東宮傳遞私物,陽筠就覺出不對來。

周繹那般清高驕傲,即便已經移情於沈青英,也不會如此待她,使出這麼下作的手段。

陽筠想了半天,不禁冷笑出聲,讓陽筱也不必再等陽楌的消息了。

“姐姐爲何不讓我等消息?”見陽筠冷笑,陽筱有些心虛,還以爲她誤會了周繹,正因此難過。

“不必等了,自然就不用等了。”陽筠說着,又是一聲冷笑,接着給陽筱講其中的緣故。

她先稍稍評價了周繹的人品,又說此舉有利於周道昭控制周繹,接着便得出結論,說此事必是周道昭所爲。因不知周道昭連周紀的命也不要,陽筠倒沒想到此事會有關周紀,算漏了那一層。

“雖說很有道理,可繞個這麼大個圈子,只爲了控制二公子,未免有些不合情理罷?”陽筱輕輕皺眉,總覺得這事沒這麼簡單。

陽筠也覺得裡頭似乎有什麼遺漏,偏她所知有限,想不清楚。

陽筱見姐姐憂心,忙岔開了話,說起在高陽時聽到的一些事情來。

“二公子如今可是厲害,前陣子魏國有些不安穩,還是二公子出來緝拿案犯,恢復了治安,魏國百姓可算是歸了心了。”陽筱輕聲道,她以爲陽筠聽到周繹出息,定會十分安慰。

陽筠奇怪道:

“都說魏國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怎麼還會不安穩,又要二公子去維持治安呢?”

陽筱見問,愈發覺得陽筠喜歡周繹的消息,忙笑着答道:

“當初瑄哥兒生下來,陛下不是下旨大赦麼?魏國有些放出來的人不安心改過,竟然繼續作惡,二公子就帶人捉拿人犯,不過兩月便盡數捉拿歸案。”

“魏國如今可安定了?”陽筠微微一愣,隨即問道。

陽筱畢竟年輕,要她算計算機人心還行,於這家國天下的事她想的並不多。見姐姐問魏國的情形,還以爲是出於關心,陽筱並未多想,便又笑道:

“早就安定了,魏國如今仍舊一派清明祥和。二公子這遭出了頭,百姓們都念着他的好,連魏國周圍的幾個國家都知道這事。說來還是姐姐成全了二公子呢!”

陽筠聞言卻是一怔,纔剛遺漏的那點也終於被她想起。

周繹必然不是自己搶着出頭,而是其父周道昭故意造勢,給他這麼個露臉的機會。這樣看來,周紀被周道昭放棄已成事實,不出幾年就要把周紀替下。

那麼給高陽送禮一事,便不只針對她陽筠,或許也爲了拿來要挾周繹,又或者想栽在周紀頭上。

陽筠深信實情大致如此,但其中許多隱情她並不知曉,也就無法窺得全部真相。

可週道昭既然已經動手佈置,必然又更明目張膽的事,周紀等人想必也已經察覺。世子易位在於生死,不是簡單的廢立就行,不知面對這樣一個狠心的父親,幾個兄弟都是什麼心思。

想到周道昭連兒子的心情也不顧,陽筠便都想明白了。

所謂魏國“匪徒生事”,十之**是周道昭自己的手筆,讓百姓們對武嶽的聖旨不滿,或許連陽筠和瑄哥兒也會受些連累。

“如此說來,魏國百姓必然對大赦天下的聖旨頗多微詞,非但沒有感激,反而有些埋怨,是麼?”陽筠語氣不緊不慢,似乎在跟自己說話一般。

陽筱這纔回過神來,她思忖了片刻,以爲姐姐怕百姓怨聲載道,以後會連累瑄哥兒,趕忙勸了幾句。

“這事與姐姐無關,也不是瑄哥兒自己去求的,要怪也怪不到姐姐頭上,咱們未必就會受連累。姐姐莫要太過憂心,如今入秋,當心又要咳嗽。”

陽筠無奈一笑,嘆了口氣,道:

“臨水就沒亂,周遭的幾個城也沒聽說有什麼不妥。”

陽筱這才明白過來,然而想到魏國攻燕本在她們意料之中,曾經甚至十分期盼,陽筱不知陽筠嘆氣究竟爲何。

莫非自己想錯了,姐姐當真移情於那個太子身上了麼?

她定定看着陽筠,有心問個清楚,卻又不知要如何開口。

陽筠雖沒看懂陽筱的心思,但二人已經提及這天下最大的事,她倒不願意繼續隱瞞自己的想法。陽筠眼珠微動,輕輕咬了咬脣,似乎在盤算如何開口,過了幾息後纔對陽筱道:

“我知道大燕國江山不穩,只是魏國也未必就能如願。事在人爲,無論如何,我與太子殿下同生共死,此生絕不相負,也就是了。”

陽筱立即變了顏色。

陽筠這話出乎她所料,她原以爲姐姐的心思仍在二公子身上,對燕國太子不過是表面的功夫,委曲求全只是爲了偷生罷了,哪想到情勢早與她所知不同。

想到高陽國所有人都看好魏國,燕皇卻早失民心,陽筱不禁有些慌了。燕國滅國怕是遲早的事,而一旦滅國,亡國太子必然沒有好下場,姐姐才說要死生相隨,豈不是一定要跟着他赴死麼?

陽筱忍不住着急起來,忙握住陽筠的手,半晌說不出話來。

陽筠微微一笑,抽出一隻手來,輕輕拍了拍陽筱的手背,柔聲道:

“燕國民心不穩,若不是有太子撐着,怕現在已經四分五裂了。所幸燕帝尚沒完全糊塗,還知道利用我高陽王主的身份,做些大赦一類的惠民之舉。太子與我既是一體,我們二人合力,或許能助他撐這江山。”

陽筱又抓住陽筠的手,比方纔握得更緊,急道:

“天下事大,姐姐不過一人之力罷了,又能如何?那周道昭謀算得好,苦苦經營這些年,於百姓之中聲望甚高,不是一個‘天女’便能壓下去的!”

陽筠見她懂事,既覺得欣慰,又有些傷感。她低頭思索了片刻,再擡起頭來時,目光已是十分堅定。

第一六三回 少年郎(三更)第二六零回 悲往事第十四回 訴衷腸第一回 陽氏女第七十回 難言隱第五十六回 無退路(補加更)第一二八回 現高明第一三七回 欣難抑(三更)第一零五回 除夕夜第一九九回 枉心機(三更)第三五二回 尾聲(下)第二五一回 疑心生(三更)第三四四回 主僕情第一九六回 洞房夜第二三八回 積思慮第三三零回 間親疏第二十二回 仲秋夜第十一回 風波起第一六零回 言棄德第三十三回 十八曲(上推加更)第九十六回 沉舟計第二五一回 疑心生(三更)第一二零回 望有功第二二七回 傳乩文第八十二回 遠千里第二一四回 憶驚心第五十九回 隔肚皮第一二三回 得其所第三四四回 主僕情第二二零回 守不嚴第一三一回 會當晴第六十四回 失心瘋第二一六回 拘於心第四十八回 步步錯第九十一回 箭在弦第二四九回 十傳百第三二三回 瞻君子第二八零回 嘆身世第一三四回 佔先機第八十八回 雙殺計第一七六回 諱不言第二六二回 萬念灰第四十四回 無猶疑第三十八回 暗疑猜第二五九回 激將法第五十五回 慣多心第一九八回 賀芳辰第三零五回 六十九第一六三回 少年郎(三更)第三四三回 早籌謀第二四四回 履薄冰第六十二回 語驚人第八十四回 有所悟第二九四回 費思量第二零五回 畫中話(三更)第三十四回 自盤算第一四七回 延福宮第二七一回 滿庭芳第二五四回 甕中鱉第四十六回 好乘風第二九七回 不勝煩第一六七回 貪成癡第二二三回 心有虧第三百回 前路漫第八十六回 魏世傑第二六六回 言無稽(三更)第二零九回 天有異第百拾一回 怨悲歡第三四六回 憶舊盟第三十五回 及笈禮第三零九回 苦謀生第七十五回 意外事第二九一回 短志氣第一一九回 微動念第一八五回 謀不謀第一八八回 留情面第一九八回 賀芳辰第一七九回 憶兒時第一五九回 靜藏動第三十七回 三分話第三零七回 計誅心第三一七回 尊有儀第六十三回 如夢中第二七六回 糊塗人第一一四回 巧成拙第一零六回 無心眠(二更)第一四五回 雨欲來第二七八回 借緩坡第二四三回 狹路逢第八十一回 明月夜第一零五回 除夕夜第二二六回 尋底裡第二一八回 論天下第四十二回 長遠計第二七九回 通羅織第二八五回 引線針第一五三回 推隱情第三四九回 蕭長經第三零一回 分明語第一零五回 除夕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