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二回 麗正殿

姚氏叛逃分明是一早就計劃好了的,姚良媛又是送寶甲匕首給陽筱,又是多次帶着兒子往來八鳳殿,顯然也是早預備着有這天,只不知朱氏被殺是否在他們意料之內。

想起朱氏被殺,陽筠才猛然覺出不對來,她立即讓人喚醒春桃,命墜兒與春桃帶幾個得力的內侍、力士一同往麗正殿去。

墜兒值夜,自然聽見釧兒一早來說的那些話,春桃卻有些摸不清頭腦。然見陽筠一臉焦急,春桃也不敢多問,捱到出了門纔跟墜兒打聽。

聽陽筠喚春桃時,墜兒已明白陽筠之意。

東宮的幾個孩子常來八鳳殿,多半都是由春桃帶着玩,幾個孩子也都愛同春桃一起,因此自己此去只爲辦事,由春桃去哄了琰哥兒最合適不過。

見春桃小心翼翼打聽,墜兒心中輕嘆了口氣,將方纔釧兒的話大致說了一遍。

春桃聞言琢磨了片刻,忽地恍然道:

“娘娘莫不是擔心麗正殿那位也出了事?”

墜兒搖頭道:

“恐怕不是擔心,而是確信要出事。那姚良媛從前一月倒有半月往咱們那去,又不見她說些要緊的話,你以爲是爲何?”

春桃略一思忖即明白過來,心中也是大驚,忙不再多話,只跟着墜兒一同快步走去。

八鳳殿裡,陽筠心緒難平。

只怕朱氏之死也在那位鎮遠將軍的計劃之中罷?

姚氏叛逃的消息是先進了皇宮,後輾轉才遞到東宮的,照這般看來,武嶽身邊定還有靠不住的人,否則幾位姚將軍夜裡叛降,都中本不會立即有人知曉——便是三百里加急也要隔兩日才知。

如今偏這麼巧,教武嶽及時得知了姚門降魏、朱氏潛逃的消息。

而武嶽性情本就暴躁,近來又病得迷迷糊糊,盛怒之下自然就要犯錯。想着殺雞儆猴,不教旁人也學他們反叛,武嶽勢必會立即命官兵追捕截殺朱氏。

果然朱氏就死了。

如此看來,周道昭還真是老謀深算,早張好了網,只等雀兒入彀。

姚良媛定是沒了的,陽筠與她倒無甚交情,只是覺得琰哥兒可憐。也不知這武氏是怎麼了,武嶽只得一子,武承肅子孫雖還算多,生母卻接連死了幾個。

當真是氣數將盡,一切便都不能順遂麼?

想到自己也生了個兒子,陽筠不願再深想下去,她起身去了書房,又靜靜抄着經書,等墜兒兩個回來。

墜兒一行很快便到了麗正殿外。

麗正殿的宮人大多還未醒,只有幾個早起燒水、安排膳食的起來了,並各門上值夜的力士們還精神着,並無異樣。

見八鳳殿來人,衆宮人十分驚訝,卻又怕耽擱了太子妃要事,並不敢加以攔阻,甚至多問一句也不敢。

墜兒喚過掌事一問,果然便說姚良媛昨夜獨宿。

“娘娘只說頭疼心煩,叫人好生照看公子,自己沐浴更衣後便睡下了。”掌事侍女道,“約莫三更時分,娘娘還教人換過熱茶,卻也沒留人在屋內服侍。”

聽說沐浴過,墜兒等人心中更覺不妙。

墜兒命那掌事去叫門,卻不說明是何事。

那掌事雖怕吵了姚良媛,卻更懼怕八鳳殿的人,不得已捱到門前——誰不知道如今東宮是太子妃做主?八鳳殿要找人,怕是連崇仁殿也敢夜闖罷!

掌事到了內室門上輕喚,奈何叫了半晌也沒人理。

墜兒不敢再耽擱,得知春桃那邊已經哄了琰哥兒出去,便吩咐力士砸門。

麗正殿衆人瞠目相對,雖不知是何事,竟都隱隱覺得不安,紛紛惶恐起來,以爲姚良媛也犯了事,愈發不敢攔着墜兒幾個了。

內室門較輕,不過幾下便砸開了。待進門看時,果然便見姚良媛倒在那裡。衣裳倒是新換的,只是教血染黑了大半,滿地也都是半乾的血跡,而胸口處赫然插着一柄匕首。

麗正殿的宮人登時便傻了眼,幾個侍女立即大哭起來。

哭聲震耳,墜兒暗自慶幸春桃跟來,先將琰哥兒哄出麗正殿,並不會教這聲音驚嚇着。

先前的侍女只顧着哭,並沒細想其中種種異樣,待合宮都出來哭時,纔有人隱約覺得不妥:八鳳殿如何得知姚良媛已死,還特意派了人來?

因不知道宮外的消息,這些人多半都想偏了,以爲陽筠害了姚良媛,又特意遣人過來,欲以此去八鳳殿的嫌疑。

更有人想到宮裡有兒子的先後全都死了,竟覺得幾人均是陽筠害的,爲的是教幾個公子失恃,從此由着她擺弄。而與之交好的段良媛,便是教壞孩子的幫兇。

看見衆人或憤然或不解的神色,墜兒也將他們的心思猜到了兩分。

她雖替陽筠委屈,卻不屑於和這些人分辨。且姚氏叛變事大,恐怕陽筠寧可讓人胡亂猜測,也不會立即將這話宣揚出去,亂了東宮的人心。

這會子娘娘或許早回過神來,着人去膳房吩咐封口了吧?

待此間事安排妥當,墜兒將帶來的幾個內侍、力士留下,才轉身出去尋春桃。聽說春桃將琰哥兒一路哄去了八鳳殿,墜兒也急忙往回走。

琰哥兒能說能跑,也已開始識字了,墜兒回去時,陽筠正在書房裡看着他寫字。

陽筠只擡頭看了看墜兒臉色,便知自己所料不差,她不立即問墜兒的話,而是繼續認真看琰哥兒習字。

瑄哥兒也早醒了,由乳母抱着坐在一旁,靜靜地看母親與兄長寫字,雖然眼神難掩興奮,卻仍乖乖地不出聲。

墜兒心裡忽然有些不忍。

幾個公子裡頭,瑄哥兒尚幼,雖看得出懂事,卻是十足的稚子心性;瓀哥兒從前有些任性,如今由段良媛教導,倒也好了不少;璟哥兒出身最差,又被生母帶着多年,竟有些小家子氣,現今雖改了些,總還是不足。

獨琰哥兒是最好的一個。

姚良媛倒也不是自誇,琰哥兒確實孝順。他年紀雖小,卻是極懂事、極上進的一個,讀書、背詩樣樣都好,寫字也像模像樣,雖未必知曉深意,卻早將《論語》也記了個清清楚楚。

這樣好的孩子,怪到昨日姚良媛來時,話裡話外有萬般不捨呢!

墜兒想起琰哥兒的遭遇,不免悄悄嘆了口氣。

第二八四回 弘重恩第五十八回 大不易第七十八回 情可憫第一七四回 觀爲先第一四三回 孰憂喜第三零七回 計誅心第百拾一回 怨悲歡第八十九回 心生鬼第一三六回 神不寧第二五五回 無多路第二五五回 無多路第三四五回 人思變第一五九回 靜藏動第三二六回 父母心第二九四回 費思量第二三七回 殺心起第二一四回 憶驚心第七回 丹青閣第一九五回 莫輕賤第四十五回 始定心第四十九回 警慎行第一六一回 無處訴第一二零回 望有功第三百回 前路漫第三三六回 幾人回第一二五回 痼難痊第三二四回 將死言第一四三回 孰憂喜第七十三回 事違願第三二三回 瞻君子第六十二回 語驚人第二一六回 拘於心第三二零回 刀兵劫第二七五回 避嫌疑第二三五回 悔曾經第二三六回 旱天雷第六十五回 做好人第二七一回 滿庭芳第三二八回 論平心第一二七回 文死諫第四十六回 好乘風第二回 初相見第三零一回 分明語第十二回 遣妾計第六十八回 蛇吞象第三二一回 走爲上第一四零回 風可辨第三三四回 償夙願第一四一回 退爲進第四十八回 步步錯第十二回 遣妾計第二一三回 講舊聞第五十五回 慣多心第二零九回 天有異第二六四回 意難平第二九七回 不勝煩第一七三回 衆人推第二四四回 履薄冰第一七三回 衆人推第二五三回 各不同第一五四回 染心疾第一三七回 欣難抑(三更)第二二三回 心有虧第九十三回 悔當初第四十九回 警慎行第叄一九回 真性情第一二八回 現高明第二二五回 淚洗面第三零五回 六十九第二六零回 悲往事第二五一回 疑心生(三更)第三四一回 承母訓第二九三回 生嫌隙第十八回 太子妃第二百回 手足親第二百回 手足親第四回 聽水榭第九十五回 吞金逝第一三七回 欣難抑(三更)第二二六回 尋底裡第三十八回 暗疑猜第二九四回 費思量第三十三回 十八曲(上推加更)第三五二回 尾聲(下)第二七六回 糊塗人第二九八回 杯中物第一九一回 琉璃子第六十九回 興所至第七十七回 難間界第二二四回 驚霹靂第二六二回 萬念灰第一三三回 望江樓第二五四回 甕中鱉第一四四回 淺談兵第二七零回 慌有悟第二七九回 通羅織第三回 白紵舞第二零六回 追舊事第一七五回 毋擅動第三零八回 心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