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五回 醉沙場

武承思與陽楌的死訊是同日傳到臨水的。

滿街上都在議論二人之死,卻略有不同。

對武承思,百姓大多惋惜;對毫無瓜葛的陽楌,他們卻更覺傷感。

高陽國主都投了魏國,東宮裡的“天女娘娘”可還有用場?會不會因殺了陽楌,燕國因此惹上天怒,連累他們這些百姓都跟着受罰呢?

武承思之死,未必不是上天報復。

如此的言論一傳十,十傳百,頃刻便傳遍了臨水。不到一月,大燕國上下也就都知道了。

對於武承訓領兵出征一事,陽筱絲毫不放在心上。

她滿心想的都是陽楌之死與陽筠的活路。

陽楌竟然就這樣被周道昭算計死了。也不知他死前是否原諒了自己的任性與自私;不知他是不是因舊事有愧,難以面對高氏,這才甘心就死。

若如此說來,其實陽楌也是被她陽筱給逼死的罷。

陽筱苦笑半晌,淚一直簌簌地往下落,她卻不肯哭出聲來。

武承思也在這一役死了,燕國再無無良將可用。寧王還算是個猛將,可不知爲何惹了燕皇猜忌,偏被拘在了府邸裡,便是有撒豆成兵的本事也派不上用場。

何況他遠不及武承思,即便派了他也無用。

如此一來,燕國傾覆,臨水不保,姐姐怕也危險了。

周繹那邊她倒是放心,想來是會迴護姐姐周全,周道昭卻難輕易放了她們,也不知如今的周繹是否鬥得過周道昭。

一閃念念及周綽,陽筱立即強迫自己收心。想着不明朗的來日,她連苦笑也懶得笑了。

“世子夫人,正房裡亂作一團,您快去看看吧!”

陽筱正渾渾噩噩出着神,忽有婢女來報。她不及細問先出門,只路上問了兩句,這才知道昨日寧王大醉尚且未醒,而方纔馬氏不知爲何忽然倒下,婢女們怕出事,請她去做主看看。

“請了醫官不曾?”陽筱問道。

“已經派人去請了。”

陽筱便也不再多問,跟着往正房去。及到了房中,她便守在馬氏身旁。

片刻後醫官便到了。那醫官是常往來府上的,倒也不太忌諱,陽筱因問馬氏情形如何,這才得知先前馬氏的病本就未痊癒,這些日子又時常憂心,如今因武承訓出征,馬氏心力交瘁,再支撐不住,這才倒下的。

陽筱又問了是否要緊、如何醫治等話,囑咐馬氏房中諸婢好生照看,親自看醫官開了藥方,着人跟着去拿藥煎了,又服侍馬氏吃藥歇下,至晚纔回自己房中。

馬氏素來是個清明的,如今兒子出征便大病不起,想來不止是擔憂之故,這武承訓怕是回不來了。

寧王醉酒,也不知只是壯志未酬之故,還是也覺得兒子此行有去無回,自己卻無可奈何的澆愁之舉。

待到臨水城破那日,自己也便罷了,姐姐如何纔能有活路?陽筱思來想去,愈發覺得自己當年太過幼稚,竟以爲憑一己之力可以幫襯姐姐,哪想到如今毫無用處,反倒教陽筠爲她操心生氣。

正胡思亂想,忽聽外頭有些動靜,因無婢女叫門,她便索性當做聽不見。次日一早得知乃因寧王夜裡酒醒,聞聽馬氏重病不起,又折騰了醫官來瞧一回。

陽筱暗暗咬了咬牙,臉上不露聲色,仍舊往正房去照料馬氏去了。

武承訓在往牧野行去,絲毫不知家中亂作一團。

他正爲夙願得償而慶幸呢!

待到了牧野,方纔安頓下來,武承訓便被惠王喚去,與衆將士商討攻敵良策。

出乎他意料的是,惠王竟主動詢問他有何看法。

雖屢得惠王讚賞,此時已在陣前,又有這許多將軍在,武承訓又不是不知天高地厚,哪裡敢輕易開口?他只分析了最粗淺的一些道理,又謙虛道自己不過是個督軍,“於兵法只知皮毛,在佈陣更無經歷”,也便糊弄過了。

惠王也不逼他,似乎只爲了給他個露臉的機會而已,待承訓說完,依舊與衆將領議事。

回到自己營帳中,武承訓忙拿了紙筆,欲給家中寫書信。

信才寫到一半,他一路來的興奮便消失了大半。

方纔議事時他毫無作用,分明就是個閒置的擺設,就這點子破事,有什麼值得誇耀的?

如此想着,武承訓竟連家書也懶怠寫了,只把筆一丟,往榻上一仰,頭枕着雙手,雙目瞪着天發呆。也是直到此時,他才知母親一直的教導原有十分道理,承思的成就他也嫉妒不來。

然而人已經到了牧野,又頂着個督軍的名頭,再想回去也是晚了。

連承思都死了,他的下場又將如何?

雖說魏軍如今只有四萬,其中一萬還是燕國降軍,自己這邊足有七萬人,武承訓仍是沒有一絲歡欣鼓舞,反倒擔憂起來。

這些話他自然不敢說與旁人,在人前連一絲不快也不敢露。幸而他素日如此慣了,也無人疑心於他。

又三日,兩軍首次交戰,各派出小部分兵力佈陣試探,然魏軍先鋒一千死八百,燕軍五百騎兵、三千步兵,卻死傷大半。以三千五百人對陣千人,卻是燕國輸了。

衆將雖尊重惠王,底下的士兵卻未必。

他們都是一路流血過來的,管什麼狗屁王爺,沒有軍功不會打仗就要爲人瞧不起。不知何人起的頭,武承訓聽說時,只知道軍中已有不少人議論他和惠王。

之後幾日兩軍相安無事。

這讓武承訓覺得十分奇怪。

按說魏軍有周繹坐鎮,又有好幾員猛將,雖然人數少了些,要一舉攻下他們這些不成器的燕軍也並非難事,爲何一直按兵不動呢?莫非在想什麼上佳的陣法對策?還是說周繹等人果如傳言一般,十分愛重手下將士性命,不肯硬攻,只願智取?

憑他什麼好計策,還能兵不血刃不成?

武承訓纔剛冷笑一聲,臉便僵住了。

看這幾日軍中的議論,可不就是一個兵不血刃的法子?

燕軍本來人心不穩,偏惠王爲主帥,他來督軍,兩個人一個不如一個,哪裡壓得住這些兵士?

武承訓登即翻身坐起,細細思索其中關竅,卻越想越覺心驚。

第九十八回 陪入葬第九十八回 陪入葬第一八一回 承風雨第一四六回 恩卓殊第一七六回 諱不言第一八五回 謀不謀第三一七回 尊有儀第一五六回 深難測第二一六回 拘於心第三十二回 喜盈門第三二一回 走爲上第一九一回 琉璃子第三四六回 憶舊盟第六十三回 如夢中第二四七回 欲語難第四十八回 步步錯第二二八回 更心寒第一八五回 謀不謀第三三七回 情淺深第二四八回 敬如賓第一七三回 衆人推第一七七回 忌靡奢第二十四回 賞秋梨第一四九回 牡丹餅第二九六回 笑面虎第一七零回 香襲人第二八二回 風蕭蕭第一八九回 路迢迢第二一九回 娶賢德第二一七回 且寬懷(三更)第二二七回 傳乩文第二一二回 惱無情第二五五回 無多路第三四八回 哀民生第一二六回 疾難隱第七十七回 難間界第二八三回 分離乍第一九三回 偏討嫌(二更)第一一二回 怯春寒第七十九回 鮑啓勳第一三二回 有專攻第一四九回 牡丹餅第二三七回 殺心起第二九三回 生嫌隙第四十七回 一步錯第三一五回 醉也難第一七四回 觀爲先第二七四回 誠可鑑第二七四回 誠可鑑第一三零回 精神清第三三五回 醉沙場第三零六回 風滿樓第十八回 太子妃第一八二回 知冷暖第一九四回 行步慎(三更)第七十回 難言隱第二五一回 疑心生(三更)第三零三回 禍出口第二六九回 全套戲第三十九回 延芳殿第二四七回 欲語難第二四二回 跳梁戲第一七零回 香襲人第三四零回 有取捨第四回 聽水榭第二九五回 三寶殿第六十七回 誠相隨第二八七回 參差影第一七二回 壘高臺第二七六回 糊塗人第八十五回 親成仇第三三八回 好謀算第三四七回 吝同歸第三零七回 計誅心第四十二回 長遠計第三零二回 非常事第一零二回 沉轉醒第一一九回 微動念第八十四回 有所悟第三一八回 暗相較第一五四回 染心疾第二七九回 通羅織第五回 曲傳心第二五八回 旁搖煽第一二四回 擇其宿第一零八回 戀繡衾第二一一回 錯裡錯第二零四回 旁敲擊第二八一回 恨失足第十一回 風波起第一五一回 力未逮(二更)第二七六回 糊塗人第一回 陽氏女第二十三回 下階行第一一四回 巧成拙第二九七回 不勝煩第三二三回 瞻君子第二八一回 恨失足第三十三回 十八曲(上推加更)第一一四回 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