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回 三分話

高氏說的話陽筱聽不大懂,多半的意思都是她自己猜的,她也不好直接告訴陽筠。誰知道是不是以訛傳訛,沒的讓姐姐跟着生氣。況且那樣的話,陽筱也實在說不出口。

憑什麼就說她們姐妹“和母親一樣”,“慣會招惹男人,沒的耽誤了別人”?

當時高氏話音一落,陽曦就黑了臉不動了,偏陽枍沒個眼力見兒。

陽枍一碗湯潑出去,陽曦當即掀了桌子就走,衆人均被嚇了一跳。

陽楌氣得要命,偏高氏是她母親,私下裡雖可委婉勸諫,當着人前卻不能說高氏什麼。陽槿急急地叫了句“母親”,皺着眉、絞着帕子生悶氣,高氏卻早傻了眼。

陽杺仍舊面無表情,看也不看她母親一眼,起身就回自己寢殿去了。

可把陽枍嚇壞了,哭鬧也不是,不哭也不是,還以爲都是自己的錯,心裡更恨採月不說,連帶着把不給他顏面、又嚇他一跳的父親也恨了起來。

打從高氏開始陰陽怪氣,陽筱就來回盯着陽曦和高氏看,待陽曦起身走了,她索性就只盯着高氏。

高氏回過神來,發覺陽筱盯着她,竟被那直勾勾的眼神盯到心慌。

她很想罵陽筱兩句,但陽曦就是爲這個才掀的桌子,見陽楌還在一旁,她對長子又有幾分敬重,不想長子反倒瞧輕了她,高氏不得不憋着氣,把話嚥了回去。

陽楌卻早就對高氏存疑,每每因此傷心懊惱,卻又無可奈何,那還有什麼瞧輕看重之說。

陽筱忽然發覺高氏怕她,她越是直視高氏,高氏就越心虛。

雖然不知道原因,也無法解釋爲何會有這樣的感覺,陽筱還是察覺到了高氏的異常。

從前高氏對姐姐就有諸多忌憚,但凡陽筠在場,高氏總是不敢亂說話。自從陽筱直直盯着高氏後,高氏便也開始忌憚她了。

而那種忌憚裡,有輕易便可察覺的恐懼不安。

陽筱很想查明真相。

陽筠不知道陽筱那麼多心思,尋思着左右開了庫房,索性讓墜兒取些料子出來,給妹妹裁製衣裳。

“萬一住兩天就要走了呢?衣服還沒好……”陽筱說這話時有點心酸。

“不會的,總能住上些日子。”不知怎麼,陽筠說這話時,對武承肅居然多了幾分莫名的信任。

姐妹二人正在挑料子,武承肅果然來了。

陽筠有些尷尬,她畢竟把焦尾琴收下了,本以爲他會緩兩天才來,哪曾想會來得這般快。

見她們都聚在庫房,武承肅也跟了進去,頭一次認真看了陽筠的陪嫁。陽筠只當他好奇,卻不知武承肅心裡盤算的是她還缺些什麼。

陽筱笑着跟武承肅見了禮,謝他派人去接。

“倒也是應該的,”武承肅十分謙和,“高陽離臨水有千里之遙,二王主此行不易。母后已允准二王主暫住東宮,由太子妃打理起居,二王主只管放心住下好了。”

看見武承肅一掃平日的煞氣,活像個謙遜有禮的儒生,陽筠不知該嘆還是該笑。

武承肅是因爲把陽筱當作國賓,不自覺就露出了在外的樣子。他在朝上也多是這般,正是因此才能得了那些老臣的推崇和擁護。

陽筱可不管那麼多,立即應了下來,說自己想住三四個月再走。

“真要叨擾太子殿下了。”陽筱說着,讓珠兒去加一牀被子,再把她的衣裳在陽筠寢殿放了。

事已至此,武承肅再想反悔也是不行,只得咬牙應了,心裡卻在苦笑。

他本以爲陽筱會睡在別處,再打掃個寢殿出來給她住也就是了,沒想到她們姐妹竟要一牀睡。何況陽筱說她要住三四個月,這期間他若是想來了,還哪有地方給他睡?

好容易盼到陽筠收了琴,又特意備了個驚喜給她,求了許久母后才答允,沒想到竟是這麼個結局。

這還真是福禍相依。

既沒有他的地方,武承肅也不好多呆,湊趣一般幫她們挑了兩匹料子便走了。姜華問去哪裡,武承肅愣了半天,忽然覺得哪裡都不想去,直接回了崇仁殿,早早就睡了。

晚上的時候,姐妹二人躺在一張牀上,均開心得有些睡不着,有太多話想說。珠兒賴着非要值夜,陽筠只得由她。

陽筱便繼續講高陽的事,故意避開周綽不談,怕陽筠因此想起了周繹。

那太子殿下看着倒也好,可光一張臉就比周繹遜色好些,對她雖然算溫和,但陽筱總覺得看見他就透不過氣。

陽筱怕陽筠還惦記着周繹,不想她傷心,魏國的消息一概不談,只說高陽。

可高陽人口簡單,她和陽槿每天只是胡鬧,陽杺整日悶着,也沒故事給她說。陽楌的進步說完了,陽筱能說的就只剩陽枍的糟心事。

陽筱生怕自己把高氏的話漏出去,也不敢多提陽枍,說了不一會兒,就問陽筠過得如何。

自從武承肅派人去高陽接她,陽筱就認定了姐姐過得好,待見陽筠只略瘦了些,心裡便又踏實三分。之後武承肅又是送琴,又是親來,她只當陽筠每日都過得這麼舒坦。

陽筠見問,不知該如何作答,含糊着意思挑了些武承肅的好說了,對衛氏爭寵和關於陽筠“禍水”的傳言卻不提。

陽筠只當陽筱是從前那個無憂無慮,整日裡除了淘氣別的一概不會的妹妹,殊不知陽筱身上早起了變化。

陽筱第一次覺得高陽王宮有古怪,對周圍人和事存了心眼,是在“聽水榭”裡,周家二位公子和姐姐彈琴那日。

彼時衆人專心釣魚,或專注於自己的心事,只有陽筱東逛西逛無所事事,也就只有她看到了落霞在一旁窺視。聯想起姐姐對高氏的態度,陽筱覺得自己忽視了太多。

從那以後,她便開始留意周遭,總覺得許多事沒有那麼簡單,而之前不覺得,是因爲有姐姐護着她。

果然,姐姐的婚事不順,高氏卻時常抿着嘴笑,陽筱心裡便十分厭惡起來,擔心姐姐嫁過來不好。

那陣子陽筱時常發呆,就是因爲不時回想過去種種,思考衆人的舉止。

看姐姐話只說三分的架勢,陽筱明白,姐姐在燕國也過得不好。太子面上都是過得去的,她也只來了三天,看不出個所以然,好在還有幾個月,可以慢慢觀察這些人。

這一年多她幾乎天天觀察高氏,不知道高氏是不是察覺了,纔會越來越忌憚她。

陽筱發現,高氏時常指桑罵槐,明面上罵宮人,略一想會以爲指的是她們姐妹,陽筱卻明白,高氏實際上罵的都是她們母親。

而叔父陽曦每次聽到這些話,都會勃然大怒,爲此冷落高氏大半年。

陽筱很想知道,母親和高氏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

第二十二回 仲秋夜第八十六回 魏世傑第二三八回 積思慮第一二八回 現高明第二零八回 窺天機第三四九回 蕭長經第三二零回 刀兵劫第一六一回 無處訴第二三六回 旱天雷第二一四回 憶驚心第一七七回 忌靡奢第一八零回 赦天下第二三六回 旱天雷第二九三回 生嫌隙第七十九回 鮑啓勳第九十回 慈貽患第五十一回 幽來去第六十五回 做好人第三一五回 醉也難第二二二回 先自欺(三更)第一四八回 強支撐第二三二回 聞噩耗第三百回 前路漫第二八二回 風蕭蕭第三一三回 終身誤第五十五回 慣多心第七十九回 鮑啓勳第一三三回 望江樓第三零三回 禍出口第二八八回 宜深思第二三八回 積思慮第八十三回 探虛實第二二六回 尋底裡第八十六回 魏世傑第三百回 前路漫第二二零回 守不嚴第二九六回 笑面虎第二十回 起居注第三三九回 近眉睫第二十回 起居注第二十八回 金蘭語第四十一回 殃無辜第六十九回 興所至第一零七回 綺羅叢(三更)第二六三回 惱無情第二四九回 十傳百第一五四回 染心疾第一二五回 痼難痊第二九二回 隔永幽第二五六回 心如鐵第二七九回 通羅織第三零五回 六十九第一七三回 衆人推第二零二回 饋腆儀第七十四回 雀在後第八十五回 親成仇第四回 聽水榭第二五三回 各不同第四十九回 警慎行第三四六回 憶舊盟第二零五回 畫中話(三更)第六十一回 想當然(補加更)第五十七回 份內事第九十八回 陪入葬第三十三回 十八曲(上推加更)第二三四回 是非多第七十六回 生枝節第一二六回 疾難隱第九十七回 死餘辜第二一六回 拘於心第一四七回 延福宮第十一回 風波起第二九六回 笑面虎第一四七回 延福宮第三零六回 風滿樓第三十九回 延芳殿第一九零回 恭安遜第一六一回 無處訴第二六三回 惱無情第二八八回 宜深思第二九一回 短志氣第二一八回 論天下第六十五回 做好人第六十三回 如夢中第三零九回 苦謀生第百拾一回 怨悲歡第三三六回 幾人回第三零六回 風滿樓第二九九回 留戀處第二五九回 激將法第二三七回 殺心起第三零二回 非常事第一三零回 精神清第一八五回 謀不謀第二七五回 避嫌疑第九十一回 箭在弦第一四六回 恩卓殊第八十一回 明月夜第一五三回 推隱情第二八零回 嘆身世